导读:本文包含了日本伏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翼型,回声定位叫声,出飞时间,日本伏翼
日本伏翼论文文献综述
邵伟伟,韦力,胡开良,林植华,张礼标[1](2014)在《日本伏翼的翼型、回声定位信号及出飞时间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日本伏翼的翼型、回声定位信号及晚间出飞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伏翼的翼型具有高翼载、低翼展比和中等偏高的翼型特征。日本伏翼发出具有1-2个谐波结构的调频型(FM)回声定位信号叫声,其叫声时程、主频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26 ms和56.27 kHz,所有叫声特征参数,个体间变异系数CVb比个体内变异系数CVw大。日本伏翼的晚间出飞时间具有明显月变化,与当地日落时间、气温呈现显着相关。通过与文献比较,发现日本伏翼的回声定位信号特征与录音状态、飞行生境有关;此外,晚间出飞时间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本研究结果将为蝙蝠回声定位信号特征的种属特异性及其生境选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韦力[2](2011)在《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种群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欧洲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亚洲生物群落的分布和遗传结构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报导至今还很少。在冰川后期的种群扩张期间,地理屏障对某个物种的扩散能力的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同样对其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在中国大陆、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等很多地理区域都有分布。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主要栖息于居民老房里的翼手目动物类群,如日本伏翼,在某些地区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遗传多样性是种群长期生存繁衍和抵御疾病等外界胁迫的基础,种群数量的演变历史对种群的保护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日本伏翼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种群间的基因流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能更全面了解日本伏翼的生存现状及其种群历史演替情况,并制定正确的、合理的动物保护措施。本文运用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分子遗传标记对日本伏翼分布于国内的17个地理种群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1、以富集法首次构建了日本伏翼微卫星DNA文库,共筛选出微卫星引物10对。以这10对引物分别扩增广西桂林的日本伏翼种群37份个体DNA样品,结果显示,每对引物扩增条带均呈现出多态性,所有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达到10个,范围在7-13个不等。杂合度观测值和期望值范围分别为0.486-0.971和0.752-0.876。分析发现,3个微卫星位点(WW6、PA133和1-20)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但没发现任何2个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成功筛选出这些微卫星位点对促进日本伏翼及本属其他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深入研究有重要的作用。2、线粒体DNA数据和微卫星DNA(8对位点引物)数据共同表明,日本伏翼的不同地理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多样性主要指标的变化范围较大,线粒体DNA单倍型多样性(h)为0.286-0.9,核苷酸多样性(П)为0.00025-0.01878;微卫星DNA的种群杂合度观测值(Ho)为0.58-0.89,杂合度期望值(HE)为0.67-0.82,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为4.13-10.36。3、以两种分子遗传标记对17个种群的研究结果共同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日本伏翼种群结构的连续性产生明显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两种标记的结果都揭示,横亘在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间的琼州海峡对日本伏翼的基因流产生显着的阻隔作用。同时,在两种遗传标记的结果中,所有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均呈显着相关(线粒体DNA, R2=0.27, P<0.001;微卫星DNA, R2=0.31, P<0.001)。4、线粒体DNA序列单倍型的错配分布分析(Mismatch distribution)说明,自第四纪冰期以来,大陆/舟山群岛日本伏翼种群和海南岛的日本伏翼种群都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且前者在TCS的基因网络分析中呈现星状拓扑结构。线粒体DNA分析结果揭示,在相互隔离7000-9000年后,大陆与舟山群岛日本伏翼种群间仍能检测到共同祖先单倍型,不过,海南岛与大陆相互隔离的时间虽然也在10000年左右,但海南岛日本伏翼种群内没能检测到共享单倍型,说明没有发现共同的祖先或通过近期种群扩张而来。5、微卫星DNA数据分析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线粒体DNA数据的分析结果,反之,发现在大陆/舟山群岛日本伏翼种群和海南岛日本伏翼种群间存在一些差异(见结果部分),进一步说明了只有综合运用不同分子标记对种群遗传空间尺度进行分析,才能更为准确和有效地评价物种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演化情况。本文运用了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的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日本伏翼不同种群的遗传特征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谱系地理学特征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韦力[3](2010)在《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欧洲和南美洲,第四纪冰川的气候变化对亚洲生物群落的分布和遗传结构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报导至今还很少。