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血压脑出血70例手术治疗分析

浅析高血压脑出血70例手术治疗分析

吴江华(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肿瘤结核病医院153100)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204-02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很高,手术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本组自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70例,现将其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治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70例,男57例,女13例,发病年龄35~79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有高血压史或入院时血压高于临界值。意识状态:清醒11例,嗜睡14例,浅昏迷32例,中度昏迷13例。

1.2辅助检查70例在发病48小时内行CT检查。CT提示出血部位:壳核48例,皮层下14例,并有8例血肿破入侧脑室。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15~30ml10例,30~70ml30例,70~110ml18例。

1.3治疗及结果骨瓣开颅40例,并加尿激酶治疗8例,血肿穿刺20例,均加尿激酶治疗。存活50例,占71%,死亡14例,占28%。

2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70~80%发生在壳核,10%发生于大脑皮层下,小脑及脑干出血常常很快死亡。70例发生在壳核和皮层下的血肿进行手术治疗。笔者认为:意识状态和血肿产生的质块效应(masseffect)是决定手术的指征,脑出血时间,全身身体善对选方式有重要意义。

神志清楚,表明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尚局限,颅内压不太高,可考虑临床随诊,保守治疗,或待10天后血肿液化,作血肿穿刺,以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意识处于嗜睡、浅昏迷,表明血肿对脑组织损害已影响到全脑功能,应积极手术。意识呈中度昏迷,更应积极手术清除血肿,解除脑疝,深度昏迷已属脑干功能衰竭,放弃手术。

最具有手术参考价值的是血肿产生的质块效应,又各占位征(spaceoccupyingslgn)[2]。因为意识状态仅是临床表现,不具体、不形象,无法预料病情发展,而占位征是CT片上的直观影像,能显示血肿的具体部位、大小、中线结构位置改变。读片者能分析出病情现有的严重程度以及预计病情的发展变化。占位表现程度与血肿大小有关,幕上血肿在30ml以上常有明显的占位效应。

不同的出血时间,血肿可呈固态、液态,10天后血肿大部分自溶,2周后多已全部溶解,液态血肿可穿刺抽吸。年龄大于60岁或心、肺,肾功能欠佳者,对全麻手术耐受差,以局麻作血肿穿刺抽吸为妥。

60例分别选择了以下手术方式:①骨瓣开颅皮层切开血肿清除术。凡一般情况尚好,生命体征稳定,心、肺肾功能无明显障碍,年龄不太大,且病人意识呈嗜睡状或意识程度较深,CT片上提示血肿有占位效应,威胁生命者需手术时最好采用骨瓣开颅,在直视下清除血肿和清楚止血。因为脑出血发病6小时有人行脑血管造影,发现造影剂外渗,说明此时血管破口未闭,以暴露清楚和止血好的环节骨瓣手术较好,为避免术中破口再出血及损伤脑组织,不强求一次全部清除血肿,估计清除70%即停止,可以置引流管于血肿腔,余下血肿辅以尿激酶治疗。②血肿穿刺抽吸术。此手术适于发病10天以上,已经“液化”的血肿,一般出血量在20ml以上的患者。年龄大,心、肺、肾功能欠佳者,尤其适宜。手术方法:借助CT片定位,血肿破入侧脑室者经额角钻孔置入3mm硅胶管,作脑室穿刺引流,血肿未破入侧脑室,因病侧侧脑室被血肿压窄,先在健侧侧脑室穿刺放出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再于血肿侧颞部置入硅胶管,见瘀血抽吸冲洗,置管作外引流。

上述两种方法,如果残留血块,均可置管引流加尿激酶治疗,尿激酶有加快血块溶解的作用,对脑组织无毒性反应。方法:尿激酶1万单位溶于3ml盐水中,注入血肿腔并夹管1~2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1次,根据引流情况一周内拔管,本组中有28例用尿激酶治疗,CT复查均见血肿全部引流出,无1例合并感染及再出血。

参考文献

[1]ErisonK:Computedtomographyofepiduralhemaroma.ActaRadiolog(diagnosis)1993.

[2]谢宝药.CT临床实用读片手册.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

[3]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陈复仁,等.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例报告).中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1.

标签:;  ;  ;  

浅析高血压脑出血70例手术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