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为选择论文-王超

道德行为选择论文-王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行为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生,道德,认知,判断

道德行为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19)在《小学生道德行为选择的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道德行为状况是衡量小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准。小学生依据自身对道德的认知,进而产生道德判断,最终做出道德行为选择。遵循"认知-判断-行为选择"的递进式的必要条件顺序,小学生能够做出符合逻辑认知和社会认知发展要求的道德行为。(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高兆明[2](2019)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想象力”——读杜威《人性与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威反对道德行为选择中脱离经验的教条化与僵化做法,提出了"道德想象力"概念。"道德想象力"是使不在场成为在场、从"能是"感知"所是"的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过程离不开想象、慎思、抉择等道德想象力的发挥,其要旨是理解当下行动的意义并努力增加当下行动的意义,使道德行为成为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艺术。(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齐军[3](2017)在《道德行为选择差序化:相关争论、文化审视及教育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百余年来的争论,对道德行为差序化进行重新审视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道德行为选择差序化进行文化审视可以发现,以"仁"为主导的道德行为选择的差序化体现在或遵循父子亲情之私德或遵循公职法则之公德的差等之序,而文化发展路向迷失中的道德行为选择因传统的道德秩序遭到破坏而新的道德秩序无法及时建立,其行为选择陷入"失序"的差序化,甚至呈现出"去道德化"的不良倾向。作为在教育上的应对,道德教育需在文化的关联上由融合到断裂再走向弥合,在价值观上由清晰到混沌再走向澄明,在主体性上由重视到遮蔽再走向彰显。(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逯晓然[4](2017)在《公务行为中的道德选择冲突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务人员依法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对国家的正常运转、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公务行为主体的公务人员,在行政公务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及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面临道德选择与道德困惑时,如何引导公务人员在公务行为中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并勇于承担道德责任,是公务人员在公务实践中必须面临的一个迫切并棘手的问题。本文以“公务行为中道德选择冲突问题研究”为题,以马克思主义相关哲学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分析公务行为中的道德选择冲突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实,寻找化解公务人员在公务行为中的道德选择冲突的理路,力求能够有效化解公务行为中的道德选择冲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道德选择冲突的相关基本理论概述。阐述了道德选择、道德冲突等相关基本概念。二、公务人员在公务行为中道德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道德选择冲突的相关基本理论概述,从社会道德建设、个人道德修养、行政伦理等叁个方面阐述其必要性;从主体性和主体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阐述其可能性。叁、公务人员在公务行为中的道德选择冲突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对公务人员在公务行为中出现的角色冲突、人格冲突、权力冲突、利益冲突、责任冲突和心理冲突的进行了梳理,并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对形成冲突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四、化解公务人员在公务行为中的道德选择冲突的理路探析。在分析公务行为中的道德选择冲突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基础上,从加强公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务人员道德选择能力、强化社会监督和制约评价机制叁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化解道德选择冲突的理路。(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赵文欣[5](2015)在《浅析品德结构理论与职业道德行为的关系——以影片《1942》中白修德的行为选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1942》将我们带回兵荒马乱、饿殍遍野的河南,同时深入脑海的是一个外国的名字——白修德。本文从《1942》中的美国白修德谈起,意在讨论是怎样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使白修德深入灾区,又是怎样的道德意志让他同灾民一起忍受饥荒与战争,进而探析白修德的道德行为对我国新闻媒体坚守职业道德的启示。一、《1942》中白修德的形象电影《1942》讲述在1942年河南发生了史上最大的灾(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5年24期)

倪铁[6](2015)在《侦查行为激励机制刍议——以破解侦查人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侦查制度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激励机制,合理的侦查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励侦查人员采取合法侦查行为,高效达成侦查目标。当前侦查制度的设定并不合理,侦查组织目标导向模糊、竞争激励不足、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薪酬分配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造成了侦查行为激励机制的功能缺陷,并导致了以下激励困境:"内部成本外部化"、"外部成本内部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通过廓清侦查组织目标、构建信息平衡机制、完善隐性激励机制,来解决侦查成本的"外部性"问题,完善侦查行为的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犯罪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刘维娜[7](2015)在《对道德行为选择影响因素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行为选择是在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下,在具体道德环境中个体自觉自主进行行为上善恶取舍。道德行为选择的产生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会受到来自主体、他人或者社会不同因素的影响。应该引导并规范个体的道德行为,使其回归道德实践,明确道德责任。利用教育与道德榜样作用,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影响,使主体做出善的合德性的选择,从而使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共同发展。(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0期)