在冰川后期的种群扩张期间,地理屏障对某个物种的扩散能力的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同样对其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日本伏翼(翼手目)在中国的很多地理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舟山群岛在内都有分布。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主要栖息于居民老房里的翼手目动物类群,如日本伏翼,在某些地区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遗传多样性是种群长期生存繁衍和抵御疾病等外界胁迫的基础,种群数量的演变历史对种群的保护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全面了解日本伏翼的生存现状及其种群历史演替情况,并制定正确的、合理的动物保护措施,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日本伏翼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种群间的基因流动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运用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分子遗传标记对日本伏翼的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1、利用富集法对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进行微卫星DNA文库第一次构建,共筛选到微卫星引物位点10对。在筛选到的这10对微卫星引物位点中,分别对来自广西桂林的37个日本伏翼个体种群进行扩增。每对引物扩增后的分析结果都呈现出多态性,所有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10个,范围在7-13个不等。杂合度观测值和杂合度期望值范围分别为从0.486到0.971和.752到0.876。经过分析,叁个微卫星位点(WW6、PA133和1-20)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但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位点发生连锁不平衡。这些微卫星位点将对日本伏翼及本属的其他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线粒体DNA数据和微卫星DNA(8对位点引物)数据都表明了日本伏翼在各种不同的地理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线粒体DNA单倍型种群多样性(h)从0.286到0.9,核苷酸多样性(∏)从0.00025到0.01878;微卫星DNA的种群杂合度观测值(HO)从0.58到0.89,杂合度期望值(HE)从0.67到0.82,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从4.13到10.36。3、两种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结果都说明了自然地理结构对日本伏翼种群结构的连续性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地,两种分子标记的结果都说明了琼州海峡(把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隔开)对日本伏翼的基因流具有很大的阻隔作用。同时,在两种遗传标记的结果中,所有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均呈显着相关(线粒体DNA,R2=0.27,P<0.001;微卫星DNA,R2=0.31,P<0.001)。4、线粒体DNA序列单倍型的歧点分布分析(Mismatch distribution)说明了自从第四纪冰川以来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和海南岛蝙蝠蝙蝠种群都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且前者呈现星状拓扑结构。线粒体DNA的数据分析结果揭示了虽然相互隔离了7000-9000年,但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仍具有它们的共同祖先。虽然琼州海峡把海南岛与大陆分离至少有10000年的时间,但海南岛蝙蝠种群内没有出现共享的单倍型,说明没有发现共同的祖先或通过近期种群扩张而来。5、微卫星DNA数据分析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线粒体DNA数据的分析结果,反之,发现在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和海南岛蝙蝠蝙蝠种群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进一步说明了只有结合运用不同分子标记对种群遗传空间尺度的分析,才能得出更为正确而有效地评价物种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演化情况。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得知,本文运用了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的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日本伏翼不同种群的遗传特征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谱系地理学特征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王欣,罗峰,吴飞健,陈其才[4](2007)在《不同声信号时程和强度差对日本伏翼蝠下丘神经元恢复周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回声定位蝙蝠利用声纳系统捕捉昆虫,在接近昆虫的过程中蝙蝠发声的时程逐渐缩短,反射的回声也相应缩短,且蝙蝠发声和回声之间的强度差逐渐减小。声信号时程和强度的改变,是否有助于蝙蝠寻找和捕捉昆虫?本实验利用常规胞外电生理记录技术,并采用双声刺激模拟蝙蝠的发声和回声,研究了不同时程和强度的声信号刺激下普通伏翼蝠下丘 (IC)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实验发现:同强度条件下,lC 神经元的恢复周期随声信号时程的减小而缩短,1.5 ms,4 ms,10 ms 的恢复周期分别是68.02、81.00、96.44 ms(one-wayANOVE,p<0.05)。强度差为20 dB(MT+30、MT+10)时,1.5 ms,4 ms,10 ms 的恢复周期分别是96.31、103.92、 112.52 ms(one-wayANOVE,p>0.05)。强度差为10 dB(MT+30、MT+20)时,1.5 ms,4 ms, 10 ms 的恢复周期分别是80.77、103.48、114.98 ms(one-wayANOVE,p<0.01)(见图2)。可见同强度和强度差较小时,不同时程声信号的恢复周期有统计学差异,且声信号时程缩短时恢复周期也相应缩短。强度差较大时,不同时程声信号的恢复周期无统计学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 IC 神经元恢复周期改变和时程选择性的关系,按神经元分为全通(AP)、带通(BP)、短通(SP)、长通(LP)四种类型,分类比较发现:AP 的神经元在强度差较小 (10dB)时,不同时程的声信号的恢复周期变化有统计学差异(one-wayANOVE,p<0.01, n=33),且短时程声信号的恢复周期较短。BP、SP 和 LP 的神经元在各时程和各强度差时, 恢复周期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one-wayANOVE,p>0.05)。推测具有时程选择性的神经元,对某一时程的声信号有特殊的反应模式,所以其不随时程的缩短发生规律性变化。就单个神经元来看,部分神经元(11/62,17.74%)在强度差较小(terminal phase)时, 短时程声信号的恢复周期较短,而在强度差较大(search phase)时,长时程声信号的恢复周期较短。这和蝙蝠在不同 phase 所需要的有意义的声信号是吻合的,可能是神经元进行调制的结果。我们的结果提示:蝙蝠 IC 神经元中存在时程调谐和强度调谐的神经元,可以通过时相整合更好地处理回声信号,从而有利于对昆虫的定位和捕捉。(本文来源于《湖北省生理学会2007年度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07-12-01)
