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娟郑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摘要: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于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根据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关键词:阅读课;独立思考;教师引导
转变观念: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以下三种观念的教育。
1.自学问始,疑为学先的教育。
要让学生明白,人们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有他自己不懂的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必要学习,而且对学生来说,其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老师的事。经过教育,学生应逐步形成这样的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首先是学习者自己的事,老师或其他人是不能取代的。
2.独立思考、尊重歧见的教育。
发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钻研问题也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不需要老师的指导,更不是拒绝老师的教育,但即使是老师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正确思想,学生也必须经过一番比较、思索和辨别,才能真正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独立思考也不是拒绝听取他人意见,相反,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具备海纳百川的民主胸襟是一种极可贵的科学品质。如我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课前3分钟闲聊,经过聊天,我感到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而后又鼓励学生:这节课看哪个同学能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哪个学生能够提出和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看法甚至和老师不一样的意见,这样的学生在我看来才是最好的学生。我们今天应该面对这篇课文平等对话。这节课,不在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多少,这样一鼓励,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仔细阅读、独立思考、积极发言。
3.鄙视“人云亦云”,提倡追求真理的教育。
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惟书”、“惟上”,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学生长期受这种教育,往往思想僵化,思维懒惰,从来不愿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怀疑和质疑书本、师长了。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榜样示范:教师应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怀疑的学者型教育者
学生思考的火花只有用教师思考的火花去点燃。所以,对学生最好的指导,莫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
我常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我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比如《故乡》一文中,鲁迅先生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为什么要这样说?文中几次出现的“圆规”,到底是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或借代?小说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此外,我也常常给学生讲我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来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怀疑。
逼问激疑: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1.逼学生提问题。
我们提倡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会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使教师直接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使学生更有主动性。然而,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常常提不出问题,或者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逼”。当我遇到学生不愿发言时,我首先鼓励他们“你们尽可能谈出自己的观点,即使不是那么完美,同学们也不会嘲笑你,老师也不会责怪你?”但有时一番鼓励后,他们仍不愿发言,我便问他们“这篇课文究竟是我学呢,还是你们学?”学生答:“我们学。”我又说:“一般不懂的才需要学,而不懂的地方就叫问题。既然你们没有问题,可见都懂了,我也就没必要讲了”!这种“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威胁”让学生感到了危机,也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课文学习的第一步不是老师“讲”,而是自己“问”。经过这样一“逼”,学生逐步都能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就逐渐加强了。
2.教会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
也有这种情况,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学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耐热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有疑”。
“于不疑处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时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
3.引导学生发现高质量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所谓“高质量”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内容的实质性问题。这些问题当然包括生字生词,便是指单元重点和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提倡学生对所学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即:(1)写了什么?(2)怎样写的?(3)为什么这样写?(4)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这样学生一遇到一篇课文,就会紧扣文章,深层思考,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不再是轻而易举,不动脑筋的提问了。
4.平等切磋,教师应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阅读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主观意志审视,感受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进而产生联想或生成新的思想感情的过程。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所有这些教师都要给以充分得肯定,鼓励。
四、破除迷信: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
思考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完善和创新,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已经穷尽了真理。人类发展的历史是如此,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也理应如此。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水平应该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同样,课文作者大多是已有定论的写作大家,但受历史的局限或其他原因,其作品决不能说就完美的无可挑剔。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和课文作者,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专唱反调的“抬杠高手”,而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惟真理是从的科学精神。学生在尊重名家、学习名家的前提下挑战名家、权威,不但应该允许,视为正常,而且是值得提倡的,这也符合新的《课标》所提出的“要逐步培养学生谈就行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个精神。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很自然的想到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成为“马克思”,但如果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大多数学生能够真正具备思考质疑的勇气、习惯和方法,那将是教育对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一大批敢想敢干的创造型人才将会脱颖而出,而这些创造型人才将会把祖国的宏伟蓝图描绘得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