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陆地震》第15卷(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丛海霞[1](2020)在《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874至1949年的巴蜀词坛为研究对象,考察此期巴蜀词学思想、词人生态、题材内容、艺术特质、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全面展现其多元风貌及在词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它是千年巴蜀词史发展新变的又一座高峰。巴蜀词坛曾在五代及两宋时期有着辉煌的历史。然金、元、明及清代前中期却十分薄弱,直至晚清才逐步觉醒。近百年时间内,巴蜀词坛不仅唱和活动频繁,创作数量陡然增加,而且质量上乘,出现了不少情格兼重的词史佳作。纵向比较而言,确实堪与五代两宋相提并论。其次,它是晚清民国巴蜀文学不可缺失的一章。与其他文体相比,词之“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的特质在面对不易言说的语境下,有其显着的优势。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新诗、戏剧、小说等新文学都不免有“带着镣铐跳舞”的局限性,而词这类旧形式,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使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反而不再受政治宣传的掣肘。遂更能深入地反映战时人民的真实生态。第三,它是中国地域词史研究的重要方阵。巴蜀地处西陲,有山奇水秀自然风光的陶冶,亦有根深蕴厚词学传统的滋育。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文化上,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天府”特色。然当下对巴蜀词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宏观上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五代、两宋时期词人受到格外关注,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词人研究则相对薄弱;其二,文献整理的不足;其三,词学批评重视不够;其四,研究方法及视角比较单一。基于此,本文采取知人论世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便于准确抽绎作家作品的特质;后者有利于作群体性现象的考察与反思。巴蜀词坛有着悠久的词学传统,晚清民国时期对此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综合来看,此期词学观念有三大特点:第一,推尊词体,强调诗词同源;第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第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在建构巴蜀词学历程中,李调元《雨村词话》是词坛浙、常二派此消彼长之间的过渡性存在,也是巴蜀词学星火相传的关键人物。姜方锬《蜀词人评传》则是巴蜀词坛由传统词话向现代词学转型的重要成果。基于以上思想理念的考察,及对创作成就和词史发展的整体观照,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1874年,张之洞成功创办尊经书院,成为巴蜀文学崛起的重要转折点。书院培育了众多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的人才,他们为巴蜀文化的兴盛打下扎实的基础。巴蜀词坛也开始摆脱萧条冷寂的局面,如张祥龄、胡延、朱德宝、宋育仁、周岸登等人开始活跃文坛,他们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凭借精工富艳的才情与坚韧不屈的性格,终在词坛博得一席之地。张祥龄是唯一一个串联北京、吴中两大词群并与湖湘词群交往密切的关键人物。他早期学步姜、张之醇雅,后转师二晏,终以意炼警辟、淳质闳约的独特风貌屹立于巴蜀词坛。胡延与朱德宝都是沉沦下僚的文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鼎革易代之际,朱德宝站到了维新阵营,试图通过变法来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而胡延则坚守在守旧阵营,试图以个人辛勤的付出来切实改变地方百姓的生活。二人从不同视角记录了动荡政局下人民的复杂心声。周岸登是晚清向民国过渡的典型。早期因强调声律,一直以“二窗词客”的身份被划入梦窗一派。其实,《蜀雅》词特别重视情感抒发,整体上呈现出由哀婉凄艳到沉雄霸悍风格的转变趋势。在近百年蜀中词坛,周氏理当胜任探花之誉。第二,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锦城词社是近代巴蜀第一个词学社团,它是词坛由觉醒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该词社成立于四川成都,活跃于1916至1920年间,先后组织三十余次雅集活动,刊刻《春禅词社词》《花行小集》两部词集,参加人数先后达二十四人,比较着名的有赵熙、邓潜、邓鸿荃、张慎仪、江子愚、林思进等。当时四川频繁的军阀混战并未引起中国词坛其他文人的关注,而锦城词社则从文人角度客观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动乱,所写作品具有透视普通民众生态、补正史之缺的词史价值。赵熙是锦城词社的重要参与者,其《香宋词》不仅是袁枚性灵说的现代回响,而且真切地反映了清民异代之际遗老耆旧的复杂心声。邓潜受赵熙影响较大,他们有着相似的亡国经历和乱世处境,其词呈现出寄托幽深、孤悲沉郁的整体风貌。张慎仪和江子愚则从各自角度展示内心的不甘和挣扎,是彼时人心思变的一个缩影。第三,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众多高校及文人迁徙至此,巴蜀成为继南京、上海、京津之后,又一引领潮流的诗词重镇。首先,创作力量和数量都陡然猛增;其次,诗词社团、雅集唱和等群体性文学活动更加活跃;第三,词体社会功能显着增强;第四,描写内容由个性生活转向抗日战争;第五,词作风格由崇尚花间的独抒性灵向豪雄悲壮、沉郁顿挫等多元风貌拓展。此期巴蜀籍词人向迪琮和刘冰研成就十分突出。向词提出师法北宋、情格兼重的创作思路;刘词推崇音律,并强调以词记史。二者是认识民初梦窗风流弊和见证抗战词坛苏辛词风崛起的独特窗口。总而言之,在1874至1949年间,巴蜀经历了从词坛边缘向词坛重镇的发展演变过程。终以兼具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倡导抒情的性灵本色和立体呈现当地人民复杂心声的三大特质屹立于中国词坛。
李强[2](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指出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安芮[3](2017)在《水道、集镇与民族社会 ——以湘黔潕水流域桐油贸易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以地理通道中某一物资流动作为出发点来切入西南区域社会,已成为这一地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在西南独特的自然环境背景下,物资作为维系当地社会经济运转的基石,既是地域经济形态的反映,也对当地的空间格局和民族社会等方面有诸多深入浅出的影响。本文以潕水流域(以主干?阳河为主)中的桐油贸易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同时以“桐油”为衔接要素,以潕水流域上三个表征——水道、集镇和民族社会——为论述对象,试图揭示桐油贸易中所反映的潕水流域的地域特征。本文具体围绕四个关键内容展开:首先,从自然环境及地理条件的角度出发,阐述潕水流域地区“两山夹一水”的地理区位,凸显潕水水道作为湘黔东西向水路通道,与湖广沅州一带“犬牙交错”的行政关联性。由此推及潕水流域在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上与湖南怀化地区的线性关联;其次,从桐油贸易市场圈的角度,对潕水流域上游镇远、岑巩、玉屏等油桐原料产地进行分析,阐述桐油贸易之所以在这一地区盛行的先天优势和分布特征,揭示以镇远东部,岑巩南部和玉屏西部,也就是?阳河与支流龙江河交界地带的“流域型”桐油原料产地分布特点;第三,以湖南洪江古商城为例,阐述潕水流域集镇兴起的区位因素和商贸因素,探讨传统集镇的商贸功能和商帮团体对于桐油贸易的助推作用,同时也初步反映桐油贸易对于“洪江商帮”的凝聚作用,最终形成了以洪江洪油业为砥柱的潕水流域下游地区精加工市场和转销市场;第四,以桐油贸易中所涉及的贸易环节和参与群体为对象,勾勒出前期桐油贸易模式中从上游原料生产者“就地居民”到下游精品生产者“江西帮”的过渡性改变,体现潕水流域桐油贸易从上游到下游层层精进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在桐油贸易后期下游深加工地向上游原料产地延伸的趋势。另一方面,因时代背景的不同,传统桐油贸易中的贸易环节和职业群体如“桐农”、“榨坊”、“油号”等,会跨越传统的角色界限而有新的界定。从传统桐油业到民国“统购统销”时期,由于国家垄断资金的介入,潕水流域的桐油生产、运输、加工环节从个体散帮逐步向组织性团体转变,销售载体逐步由地方商帮团体向代理性商业公司转向。而到了新中国时期,桐油贸易集中体现为人民公社、生产队式运营。最后,依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和研究,试图将“一体性”和“过渡性”的线性思维代入这一流域型区域,就潕水流域的地域性特点进行尝试性总结,以期达到对潕水流域一线的整体性思考。同时也思考潕水流域现今依然作为西南物资运输工程通道,在国家安全战略和政策上面的重要性。