日本伏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对于欧洲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亚洲生物群落的分布和遗传结构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报导至今还很少。在冰川后期的种群扩张期间,地理屏障对某个物种的扩散能力的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同样对其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在中国大陆、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等很多地理区域都有分布。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主要栖息于居民老房里的翼手目动物类群,如日本伏翼,在某些地区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遗传多样性是种群长期生存繁衍和抵御疾病等外界胁迫的基础,种群数量的演变历史对种群的保护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日本伏翼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种群间的基因流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能更全面了解日本伏翼的生存现状及其种群历史演替情况,并制定正确的、合理的动物保护措施。本文运用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分子遗传标记对日本伏翼分布于国内的17个地理种群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1、以富集法首次构建了日本伏翼微卫星DNA文库,共筛选出微卫星引物10对。以这10对引物分别扩增广西桂林的日本伏翼种群37份个体DNA样品,结果显示,每对引物扩增条带均呈现出多态性,所有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达到10个,范围在7-13个不等。杂合度观测值和期望值范围分别为0.486-0.971和0.752-0.876。分析发现,3个微卫星位点(WW6、PA133和1-20)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但没发现任何2个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成功筛选出这些微卫星位点对促进日本伏翼及本属其他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深入研究有重要的作用。2、线粒体DNA数据和微卫星DNA(8对位点引物)数据共同表明,日本伏翼的不同地理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多样性主要指标的变化范围较大,线粒体DNA单倍型多样性(h)为0.286-0.9,核苷酸多样性(П)为0.00025-0.01878;微卫星DNA的种群杂合度观测值(Ho)为0.58-0.89,杂合度期望值(HE)为0.67-0.82,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为4.13-10.36。3、以两种分子遗传标记对17个种群的研究结果共同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日本伏翼种群结构的连续性产生明显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两种标记的结果都揭示,横亘在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间的琼州海峡对日本伏翼的基因流产生显着的阻隔作用。同时,在两种遗传标记的结果中,所有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均呈显着相关(线粒体DNA, R2=0.27, P<0.001;微卫星DNA, R2=0.31, P<0.001)。4、线粒体DNA序列单倍型的错配分布分析(Mismatch distribution)说明,自第四纪冰期以来,大陆/舟山群岛日本伏翼种群和海南岛的日本伏翼种群都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且前者在TCS的基因网络分析中呈现星状拓扑结构。线粒体DNA分析结果揭示,在相互隔离7000-9000年后,大陆与舟山群岛日本伏翼种群间仍能检测到共同祖先单倍型,不过,海南岛与大陆相互隔离的时间虽然也在10000年左右,但海南岛日本伏翼种群内没能检测到共享单倍型,说明没有发现共同的祖先或通过近期种群扩张而来。5、微卫星DNA数据分析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线粒体DNA数据的分析结果,反之,发现在大陆/舟山群岛日本伏翼种群和海南岛日本伏翼种群间存在一些差异(见结果部分),进一步说明了只有综合运用不同分子标记对种群遗传空间尺度进行分析,才能更为准确和有效地评价物种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演化情况。本文运用了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的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日本伏翼不同种群的遗传特征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谱系地理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本伏翼论文参考文献
[1].邵伟伟,韦力,胡开良,林植华,张礼标.日本伏翼的翼型、回声定位信号及出飞时间特征[J].兽类学报.2014
[2].韦力.日本伏翼(Pipistrellusabramus)种群遗传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韦力.日本伏翼(Pipistrellus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王欣,罗峰,吴飞健,陈其才.不同声信号时程和强度差对日本伏翼蝠下丘神经元恢复周期的影响[C].湖北省生理学会2007年度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