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洲洋海水营养盐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18)在《感潮河段湿地地下水排泄及所携带污染物迁移交换研究 ——以大亚湾淡澳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滨海河口地区生源要素除了受河流输入的影响,还受到海底地下水排泄(SGD)的影响。SGD被认为是滨海地区陆地-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定量评估感潮河段SGD有助于理解生物地球化学反应过程和营养盐的动态转化机理。我们在大亚湾淡澳河河口上下游两处潮间带湿地建立了监测断面,并在感潮河段采集了镭同位素样品,进行了地下水-地表水交换和水化学特征方面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利用湿地沉积物浅表层两个不同深度处地下水压力水头和盐度的观测值,采用广义达西定律计算了上下游两个监测断面地下水-地表水交换量,得到了两监测断面地下水流随潮汐变化的特征;同时利用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了感潮河段的地下水排泄量;采用海水-河水-地下水盐分、硅元素、镭同位素的三端元混合模型分析了研究区海水-河水-地下水的混合比例。结合地下水、地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营养指数、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等,计算分析了富营养状态下感潮河段湿地的沉积物-地表水界面的污染物通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上游红树林湿地存在大量内陆地下淡水排泄(31.4 cm d-1),避免了沉积物中过高盐分累积,沉积物表现为弱酸性–中性为主的缺氧富营养化环境,相关化学反应(硝酸盐异化还原、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氨化)促进了DIN、DIP和DSi的富集效应,使红树林生长茂盛;而下游为光泥滩,水流速度随潮汐变化不明显,水交换能力较弱(SGD:1.6 cm d-1),地下水呈碱性氧化环境,水生动物活跃。河口区SGD携带的DIN、DIP和DSi营养盐通量分别为8.6×107、8.0×106和2.0×107 mmol d-1。总体看来,地下咸水中Ra同位素的浓度比河口地表水中的浓度高约一个数量级。感潮河段地下水和地表水中Ra同位素的浓度均表现出从河口向上游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我们利用水量、盐度和Ra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和海水-河水-地下水三端元混合模型确定了感潮河段水体的平均刷新时间(0.5 d)和SGD。上述利用镭同位素的两种模型得到的河口区地下水排泄量分别为(1.996.67)×105 m3 d-1和(5.446.33)×104 m3 d-1,SGD平均值为2.46×105 m3 d-1(28.1 cm d-1),与淡澳河平均径流量4.23×105 m3 d-1相当。由SGD携带的DIN、DIP和DSi营养盐通量分别为1.8×108、2.7×106和6.9×107 mmol d-1。SGD所携带的营养盐通量远高于潮流海水输入的,并与河流输入的相当。本研究通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淡澳河感潮河段地下水排泄量及其所携带的营养盐通量,二者结果相近;研究表明除了地表水对感潮河段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之外,滨海河口区污染的地下水受沿岸高度城镇化和工业化地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不断向河区排泄大量的陆源性污染物。
吴芳仪[2](2016)在《华阳河湖群和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阳河湖群与升金湖以通江湖泊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其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对华阳河湖群2015年和升金湖2014年的四季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包括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通过pearson和RDA,分析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华阳河湖群调查期间,共鉴定到物种8门84属183种,其中绿藻门最多,34属83种(物种数占45.60%);其次为硅藻门,20属42种(占23.63%);蓝藻门14属30种(占16.48%)。主要有14种优势种: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梅尼小环藻、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裸甲藻(Gymnodinium aeruginosum)、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细小平裂藻、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螺旋弓形藻(Schroederia spiralis)、狭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ngustus)、单角盘星藻(Pediastrum simplex);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在升金湖的调查期间,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1属210种,其中绿藻门最多,有36属89种(物种数占41.20%);其次为硅藻门,26属62种(占28.70%);蓝藻门14属32种(占14.82%)。共发现优势种9种: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 angustissima)、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长锥形锥囊藻(Dinobryon bavaricum)、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衣藻(Chlamydomonas sp.)、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2.华阳河湖群四季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变化范围为0.33×105~1.06×108cells/L,均值为86.92×105cells/L,夏季细胞密度最高,其中蓝藻门细胞密度所占比例达到96%,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范围为0.12-43.15mg/L,均值为1.26mg/L,在四季的调查中,发现夏季蓝藻门生物量达到最大,春秋季硅藻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甲藻的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冬季。本次调查升金湖发现升金湖的总生物量为10.72mg/L,变化趋势为夏>秋>春>冬,浮游植物的总细胞密度为140.61×105cells/L,变化趋势为夏>春>秋>冬,细胞密度变化趋势和生物量变化趋势相似。3.华阳河湖群得出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48-6.60,平均值为2.92;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10-1.19,平均值0.60;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1.92-5.43,平均值为3.29。升金湖四季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2.56-8.05,平均值为5.21: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范围0.40-1.78,平均值为0.74;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1.77-9.99,平均值为3.89。对三个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发现升金湖和华阳河湖群具有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4.华阳河湖群的平均水温为16.91。C,变化范围在8.90-23.60。C。对于华阳河湖群三个湖区,水温最大值均出现在黄大湖。溶解氧的年平均值为9.88mg/L。透明度变化较大,最大透明度出现在夏季的黄大湖,为124cm。叶绿素a的年平均值为8.05 ugm,冬高低春;总氮的最大均值出现在夏季,总磷的最大均值出现在秋季。升金湖的平均水温为19.66℃,变化范围在10.60-34.00℃;溶解氧年平均值为10.72mg/L,最高值出现在冬季。透明度变化较大,年均值67.76cm,叶绿素a含量呈现夏秋季高于春冬季的趋势;总磷及氨氮变化不明显,其中秋季含量相对较低。5.对华阳河湖群的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温度、氨氮、总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对溶氧、电导率、水深、硝态氮、总磷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后生浮游动物的细胞密度、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运用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升金湖浮游植物及其主要的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升金湖浮游植物对溶解氧、氨氮、温度、透明度有较强的响应关系。