侯丽[4](2016)在《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文中研究表明大内隆雄1907年出生于日本南部的福冈柳川,14岁以日本移民的身份来到中国东北,39岁时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回到本土,在中国整整生活了 25年。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翻译家,他把生命中最为美好的年华留在了"满洲"的土地上,为东北现代文学的译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人低调,工作勤奋刻苦,文学翻译成果长期不为文坛和批评界所瞩目;然而委实又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存在。大内隆雄来华初期,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派遣,在中国的上海读完了大学,那是1925年至1929年的事情。读书期间,他的文学才华和人生追求,受到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思潮的影响。他先后接触了创造社的成员田汉、郁达夫、和郭沫若等人,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代便有了与众不同的经历。他的左翼激进的面貌,同时也引起了日本关东军宪兵队的注意,并且成为他的整个满洲生涯中不幸的根源。回到东北以后,他依旧以一个文人的面目面对动乱的时代。先后做过《满洲评论》的编辑,发表过不少才华横溢的文章,和橘朴一起编撰过《最新满洲辞典》。如果不是时代的过失,他很可能成为伪满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作家。1932年他在以"满铁"为中心的"左翼调查事件"中被捕,旋即退出了"满铁";1933年从东京返回奉天蛰居,1935年才重新入职新京日日新闻社;那以后还曾混迹于当时满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复出以后,他基本上不再以一个文人的面貌出现,而是潜心于中日两种文字的置换,在战争结束前的大约十年的时间里,成为着名的东北现代文学的翻译家。半个世纪以后,大内隆雄的东北文学翻译业绩,才被一个叫冈田英树的日本教授找到并发掘出来。这位在日本有"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教授,对大内隆雄的整体评价是"大内隆雄的汉语能力是极为出色的,他的日语表现能力姑且不论,其翻译几乎是准确的。而且选择作品也很有眼力,如但娣《售血者》、古丁《原野》、关沫南《两船家》、爵青《废墟之书》、山丁《绿色的谷》、王秋萤《矿坑》、小松《人造绢丝》、疑迟《北荒》、袁犀《邻三人》等,都是各作家的代表作"。"我曾编过伪满洲国日译满洲中国作家作品目录,即使据那不完全的资料也可判明翻译者名字的作品有142篇,其中就有大内所译110篇。这个目录当然需要大幅补充,但仍可查明大内’一手承担’的实际情况"。冈田英树给大内隆雄的定位是"中国文学翻译家"。本论文作为后学,既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又力图有所突破,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因此将大内隆雄定位为东北现代文学翻译家。这个定位的意图有两点:一是用摄影的术语来表述的话,冈田先生的光圈对得不是太准,大内隆雄的实际情况,显然叫东北文学翻译家更准确些;而且作者本人也缺乏从中国的视角谈及文学翻译的魄力。二是在冈田先生的着作中,大内隆雄的研究是在《伪满洲国文学》第3编中的第3章出现的;虽然立了单独的章节来讨论这位翻译家的业绩,但毕竟是十几年前的想法了;笔者斗胆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扩展和开拓的努力。
李博强[5](2015)在《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甲午战争之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此设立台湾总督府,建立以总督府专制独裁为核心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日据初期,台湾总督府为巩固殖民统治积极推动资源调查、整顿土地林野、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以及加强施行奴化教育等政策,建立“殖民地基础工程”。而在建立“殖民地基础工程”的过程中,盐作为台湾的重要经济资源成为台湾殖民政府调查、改造及掠夺的对象。本文以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产销体系的殖民化改造为研究重心,运用贯通性、比较性和微观性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台湾盐政的曲折性发展历程。同时运用横向共时维与纵向历时维的角度,从盐这一微观视野透视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的调查、专卖制度的重构与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宏观视野下研究日据时期台湾殖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与沿革提供补充,并且以盐业专卖制度的变革为主线,以日据时期为重点,全面阐述在不同时期,不同政府,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台湾盐业体系的连续与断裂。为实现所要研究的目标,在研究路径的设计上,首先回顾日据时期台湾盐专卖制建立的背景,了解日本殖民者是如何确立实行盐专卖政策的;其后论述甲午战后台湾总督府对原有专卖制度进行重构,通过建立或调整盐业专卖的管理、法规及资本体系,使其成为殖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之后分析台湾总督府对台湾盐业产销体系进行殖民化改造的过程。在盐业生产方面,总督府进行盐田适地调查及盐田的开设修复;在盐业购销方面,总督府颁布盐业收纳方式、手续等规则,改造岛内贩盐行销体系,推动台湾盐向日本、朝鲜等岛外市场销售。此过程中,台湾总督府颁布一系列殖民法令,强化对盐业产销的控制,鼓励日本盐业资本的侵入,逐步形成以日本盐商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最后阐述日据中后期,台湾盐在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背景下,被纳入战时统制经济体系之中,实现本地“工业化”。日据时期,台湾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充当了战略物资的供应地及日本商品的倾销市场,形成了殖民地对日本的附属化,日本对殖民地的依赖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从“工业日本,农业台湾”向“工业台湾,农业南洋”的转变均是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及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相关经济资源,使台湾成为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盐业资源是台湾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日本重点控制和掠夺的战略物资。日本在台湾建立盐业专卖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控制台湾盐的生产和销售,以维护其殖民统治,保证日本本国生产生活中对盐的需求。由此不难看出,日本在台湾所建立盐专卖制度并不是简单的财税经济制度,而是以掌握殖民地经济命脉为核心,构建殖民地基础工程的重要一环。台湾盐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追随于日本战时统制经济体系,以服务于日本的对外侵略和殖民为最终目的。
郭墨寒[6](2014)在《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支那省别全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方志文化是中日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编纂和留存大量的地方志,积累了丰富的方志编纂理论与方法,对近邻日本地志文化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然而到了近代,情况发生逆转,明治维新后,日本进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为扩大在华利益,并受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派遣专业人员深入中国内地进行广泛实地调查和研究,且有组织有计划地编纂大量有关中国的地志,经过长期的编纂实践,形成新的独具特色的地志编纂方法和理论,并对中国地志的编纂产生重要的影响。《支那省别全志》(以下简称《全志》)是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的一部有关中国的地理总志,是近代日人用日文编纂的中国地志之一。《全志》体例受到中国地理总志的影响,同时又对中国总志传统体裁扬弃,并在篇章结构等有诸多创新,凸显了近代日本地志编纂理论的变革;《全志》从异国的角度记载,内容丰厚,资料详实,是民国地志良好补充,对中国地志编纂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全志》又是日本外务省及其下属东亚同文会的对华文化事业之一,编纂过程得到日本政府的强力支持,为日本政府对华政策服务,为日本扩大在华利益提供参考,凸显了近代日本中国学的主要趋向;《全志》还是东亚同文书院生“大旅行调查”报告的汇编,东亚同文书院生经过专业的培训,参照明确制定的调查方案,采用科学的实地调查方法,深入中国内地进行“大旅行调查”,反映了近代日本研究中国的方法和路径。