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线粒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失眠,额叶,线粒体,超微结构
线粒体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平,马春媚,陈旭仪,杨倩,许晓伍[1](2019)在《PCPA对不同月龄大鼠额叶皮层线粒体超微结构、膜电位和ATP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氯苯丙氨酸(PCPA)对不同月龄大鼠额叶皮层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9月龄大鼠进行造模,分别观察PCPA腹腔注射3 d后额叶皮层线粒体形态功能的改变;采用超活染色观察线粒体的数目和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同时采用荧光探针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和WST-1法测定线粒体ATP酶含量。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各月龄大鼠经连续注射PCPA 3 d后,其额叶皮层线粒体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在各月龄正常大鼠中,其额叶皮层线粒体的数量随大鼠月龄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②各月龄大鼠注射PCPA 3 d后,额叶皮层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断裂甚至空泡化,其中以6月龄最为明显。③各月龄大鼠造模后额叶皮层线粒体的膜电位与造模前相比均显着下降;各月龄正常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随着月龄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6月龄正常组大鼠与其他月龄正常组大鼠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月龄模型组大鼠也相应地出现上述变化。④随着月龄的增加,各月龄正常组大鼠和模型组大鼠额叶皮层线粒体Na~+-K~+-ATP和Ca~(2+)-Mg~(2+)-ATP酶含量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6月龄与其他月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3~9月龄大鼠连续注射PCPA 3天后其额叶皮层线粒体超微结构、膜电位、Na~+-K~+-ATP和Ca~(2+)-Mg~(2+)-ATP酶含量改变以6月龄为最;②PCPA致大鼠失眠可能与额叶皮层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膜电位和Na~+-K~+-ATP和Ca~(2+)`-Mg~(2+)-ATP酶含量下降有关。(本文来源于《解剖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姜钧杰,张凯捷,赵青威,羊红玉,朱丹雁[2](2019)在《db/db小鼠胰岛β细胞“质膜-内质网-线粒体轴”超微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T2DM模型db/db小鼠在8~12周龄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至16周龄时,则胰岛素水平迅速下降,符合T2DM患者病理学特征,但是否与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功能改变密切相关,迄今未明。本研究旨在探究db/db小鼠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及相关分子机制。为丰富对T2DM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及药物可能干预的新型毒理学靶点提供依据。以同龄野生型BKS小鼠作对照,db/db小鼠自8周龄、12周龄和16周龄时,取胰腺分别供组织学、超微结构、分子生物学研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db/db小鼠胰岛β细胞在12周龄时,超微结构显示多数内质网肿大,线粒体嵴消失,"质膜-内质网-线粒体轴"的并置结构缺如。免疫印迹结果表明,①胰腺组织线粒体融合蛋白1和2(mitofusin,Mfn1,Mfn2)表达显着减少(P<0.001,P<0.01)。Mfn1和Mfn2不仅能诱导细胞内线粒体融合,也是连接内质网与线粒体两个亚细胞器的结构蛋白,形成内质网-线粒体间的Ca2+穿梭通道。内质网-线粒体间的Ca~(2+)穿梭通道异常,由此激发的线粒体ATP生成受抑制。②内质网兰尼碱2型受体(RyR2)表达减少,而p-CaMKⅡ表达增加,提示β细胞内质网[Ca~(2+)]E渗漏严重。免疫复合物共沉淀结果进一步表明,RyR2和膜连接蛋白JPH-3明显减少,是导致β细胞内质网[Ca~(2+)]E渗漏的重要病理机制。结论db/db小鼠生长中晚期,胰岛β细胞"质膜-内质网-线粒体轴"并置超微结构缺如;其病理机制与Mfn1和Mfn2、RyR2表达降低,RyR2-JPH-3作用减弱相关。由于内质网[Ca~(2+)]E渗漏和内质网-线粒体间的Ca2+穿梭通道异常,使得早期ATP生成减少,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任锐,孔庆博[3](2019)在《Aβ_(25-35)对大鼠海马细胞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S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itochondria-endoplasmic reticulum coupling,MAM)的影响,探讨其对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成年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采用海马内注射方式,将2μl老化的Aβ_(25-35)注入大鼠脑内海马CA1区,Aβ_(25-35)各组剂量为2.5μg/μl Aβ_(25-35)、5μg/μl Aβ_(25-35)、7.5μg/μl Aβ_(25-35),并设有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透射电镜下观察Aβ_(25-35)注射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形态结构的变化;应用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MAM中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1,Fi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电镜下显示Aβ_(25-35)剂量组大鼠海马细胞中MAM膜间距变大,内质网肿胀变形,内质网膜破裂,线粒体核膜固缩,形态发生改变。