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沉香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爱玲,西方文化,传统文化,“恶”之合流
沉香屑论文文献综述
陈诗雯[1](2019)在《焦虑下的选择?——关于《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沉香屑》中的身份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在对不同文化的综合打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沪港社会中东西方文化的不和谐碰撞,不仅继承了鲁迅反映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叙事原则,而且更为注意中西文化"恶"之合流后的双重围攻,即在醒来后却无路可走的节节败退中,走向身份的颠覆与自我迷失。本文重点围绕张的叁部小说,消解传统文化中的"对的世界"和"为文明所掩蔽"的洋场,正如《传奇》增订本封面上不成比例的人影,张爱玲以所处时代少有的清醒窥视着怎么也冲不破的文化阴影,进而去反思"文化与人"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命题。(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8期)
潘紫霓[2](2019)在《试析《沉香屑·第一炉香》对《华伦夫人的职业》的重写——兼论萧伯纳对张爱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作为职业小说家的第一部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与萧伯纳剧作《华伦夫人的职业》之间存在互文性。本文认为,前者是对后者的重写,张爱玲在重写中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重塑了剧中人物形象,对女性堕落的观照视角从人物与外部世界的抗争,潜入至内心世界的挣扎。《第一炉香》与多个外部文本以及文化语境之间进行了呼应和对话,是典型的互文式写作。通过梳理两位作家的代表作品可以发现,萧伯纳对张爱玲的文学影响并不在于对文本中人物关系和场景的借用,而在于互文式重写策略。这种写作策略形成了文本间的连锁互动,能够激发读者的互文式阅读从而延展文本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侯艳[3](2019)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视觉修辞——以《沉香屑·第二炉香》的色彩使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修辞手法是张爱玲小说中频率极高的使用方法,而色彩在其视觉修辞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本文在界定概念、探讨文学视觉修辞的理论背景之后,分析她的作品《沉香屑·第二炉香》中运用色彩的视觉修辞在渲染环境、塑造性格、揭示心理等方面的作用,最后还对张爱玲小说中多次使用"小蓝牙齿"这个特定视觉修辞意象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07期)
秦红艳[4](2019)在《浅析张爱玲具有“悲”色彩的比喻句——以《沉香屑第一炉香》一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里士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句别具一格、极具创造性和表现力,不愧是"天才女作家"。在小说中,她这种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分别营造了阴森恐怖、悲凉失望,甚至毁灭死亡的氛围,对于小说刻画人物悲伤的心理、暗示命运悲惨的走向、表达主题悲凉的思想意识功不可没。(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7期)
陈瑜[5](2019)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看”与“被看”》一文中研究指出《沉香屑·第一炉香》作为张爱玲的代表作,其相关研究虽然不胜枚举,但以"看"与"被看"为切入点的研究甚少。文章采取文本分析方式,分别从东西文明之间、同性之间、异性之间叁个角度剖析小说中的"看"与"被看",从中解读作品中众多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并依据历史背景,对隐藏于文本背后的真实涵义进行了挖掘。(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管新仪[6](2019)在《浅析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一文中研究指出葛薇龙是一个平凡的上海女孩,因为家中听闻上海要起战事所以一家人来到了香港。但是由于家中经济情况越来越不乐观,为了完成学业她投靠了已经和家中断绝关系的姑妈。葛薇龙成为了姑妈勾住男人的诱饵。最后葛薇龙在姑妈的示意下嫁给了花花公子乔琪。而她婚后的生活是给乔琪弄钱,给姑母弄人。本文通过分析葛薇龙、梁太太、乔琪的人物性格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6期)
林湘莹,缪军荣[7](2019)在《浅析《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写的是从上海到香港读书的女学生葛薇龙为了能在香港继续求学,向姑妈寻求物质帮助,一步步地被梁太太操控,彻底沦陷于物欲世界和悲凉命运的泥潭之中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剖析葛薇龙性格特征,心理变化,表意识与潜意识痕迹来解读葛薇龙这一人物形象。(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闫晓茹,段艳丽[8](2019)在《何处是归程——《远航》和《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女主人公成长历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远航》和张爱玲的第一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认为两位女主人公离家远行的目的大致相同,都是为了各自的成长和发展,但由于进入的场所、领路人、恋爱对象等的不同,她们走上了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焦冲[9](2018)在《沉香屑·第叁炉香》一文中研究指出1唐糖认识甘旭然是在夏至那天。一撇月影儿宛如美人剪下的指甲,闲闲地丢在天际。月亮在白天的存在感特别弱,很少有人会留意,如果不是陪闺蜜来温榆河畔拍婚纱照,唐糖也不会碰巧看见。影楼配备的摄影师和随从人员很充足,她几乎没什么可干,只看着闺蜜在道具似的未婚夫身旁搔首弄姿,偶尔才递一下花束,或者帮她拉一下婚纱的拉链。剩下的时间里,唐糖除了看风景就是放空,再不就是玩手机。这地方距离机场较近,不断有飞机划过,有时在爬升,有时准备(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8年05期)
殷滟[10](2018)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心理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沉香屑·第一炉香》叙述的是一位上海女学生葛薇龙在战前香港由单纯女孩沉沦为风流交际花的故事。葛薇龙在香港求学,由于家庭经济出现危机,不足以支付学费而求助于富孀姑母梁太太。她自恃深爱乔琪乔,宁愿为他成为梁太太谋取钱财和吸引男人的工具,实则她爱慕的是那个半封建气息十足的男人的地位以及梁太太家豪华,奢靡,精巧的生活。最终葛薇龙将自己的青春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沉沦在那声色犬马的生活之中,青春一旦逝去就会被无情抛弃。在整篇小说中,张爱(本文来源于《人生十六七》期刊2018年06期)
沉香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爱玲作为职业小说家的第一部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与萧伯纳剧作《华伦夫人的职业》之间存在互文性。本文认为,前者是对后者的重写,张爱玲在重写中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重塑了剧中人物形象,对女性堕落的观照视角从人物与外部世界的抗争,潜入至内心世界的挣扎。《第一炉香》与多个外部文本以及文化语境之间进行了呼应和对话,是典型的互文式写作。通过梳理两位作家的代表作品可以发现,萧伯纳对张爱玲的文学影响并不在于对文本中人物关系和场景的借用,而在于互文式重写策略。这种写作策略形成了文本间的连锁互动,能够激发读者的互文式阅读从而延展文本的生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香屑论文参考文献
[1].陈诗雯.焦虑下的选择?——关于《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沉香屑》中的身份危机[J].戏剧之家.2019
[2].潘紫霓.试析《沉香屑·第一炉香》对《华伦夫人的职业》的重写——兼论萧伯纳对张爱玲的影响[J].中国比较文学.2019
[3].侯艳.张爱玲小说中的视觉修辞——以《沉香屑·第二炉香》的色彩使用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
[4].秦红艳.浅析张爱玲具有“悲”色彩的比喻句——以《沉香屑第一炉香》一文为例[J].名作欣赏.2019
[5].陈瑜.《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看”与“被看”[J].大观(论坛).2019
[6].管新仪.浅析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J].青年文学家.2019
[7].林湘莹,缪军荣.浅析《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表现[J].汉字文化.2019
[8].闫晓茹,段艳丽.何处是归程——《远航》和《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女主人公成长历程对比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焦冲.沉香屑·第叁炉香[J].山花.2018
[10].殷滟.《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心理变化[J].人生十六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