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白星病论文-周凌云,向芬,刘红艳,李维,周琳

茶白星病论文-周凌云,向芬,刘红艳,李维,周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茶白星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茶叶,叶际细菌,茶白星病,细菌群落

茶白星病论文文献综述

周凌云,向芬,刘红艳,李维,周琳[1](2019)在《茶白星病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功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茶白星病是一种多年来严重为害高海拔茶园的叶部病害,为了突破该病害生物防控的技术瓶颈,明确不同茶白星病病情等级下叶际细菌群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比较分析3个不同发病等级的茶白星病叶片(BCK、B2和B4)中细菌群落组成,结果发现:在门水平上,3个病情等级下优势门均为Acidobacteria (酸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Firmicutes(厚壁菌门),其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占总数的73.53%~90.25%。相对丰度多样性与茶白星病的发病病情等级呈正相关的为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随着病情等级升高,叶际细菌群落整体OTUs、差异OTUs及其多样性均上升。优势属Methylobacterium(甲醇杆菌属)与Hymenobacter(膜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病情等级呈正相关,而Ralstonia(雷氏菌属)与Stenotrophomonas(寡养单胞菌)则相反,表明茶白星病菌与叶际细菌存在协同作用,细菌群落在3个不同病情等级下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茶叶叶际微生态防控茶白星病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茶叶通讯》期刊2019年01期)

王永崇[2](2019)在《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茶白星病及其防治图谱》一文中研究指出茶白星病又称茶树点星病或茶树白斑病,在各茶产区广泛发生,主要为害春梢,可使病叶制成的干茶具有恶臭气味和苦涩味,严重影响茶的品质和茶农的收益。发病原因:引发茶白星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茶叶叶点霉(图1),其暗褐色的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顶端具乳头状孔口,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李向阳,王庆森[3](2017)在《生物农药对茶白星病的防治效果与农残安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安全有效地防治茶白星病的生物药剂,开展了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及其与赤·吲乙·芸苔混配对湄潭茶园茶白星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茶白星病的防效分别为69.36±1.63%和73.92±1.62%;将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分别与赤·吲乙·芸苔等比例混配后,防效分别为74.24±3.17%和81.39±2.29%,表明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结合赤·吲乙·芸苔联合使用对防治茶白星病具有很显着的效果,且施药2d后农残检测均可达欧盟标准,可以在我省茶园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茶叶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梁淑敏,晏嫦妤[4](2016)在《茶白星病概况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茶白星病的发生概况及目前的防治手段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期为茶白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茶业》期刊2016年Z1期)

周凌云,秦国杰,吴华清,王振中[5](2015)在《茶白星病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茶白星病是我国山区茶园的重要病害,感病茶树新梢节间短、芽重轻、一般减产10%~50%,严重时片叶无收。为明确茶白星病菌对感病茶叶品质的影响,通过蒸青样的理化成分测定,设置健康叶片为对照。结果表明,Ⅱ级与Ⅳ级病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健叶低2.76%、12.04%、5.99%及3.71%、17.11%、0.90%,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分别比健叶高65%、75%;氨基酸组分的测定结果发现,相对于对照,Ⅳ级病叶含量升高的主要为r-氨基丁酸、丝氨酸等抗逆相关的氨基酸,而其中含量降低的是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与品质正相关的氨基酸。通过炒青样的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健叶、Ⅱ级与Ⅳ级病叶相比依次递升的是腥气味、苦味、暗浑汤色及叶底的斑点,表明茶白星病导致茶叶的品质全面下降,而且与感病叶片的主要化学成分数量及氨基酸组成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1)

周凌云,秦国杰,吴华清,马玉霞,黄安平[6](2014)在《茶白星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石门县系统调查海拔、品种、树龄及栽培影响因子与茶白星病发生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茶白星病发病率与海拔高度正相关,茶园修剪是生态防控茶白星病的有效农艺措施,并提出不同海拔茶区生态防控茶白星病的叁种修剪模式。(本文来源于《茶叶通讯》期刊2014年01期)

