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吸纳能力论文-秦津娜,丁慧平

知识吸纳能力论文-秦津娜,丁慧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吸纳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惯例,物流企业,演化机理,知识吸纳能力

知识吸纳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秦津娜,丁慧平[1](2014)在《基于知识吸纳的物流企业能力演化机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惯例的角度探讨构成现代物流企业能力的关键要素,研究物流企业能力提升机理后可知,物流企业核心能力源于其运营能力和知识吸纳能力的集合,企业的能力由惯例集合及其所属资源构成。物流企业运营能力可归纳为市场识拓能力、服务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网络组织能力;知识吸纳能力可归纳为外部与内部两部分。其中,运营能力是维持物流企业生存的基础能力,知识吸纳能力是更高一级的能力集合。知识吸纳能力作用于运营能力从而引发惯例演化,在惯例演化过程中管理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那些与公司战略匹配、通过协同效应验证及分层次选择的新惯例才会被选择并保留下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汪瑞林[2](2010)在《如何破解软件企业人才招聘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中国软件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GDP的增速。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大量人才需求,高校为弥补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缺口,纷纷增设软件类专业。“现在出现一种状况:一方面软件企业没有招满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相关专业毕(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0-02-24)

金智慧,施建军[3](2009)在《知识管理中的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odorova和Durisin(2007)对Cohen和Levinthal(1990)的吸纳能力原始模型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发展。利用Todorova和Durisin的最新吸纳能力模型,对吸纳能力模型和主动遗忘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09年12期)

孟莉莉[4](2008)在《延展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企业知识理论认为,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资源不仅仅是传统的土地、物质资本、简单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知识已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存在“小的、新的”劣势,同大企业相比,知识资源比较匮乏。中小企业往往呈现出规模不大、成长时间不长、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水平不高等特点;企业所有者学历不高,相关专业知识不系统,行业经验缺乏,管理水平有待完善。中小企业的这些劣势直接影响其对外部知识资源的吸引力,以及获得知识资源后对知识资源的吸纳能力。因此,关注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已成为摆在中小企业家面前的严峻课题,对于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延展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对企业知识吸纳能力进行研究,提出企业知识资源是指一切为企业提供战略机会并影响企业行为和价值的企业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总和。其核心是知识对企业的价值性、有用性,不管是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延展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对于知识匮乏的中小企业尤为重要,它拓宽了中小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视野。知识获取后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知识对企业的价值性,其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知识的吸纳能力。影响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中小企业现有知识基础,企业内部是否强调组织学习,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是否有助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研发投入都是影响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内部要素。外部知识环境和中小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地位是构成影响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外部要素。围绕着影响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内外部要素,考察了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培育问题。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的培育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外部知识可获得性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小的、新的”劣势,面临从外部获得有价值知识的瓶颈障碍,培育中小企业吸引力是解决此瓶颈的一把金钥匙。中小企业获得外部知识后,知识吸纳的效率和效果取决于中小企业的学习能力和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合作能力。中小企业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知识导向型企业文化培育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学习能力;而中小企业合作能力的培育,其核心是推动中小企业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和发展有价值的社会网络资源。本文借鉴于延展资源基础观理论、中小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知识管理理论,采用了归纳分析和演绎方法,对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进行了动态研究,这种以知识吸纳过程为出发点的动态研究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是延展资源基础观的提出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3-20)

沈必扬,王晓明[5](2006)在《基于吸纳能力、技术机遇和知识溢出的企业创新绩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指出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类因素:结构因素(技术机会、知识溢出)和管理因素(吸纳能力),并据此构建了影响创新绩效的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吸纳能力相对于其他两因素而言对创新绩效更加关键,且对其他两因素的影响过程有调节作用。通过小结和讨论以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06年04期)

雷宏振,李垣,廖貅武[6](2005)在《预先知识、内生共同知识与企业吸纳能力增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先知识是企业最初的共同知识,是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吸纳其他外在知识的知识。预先知识是企业的吸纳能力的重要来源,它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通过对关联知识的启发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的延伸,演化并形成企业内生的共同知识,并推动了企业吸纳能力的增进。(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05年17期)