王肖颖[3](2014)在《2012年夏季北极海区光合色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指示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2012年夏季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的挪威海格陵兰海、楚科奇海和白令海的不同断面考察站位的光合色素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级分析,通过化学分类分析软件(CHEMTAX)获得了不同浮游植物类群对叶绿素a的贡献,进而得到该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合环境因子,得出浮游植物光合色素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对挪威海和格陵兰海两个断面不同站位的光合色素的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该海域表层和次表层(30m)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表层总叶绿素a的浓度为23.59ng/L,低于次表层的30.38ng/L,其中浮游植物根据粒径划分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由高到低依次是微型浮游植物、小型浮游植物和微微型浮游植物。该海域同时存在青绿黄素(Prasino)、岩藻黄素(Fuco)、别黄素(Allo)、多甲藻素(Perid)、玉米黄素(Zea)、19-丁酰氧岩藻黄素(19·BF)和19-己酰氧岩藻黄素(19·HF)等色素,其浓度和分布与温盐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粒径浮游植物色素组成显示,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中以S型定鞭金藻(28%)、N型定鞭金藻(21%)、硅藻(18%)和青绿藻(12%)占优;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类群为S型定鞭金藻(53%)、N型定鞭金藻(20%)和硅藻(12%);而小型浮游植物群落主要为硅藻(63%)和甲藻(17%)。楚科奇海的R断面表层和次表层的光合色素进行了HPLC分级分析,结合环境因子,得出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藻类化学分类分析软件(CHEMTAX)获得了不同种类的不同级别浮游藻类对Chl a的贡献率,进而得到该海域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楚科奇海域有着含量较多的Chl a和Fuco,还有少量的Chl b、Prasino、Peri、19·HF、19·BF、Zea和Allo,说明该海域藻类组成丰富,尤其是硅藻。不论是表层还是次表层,硅藻在小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藻类中都占有优势地位,且在次表层所占比例更高;微型藻类中还有一定量的定鞭藻和绿藻,微微型浮游藻类中有着可观的青绿藻和蓝藻。色素的浓度和环境因子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受水文因素及营养盐水平共同控制,其中低温低盐高营养盐的站位色素较为丰富,表层色素浓度多低于次表层。对白令海海域浮游植物的光合色素和标志光合色素的分级分析研究,结合环境因子数据,得到该海域次表层(30m)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白令海次表层总叶绿素a浓度平均为307.05ng/L左右;其中,微型浮游植物是该海区生物量最主要的贡献者,其次是微微型浮游植物,最后是小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和环境因子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上与温度和盐度呈现负相关,而和营养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硅酸盐)呈现正相关,和磷酸盐相关性不大。微微型浮游植物、微型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植物中具有优势地位的是硅藻,它对叶绿素a的贡献率分别是50.8%、77.1%和90.4%。微微型浮游植物中青绿藻也变现出了相当优势,它对叶绿素a的贡献率是17%,个别站位(BN04和BL15)的N型和S型定鞭金藻占有显着优势地位;微型浮游植物中隐藻对总叶绿素a也有相对突出贡献,8.5%;小型浮游植物中硅藻的贡献率最大,其他类群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不明显。
史乾[4](2012)在《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营养盐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营养盐限制的判定方法,从营养盐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即摩尔比两个方面综合判断不同海区水体中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营养条件。并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科研工作者在不同海域开展的有关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因素的研究做了总结。
张才学,陈慧妍,孙省利,张瑜斌,张际标,陈春亮[5](2012)在《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2008年2月至11月对广东省流沙湾海草床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周年的季节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151种:冬季57种、春季66种、夏季73种、秋季66种,其中硅藻门44属123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81.4%;甲藻门11属26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17.2%;绿藻门和蓝藻门各1属1种,各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0.7%。优势种共有26种,主要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威氏角毛藻Chaetoceros weissflogii、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等,都是链状群体或个体较细长或较大的种类,没有个体较短小的优势种群;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在22—43种,Jaccard种类相似性指数范围在0.211—0.448,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2.12和0.35,群落结构较脆弱;细胞丰度在0.24×104—5.72×104个/L,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属季节单峰型变化,与一般亚热带春、秋季出现丰度高峰不一致。相关性分析发现,浮游植物丰度与活性硅酸盐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与盐度呈显着的负相关,与其他因子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呈极显着的负相关,与浮游动物丰度呈显着的负相关。从浮游植物吸收N、P的配比分析,N为四季的营养限制因子,但从N、P的绝对值看,N和P都是全年的营养限制因子,因此其水质营养类型属于亚热带贫营养型。
