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商业民俗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商业民俗,历史文化商业街,可持续发展
商业民俗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潘虎,肖铭[1](2018)在《基于商业民俗的历史文化商业街的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文化商业街不仅能够展现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以商品消费的形式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是许多旅游型城市旅游开发的重点。但是在其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譬如商业类型过于现代化、商住矛盾、原住民流失等等,阻碍了历史文化商业街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商业民俗的视角出发,对厦门市营平片区的开元路、大同路以及人和路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和解读,提出重视商业民俗在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以便对以后历史文化商业街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期刊2018-11-24)
杨萌[2](2017)在《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中国社会总体变化的大背景下,宁夏地区的回族各行业不断适应中国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潮流。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继承了传统,在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历史特征。但同时坚守着“吾心即家园”的宗教传统。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托对民国时期宁夏地区商业民俗文化和文化变迁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4个章节以及结语这六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相关研究背景、理论意义、研究现状、重要概念的定义以及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民国宁夏地区回族商业概况和民国时期宁夏回族民间商业经营方式。第二章介绍了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的主要特点,其中包括民国时期宁夏回族传统行业的新变化、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回族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以及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军阀封建官僚买办和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第叁章分析了回族商业民俗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1)历史悠久的宁夏回族商业文化(2)回族经济观、财产观、消费观以及回族商业民俗文化中的慈善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呈现出宗教影响下的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内涵。第四章为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这一章对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变迁以及回族商业民俗文化进行文化透视,分析了宁夏地区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与回族商业中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的关系、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变迁的影响以及回族商业精神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传承。主要目的在于具体的分析回族商业精神在文化变迁中得以传承的文化原因以及传承对回族社会的影响。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说明了本文研究文化变迁并不是只停留在文化和变迁本身,而是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回族商业民俗文化的历史回顾与理论结合回族商业精神的传承途径以及为什么经历过民国时期的挫折后回族始终能够坚守其商业精神。(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7-12-01)
王岗峰[3](2011)在《王国瑞:正阳门外琉璃厂 衣锦坊前南后街》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坊七巷是缙绅官宦、文人墨客、巨商富贾聚居的地方,坊巷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不庸俗,没有藏污纳垢的场所。叁坊和七巷之间的商业街——南后街,就与福州其他地方的商业街完全不同,清末,广州举人王国瑞客寓福州城,游逛叁坊七巷由感吟唱:“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1-04-12)
陈鹏[4](2009)在《发掘古道遗存 建古凉亭文化长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陆路运输靠人肩挑手提或是骡马驮载。漫漫古道上,辛劳的赶路人只能暂借路边的凉亭,休憩谈聊。除了“歇脚站”的功用外,古凉亭上的碑刻、提字成为不同时期地域文化、建筑风格、民风民俗、道德教化的有效载体。发掘郴州湘粤古道上的凉亭遗存,传承古凉亭优(本文来源于《郴州日报》期刊2009-05-05)
周叮波,胡优玄,李萍[5](2008)在《商业民俗文化研究之——传统集市商业广告习俗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集市是过去人们物资交流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发挥着商业与文化双重功能,在漫长的集市贸易发展史上形成了众多颇具民族特色的商业习俗。招幌与招徕市声是传统集市工商诸行经营与贸易活动中主要的商品招徕广告民俗,是过去工商行业向社会和消费者宣传经营内容、商品特点、档次以及价格等信息以招徕消费者的广告形式。(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杨婷婷[6](2008)在《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各民族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剧烈的变迁。新疆回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商业民俗文化事项,随着改革开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回族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在发生着显性或隐性的变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山西巷回族商业圈为田野调查点,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文化人类学关于变迁的研究成果及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回族的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现象进行具体的描述和梳理,以期能对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及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一探索。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商业民俗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山西巷回族商业圈田野调查资料的分类和整理,分析和解读此社区商业民俗的变迁情况,并归纳和总结了其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的阶段以及变迁的具体内容。之后笔者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现代商业模式和理论以及广告技术的爆炸性使用、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文化的自主调适与文化自觉等方面入手,详细地分析了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的具体动因。笔者认为:民族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自我扬弃,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实现与不同文化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并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文化的自觉和现代化。(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08-06-30)
商业民俗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近代中国社会总体变化的大背景下,宁夏地区的回族各行业不断适应中国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潮流。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继承了传统,在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历史特征。但同时坚守着“吾心即家园”的宗教传统。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托对民国时期宁夏地区商业民俗文化和文化变迁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4个章节以及结语这六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相关研究背景、理论意义、研究现状、重要概念的定义以及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民国宁夏地区回族商业概况和民国时期宁夏回族民间商业经营方式。第二章介绍了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的主要特点,其中包括民国时期宁夏回族传统行业的新变化、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回族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以及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军阀封建官僚买办和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第叁章分析了回族商业民俗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1)历史悠久的宁夏回族商业文化(2)回族经济观、财产观、消费观以及回族商业民俗文化中的慈善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呈现出宗教影响下的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内涵。第四章为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这一章对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变迁以及回族商业民俗文化进行文化透视,分析了宁夏地区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与回族商业中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的关系、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变迁的影响以及回族商业精神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传承。主要目的在于具体的分析回族商业精神在文化变迁中得以传承的文化原因以及传承对回族社会的影响。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说明了本文研究文化变迁并不是只停留在文化和变迁本身,而是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回族商业民俗文化的历史回顾与理论结合回族商业精神的传承途径以及为什么经历过民国时期的挫折后回族始终能够坚守其商业精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业民俗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潘虎,肖铭.基于商业民俗的历史文化商业街的可持续发展[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018
[2].杨萌.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文化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7
[3].王岗峰.王国瑞: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N].福建日报.2011
[4].陈鹏.发掘古道遗存建古凉亭文化长廊[N].郴州日报.2009
[5].周叮波,胡优玄,李萍.商业民俗文化研究之——传统集市商业广告习俗初探[J].百色学院学报.2008
[6].杨婷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新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