陈红梅[8](2015)在《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与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以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与责任为重点,浅析影响道德主体进行自由选择的主体因素及客观选择的现实因素,加强道德行为选择的制度保障和在道德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进一步化解道德行为选择中自由与责任的冲突。(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朱锐博[9](2015)在《行政行为选择的道德困境及其解决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还是从行政管理理论发展的角度看,行政行为伦理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成为现代公共行政行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行政行为伦理困境的基础性研究,无可否认地是与这门学科的“形而上”建基密切相关的。而当代的社会发展多样化、多元化的事实,也似乎使得由来已久的行政行为选择的伦理困境更加紧张。因此,本文《行政行为选择的道德困境及其解决思路》对于行政行为伦理困境的相关研究,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有助于提升行政行为的社会价值;有助于对行政行为的道德哲学探究;有助于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学体系。论文尝试从有关行政经验的感性事实和伦理关系的一般逻辑归纳和演绎中,梳理当代中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现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并从其中抽象出公务员在行政行为所要面临的伦理选择困境。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主体层面的自由和限制、客体层面的集体和个体、程序层面的形式和实质、环境方面的理想和现实等一般现实伦理困境。这些矛盾和困境所可能挑战的就是自主性、效用性和公正性等伦理价值,同时,这些矛盾和困境的化解所需要的恰恰就是某种适宜的自主性原则、效用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如何寻求一种所谓“适宜”的伦理原则,以便消解这些矛盾或困境,从而找到公务员行为选择道德困境的超越思路和解决途径,文章认为,即运用辩证的实践的理性作为基本理论支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这便是,通过实践的道德理性提升行政主体的道德选择能力,通过实践的法律理性完善行政伦理选择的实现机制,通过实践的公共理性建构公共政府服务体制。这样,就可以在化解行政人员所面临的的行政行为伦理选择困境时,既体现行政行为选择的主体性特征,同时也能将所做选择推向最大化收益的道德佳境。为此,本文尝试为解决我国当代公务员在面对多方伦理道德困境时整合出多个新的思路、新的视野和解决困境的思路。本论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背景、现实意义,描述了当前中外理论界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廓清了文章的基本思路和整体框架,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及创新点做了概括性陈述。论文第二章界定了行政行为、行政行为选择和行政行为伦理选择等主要概念,进而在辩证的实践理性的视域下对行政行为选择的伦理维度(包括自主性、效用性、公平性)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叁章着重介绍了行政行为选择的一般现实伦理困境,包括主体方面的自由和限制、客体方面的集体和个体、程序方面的形式和内容、环境方面的理想和现实冲突所造成的伦理困境。这些伦理学说史上的形而上关系,只是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因为辩证否定的实践理性的事实性与价值性的历史性契合的考量,才有可能被较好地加以解决。第四章通过对之前各个概念与行政行为选择伦理困境的探讨,从而提出走出行政行为选择伦理困境的辩证实践理性的具体路径。即,通过实践的道德理性提升行政主体的道德选择能力,以便在限制中获得自由;通过实践的法律理性完善行政伦理选择的实现机制,以便在法治中发扬德性;通过实践的公共理性建构公共政府服务体制,以便在现实的掣肘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结束语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旨趣所在,并对文章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做了简要反思和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5-06-30)

王延东[10](2015)在《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以“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教版初二《思想品德》"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一框,引入了一则柯尔伯格关于海因茨偷药的"两难选择"案例。但教材的过多阐述压缩了学生的探究空间,而相关设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道德两难的冲突。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借助经典影视情节重构新的"两难选择"来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期刊2015年02期)

道德行为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杜威反对道德行为选择中脱离经验的教条化与僵化做法,提出了"道德想象力"概念。"道德想象力"是使不在场成为在场、从"能是"感知"所是"的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过程离不开想象、慎思、抉择等道德想象力的发挥,其要旨是理解当下行动的意义并努力增加当下行动的意义,使道德行为成为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艺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行为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超.小学生道德行为选择的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2].高兆明.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想象力”——读杜威《人性与行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齐军.道德行为选择差序化:相关争论、文化审视及教育应对[J].教育科学.2017

[4].逯晓然.公务行为中的道德选择冲突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7

[5].赵文欣.浅析品德结构理论与职业道德行为的关系——以影片《1942》中白修德的行为选择为例[J].知识文库.2015

[6].倪铁.侦查行为激励机制刍议——以破解侦查人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中心[J].犯罪研究.2015

[7].刘维娜.对道德行为选择影响因素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8].陈红梅.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与责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9].朱锐博.行政行为选择的道德困境及其解决思路[D].西北大学.2015

[10].王延东.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以“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

标签:;  ;  ;  ;  

道德行为选择论文-王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