王维波[6](2011)在《加拿大海盆区辐射观测及其生物光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2007年在白令海考察的数据,详细研究了辐照度高频变化的特征与原因,得出影响辐照度记录的主要因素有云层、海雾和海浪。结果表明,这三种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别,使我们有可能在不确切知道现场情况的条件下,由数据本身判断辐照度变化的原因,并获取有关的参数。云层引起的辐照度变化具有低频率、大振幅的特征。海雾引起的辐照度变化最为复杂,变化幅度大,变化周期复杂,从几秒到上百秒,与云层效应相区别。晴空条件下,海浪调制的反射信号通过空气中的水汽散射到辐照度计,形成周期短、振幅小的稳定振动信号,与云和雾的效应有明显区别。本文提供了云、雾和浪对辐照度影响的定性特征和定量分析结果,对理解海面辐照度记录,并正确计算漫衰减系数有指导意义。本文同时给出了漫衰减系数计算方法,计算了2006年加拿大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海洋光学数据,得到了加拿大海盆漫衰减系数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依据漫衰减系数垂向结构,将加拿大海盆的漫衰减系数分为3种类型,即近岸高衰减类型、中部高衰减类型和垂向均匀类型。文中用衰减深度和光学厚度表征了海水衰减的水平分布,得到了衰减特性不同的三个海区。Barrow外海是衰减深度最小的近岸海域,深海的衰减深度要大得多。其中西部是来自太平洋的水体平流与扩散的海域,衰减深度比东部要小,体现了夏季太平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影响。夏季太平洋入流水没有到达加拿大海盆的东部,那里的水体清澈,衰减深度很大。揭示了太平洋水主要在30-60m的水深范围内沿加拿大海盆西侧向北扩展。本文利用Morel算法给出了符合加拿大海盆的叶绿素浓度与漫衰减系数的幂指数关系。得到了412、443、465、490、510、532、555和565nm的拟合系数。发现443nm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5。结果显示波长越长相关系数越小,大于600nm的漫衰减系数与叶绿素浓度不符合幂指数关系式。得到的拟合系数与低纬度海域的拟合系数比较发现,加拿大海盆区,拟合系数? c基本相同,但是幂指数e是低纬度的一半。说明加拿大海盆藻类消光能力较差,导致漫衰减系数较小。本文为说明浮游植物对海洋热吸收的影响,建立海水绝热加热物理关系,应用于加拿大海盆区发现。用海洋光学数据获得的衰减系数和绝热加热物理模型模拟了上层海水从冬季均匀对流混合层结构过渡到夏季次表层暖水结构的全过程,得出了对应于观测日期的次表层暖水结构与实测数据很好地吻合。证实了在加拿大海盆,太阳辐射对海水的绝热加热时次表层暖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同时把进入海水中的太阳辐射能一部分直接被海水分子吸收,另一部分被海水中其他物质吸收,主要是浮游植物吸收。作者利用现场观测的漫衰减系数和实验室得到的纯海水光束衰减系数计算了进入海水中被海水分子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和其他物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两者相比较,得到其他物质吸收在10-50范围内有较大的衰减,表明浮游植物主要影响了这个水层的辐射吸收。用绝热加热方法计算18站纯海水和实测海水中次表层暖水的形成时间分别为72天和50天,表明浮游植物导致的吸收能加速次表层暖水的形成。夏季上混合层由于较强的混合作用,将热量用于融化海冰或者输送到大气中。在冰区,上混合层吸收的热量主要被用于融化海冰。计算结果表明,在次表层暖水发生期间,由于浮游植物的的存在,海水吸收的热量提高22%,从而明显提高了融冰速率。绝热加热过程体现了海水和浮游植物对太阳辐射能最大可能吸收量,对北冰洋海水的温度结构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浮游植物在北极快速变化中起到了改变海水温度结构、加剧海冰融化的正反馈作用。
阎齐[7](2011)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松花江哈尔滨段设置了7个监测断面,于2008年春、夏、秋三季进行了采样。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利用所得数据分析了此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群、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应用灰关联分析探讨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程度,并参照生物和非生物评价法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供了科研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三季7个采样点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1属98种,种群结构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绿藻最多,为41种,其次为硅藻32种,然后是蓝藻19种,其余为6种。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三季平均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1.36×105ind./L和27.63mg/L,其季节变化均为:秋季>春季>夏季,而水平分布都是3#最高,1#最低。松花江哈尔滨段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春、夏、秋三季的变幅为3.13-4.23bit;三季的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幅为0.51-0.69;三季的Margalef指数的变幅为4.50-5.01。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季节的变化趋势上是一致的,均为夏季>春季>秋季,而Margalef指数则是夏季>秋季>春季。三季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着正相关,Margalef指数与丰度呈显着负相关,均可较好的表达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的多样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与春秋两季的丰度、三季的生物量均相关不显着(p>0.05),只在夏季丰度与水温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TN呈正相关,与TP、BOD5、NH3-N. 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p<0.01),其中夏季丰度与水温呈显着负相关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灰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不同采样点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影响较为强烈的是水温和营养盐,而实际上人为干扰才是最主要的因素。结合多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得出的综合结论为: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为富营养状态,水质的水平分布从优到劣的排序为:1#>7#>4#>6#>2#>5#>3#。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建设造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位升高,满足了此水域的环境流,而流速的降低会削弱江段的自净能力。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由硅藻缓慢向蓝、绿藻演替,在水温、营养盐和流速都具备的夏季有发生水华的危险。
史乾[8](2012)在《多种硅藻营养盐结构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目前的营养盐测定仪器尚不能直接测定天然海水中痕量浮游植物营养盐含量及其组分,所以必须通过分离纯化富集或者分离纯化再经室内培养的方法得到能达到有效测定剂量的单一藻种,测定其营养盐含量及组分,探讨天然海水中浮游植物营养盐结构特征,探索浮游植物营养盐结构与海水中营养盐结构的关系。本论文通过对不同粒级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的碳、氮、磷、硅含量及组成的测定,结合现场调查海水营养盐、粒级叶绿素a数据及历史资料,讨论了在不同海域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培养后的营养盐结构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胶州湾营养盐浓度平面分布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近岸高远岸低,湾内高湾外低的趋势。受降水、地表径流陆源排污和海洋生物生长繁殖及新陈代谢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铵氮是总溶解态无机氮的主要组成形态,硝态氮次之。胶州湾叶绿素a浓度的平面分布呈现自湾西北部及近岸向湾中部、南部及湾外递减的特征,湾内高值区位于湾西北部和东部近岸水域。利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离纯化扩大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了圆海链藻,菱形藻,丹麦细柱藻,线形圆筛藻,布什双尾藻,海洋曲舟藻,中华齿状藻,丹麦角毛藻,棘冠藻,细弱圆筛藻,中肋骨条藻等不同粒级的浮游硅藻,并测定了其中的营养盐含量及其组分。
