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信仰论文-萧霁虹,李守雷

天主教信仰论文-萧霁虹,李守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主教信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境地区,景颇族,天主教中国化

天主教信仰论文文献综述

萧霁虹,李守雷[1](2019)在《跨境地区天主教中国化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以云南景颇族天主教信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境地区天主教中国化既带有天主教中国化的共性,又因其民族性和地域性凸显特殊性和深刻性。本文选取景颇族天主教信仰为案例,分析景颇族跨境分布情况、天主教传播历史和现状、天主教景颇族教会中国化的途径、效果、问题和对策,探究跨境民族的天主教中国化在"本土化"、"民族化"、"跨境性"和"民族国家"如何排列组合,寻求切合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天主教》期刊2019年05期)

王玉鹏[2](2019)在《天主教信仰与中国家族文化的相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亦以伦理为本位,家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明清天主教进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之中,必然与中国宗族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发生复杂的关联。作为救赎性宗教的基督宗教,当它进入中国宗法社会的历史传统时,"首先面对的冲突力量就是原生的氏族共同体"。因此,基于(本文来源于《中国天主教》期刊2019年02期)

李志义[3](2019)在《天主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本,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十八届叁中全会进一步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方向,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来源于《中国天主教》期刊2019年01期)

孙赫[4](2018)在《王徵天主教信仰发展的两个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入教士大夫王徵的信仰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16年到1632年。这一阶段王徵的天主教思想以《畏天爱人极论》为代表,该文主旨在于以畏天爱人的思想来补充儒家思想的不足之处,此时天主教思想对于王徵而言是经世致用的思想工具;而从1634年到1644年,可以视为王徵信仰历程的第二个阶段,代表作有《仁会约》《祈请解罪启稿》以及《杜奥定先生东来渡海苦迹》,此时,王徵的天主教信仰已然转向了对灵魂救赎的渴望。由此可见,王徵的天主教信仰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存在着一个逐渐加深的演变进程。(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10期)

谢辉[5](2018)在《清宗室苏尔金的天主教信仰与着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尔金是清代以信教着称的苏努家族中的重要人物,早年间曾涉猎儒、佛、道叁家,康熙四十六年首次接触天主教,于康熙六十年领洗入教,此后获罪遭羁押,直至雍正五年去世,始终坚持天主教信仰。所着《圣教真实凭据》与《圣教真实利益》,主旨在于说明天主教真实无欺、尽善尽美,从而推动其广泛传播,具有贴近实际、合儒辟佛的特点。作为现存为数不多的宗室天主教着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宗室教徒的整体特色。(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陈亮[6](2017)在《社会转型视野下的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了社会转型的步伐,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农村社会既有结构和农民已然生产生活方式。传统农村在享受现代化浪潮带来的经济红利时,却没有相应的文化实力予以支撑,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不适应,导致人们以传统的文化“惯习”去适应现代的社会发展,身份认同出现了危机。本研究基于贵阳城乡结合部布依族村落石头寨的田野调查,考察了身兼国家公民、布依族族民、天主教信徒、城乡结合部农民四重身份的村民,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当固有身份尤其是身为信徒的信仰生态面对冲击时,如何由被动应对走向主动建构的,为何从其多元的信仰体系中选择天主教信仰的,如何调适其信仰,以及如何重新建构其社会身份。就结构而言,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引介性的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采用人类学的方法,描述石头寨的地理空间、民族概况及信仰状况。第叁部分,从“转型”的入手,分析了转型的表现形态,转型对信仰格局的冲击,以及石头寨民众在面对社会转型时的主动应对策略和被动转型情态。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了石头寨民众选择天主教信仰的原因,其次从入教路径的选择、教徒身份的辨识、信仰力量的强化叁个方面,阐述了石头寨天主教徒通过天主教信仰实现身份认同的过程,最后论述了现代化对其身份建构的考验,及其身份建构的方法。第五部分,总结回溯本研究的基本特质、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本文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特定的民族村落天主教信仰生态的被动变革、主动调适、主体建构过程进行把握和探究,重点求证了社会转型理论、信仰需求理论及身份建构理论,希冀为学界此后的研究提供些许镜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01)