RT-PCR结果显示,Aβ_(25-35)上调了MFN1、MFN2、Fis1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5μg、10μg Aβ_(25-35)组MFN1、MFN2、Fis1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μg Aβ_(25-35)组各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β25~35上调了MFN1、MFN2、Fis1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MFN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μg、10μg Aβ25~35组MFN2、Fis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μg Aβ25~35组MFN2、Fis1蛋白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 Aβ_(25-35)可破环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结构,并可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和线粒体分裂蛋白的表达,干扰线粒体-内质网偶联正常的信息转运,造成其功能异常,从而发挥神经毒性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徐磊,季莹莹,黎红,杜飞雁[4](2019)在《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南海浮游介形类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单倍型与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形类是一类小型的双壳甲壳类动物,其海洋浮游种类就超过200余种,是海洋浮游动物中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mtCOI)基因为标记,分析南海浮游介形类中的广布种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的单倍型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并结合环境选择压力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结构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38个个体共检出18种单倍型,广布的单倍型在6个种群中都有分布,说明P.procera种群可以实现远距离扩散,最远超过700km。P.procera种群呈现中度的遗传分化(平均FST=0.186)。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r=0.17, p=0.15),种群未呈现空间距离隔离。远距离分布的单倍型并没有带来强劲的基因流,相邻种群间甚至呈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RDA分析结果显示,空间与环境并不是决定P.procera种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推测历史上种群扩展带来的拓殖隔离可能是主要解释。(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郭易佳,杨天燕,孟玮,韩志强,高天翔[5](2019)在《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龙头鱼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带上,选取青岛、南通、舟山、叁门、宁德、泉州和湛江共7个群体164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共获得长度为1112 bp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共检测到32个变异位点,其中单变异位点27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164条序列定义了29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3026±0.0479和0.000371±0.000379,其中泉州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最低。分析比较了不同龙头鱼群体间遗传变异情况,发现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035,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均小于0.05,群体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结果显示龙头鱼群体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的变异。中性检验的Tajima’s D和Fu’s Fs统计值均为负值且显着偏离中性,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图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表明龙头鱼历史上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参考已知海洋鱼类Cyt b基因2%每百万年的进化速率,估算群体扩张发生的时间大约在0.08—0.32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中晚期。(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欧阳梦琪,舒佳慧,张棋,向阳,王庆松[6](2019)在《辣椒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行为受损及海马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在辣椒素(capsaicin)作用下,慢性脑低灌注(CCH)状态大鼠认知行为的改变及海马CA1区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的表达变化,探讨2者在缺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CCH组、辣椒素组和溶媒(solvent)组。通过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CCAO)建立大鼠CCH模型。术后第7天,capsaicin组腹腔内注射辣椒素2.5 mg/kg,每周2次,连用4周,溶媒组相同条件下给予等量溶媒。各组于术后4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物体辨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认知相关行为学指标。应用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海马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结果:术后4周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CCH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与溶媒组比较,capsaicin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透射电镜及免疫荧光双重标记观察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CCH大鼠海马CA1区的MAMs疏松;与溶媒组比较,capsaicin组大鼠中线粒体-内质网之间关联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CCH组大鼠海马组织的Mfn2蛋白水平降低;与溶媒组相比,capsaicin组大鼠海马组织的Mfn2蛋白水平增高(P<0.05)。