《全志》的编纂处在近代复杂的背景,一方面中日一些有识之士,在努力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中国不断向日本学习先进文化,日本则不断研究中国,形成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景;另一方面,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侵华战争不断扩大,给中日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对中日关系造成巨大的破坏,日本的种种对华事业无不烙上侵华的印迹,《全志》编纂相关事业也不例外。因此,系统研究日人编纂《全志》,不仅有较高的学术意义,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海恩[7](2013)在《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具有政治、经济等多种属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背景下,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充分利用全球石油资源,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加,依存度还会进一步提高。日益尖锐的石油供需矛盾,是中国石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内在驱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国际话语权逐渐增加,同时国家安全战略要求提升,要求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石油企业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核心竞争力逐年提升,已经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开了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如火如荼,为中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客观环境,作为大国的石油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及大生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需要。中国石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世界经济、国家经济及企业自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及与中国类似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从全球范围获取石油资源的实践及各大跨国石油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历程及发展战略,都有助于我国制定和实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措施。我国石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也屡遇困境。因此,我国石油企业需要进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以更清楚地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和具体措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面临资源、经济和政治等多种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成本低廉、政治上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再分配。中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积极与国外石油公司“联盟”,并月国内石油企业要联合起来,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要上下游并重,采取资本并购与风险勘探相结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创造有利于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体制环境、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条件和环境,加强经营和管理,实现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主要阐述有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方法和措施的理论依据;跨国公司及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为石油企业在当前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具体的投资方式及制定具体措施提供依据。第三章,国外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本章主要在阐述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其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为我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经验。第四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介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对外投资企业主体的对外投资实践、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海油收购瑞索普为典型案例,分析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第五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明确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战略。第六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选择。本章主要研究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要素,根据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情况、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各自的投资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资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各因素,确定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第七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本章主要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包括国外石油公司跨国经营的经验借鉴、国内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困境等),制定中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战略及具体措施。
王学军[8](2013)在《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全文主体部分由四篇十二章组成,呈总——分结构。首篇(第一、二章)为总论,从宏观上概述先唐礼制规范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先唐礼制典范转移与文学变迁。后面三篇十章为分论,主要从文本出发,采用专题形式,选择两周、两汉、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和较有影响的作品进行分析,为先唐礼制与文学的联系提供微观实证。第一篇为总论,由两章组成。其中第一章试图通过“礼制规范——文学本体”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从宏观上阐释先唐礼制与文学的横向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先唐文学的演进机制、基本要素与不完备性;二是先唐礼制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及其具体表现;三是先唐文学中礼制规范的效用度与局限性分析。第二章试图从宏观上阐释先唐礼制与文学的纵向联系,既重视突变,也兼顾到渐变,在典范转移的背景下分析先唐礼制兴衰与文学变迁,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周礼与文学的制度化成型及解体;二是天子礼为中心的两汉礼制与文学兴变;三是五礼体系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共时性考察。第二篇为两周专题,由四章组成。