庞勇[9](2010)在《珠江口海区环境特征及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2007年冬季始对珠江口海区进行为期一年四个季度的海区环境特征调查采样,研究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对该海区内于2009年10月~11月发生的一次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 Schutt)赤潮进行深入分析,将此次赤潮事件发生时的海区环境特征与非赤潮发生时的海区环境特征作对比研究,探索在珠江口海域影响赤潮爆发的可能的机制,初步结论如下。1本文对珠江口环境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珠江口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是硅藻,其次是甲藻;Chla浓度在春、夏、秋、冬四季平均为(0.81±0.43)μg/L、(1.15±0.68)μg/L、(11.05±7.83)μg/L和(0.73±0.42)μg/L。海水温度在夏、秋两季达26.68℃和27.11℃,春季23.16℃,冬季20.47℃。春季和冬季盐度相对比较高,分别是25.6和27.5,夏季最低,约为5.3,秋季为18.8。春、夏、秋和冬四季珠江口海区海水平均pH值分别为为8.05±0.12,7.92±0.12,8.21±0.08和8.04±0.17;DO浓度变化范围为2.37-8.32mg/L,其中冬季最高,达到8.32mg/L,春季和秋季最高分别为7.20mg/L和6.93mg/L。夏季最低,其最高值为5.65mg/L。珠江口调查区域N、P的含量很高,DIN的变化范围:春季为0.089-0.774mg/L,平均为0.440±0.257mg/L;夏季变化范围为0.633-1.222mg/L,平均为0.942±0.201mg/L;秋季变化范围为0.311-1.724mg/L,平均为1.100±0.623mg/L;冬季变化范围为0201~0.806mg/L,平均为0.425±0.227mg/L。DIP的春季变化范围为0.008-0.025mg/L,平均为0.016±0.007mg/L;夏季变化范围为0.012-0.029mg/L,平均为0.021±0.005mg/L;秋季变化范围为0.013-0.078mg/L,平均为0.032±0.020mg/L,冬季变化范围为0.010-0.044mg/L,平均为0.022±0.01 1mg/L。春季,平均的N/P=66, Si/P=350, Si/N=7;夏季,平均的N/P=103, Si/P=30, Si/N=1;秋季,平均的N/P=89, Si/P=91, Si/N=1;冬季,平均的N/P=42, Si/P=36, Si/N=1,四个季节,P04-P均是珠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营养盐限制因子。(2)对珠江口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和关联性分析中得知,营养盐和温度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最大,各种环境因子影响力大小依次为:NO3-N、盐度、温度、NO2-N、PO4-P、DO、pH、SiO3-Si和NH3-N。Chla与主要的环境因子间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温度、DO、盐度、NO3-N和PO4-P等5个变量被依次引入回归方程,且影响均极显着,整个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2本文对双胞旋沟藻赤潮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期间,营养盐的高值区并非赤潮的中心区域,其中,N03-N、N02-N和活性硅酸盐浓度随着赤潮过程先减少后回升,而NH3-N和P04-P随着赤潮过程反而升高,最特别的是在此次赤潮事件的前、中期海区有机氮、磷营养盐含量很高,盐度、DO和pH值相较于非赤潮发生时期差异不大。赤潮发生过程中,温度变化显着,温度可能是调控此次双胞旋沟藻赤潮爆发与消退的主要因子之一。(2)对珠江口海域双胞旋沟藻赤潮事件的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营养盐、盐度和温度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最大。总体来说,导致此次赤潮爆发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力依次为:SiO3-Si、SS、NO3-N、NO2-N、温度、DOP、PO4-P、DON。(3)从赤潮事件中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中得知,Chla与众多的环境因子呈现相关关系,Chla与PO4-P、SiO3-Si、DOP、DON、温度、DO都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N02-N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与NH3-N和盐度有极显着负相关关系。(4)从赤潮中心区域与赤潮边缘区域的比较研究中发现,赤潮中心区域的DON、DOP和盐度与赤潮边缘区域存在显着性差异,而DIN、DIP、SiO3-Si、ST、pH和DO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赤潮期间对Chla与主要的环境因子之间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DON、温度、DOP和P04-P等4个变量被依次引入回归方程,且影响均极显着,整个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6)对2009年秋季双胞旋沟藻赤潮事件的数据与2007年秋季非赤潮发生时海区环境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可知,良好的营养条件,加之适宜的温度导致双胞旋沟藻赤潮的爆发,而赤潮后期温度突降及恶劣的气象条件是赤潮消退的主要原因。
韩秀荣[10](2009)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多环境效应因子影响解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东海长江口及杭州湾附近海域,大约在北纬27-32oN之间,等深线约30-50m之间,盐度26-30范围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较其邻近海域要高。这一方面造成了某些经济鱼类产卵和索饵场的形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该海域成为我国的赤潮多发区和底层水缺氧区。而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除了与浮游藻类种群的生态学特点有关外,海水的温度、盐度、营养盐、光照、微量元素等诸多环境因子也会对其生长产生影响。对东海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而言,营养盐、温度以及由于由于泥沙含量造成的水体透光性不同等因素似乎是造成该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高的关键原因。但是,这些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尚没有多航次、多季节的大量调查数据来分析总结,尤其是各因子在浮游植物生长的相对影响程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报道。因此,本论文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多环境效应因子影响程度不甚明确的问题,通过大面调查与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利用2002-2007年共1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效应因子模拟计算方法,解析了营养盐、温度、浊度、盐度、石油烃、Cu、Pb、Zn、Cd等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揭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总结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叶绿素的平面分布特征。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浓度总体上呈现由河口、沿岸向外海先逐渐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的趋势。叶绿素高值区既没有出现在营养盐较高的近岸海区,也没有出现在透光性较高的外海海区,其高值区大约在盐度(29.8±1.3)范围出现。在该范围内,叶绿素一般是呈斑块状分布的特点,总体上出现若干个高值中心,但高值中心的个数、数值及位置随季节和年代变化而略有差异。