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的内科护理

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的内科护理

王海岩1乔春梅2

(1烟台长岛县人民医院265800;2烟台长岛县中医院2658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285-02

1临床表现

老年患者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①症状不典型:在老年心衰患者身上心衰症状常常不典型,可能仅仅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因而不愿活动。阵发性呼吸困难,白天症状轻,夜间加重,常于睡眠中突然胸闷憋醒,垫高枕头或坐起感觉呼吸顺畅,喜右侧卧位。咳嗽、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下肢水肿。②体征被掩盖:老年人常有肺气肿,心界常比实际心脏小,听心音亦受影响。由于脊柱后凸及胸廓畸形,心尖搏动位移,常不能代表心脏大小。老年人往往合并有慢支,肺部湿啰音也不一定代表心力衰竭。长期卧床者浮肿出现在髂部而非下肢。③神经精神症状突出:因同时伴有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常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嗜睡和烦躁不安等。④多器官疾病并存:常伴有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脑血管疾病等,故临床表现复杂。CHF症状常常被掩盖。⑤易发生并发症:如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减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上消化道出血、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⑥常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约50%。窦性心动过缓和房颤最多见,分别占42.3%和33%。其他各种心律失常均可见到。

2护理措施

2.1全面进行护理评估

应全面、仔细地收集患有循环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主观和客观资料,针对老人的患病种类有针对性地评估,以发现老人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制定、调整和完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达到预防发作、缓解症状和促进健康的护理目标。

2.2疼痛护理

①严密观察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和缓解因素。②当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心律和心电图的变化,及有无大汗、呕吐等伴随症状;吸氧。流量2~4L/min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疼痛不能缓解时给予镇痛剂盐酸哌替啶或吗啡。③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做好安慰解释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操作,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保持室内光线、温度适宜,尽可能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将心肌耗氧量降到最低。

2.3预防及控制感染

对于原有心力衰竭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如果发生感染,要保证足量按时给予抗生素,保持血药浓度,保证用药效果。加强对心率、体温变化的护理观察,及早发现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

2.4用药的护理

(1)输液的护理: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输液过多、过快可增加心脏前负荷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合理控制液体总量和安排输入时间,在预防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上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措施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控制输液速度意义的教育,防止因体位改变或依从性较差自行调节输液速度造成短时间大量液体输入;建立输液巡视观察卡,加强巡视并记录输液速度、总量。老年人也可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交替输入胶体液与晶体液;对原有心力衰竭病因者,在输液过程中更应严密观察脉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2)使用硝酸甘油的护理:在用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用药后可能出现颜面潮红、头痛、头晕、心悸、恶心、腹胀等症状,是因为药物扩血管作用引起的。为防止用药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可嘱患者用药后卧床休息。尽可能使用微量输液泵输注硝酸甘油,严格控制速度,以防发生低血压等。根据患者适应情况控制滴速在10~30滴/min,输液过程中嘱患者在床上大小便,避免体位突然改变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头晕、冷汗、心悸等症状。输液前及输液期间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2.5饮食指导

指导患病老人宜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及纤维素的食物。进餐不宜过快、过饱,宜少食多餐,低盐,限制甜食及高脂饮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饮食应以少量多餐,给予低脂、低胆固醇、多维生素、少刺激性、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清汤、肉末等,少吃动物内脏、蛋黄、肥肉等。

2.6防止便秘

由于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病后卧床又减弱了肠蠕动,便秘的发生率较高,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特别对心衰的老年患者可加重心衰症状。同时,用力排便时还会增高迷走神经张力,反射性地引起心律失常,从而危及生命。因此,须注意老年AMI患者的大便情况。如入院2~3d无大便时,应及时给予缓泻剂,防止大便用力,或便前给予硝酸盐类药物含化。必要时给予小剂量灌肠。协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教会其在床上使用便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增加蔬菜、香蕉、蜂蜜的摄入,以保持大便通畅,从而减轻心肌再缺血的发生。

2.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护理

P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术后护理措施有:①术后4~6h拔出动脉鞘管,压迫止血后,用弹力胶布“8”字形加压包扎,沙袋压迫8h,术侧肢体制动12h,平卧24h。在此期间,避免患者出现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活动,术侧肢体不可弯曲,协助患者做好一切生活护理。②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术侧肢体远端皮肤颜色、动脉搏动等,以防由于穿刺口压迫时间过长及力量过大造成肢体远端缺血或静脉血栓形成。③由于术中及术后均需应用抗凝药物,特别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眼结膜、口腔黏膜及血管穿刺点是较易发生出血的部位。此外,应密切观察有无血尿、便血,65岁以上患者易出现颅内出血,故应密切观察有无意识障碍等。④少数患者在注人造影剂后,出现一过性局部及全身灼热感、恶心,及时告知患者此为造影剂不良反应,安慰患者,免除心理负担。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并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加快造影剂排出。

2.8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及性格特征因人施教,态度诚恳、耐心细致地与患者交谈,在感情上努力与患者拉近距离,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各种不良刺激。根据病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经常给患者安抚、鼓励、启发和引导,对疾病忧虑恐惧者,讲明疾病的防控因素,减轻其思想顾虑及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不予重视不愿长期服药者,应对其讲明疾病及并发症的危害,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多悲观恐惧。对痊愈信心不足,尤其是平时有慢性病,或者是老年性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观察病情细致,技术操作娴熟,态度和蔼、耐心,护理周到,不怕麻烦,认真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患者,同情患者,以取得老年患者的信任,使他们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增强治愈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9做好出院健康指导

①对老年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教育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②向患病老人介绍疾病的常识,提供相关科普知识读物,讲解坚持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了解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抗凝、扩张血管等药物,对预防再梗死至关重要,切忌随意停药及换其他药物。嘱咐其定期来医院复查,有不适感或其他疑问随时就诊。③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要帮助其制作一张个人健康联系卡,联系卡上注明老人姓名、年龄、所患疾病、家人及联系电话、医院联系电话及医生、护理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同时,附简单的急救要领,并嘱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便发作时备用。

参考文献

[1]昌杰.浅谈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

[2]邵永春.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

标签:;  ;  ;  

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的内科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