其中第三章考察周礼对诗旨的影响,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去国逾竟”之礼与《桧风·素冠》题旨;二是贽见礼与《郑风·缁衣》字词重释及题旨;三是宗庙之制与《周颂·清庙》祭祀对象及题旨。第四章考察诗篇中礼仪活动涉及的历史背景,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小雅·六月》中的燕礼出发考察周宣王时期的西北战争;二是《大雅·公刘》中的“新国杀礼”与周族“窜于戎狄之间”的联系;三是根据《诗经·秦风》诸诗探讨秦国东进过程中周礼、戎俗的消长问题。第五章探讨周礼与楚辞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屈原《离骚》用礼状况,分析周礼与楚俗融合的倾向;二是探讨崇祖礼与屈原《怀沙》题旨的联系;三是考察楚怀王丧葬礼与屈原《哀郢》题旨的联系。第六章探讨周礼与《春秋左传》经传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是“春秋书法”礼制溯源,考察姬周礼制影响下的书写典范;二是《左传》婚嫁时令考,分析春秋婚嫁无定时而有倾向的时令特征;三是回归历史语境解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始含义,探讨“祀”、“戎”指向的变迁。第三篇为两汉专题,由三章组成。其中第七章探讨汉礼与汉赋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汉赋用礼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赋用礼的倾向;二是由昭、宣时期礼乐兴衰背景出发解读王褒《洞箫赋》;三是由《鵩鸟赋》文本出发,考订《鵩鸟赋》的具体写作时间,在此基础上重新勘定贾谊年谱。第八章探讨汉礼与诗歌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先秦两汉礼制兴衰与《诗》义阐释体系两次重建的联系;二是《十五从军征》对久别归家题材的开拓;三是由礼乐衰微背景出发解读赵壹《刺世疾邪诗》,探讨东汉末年诗、歌分离与文人五言诗的兴起问题。第九章以礼仪制度为切入点,通过文史参证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回归历史语境,解读汉文帝与贾谊宣室问对“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原始含义,分析原始含义的变迁;二是由畋猎的逸乐、军训、礼仪三种属性出发,考察汉代畋猎赋的题旨及“劝百讽一”风格的形成;三是考察东汉大傩礼的盛行与东汉礼制建设以及疫病流行的联系,探讨大傩礼及疫病对东汉文学的影响。第四篇为魏晋南北朝专题,由三章组成。其中第十章探讨魏晋南北朝礼仪制度与诗歌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轻礼仪而重礼意角度出发,分析阮籍《咏怀诗》其六十七题旨;二是在东晋礼乐之衰和晋宋之交礼乐之兴的背景下,考察晋宋之际“诗运转关”过程中礼乐因素的影响;三是讨论魏晋南北朝释奠礼与释奠诗的兴起,分析释奠礼仪对释奠诗形式和内容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魏晋南北朝礼仪制度与赋作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洛神赋》文本断层出发,考察洛神“羌习礼而明诗”和“余”“申礼防以自持”背后的寓意,探讨《洛神赋》题旨;二是分析潘岳《藉田赋》美于文辞而昧于大势的特征,探讨赋作不为晋武帝重视的原因;三是考察颜之推的家学渊源及其对儒家礼乐文化的坚守与试图恢复的努力,分析颜之推《观我生赋》哀叹华夏礼乐衰微的主旨。第十二章以礼仪制度为切入点,通过文史参证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考察祓禊礼与南渡之初江左政权巩固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祓禊礼盛行的政治因素及其文学影响;二是分析南北朝时期所着正史中的文体,探讨礼制对文体记录的影响;三是由宏观层面补充、修订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内容,探讨西晋礼制的原点意义、魏晋南北朝家学的地位、五礼体系的建立及细化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
肖红蓉[9](2010)在《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文中研究指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以下简称GHG ETS)是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一种环境经济手段,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从而将环境恶化给人类造成的各种危害降至最低的一种有效的途径。GHG ETS的原理是通过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这一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将环境容量资源的外部性内在化,利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GHG ETS理论研究的需要,较为全面地论述了GHG ETS的理论渊源,理论框架,国际GHG ETS的发展演化,国际和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交易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国内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以及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纲要,并提出构建国内GHG ETS的原则和设计方案。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探讨了GHG ETS产生的理论渊源。本章首先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属于环境容量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接着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制定该资源的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配置目标和手段的必要性。接着本章运用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深入剖析了环境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论证了市场与政府这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必要性。最后本章比较了包括市场和政府两类环境资源配置手段的利弊,得出GHG ETS是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第二章通过对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权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理论的阐述,为从经济学视角研究GHG ETS建立一个基本的理论研究框架。除了对温室气体的作用、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做简单的介绍以外,本章依据排污权交易理论与《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地界定,从商品价值论、许可证理论和产权理论的不同视角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温室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章最后则介绍了“京都机制”下,构成GHG ETS的国家信息通报制度、减排机制、资金机制和遵约机制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评述了国际GHG ETS形成的全球环境背景、政治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以下分别简称《公约》和《议定书》)的缔结过程和主要规则,还对《公约》和《议定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总体的评价,对《议定书》生效后的国际气候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本章最后对当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欧盟等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选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四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GHG ETS在全球的运行情况,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国际市场规模、主要交易类型、交易平台、市场特征、发展趋势等,旨在介绍我国GHG ETS运行的国际市场环境。第五章的目的是介绍我国建立和完善GHG ETS的社会经济背景,其中包括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导致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中国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等。第六章介绍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其中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以及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分析了未来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七章就如何构建和完善中国的GHG ETS,实现国内与国际制度的接轨,充分利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最优配置,继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论述。其中评述了中国建立GHG ETS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遵循的六个基本原则,并结合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和最为成功的欧盟ETS的实践,分析了中国在构建排放权交易制度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则通过对GHG ETS的四个主要制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GHG ETS的具体方案。