季节变化上,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且春、夏季的空间分布变异较大,局部海域的叶绿素浓度较高,冬季有向河口回缩的趋势。目前,研究海域的chla浓度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局部海域的浓度比历史资料要高。2、利用2002-2003年共5个航次的现场调查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了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提取的5个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30.2%,主要反映了长江径流等陆源输入对海区的影响,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营养盐浓度和水体透光性。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17.4%,主要反映了温度和石油烃的污染状况。结合特征向量矩阵及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可以看出营养盐效应、水体光照及温度可能是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而重金属等其他污染要素相对影响较小。3、利用2002-2007年共1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营养盐、光照和温度是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提取的两个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长江径流等陆源输入对该海区的影响,解释了方差的50.9%,其中,营养盐和浊度是同源的,且均与盐度的符号相反。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温度的影响,解释了方差的19.7%。因此,长江径流等陆源输入的影响(包括营养盐效应和水体透光性)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首要影响因素,其次温度效应的影响。4、在非线性转化为线性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各主要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相对重要性。根据通径系数(path coefficient,Pi)的大小可以看出,假如不考虑长江径流等陆源输入的影响,各环境因子对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的顺序依次是:磷酸盐(PO4-P),硅酸盐(SiO3-Si),海水浊度(Turbidity),溶解无机氮(DIN)和温度(ST)。5、应用生长效应因子原理模拟计算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的平面分布情况。并分析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时空分布的主要控制因子。在未考虑营养盐输入的情况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面分布规律的相似性系数SI为(0.67±0.11),从数值上分析,两者在0.01水平上呈显着的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6±0.21)。说明选择的效应因子计算公式及相应的参数基本合理。在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多个环境因子中,营养盐效应、光照效应和温度效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中,在不考虑营养盐补充的情况下,营养盐浓度效应和光照效应对浮游植物生长的贡献率相当,分别为45%和46%,温度的贡献率最小,约为9%。进一步分析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主要受营养盐和温度共同控制,而空间分布的差异则主要由光照因子控制。
二、考洲洋海水营养盐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洲洋海水营养盐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感潮河段湿地地下水排泄及所携带污染物迁移交换研究 ——以大亚湾淡澳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滨海地下水-地表水交换与混合 |
1.2.2 滨海湿地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环境效应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项目依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性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候气象 |
2.3 地质条件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人类活动 |
第3章 淡澳河河口湿地地下水-地表水交换研究 |
3.1 野外观测工作 |
3.1.1 监测位置布设 |
3.1.2 地下水动态监测 |
3.1.3 地形监测断面高程测定 |
3.1.4 沉积物渗透系数实验 |
3.1.5 理化参数检测 |
3.1.6 水样采集与保存 |
3.2 室内测试与计算 |
3.2.1 水质检测方法 |
3.2.2 水量交换计算方法 |
3.2.3 水-盐-硅三端元混合模型 |
3.3 地下水–地表水的交换与混合 |
3.3.1 地下水–地表水的交换量 |
3.3.2 地下水–地表水的混合比例 |
3.3.3 水量交换混合与理化特征差异 |
3.3.4 主要离子与水化学类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淡澳河地表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物迁移交换研究 |
4.1 污染评价与计算方法 |
4.1.1 营养指数评价 |
4.1.2 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 |
4.1.3 污染物通量计算方法 |
4.2 沉积物-地表水界面营养盐交换转化研究 |
4.2.1 营养盐空间分布与水质标准划分 |
4.2.2 营养盐浓度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
4.2.3 营养盐交换通量 |
4.2.4 与当地河流、同类研究对比 |
4.2.5 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 |
4.2.6 营养盐对红树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生态效应 |
4.3 沉积物-地表水界面重金属迁移交换研究 |
4.3.1 重金属空间分布 |
4.3.2 水质标准划分 |
4.3.3 重金属来源判别 |
4.3.4 重金属交换通量 |
4.3.5 邻近区域对比 |
4.3.6 重金属污染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淡澳河感潮段镭同位素示踪研究 |
5.1 野外观测工作 |
5.1.1 监测位置选定 |
5.1.2 样品采集 |
5.1.3 实地监测 |
5.1.4 断面流量测定 |
5.2 室内测试方法 |
5.3 监测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
5.3.1 理化性质 |
5.3.2 营养盐 |
5.3.3 镭同位素 |
5.4 地下水排泄量研究 |
5.4.1 水-盐-镭三端元混合模型 |
5.4.2 纳潮量法与水体刷新时间 |
5.4.3 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 |
5.5 地下水营养盐排泄通量研究 |
5.5.1 与河流、海流对比 |
5.5.2 与前期、同类研究对比 |
5.5.3 误差分析 |
5.5.4 SGD及营养盐排泄的生态效应 |
5.5.5 人为因素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华阳河湖群和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区域概况 |
1.1.1 华阳河湖群区域概况 |
1.1.2 升金湖区域概况 |
1.2 浮游植物概论 |
1.2.1 浮游植物 |
1.2.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1.2.3 理化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2.4 气候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2.5 生物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采样点设置 |
2.1.1 华阳河湖群区域采样点设置 |
2.1.2 升金湖采样点设置 |
2.2 监测内容及样品处理 |
2.3 数据处理 |
2.3.1 浮游植物优势度计算 |
2.3.2 多样性指数计算 |