周凌云,吴华清,刘大勇,秦国杰,黄安平[7](2013)在《茶白星病绿色防控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茶白星病是高山茶园常年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真菌病害。本文通过系统调查石门茶树品种、栽培影响因素与茶白星病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茶白星病的发病率与海拔高度正相关,随种植年限延长先升后降,与品种及种植间距关系不明显。在缺乏可靠的抗病品种与生物农药下,通过茶白星病的绿色高效防控保障茶叶生产安全,只有弱化高山茶白星病菌源充足,传播条件充分的因素,本文通过设置两个品种、修剪间隔时间年限达3年的定点实验,结果显示,栽培技术成了高山茶树的绿色防控关键点,纯采名优茶高山茶园可通过每2年5-7月份一次茶园深修剪,保障春茶的产量与品质。(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5-25)

崔宏春,周铁锋,余继忠,敖存,黄海涛[8](2012)在《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的抑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致病菌菌丝生长及48 h内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室内盆栽实验测定了油茶皂素对2种病害的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致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30.20和17.38 mg·mL-1;对2种病害致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茶轮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低剂量施药即可短时间内抑制其孢子萌发;油茶皂素浓度100 mg·mL-1对2种病害防效分别达74.58%和88.06%。(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9期)

郭灿,姚雍静,卢天国,何莲[9](2010)在《茶树喷施“想不到”高能活性生物微肥对茶白星病控制效果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茶白星病是高山茶区一种典型的低温高湿型叶部病害。本次试验证明,茶树喷施"想不到"高能活性生物微肥360 ml/667m2对茶白星病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防效为68.19%。(本文来源于《贵州茶叶》期刊2010年02期)

刘红艳,张亚莲,常硕其,傅海平,彭细桥[10](2009)在《茶白星病拮抗放线菌的初步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茶园土壤分离到62株放线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茶白星病(Phyllosticta theafolia Hara)进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结果表明,共获得拮抗放线菌菌株9株,编号分别为:F1、F2、F3、F5、F8、F11、F15、F57、F59,其中菌株F1、F2、F3、F5、F8抑菌活性强且抑菌谱广,对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var.nicotiana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亦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09-26)

茶白星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茶白星病又称茶树点星病或茶树白斑病,在各茶产区广泛发生,主要为害春梢,可使病叶制成的干茶具有恶臭气味和苦涩味,严重影响茶的品质和茶农的收益。发病原因:引发茶白星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茶叶叶点霉(图1),其暗褐色的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顶端具乳头状孔口,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茶白星病论文参考文献

[1].周凌云,向芬,刘红艳,李维,周琳.茶白星病不同病情等级下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功能预测[J].茶叶通讯.2019

[2].王永崇.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茶白星病及其防治图谱[J].农药市场信息.2019

[3].李向阳,王庆森.生物农药对茶白星病的防治效果与农残安全评价[J].茶叶学报.2017

[4].梁淑敏,晏嫦妤.茶白星病概况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广东茶业.2016

[5].周凌云,秦国杰,吴华清,王振中.茶白星病对茶叶品质的影响[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6].周凌云,秦国杰,吴华清,马玉霞,黄安平.茶白星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模式的研究[J].茶叶通讯.2014

[7].周凌云,吴华清,刘大勇,秦国杰,黄安平.茶白星病绿色防控试验初报[C].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

[8].崔宏春,周铁锋,余继忠,敖存,黄海涛.油茶皂素对茶轮斑病和茶白星病的抑菌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2

[9].郭灿,姚雍静,卢天国,何莲.茶树喷施“想不到”高能活性生物微肥对茶白星病控制效果试验初报[J].贵州茶叶.2010

[10].刘红艳,张亚莲,常硕其,傅海平,彭细桥.茶白星病拮抗放线菌的初步筛选[C].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标签:;  ;  ;  ;  

茶白星病论文-周凌云,向芬,刘红艳,李维,周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