汪勇[10](2008)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石炭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石炭系发育较好的柴达木东北部地区(简称柴东北)为主要研究靶区,在大量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实测与观察,采用沉积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学等综合研究方法,利用优势相古地理编图的研究思路,深入研究该区石炭系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其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通过对相标志的识别和对反映沉积相纵向演化的重点单剖面的详细分析,总结出柴东北发育了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滨岸)、碳酸盐岩台地、浅海陆棚、三角洲等5种沉积体系和10种沉积相类型。其中区内石炭系广泛发育滨岸相和台地相沉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条横向沉积相剖面对比分析,认为柴东北地区石炭系沉积格局呈“马鞍”式一东西两侧发育局限隆起,中部持续接受沉积。初步揭示了柴东北石炭系沉积演化规律:早石炭世初期,海侵开始,但规模较小。该时期总体处于填平补齐阶段;早石炭世中晚期沉积环境由滨海向正常浅海过渡;晚石炭世继承了早石炭世中晚期沉积相格局,该期沉积环境经历了滨岸—潮坪—台地相沉积演化的过程,出现了小规模海退事件。在综合收集分析区域地质资料和有关地化分析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研究发现在柴东北石炭系生、储、盖配套发育较好:下石炭统发育以泥质灰岩和生物礁灰岩为主的开阔台地相碳酸盐岩烃源岩,上石炭统烃源岩以局限台地、沼泽相相暗色泥岩为主。在柴东北较广泛发育,综合评价分别为差、中等—好烃源岩类型;该区发育以下石炭统阿木尼克组、上石炭统克鲁克组三角洲—滨岸相砂岩为代表的碎屑岩储层和以下石炭统城墙沟组台地相颗粒碳酸盐岩为代表的碳酸盐岩储层;且区内发育的泥页岩和泥灰岩既可为烃源岩层也可为良好的盖层。研究区石炭系的上覆中生界和新生界等陆相地层中发育多套条件较优越的盖层。
二、《内陆地震》第15卷(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陆地震》第15卷(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及范围 |
二、定位与特质 |
三、分期与体量 |
四、现状与不足 |
五、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晚清民国巴蜀词学观念与词学理论 |
第一节 词学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
一、推尊词体,诗词同源 |
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 |
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 |
第二节 李调元《雨村词话》之批评实践 |
一、渊源浙派,推崇醇雅 |
二、强调性灵,求新尚奇 |
第三节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之词学思想 |
一、编选标准及编纂体例 |
二、汇编、汇校、汇评之文献价值 |
三、强调情境、振衰复兴的词学思想 |
四、辨析源流、开辟新领域的词学史意义 |
结语 |
第二章 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 |
第一节 尊经书院与巴蜀词学的重振 |
第二节 更洗铅华出深意:论张祥龄词 |
一、词集文献梳理 |
二、学步姜张,尚雅遵律 |
三、转师二晏,哀婉凄艳 |
四、推尊文体,以词记史 |
第三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胡延与朱德宝词合论 |
一、浓才艳遇谁消得:论胡延词 |
二、差近茗柯、瓣香稼轩:论朱德宝词 |
第四节 瘴海蛮荒倦游客:论周岸登词 |
一、不拘一格与寄托遥深的词学观 |
二、故国与愁怨:《蜀雅》之心灵诉求 |
三、哀婉与沉雄:《蜀雅》之气格 |
第三章 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 |
第一节 锦城词社考论 |
第二节 一代遗民之词心与气骨:论赵熙《香宋词》附邓潜 |
一、瓣香随园主性灵 |
二、遗民情怀与乱世悲歌 |
三、清雅松秀与豪宕孤悲 |
第三节 不甘与无奈的挣扎:张慎仪与江椿词合论 |
一、“我与我周旋,宁做我”:论张慎仪词 |
二、“忠恨谁能识”:论江椿词 |
第四章 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 |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 |
第二节 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 |
一、续集再版,重现心迹 |
二、师法北宋,情格兼重 |
三、沉郁深婉,朴茂重大 |
第三节 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 |
一、刘冰研着作考 |
二、刘冰研生平与交游考 |
三、民国战乱生态的透视与人民复杂心迹的描摹 |
四、附论刘冰研散曲 |
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巴蜀作家词学活动行年考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水道、集镇与民族社会 ——以湘黔潕水流域桐油贸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观 |
(二)区域社会史 |
(三)民族地理学 |
四、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一)基本概念 |
1.集镇 |
2.桐油贸易研究的时间段 |
(二)田野点选择 |
1.沅水水系及潕水简况 |
2.主要田野点 |
第一章 “黔楚锁喉”下的潕水流域 |
一、潕水流域的地理环境背景 |
(一)山形水态 |
(二)气候特点 |
(三)自然资源 |
二、潕水航道的区域历史背景 |
(一)黔楚门户 |
1.东西入湘水道 |
(二)湘黔交界 |
1.湘黔“犬牙交错” |
小结 |
第二章 湘黔潕水上游的桐油生产及集散 |
一、油桐的种植及应用 |
(一)油桐种类 |
(二)主要用途 |
(三)产地分布 |
二、贵州境内的原料生产与集散 |
(一)镇远、青溪 |
1.镇远县“府卫分界”集镇格局的形成 |
2.镇远地区桐油商贸的兴起 |
3.卫所型集镇——青溪地区桐油生产的鼎盛 |
(二)岑巩、玉屏 |
1.潕水支流地区岑巩县 |
2.潕水南岸玉屏县的桐油贸易情况 |
小结 |
第三章 潕水下游传统集镇中的桐油贸易——以洪江古商城为例 |
一、“因木而起,因油而兴”的洪江集镇 |
(一)洪江集镇形成的条件 |
1.地理区位条件 |
2.商品性物资的发展 |
(二)洪江的集镇形态及职能 |
1.空间格局 |
2.职能结构特征 |
二、洪江洪油业及经营模式 |
(一)洪江桐油业的“扛鼎之作”——洪油 |
1.洪油制造配方 |
2.洪油的功效及销售 |
(二)“点睛之笔”——洪江油商及油号 |
1.以江西帮为主的洪江油商及油号 |
2.以“八大油号”为主导的传统洪油业经营模式 |
3.国民政府桐油“统购统销”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后 |
小结 |
第四章 潕水流域桐油贸易中各人群的“角色扮演” |
一、桐农/桐籽贩——油桐原料输出者 |
二、榨坊——桐油生产者 |
三、挑贩及走船人——桐油运输者 |
四、油号、油厂——桐油、洪油经销者 |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4)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左翼文艺思潮的最初影响 |
第一节 大内隆雄满洲人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
一、从东亚同文书院说起 |
一、左翼思想与大内隆雄的满洲人生 |
第二节 与中国左翼文人的交往 |
一、剧作家田汉的学养 |
二、小说家郁达夫的才华 |
三、学者郭沫若的内涵 |
第二章 伪满洲国文坛上的大内隆雄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文坛面貌 |