马骁[7](2017)在《大众媒介与天主教信仰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社会现象,自始至终都与传播密不可分。在滇西北偏远地区的天主教社区中,大众媒介的发展带来了与传统宗教传播环境迥异的媒介环境。从媒介环境的视角来审视大众媒介对滇西北藏区天主教信仰实践的影响,要看到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天主教社区宏观及微观层面的影响,因为宗教社区包括作为组织的宗教以及作为个人的宗教。因此本文主要从教徒的个人日常生活以及教会所营造的公共空间两方面探讨大众媒介普及对天主教信仰实践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问题、田野点的概况、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及梳理云南地区关于天主教传播的相关文献。第二章考证了天主教在茨中村的传播历史,分析传教士在茨中村的传播背景、传播过程与传播策略。第叁章主要对茨中村现有媒介环境以及天主教徒媒介接触情况的分析。第四、五章为研究的重点,主要从教徒个人日常生活以及教会公共空间两个层面来了解大众媒介传播对滇西北地区天主教信仰实践的影响、以及茨中天主教会组织大众媒介运用情况。研究发现,随着大众媒介在茨中村的普及,重构了当地天主教徒的认知结构,传统上氛围浓郁的宗教信仰环境与大众媒介环境交织、碰撞导致天主教徒宗教信仰的功利性明显强化,天主教徒信仰实践及宗教组织权威正在发生变化,宗教传统及功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改变,宗教组织受到了挑战。(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6)

熊威[8](2016)在《修道成风——河北T地天主教信仰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天主教发展面临重重困境,其中之一即是修士人数的急剧下降,但是河北T地却有一批年轻人自愿选择修道,以至于当地形成一种"修道成风"的现象。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在对T地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的整体把握下,探究"修道成风"背后的社会机制和文化逻辑。(本文来源于《基督教学术》期刊2016年01期)

萧放,贺少雅[9](2015)在《为贞女立传:明清以来中国天主教信仰中的特殊女性群体研究——读《基督的新娘——中国天主教贞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与女性向来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宗教信众中的独身女性又是一个特殊的信仰群体,比如佛教中之比丘尼、道家中之道姑、基督教之修女,儒家中之节妇贞女③虽不属于宗教信仰群体,但也往往因其历史上的独特存在而与宗教信仰的独身女性相提并论。然而,这些显性的宗教内的独身女性在中国民间社会中,还只是广大宗教信仰群体中的一部分而已,康志杰教授的新着《基督的新娘——中国天主教贞女研究》中的天主教贞女便是一群在世俗社会中湮没不闻但却在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默默奉献终生的独身女(本文来源于《基督宗教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贾慧[10](2015)在《试析奥尼尔背离天主教信仰的原因及对悲剧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艺术的创作总是要反映创作者个人的心理诉求。宗教信仰的背离对奥尼尔的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他悲剧创作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奥尼尔的一生都与宗教有着一种纠缠不清的关系。正是这种半信半疑的宗教情怀,使得他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产生矛盾的心理,他在分析一些现实问题方面往往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他的思想总是处于一种混乱的悲观的状态,加之美国清教文化对爱尔兰天主教文化的冲击碰撞,更是让他无所适从。宗教信仰的背离对奥尼尔悲剧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本文来源于《河套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天主教信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亦以伦理为本位,家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明清天主教进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之中,必然与中国宗族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发生复杂的关联。作为救赎性宗教的基督宗教,当它进入中国宗法社会的历史传统时,"首先面对的冲突力量就是原生的氏族共同体"。因此,基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主教信仰论文参考文献

[1].萧霁虹,李守雷.跨境地区天主教中国化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以云南景颇族天主教信仰为例[J].中国天主教.2019

[2].王玉鹏.天主教信仰与中国家族文化的相遇[J].中国天主教.2019

[3].李志义.天主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J].中国天主教.2019

[4].孙赫.王徵天主教信仰发展的两个阶段[J].文化学刊.2018

[5].谢辉.清宗室苏尔金的天主教信仰与着作[J].宗教学研究.2018

[6].陈亮.社会转型视野下的身份建构[D].贵州大学.2017

[7].马骁.大众媒介与天主教信仰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8].熊威.修道成风——河北T地天主教信仰调查报告[J].基督教学术.2016

[9].萧放,贺少雅.为贞女立传:明清以来中国天主教信仰中的特殊女性群体研究——读《基督的新娘——中国天主教贞女研究》[J].基督宗教研究.2015

[10].贾慧.试析奥尼尔背离天主教信仰的原因及对悲剧创作的影响[J].河套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天主教信仰论文-萧霁虹,李守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