2.3.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三章 华阳河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3.1.1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
3.1.2 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 |
3.1.3 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 |
3.1.4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
3.2 华阳河湖群生物多样性 |
3.2.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
3.2.2 Pielou均匀度指数 |
3.2.3 Margalef指数 |
3.3 华阳河湖群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1 华阳河湖群环境因子 |
3.3.2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四章 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 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4.1.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4.1.2 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 |
4.1.3 浮游植物生物量空间变化 |
4.2 升金湖生物多样性 |
4.2.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
4.2.2 Pielou均匀度指数 |
4.2.3 Margalef丰度指数 |
4.3 升金湖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1 升金湖环境因子 |
4.3.2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
5.1 华阳河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
5.2 影响华阳河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理化因子 |
5.3 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
5.4 影响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理化因子 |
5.5 升金湖与华阳河湖群群落结构对比 |
5.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阳河湖群浮游植物物种名录 |
附录2 升金湖浮游植物物种名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 |
(3)2012年夏季北极海区光合色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指示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北极海域浮游植物的研究进展 |
1.1.1 北极海域浮游植物 |
1.1.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1.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1.2.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特点 |
1.2.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1.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浮游植物 |
1.3.1 浮游植物的标志色素 |
1.3.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浮游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区域 |
2.1.1 挪威海和格陵兰海 |
2.1.2 楚科奇海 |
2.1.3 白令海 |
2.2 光合色素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分析 |
2.2.2.1 光合色素 HPLC 分析 |
2.2.2.2 光合色素 CHEMTAX 分析 |
2.3 环境因子数据获取与分析 |
第三章 挪威海格陵兰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色素表征 |
3.1 挪威海格陵兰海色素分析 |
3.1.1 叶绿素 a |
3.1.2 标志色素与环境因子 |
3.2 浮游植物主要类群的分布 |
3.3 讨论 |
3.3.1 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3.2 环境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潜在调控 |
小结 |
第四章 楚科奇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色素表征 |
4.1 楚科奇海环境因子 |
4.2 楚科奇海光合色素 |
4.2.1 叶绿素 a 和优势标志色素 |
4.2.2 其他标志色素 |
4.3 光合色素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4.4 楚科奇海浮游植物主要类群 |
4.5 讨论 |
4.5.1 环境因子与光合色素 |
4.5.2 光合色素对群落结构的指示作用 |
小结 |
第五章 白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色素表征 |
5.1 白令海环境因子 |
5.2 白令海光合色素 |
5.2.1 叶绿素 a 和优势标志色素 |
5.2.2 其他标志色素 |
5.3 光合色素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4 白令海浮游植物主要类群 |
5.5 讨论 |
5.5.1 白令海光合色素与环境因子 |
5.5.2 白令海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阶段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5)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1.2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变化 |
2.2 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 |
2.3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变化 |
2.4 浮游植物丰度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 |
2.5 流沙湾各站点表层海水的营养盐 |
3 讨论 |
3.1 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 |
3.2 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 |
(6)加拿大海盆区辐射观测及其生物光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北冰洋快速变化 |
1.2 浮游生物对海洋热吸收的影响 |
1.3 漫衰减系数 |
1.4 北冰洋海水特殊光学特性 |
1.5 北冰洋海水光学研究的研究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据说明和站位图 |
3 特殊海面和大气状况下太阳辐照度的高频变化特征 |
3.1 数据说明 |
3.2 云层厚度不均匀引起的E_s 高频变化 |
3.3 海雾引起的E_s 高频变化 |
3.4 海浪引起的E_s 高频变化 |
3.5 其他因素引起的E_s 高频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加拿大海盆漫衰减系数的分布特征 |
4.1 漫衰减系数的计算 |
4.1.1 水中下行辐照度的订正 |
4.1.2 漫衰减系数的具体计算 |
4.2 加拿大海盆漫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特征 |
4.3 加拿大海盆漫衰减系数的水平分布特征 |
4.3.1 光学衰减深度的分布 |
4.3.2 光学积分厚度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漫衰减系数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
5.1 本章小结 |
6 浮游植物对海水温度结构的影响 |
6.1 温度和叶绿素浓度变化特征 |
6.2 绝热加热海水 |
6.3 太阳辐射绝热加热现场海水 |
6.4 太阳辐射绝热加热纯海水 |
6.5 浮游植物对太阳辐射在海水中分布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工作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7.2.1 工作的不足 |