一、一个畸形的文学产儿 |
二、日本学界的整体定位 |
第二节 大内隆雄的文学宿命 |
一、异乡漂泊的动荡与不安 |
一、文人生涯的声响与色彩 |
第三章 东北现代文学的翻译活动 |
第一节 在时代的机遇面前 |
一、两种文字置换的动因 |
二、潜心工作的执着与乐趣 |
第二节 翻译活动的最大亮点 |
一、《原野》与《蒲公英》的译介价值 |
二、单行本的传世意义 |
第三节 大内隆雄的翻译风格 |
一、殖民统治下的人文追求 |
二、时代印记里的误读和缺憾 |
第四章 大内隆雄的其他文学活动 |
第一节 卖文为生的诸多苦衷 |
一、《满洲文学二十年》的问世 |
二、关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第二节 文人面目的整体显现 |
一、《满洲评论》的编辑生涯 |
二、在伪满的中日期刊之间 |
第五章 满洲人生的低谷 |
第一节 大内隆雄人生的困顿岁月 |
一、无可规避的灾难 |
二、被捕全过程鸟瞰 |
第二节 日本战败与大内隆雄 |
一、东北现代文学翻译的终结 |
二、大内隆雄的历史定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内隆雄年谱 |
附录二: 大内隆雄译作系年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四、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建立的背景 |
第一节 甲午战前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的调查 |
第三节 盐业自由买卖向专卖政策的转变 |
第二章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重构 |
第一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管理体系的重建 |
第二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法规体系的确立 |
第三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盐业资本体系的调整 |
第三章 专卖制度建立后台湾总督府进行盐田改造 |
第一节 挖掘潜力:台湾总督府进行盐田适地调查 |
第二节 扭转形势:日本盐商在盐田改造阶段“由弱而强” |
第三节 着力控制:台湾制盐株式会社的设立及运行 |
第四节 提供支持:总督府在盐田修复过程中给予补助 |
第五节 日系资本的进入:野崎台湾盐行对布袋盐田的开垦 |
第四章 专卖制度体系中台湾总督府对盐业购销的改造 |
第一节 改革规则:总督府对台盐收纳手续的改造 |
第二节 简化层级:总督府专卖局对岛内贩盐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强化管理:改造行销体系过程中的私盐问题 |
第四节 “求贩路于岛外”:总督府推动台盐向日本国内输出 |
第五节 拓展市场:寻求对朝鲜等台湾周边地区的输出 |
第五章 工业化与战时统制经济下的台湾盐业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工业盐机构的设立 |
第二节 战时经济体制下台湾工业盐的深化发展 |
第三节 工业盐田买卖关系的确立与规定 |
结论 |
一、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本质 |
二、日据时期台湾盐专卖制变迁的主线及其特征 |
三、台湾盐专卖制与同一时期大陆盐政体制的关系 |
附录 |
一、乾隆四十八年至光绪十四年台湾盐埕杜卖契约原文 |
二、日据时期历年盐田面积及产盐量表 |
三、日据时期历年台湾盐销售数量表 |
四、1925年3月台湾盐田及盐配给图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日文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支那省别全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全志》的编纂过程 |
第一节 编纂背景与目的 |
一、 《全志》编纂的背景 |
二、 《全志》编纂的目的 |
第二节 编纂组织与经费 |
一、 编纂组织 |
二、 经费来源 |
第三节 出版情况与阅读者 |
一、 出版情况 |
二、 阅读者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全志》的体例分析 |
第一节 总则与体裁 |
一、 总则与凡例 |
二、 体裁 |
第二节 篇章与结构 |
一、 以编分类 |
二、 章节差异 |
三、 结构层次 |
第三节 文辞与章法 |
一、 文辞 |
二、 章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全志》的内容研究 |
第一节 资料特点 |
一、 承袭旧志内容 |
二、 资料时代特征 |
第二节 内容记载特点 |
一、 各区容选择有所差异 |
二、 经济类内容记载偏多 |
第三节 图像 |
一、 图像的类型与来源 |
二、 图像的特点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对《全志》的述评 |
第一节 《全志》在地志学中的地位 |
一、 多方面的创新 |
二、 民国地志的补充 |
三、 存在的缺陷 |
第二节 《全志》的流播与影响 |
一、 《全志》的流播 |
二、 《全志》对中国的影响 |
三、 《全志》的翻印、翻译与利用 |
第三节 《全志》反映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 |
一、 近代日人研究中国的路径 |
二、 近代日人研究中国的深度广度 |
三、 近代日本中国学的“变异”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全志》序(译文两篇) |
附录二:《全志》凡例 |
附录三:《全志》各卷编目表 |
附录四:《全志》编纂人员、附录地图、出版时间、尾页情况表 |
附录五:《全志》题字者情况表 |
附录六:《支那省别全志》插图示例 |
附录七:亚细亚历史资料中心相关档案 |
致谢 |
(7)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国际石油公司以及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
1.2.3 关于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相互协调及竞争等问题的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2 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
2.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3 内部化理论 |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新理论 |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2.3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2.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本章小结 |
3 国外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
3.1 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动因 |
3.1.1 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 |
3.1.2 跨国石油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
3.2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借鉴 |
3.2.1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2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
3.3 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
3.3.1 印度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及成效 |
3.3.2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及成效 |
3.3.3 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
4.1.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阶段 |
4.1.2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
4.2 中国石油企业三巨头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2.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2.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2.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效 |
4.3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与失败案例简析 |
4.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 |
4.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并购瑞索普石油公司——成功 |
4.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