李金海,包国俊[7](2003)在《更新知识结构 增强创新能力 广泛吸纳人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山脚下,昆明湖畔,有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军营,这里,就是被誉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库”、“智囊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中国军事科学院。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军事科(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期刊2003/07/10)

雷宏振[8](2002)在《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中增进吸纳能力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研究分析思路和方法不同,本文将企业的演化界定为一种知识化的创新过程。说明企业知识创新对核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是通过知识创新过程中企业吸纳能力的不断形成和增强来实现的。因此,探讨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中如何增进吸纳能力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对于客观地解释企业创新过程的实质及其与企业核心能力、吸纳能力的形成和增进的关系,对于规范和引导我国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辨证分析理论为指导,运用企业能力进化论和企业发展演进的分析方法,围绕随着企业知识创新在各个阶段的不断深化所带来企业吸纳能力的形成与增进,探讨了吸纳能力范畴及其在不同创新过程中的特征;提出了企业知识创新链结构,分析了吸纳能力缺失、狭义吸纳能力和广义吸纳能力增进的不同内涵;知识创新市场机制和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吸纳能力增进的环境效应等,得出以下结论: 1、吸纳能力对于企业有效地获取外界公共知识和竞争对手溢出知识、深化R&D活动、增强组织结构的有效性和信息交流的充分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吸纳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吸纳能力的形成和增进体现在一种演进的过程中,这种不断进行的演进过程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这一过程可以刻画为以下叁个阶段或层次: 首先是一次型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它揭示了不存在内部知识创新路径的条件下,企业对外部技术、制度等方面知识的依赖性,说明企业重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复模仿背后的实质是吸纳能力缺失。 其次是连续型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它表明随着企业学习与R&D活动的不断展开,吸纳能力遵循特定的路径被内生出来,提高了企业知识利用的效率,保证企业沿着某一领域的技术路径,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顺序发展。揭示出企业狭义吸纳能力的形成与增进。 再次是不连续型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它是对连续型创新过程和己有创新路径的打破,重新确定新的路径和企业的基础知识平台,来支持可能出现的多种类型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核心知识,并由此带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它揭示企业在成熟阶段知识创新活动的动态表现和广义吸纳能力的形成与增进。 3、不同层次的企业知识创新过程表现为不同的知识创新链结构、特征,并带来相应的企业吸纳能力:一次型创新过程中的企业知识创新链表现为企业模仿创新过程的知识循环,以及企业内部吸纳能力的缺失;连续型创新过程中企业知识创新链反映了企业在某一领域内创新知识和狭义吸纳能力的演进过程,使企业创新的实质获得了企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解释;不连续型创新过程中企业的知识创新链表现为知识和路径的转移、企业战略、组织和研究与开发模式的转变,这种创新链带来了企业获得吸纳不连续创新知识的广义吸纳能力。 4、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中吸纳能力增进,需要以知识为主要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和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依托的环境系统的支持,因此需要系统的培育。这对于我国的企业创新活动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2-04-01)

知识吸纳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中国软件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GDP的增速。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大量人才需求,高校为弥补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缺口,纷纷增设软件类专业。“现在出现一种状况:一方面软件企业没有招满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相关专业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吸纳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秦津娜,丁慧平.基于知识吸纳的物流企业能力演化机理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汪瑞林.如何破解软件企业人才招聘难题[N].中国教育报.2010

[3].金智慧,施建军.知识管理中的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4].孟莉莉.延展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知识吸纳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8

[5].沈必扬,王晓明.基于吸纳能力、技术机遇和知识溢出的企业创新绩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

[6].雷宏振,李垣,廖貅武.预先知识、内生共同知识与企业吸纳能力增进[J].商业研究.2005

[7].李金海,包国俊.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广泛吸纳人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

[8].雷宏振.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中增进吸纳能力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

标签:;  ;  ;  ;  

知识吸纳能力论文-秦津娜,丁慧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