结论:慢性脑低灌注可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MAMs疏松。辣椒素可通过上调海马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表达,从而改善CCH大鼠受损的认知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尚艳杰,任立品,陈威,王世雯,阳力[7](2019)在《嗜尸性蝇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与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医昆虫学可为腐败尸体死后间隔时间(PMI_(min))推断提供重要价值和线索,其中双翅目(Diptera)蝇类是尸体腐败进展中最为常见的嗜尸性昆虫,尤其是丽蝇科(Calliphor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和家蝇科(Muscidae)等在实践工作及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关注。快速、准确的种类鉴定是利用嗜尸性蝇类进行PMI推断的首要环节,由于传统上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嗜尸性蝇类进行物种鉴定时受到鉴定要点极为复杂多变、一般只能对雄性成虫鉴定等诸多限制,近年来,DNA分子鉴定作为形态学鉴定方法的补充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法医昆虫学研究者所接受。昆虫的线粒体基因具有母系遗传特征,保守性较强,相对缺乏广泛的重组、重排现象,相对于核基因组具有更快的进化速度和突变率,已广泛用于系统发育学和分类学研究,以前的研究表明,相比单个基因片段,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可明显提高进化分析的效力以及物种分类的准确性,尤其对于近缘种群。因此,在本项研究中,首先笔者对本课题组以及当前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全线粒体基因组的嗜尸性蝇类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以酱亚麻蝇为例,对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以线粒体全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作为分子标记,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常见嗜尸性蝇类的进化关系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已有全线粒体基因组的嗜尸性蝇类包括有23个丽蝇,18个麻蝇,15个蝇科,1个蚤蝇科,1个果蝇科。②以酱亚麻蝇为例,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均为环形双链结构,有37个基因(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s及2个rRNAs)和一个AT富集区组成,其中9个蛋白编码基因和14个tRNAs由H-strand所编码,余下的4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tRNAs及2个rRNAs由L-strand所编码,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如图1所示,22个tRNAs的结构如图2所示。③系统发育分析表明,58个嗜尸性蝇类按照不同属种分别聚类,共5个科,12个亚科,其中丽蝇科中,丽蝇亚科同金蝇亚科、伏蝇亚科互为姐妹群,麻蝇科中,麻蝇亚科同蜂麻蝇亚科、野蝇亚科互为姐妹群,蝇科中,点蝇亚科同邻家蝇亚科、家蝇亚科、圆蝇亚科互为姐妹群。(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赵丽丽,朱清澄,花传祥[8](2019)在《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的秋刀鱼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秋刀鱼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亚热带到温带水域中,是一种资源量较高的上层洄游性鱼类。为了对秋刀鱼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2016年6月-11月,在38°38′-44°31′N,146°36′-162°26′E海域随机取145条秋刀鱼,取其肌肉与DNA、PCR以及测序后获得421 bp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b)基因的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45条序列中共发现了1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0.258±0.049,核苷酸多样性π=0.000 87±0.007 56。计算得出Tajima′s D与Fu′s Fs均呈负值并且绘制的核苷酸不配对曲线呈现单峰,可得出秋刀鱼群体经历了种群扩张。Nm值表明4个采样点的秋刀鱼群体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AMOVA分析结果显示97.22%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结合遗传分化系数Fst得出群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单倍型网络图呈现星状拓扑结构、系统发育树分枝不明显均显示地域性差异不显着。研究发现秋刀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需对其进行合理保护。(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翁茁先,黄佳琼,张仕豪,余锴纯,钟福生[9](2019)在《利用线粒体COI基因揭示中国乌骨鸡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了解中国乌骨鸡的遗传背景有利于保护和开发利用其种质资源。本研究测定了中国12个乌骨鸡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COI)基因,比较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255份乌骨鸡样品共检测到22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3.1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42–0.00339,单倍型多样性为0.380–0.757,其中略阳乌鸡核苷酸多样性最高,德化黑鸡最低。检测到7个氨基酸变异位点,来自6个品种共11个个体。定义了24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1和H3为12个乌骨鸡品种共享,出现频率分别为115次和64次;盐津乌骨鸡单倍型数最多,广西乌鸡最少。中性检验与错配分析显示实验种群未经历显着的群体扩张事件。分子变异分析显示81.06%的变异来自群体内;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02–0.004,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值为–0.035至0.594,雪峰乌骨鸡与其他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高。邻接树显示,乌骨鸡未能独立形成分支,不能从家鸡和红原鸡中有效区分开来。中国乌骨鸡中介网络图将24个单倍型分为3条进化主支,呈现出一定的品种特异性,由无量山乌骨鸡、云南盐津乌骨鸡和雪峰乌骨鸡组成单倍型H8、H9、H11、H12游离于这3条进化主支之外。增加其他家鸡和红原鸡COI基因的中介网络图主体结构与中国乌骨鸡的相同。结果表明中国乌骨鸡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低,但品种间遗传分化显着,可能是从当地家鸡中选育而来,需要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6期)