4.4.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问题 |
4.4.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遇到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5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5.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
5.1.1 优势(S) |
5.1.2 劣势(W) |
5.1.3 机遇(O) |
5.1.4 威胁(T) |
5.2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
本章小结 |
6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选择 |
6.1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估方法 |
6.1.1 评估方法 |
6.1.2 常用评估指标 |
6.2 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分析及投资环境评估 |
6.2.1 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分析 |
6.2.2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部分国家投资环境评价 |
6.3 全球石油资源总体状况 |
6.3.1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情况 |
6.3.2 当前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分析 |
6.3.3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分布现状 |
6.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区域 |
6.4.1 中东地区 |
6.4.2 中亚—俄罗斯地区 |
6.4.3 中南美地区 |
6.4.4 非洲地区 |
6.4.5 亚太地区 |
6.4.6 北美地区 |
本章小结 |
7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
7.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思路 |
7.1.1 布局原则 |
7.1.2 项目进入时机的选择 |
7.1.3 多元化的项目获得方式 |
7.1.4 油田开发与勘探并举 |
7.1.5 常规与非常规并举 |
7.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
7.2.1 联盟 |
7.2.2 国内石油企业的联合 |
7.2.3 上下游并重 |
7.3 保障措施 |
7.3.1 政府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 |
7.3.2 国家继续大力支持和开展能源外交 |
7.3.3 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条件和环境 |
7.3.4 中国政府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障 |
7.3.5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技术战略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自圆其说”的他证:古典文学阐释的有效性挑战 |
二、“资之所近与力能勉者”:研究对象及相关成果 |
三、基本材料与研究方法说明 |
四、论文结构及主要观点概述 |
壹 总论 |
第一章 先唐礼制规范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 |
一、先唐文学的演进机制、基本要素与不完备性 |
二、先唐礼制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及其具体表现 |
三、先唐文学中礼制规范的效用度与局限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典范转移:先唐礼制兴衰与文学变迁 |
一、周礼与文学的制度化成型及解体 |
二、天子礼为中心的两汉礼制与文学兴变 |
三、五礼体系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共时性考察 |
本章小结 |
贰 两周篇 |
第三章 周礼与诗旨探微 |
一、“去国逾竟”之礼与《桧风·素冠》题旨 |
二、贽见礼与《郑风·缁衣》字词重释及题旨 |
三、宗庙之制与《周颂·清庙》祭祀对象及题旨 |
结语 |
第四章 两周诗礼比事考索 |
一、《小雅·六月》中的燕礼与周宣王时期的西北战争 |
二、《大雅·公刘》中的“新国杀礼”与周族“窜于戎狄之间”考 |
三、《诗经·秦风》与秦国东进过程中周礼、戎俗之消长 |
结语 |
第五章 周礼与《楚辞》题旨 |
一、周礼与楚俗的融合:屈原《离骚》用礼考 |
二、崇祖礼与屈原《怀沙》题旨 |
三、楚怀王丧葬礼与屈原《哀郢》题旨 |
结语 |
第六章 周礼与《春秋左传》经传三论 |
一、礼制影响下的书写典范:“春秋书法”礼制溯源 |
二、无定时而有倾向:《左传》婚嫁时令考 |
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
结语 |
叁 两汉篇 |
第七章 汉赋用礼考辨 |
一、汉赋中的礼仪记录:汉赋用礼考 |
二、王褒《洞箫赋》与汉宣帝时期的礼乐建设 |
三、《鵩鸟赋》写作时间考订与贾谊年谱重勘 |
结语 |
第八章 两汉礼制与诗歌 |
一、先秦两汉礼制兴衰与《诗》义阐释体系的两次重建 |
二、回归之后:论《十五从军征》对久别归家题材的开拓 |
三、汉末礼乐之变与赵壹《刺世疾邪诗》臆解 |
结语 |
第九章 礼制视角下的汉代文学与史学 |
一、“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
二、三维度下汉代畋猎赋的题旨观照及“劝百讽一”风格的形成 |
三、大傩礼与东汉疫病之流行及其文学影响 |
结语 |
肆 魏晋南北朝篇 |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礼制与诗歌 |
一、轻礼仪而重礼意:阮籍《咏怀诗》其六十七题旨甄微 |
二、礼乐兴衰与晋宋之际“诗运转关”别解 |
三、诗因礼生:魏晋南北朝释奠礼与释奠诗之兴起 |
结语 |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礼制与辞赋创作 |
一、“羌习礼而明诗”与“申礼防以自持”:《洛神赋》题旨蠡测 |
二、美于文辞而昧于大势:潘岳《藉田赋》不为晋武帝重视原因发微 |
三、华夏礼乐衰微的哀歌:颜之推《观我生赋》题旨探微 |
结语 |
第十二章 礼制视角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与史学 |
一、祓禊礼与江左政权之巩固及其文学影响 |
二、礼制影响下的文体记录:南北朝时期所着正史中的文体考辨 |
三、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补论 |
结语 |
全文结论 |
附录 “天再旦于郑”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
主要征引文献 |
后记 |
致谢 |
(9)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渊源 |
2.1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2.1.1 环境容量资源的定义 |
2.1.2 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特征 |
2.2 环境容量资源的配置问题 |
2.2.1 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 |
2.2.2 环境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 |
2.3 环境经济政策的选择 |
2.3.1 环境政策概论 |
2.3.2 环境经济政策选择之一;行政管制手段 |
2.3.3 环境经济政策选择之二:市场激励手段 |
第3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框架 |
3.1 温室气体的概述 |
3.1.1 温室气体的种类及其作用 |
3.1.2 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3.2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3.2.1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相关概念 |
3.2.2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内涵 |
3.2.3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经济学特征 |
3.3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 |
3.3.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界定 |
3.3.2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特征 |
3.3.3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4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4.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形成的背景 |