7.2.2 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学术成果 |
(7)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地概况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浮游植物对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
1.3 浮游植物水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 3.1 指示生物评价法 |
1.3.2 指示群落评价法 |
1.3.3 指数分析法 |
1.3.4 现代科技在水生态方面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 |
2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数量特征 |
2.1 样品的采集 |
2.1.1 采样时间和采样点的设置 |
2.1.2 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处理与鉴定 |
2.1.3 水的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2.2.2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种类的时空分布 |
2.2.3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种类的水平分布 |
2.2.4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种类的垂直分布 |
2.2.5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的常见种 |
2.2.6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和季节分布 |
2.2.7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 |
2.3 讨论 |
2.3.1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种类的分布特征 |
2.3.2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
3.1 分析方法 |
3.1.1 多样性指数 |
3.1.2 相关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季节分布 |
3.2.2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多样性的水平分布 |
3.2.3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3.1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选择 |
3.3.2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多样性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 |
4.1 分析方法 |
4.1.1 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
4.1.2 灰关联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因子分布特征 |
4.2.2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3 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
4.3 讨论 |
4.3.1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3.2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程度 |
4.4 本章小结 |
5 松花江哈尔滨段环境影响评价 |
5.1 评价方法和结果 |
5.1.1 生物评价 |
5.1.2 非生物因素评价 |
5.2 讨论 |
5.2.1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的综合评价 |
5.2.2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对松花江哈尔滨段的环境影响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多种硅藻营养盐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水体中营养盐及其结构的研究进展 |
1.1 营养盐的概念 |
1.2 营养盐限制理论的内容以及判定方法 |
1.3 胶州湾营养盐的研究概况 |
1.4 营养盐限制的研究动态 |
2 浮游植物细胞内营养盐结构相关研究 |
2.1 国内外对浮游植物营养盐结构的研究进展: |
2.2 浮游植物对海水营养盐结构的响应 |
2.2.1 营养盐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
2.2.2 浮游植物对营养盐变化的生态学响应—赤潮生物的营养适应策略: |
3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胶州湾水域营养盐浓度以及其时空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的海区以及站位的设置 |
1.2 采样 |
1.3 营养盐的分析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胶州湾营养盐的平面分布 |
2.1.1 SiO3-Si 的平面分布 |
2.1.2 PO4-P 的平面分布 |
2.1.3 NO3-N 的平面分布 |
2.1.4 NO2-N 的平面分布 |
2.1.5 NH4-N 的平面分布 |
2.1.6 DIN 的平面分布 |
2.2 胶州湾营养盐的季节变化 |
2.3 胶州湾营养盐的结构及其变化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州湾水域浮游植物的粒级构成及叶绿素 a 的浓度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胶州湾浮游植物的叶绿素 a 浓度以及其时空变化情况 |
2.2 叶绿素 a 浓度的季节变化情况 |
2.3 叶绿素 a 浓度的多年变化情况 |
2.4 胶州湾浮游植物的粒级构成以及分布情况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浮游植物营养盐结构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 |
1.2 培养介质 |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4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胶州湾和长江口布氏双尾藻、青岛汇泉湾和长江口中华齿状藻室内培养对比实验 |
2.2 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室内培养对比实验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珠江口海区环境特征及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赤潮的介绍 |
1.2 影响赤潮发生的主要因素 |
1.3 研究海域概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珠江口海区环境特征的调查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珠江口海区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多环境效应因子影响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影响近海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
1.1.1 营养盐效应对近海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2 光照效应对近海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3 温度对近海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4 盐度对近海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5 其它因素对近海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 多元统计方法在浮游植物生长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
1.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基本特征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的分布特征 |