牟登峰,郑丹,王琪,黄仕美,官志忠[10](2019)在《甲基苯丙胺对体外培养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超微结构及Mfn1、Fis1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甲基苯丙胺(METH)对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线粒体超微结构及Mfn1、Fis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H-SY5Y细胞中加入METH(0. 0、1. 0、1. 5、2. 0 mmol·L~(-1)),培养3、6、12、24 h; JC~(-1)法检测SH-SY5Y细胞MMP;透射电镜观察SH-SY5Y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 Western blot检测Mfn1、Fis1蛋白表达。结果METH作用SH-SY5Y细胞3、6、12、24 h,与对照组比较,METH组细胞MMP红绿荧光比值明显降低(P <0. 05),Mfn1蛋白表达降低(P <0. 05),Fis1蛋白表达升高(P <0. 05); METH作用SH-SY5Y细胞24 h时,透射电镜观察见未处理组细胞线粒体呈椭圆形棒状双层膜结构,线粒体嵴正常、清晰,METH组细胞线粒体椭圆形棒状结构被分裂成小球状结构,并发现线粒体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结论METH可引起SH-SY5Y细胞MMP下降、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及Mfn1、Fis1蛋白表达水平改变,其改变可能参与METH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线粒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T2DM模型db/db小鼠在8~12周龄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至16周龄时,则胰岛素水平迅速下降,符合T2DM患者病理学特征,但是否与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功能改变密切相关,迄今未明。本研究旨在探究db/db小鼠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及相关分子机制。为丰富对T2DM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及药物可能干预的新型毒理学靶点提供依据。以同龄野生型BKS小鼠作对照,db/db小鼠自8周龄、12周龄和16周龄时,取胰腺分别供组织学、超微结构、分子生物学研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db/db小鼠胰岛β细胞在12周龄时,超微结构显示多数内质网肿大,线粒体嵴消失,"质膜-内质网-线粒体轴"的并置结构缺如。免疫印迹结果表明,①胰腺组织线粒体融合蛋白1和2(mitofusin,Mfn1,Mfn2)表达显着减少(P<0.001,P<0.01)。Mfn1和Mfn2不仅能诱导细胞内线粒体融合,也是连接内质网与线粒体两个亚细胞器的结构蛋白,形成内质网-线粒体间的Ca2+穿梭通道。内质网-线粒体间的Ca~(2+)穿梭通道异常,由此激发的线粒体ATP生成受抑制。②内质网兰尼碱2型受体(RyR2)表达减少,而p-CaMKⅡ表达增加,提示β细胞内质网[Ca~(2+)]E渗漏严重。免疫复合物共沉淀结果进一步表明,RyR2和膜连接蛋白JPH-3明显减少,是导致β细胞内质网[Ca~(2+)]E渗漏的重要病理机制。结论db/db小鼠生长中晚期,胰岛β细胞"质膜-内质网-线粒体轴"并置超微结构缺如;其病理机制与Mfn1和Mfn2、RyR2表达降低,RyR2-JPH-3作用减弱相关。由于内质网[Ca~(2+)]E渗漏和内质网-线粒体间的Ca2+穿梭通道异常,使得早期ATP生成减少,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粒体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文平,马春媚,陈旭仪,杨倩,许晓伍.PCPA对不同月龄大鼠额叶皮层线粒体超微结构、膜电位和ATP酶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19
[2].姜钧杰,张凯捷,赵青威,羊红玉,朱丹雁.db/db小鼠胰岛β细胞“质膜-内质网-线粒体轴”超微结构特征[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3].任锐,孔庆博.Aβ_(25-35)对大鼠海马细胞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影响[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4].徐磊,季莹莹,黎红,杜飞雁.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南海浮游介形类斜突浮萤(Proceroeciaprocera)单倍型与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生态科学.2019
[5].郭易佳,杨天燕,孟玮,韩志强,高天翔.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龙头鱼群体遗传结构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9
[6].欧阳梦琪,舒佳慧,张棋,向阳,王庆松.辣椒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行为受损及海马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
[7].尚艳杰,任立品,陈威,王世雯,阳力.嗜尸性蝇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与系统发育分析研究[J].华中昆虫研究.2019
[8].赵丽丽,朱清澄,花传祥.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的秋刀鱼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J].海洋通报.2019
[9].翁茁先,黄佳琼,张仕豪,余锴纯,钟福生.利用线粒体COI基因揭示中国乌骨鸡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J].生物多样性.2019
[10].牟登峰,郑丹,王琪,黄仕美,官志忠.甲基苯丙胺对体外培养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超微结构及Mfn1、Fis1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