4.1.1 政治背景:国际政治力量的博弈和妥协 |
4.1.2 社会经济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4.1.3 制度背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 |
4.2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基础 |
4.2.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评价 |
4.2.2 《京都议定书》的形成及其作用 |
4.3 "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发展 |
4.3.1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的缔约方会议成果 |
4.3.2 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气候谈判格局 |
4.4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 |
4.4.1 欧盟的CO_2排放权交易制度 |
4.4.2 美国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演变 |
4.4.3 日本的排放权交易市场 |
4.4.4 澳大利亚的排放配额交易 |
第5章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 |
5.1 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因素 |
5.1.1 经济因素 |
5.1.2 政治因素 |
5.1.3 技术因素 |
5.1.4 环境资源因素 |
5.2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构成 |
5.2.1 市场交易主体 |
5.2.2 市场交易的主要类型 |
5.2.3 市场交易方式 |
5.3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现状 |
5.3.1 交易规模 |
5.3.2 市场特征 |
第6章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趋势 |
6.1 排放历史与现状 |
6.1.1 历史累积排放情况 |
6.1.2 现实排放状况 |
6.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 |
6.2.1 人口因素 |
6.2.2 济结构失衡 |
6.2.3 收入效应 |
6.2.4 城市化进程加快 |
6.2.5 能源利用效率低 |
6.2.6 政府主导的能源定价机制 |
6.3 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测 |
6.3.1 SRES情景设定 |
6.3.2 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测 |
第7章 气候变化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
7.1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
7.1.1 中国观测的气候变化数据 |
7.1.2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
7.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框架 |
7.2.1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7.2.2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
7.2.3 未来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宏观经济影响 |
第8章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与完善 |
8.1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的前提条件 |
8.1.1 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
8.1.2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着 |
8.1.3 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潜力巨大 |
8.1.4 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成果显着 |
8.1.5 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经验 |
8.1.6 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已基本建立 |
8.2 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8.2.1 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
8.2.2 发展权优先的原则 |
8.2.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8.2.4 循序渐进原则 |
8.2.5 广泛合作的原则 |
8.2.6 长效性原则 |
8.3 交易制度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
8.3.1 排放权免费分配导致能源企业暴利的问题 |
8.3.2 排放权的超额分配导致减排动力不足的问题 |
8.3.3 交易市场缺乏严格的规范性 |
8.4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设计方案 |
8.4.1 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 |
8.4.2 排放权的总量控制制度 |
8.4.3 排放权的配额分配与管理制度 |
8.4.4 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制度 |
8.4.5 监督与评估制度 |
附录一:《联合国用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附件一和附件二 |
附录二:《京都议定书》附件A和附件B |
附录三:《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石炭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主要工作量及其创新点 |
2 区域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3 盆地沉积特征 |
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研究区及周缘地区石炭纪地层发育特征与对比 |
3.2 研究区典型剖面岩石地层分析 |
3.3 石炭系岩石类型及地层对比 |
4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分析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2 典型剖面沉积相分析 |
4.3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分析 |
4.4 沉积相带展布与沉积演化特征 |
5 沉积相与油气关系 |
5.1 沉积相与烃源岩发育关系 |
5.2 沉积相与储集层发育之间的关系 |
5.3 沉积相与盖层之间的关系 |
6 结论与问题 |
结论 |
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作者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工作简介 |
参考文献 |
四、《内陆地震》第15卷(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D]. 丛海霞.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3]水道、集镇与民族社会 ——以湘黔潕水流域桐油贸易为中心[D]. 安芮. 贵州大学, 2017(04)
- [4]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D]. 侯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D]. 李博强. 武汉大学, 2015(01)
- [6]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支那省别全志》研究[D]. 郭墨寒.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7]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杨海恩. 武汉大学, 2013(09)
- [8]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D]. 王学军. 南京大学, 2013(12)
- [9]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 肖红蓉. 武汉大学, 2010(10)
- [10]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石炭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析[D]. 汪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