引言 |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1.1 2002-2007 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调查数据 |
2.1.2 叶绿素水柱积分值Chla-Z 的计算 |
2.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的平面分布特征 |
2.2.1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叶绿素的平面分布特征 |
2.2.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水柱积分值Chla-Z 的平面分布特征 |
2.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季节变化特征 |
2.3.1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叶绿素的季节变化特征 |
2.3.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水柱积分值Chla-Z 季节变化特征 |
2.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不同年代叶绿素平面分布变化比较 |
2.5 小结 |
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引言 |
3.1 2002-2007 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主要环境因子调查结果 |
3.1.1 数据来源 |
3.1.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主要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 |
3.1.2.1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温度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盐度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浊度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5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DO 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6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pH 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7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COD 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8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表面光辐射通量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9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石油烃的平面分布特征 |
3.1.2.10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重金属的平面分布特征 |
3.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
3.3 2002-2003 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3.3.1 数据分析方法 |
3.3.2 结果讨论 |
3.4 2002-2007 年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3.5 小节 |
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主要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贡献率初步分析 |
引言 |
4.1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4.1.1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与营养盐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4.1.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与温度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4.1.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与浊度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4.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半定量关系估算 |
4.2.1 数据处理 |
4.2.2 长江口及附近海域叶绿素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半定量关系 |
4.2.3 长江口及附近海域叶绿素与主要环境因子半定量关系评价 |
4.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主要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贡献率分析 |
4.4 小结 |
5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高值区形成原因初步分析 |
引言 |
5.1 近海海域浮游植物生长效应因子解析原理 |
5.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效应因子的主要参数测定结果 |
5.2.1 实验室培养实验 |
5.2.2 船基围隔实验 |
5.2.2.1 实验方法 |
5.2.2.2 营养盐效应因子主要参数测定原理 |
5.2.2.3 营养盐效应因子主要参数测定结果 |
5.2.3 船基实验瓶现场培养实验 |
5.2.3.1 实验方法 |
5.2.3.2 光照效应因子参数测定结果 |
5.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平面分布的模拟计算 |
5.4 温度、光照、营养盐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高值区形成的影响 |
5.5 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季节差异的主要控制因子分析 |
5.6 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空间差异的主要控制因子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与认识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考洲洋海水营养盐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感潮河段湿地地下水排泄及所携带污染物迁移交换研究 ——以大亚湾淡澳河为例[D]. 李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2]华阳河湖群和升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D]. 吴芳仪. 安徽大学, 2016(09)
- [3]2012年夏季北极海区光合色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指示作用研究[D]. 王肖颖. 上海海洋大学, 2014(03)
- [4]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的研究进展[J]. 史乾. 科技资讯, 2012(21)
- [5]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张才学,陈慧妍,孙省利,张瑜斌,张际标,陈春亮. 生态学报, 2012(05)
- [6]加拿大海盆区辐射观测及其生物光学特性研究[D]. 王维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7]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阎齐.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8]多种硅藻营养盐结构的初步研究[D]. 史乾.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5)
- [9]珠江口海区环境特征及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的研究[D]. 庞勇. 暨南大学, 2010(10)
- [10]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多环境效应因子影响解析研究[D]. 韩秀荣.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