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交变频器论文-孟彦京,高钰淇,谢仕宏

交直交变频器论文-孟彦京,高钰淇,谢仕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直交变频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电容最小化,能量回馈

交直交变频器论文文献综述

孟彦京,高钰淇,谢仕宏[1](2019)在《交直交变频器直流滤波电容的参数最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作为电机无级平滑调速的理想选择,在实际带电机负载运行中,必然出现逆变侧能量回馈问题.针对回馈电流产生时所需的电流通路,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出发,进行交直交变频器直流滤波电容的参数最小化分析,在保证直流母线电压为六脉波,变频器器件安全的同时,保证叁相笼型异步电机能够稳定运行.最终应用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能量回馈将电容参数最小化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雷小林,李世春,冉华军,张河宜,张勇[2](2018)在《一种基于动态相量法的交—直—交变频器系统简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Matlab/Simulink和Power System Blocksets对交—直—交变频器建模仿真耗时长的问题,运用动态相量法对交-直-交型变频器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首先建立基于开关函数的交—直—交变频器动态相量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只考虑开关函数的基频分量,巧妙地替代正弦脉宽调制环节,实现了变频器模型的简化。最后,阐述模型简化的理论依据,并通过仿真进行验证模型特性。结果表明:简化模型不仅保留了变频器系统的动态特性而且可以显着地缩短仿真耗时,尤其适合于对双馈风力、水力发电机组进行系统级仿真研究等应用场合。(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少林[3](2018)在《基于IGCT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在大功率传动领域内对变频器的迫切需求,本文对基于IGCT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进行设计。在介绍大功率变频器主回路多种拓扑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IGCT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的拓扑结构,通过计算大功率变频器主回路的电路参数和研究两电平电压源型变频器的空间矢量调制(SVM)控制策略,来设计其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并且建立仿真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首先,完整地介绍了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的拓扑结构,通过对比介绍了交直交变频器主回路中整流器和逆变器的多种拓扑结构方式,分析了基于IGCT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拓扑结构。并研究了 IGCT工作原理和其缓冲电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LCD+RCD缓冲电路,再从拓扑介绍和工作模式分析了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的拓扑结构。然后,对基于IGCT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进行设计。设计了大功率变频器主回路的电路参数,其主要包括整流、滤波和逆变电路的参数设计,在计算器件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的基础上,选择所满足要求的器件型号。设计了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变频器的SVM控制策略,其主要内容包括描述空间矢量调制的定义、开关工作状态的划分、空间矢量的建立、作用时间的计算方式和开关顺序的设计。设计了硬件系统,其主要包括主回路、DSP芯片电路、过流过压保护、直流母线电压保护、逆变器温度保护、电磁干扰(EMI)抑制电路、串口通讯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缓冲电路和电源电路的设计。设计了软件系统,其主要包括系统主程序的设计,SVM控制中断以及SVM调制波实现过程的设计,控制保护程序中的过流保护、直流母线电压保护和逆变器温度保护的设计,系统通信程序和人机交互程序的设计。最后,建立基于IGCT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搭建一台10MVA的大功率变频器实验模型,仿真与实验波形分析验证其设计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0)

殷仕诚[4](2017)在《小功率交直交双变频器提升机拖动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功率交直交双变频器提升机拖动技术在童亭矿主井电控系统上运用以来,实现了在加减速段无极调速,使速度变换更加平稳,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使用双变频器拖动,可确保一台变频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仍能实现全载全速运行,避免了主井提升系统的停运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7年18期)

杨培[5](2016)在《大功率IGCT交直交变频器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大功率IGCT交直交变频器的器件开关特性、换流过程、电磁能量传递过程、拓扑结构衍化组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了基于IGCT的10MVA/3.3kV NPC叁电平交直交变频器和基于NPC/H桥的20MVA/6.6kV五电平变频器,完成了大功率负载实验和工程应用。论文提出了一种精确的IGCT和二极管的功能型仿真模型,研究了 IGCT器件开关过程的开通瞬态特性;研究了 RLCD、RLD+RCD、RLCD+RCD等叁种不同类型缓冲电路应用时功率器件的开关瞬态特性,分析了开关瞬态过程各部件的损耗特性;提出一种新型RLCD+RCD缓冲电路的设计原则,在系统总损耗增加不多的条件下,提高变频器的最大输出容量。论文完整分析了基于IGCT的NPC叁电平变频器换流过程,明确指出了变频器的换流阶段和换流路径,分析了杂散参数、二极管特性、缓冲电路、死区时间及箝位电阻等因素对换流过程的影响,推导了变频器运行过程中不同功率器件的电压、电流和损耗的分布特性。论文研究了 PWM交直交变频器的电磁能量变换传递过程,交直交变频器电磁能量变换过程依据不同的时间常数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瞬态过程、交流与直流储能间的能量变换过程、交直交变频器有功能量传递过程等,提出了不同电路拓扑结构变频器中间直流储能电容的设计原则和计算公式。论文以基于IGCT器件的NPC叁电平功率单元为基础,提出了多种功率单元组合衍化的变频器拓扑方案,分析了电机开绕组叁电平、NPC/H桥五电平、NPC+NPC/H桥七电平等大功率变频器拓扑结构,给出了基于载波层迭的SPWM调制方式与输出谐波特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易于容量扩展、便于生产制造的超大容量交直交变频器拓扑结构衍化组合方案。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参与研制了基于IGCT的NPC叁电平变频器和NPC/H桥五电平变频器,完成了器件开关瞬态测试、大功率负载测试等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总院》期刊2016-12-01)

刘辉[6](2014)在《交直交变频器在矿山提升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计算机提升控制、交-直-交变频调速异步电机拖动的矸石山绞车电控系统的原理、结构框图及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本系统以两套PLC为控制核心,以变频器为调速手段,完成提升机的控制、保护及信号采集等功能。经长时间运行证明,其技术合理、效率高、安全可靠,能完全满足各项工艺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4年16期)

卢杰[7](2014)在《交—直—交变频器的谐波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电力系统中,各种非线性、冲击性、波动性负载大量增加,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负载带来的谐波畸变是影响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电力系统向非线性设备及负载供电时,这些设备或者负载在传递、变换、吸收系统所供给基波能量的同时,又把部分基波能量转换为谐波能量,向系统倒送谐波,使电力系统的正弦波形畸变,电能质量降低,损坏系统设备,直接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变频器是当代电力系统中主要的谐波源之一。论文以交-直-交变频器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变频器产生的谐波含量、谐波成分以及影响变频器谐波量的因素。论文在分析电压型变频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压型变频器网侧谐波特性;在分析电流型变频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流型变频器网侧谐波特性。运用数学工具傅里叶分解对谐波畸变率和各次谐波含量进行计算,详细分析了变频器中电容、电感参数大小对谐波特性的影响,从谐波角度出发确定变频器参数的选取原则。其次分析了变频器的负载侧谐波特性,探讨了负载大小对负载侧谐波特性的影响;最后分析变频器采用SPWM控制技术的谐波特性,探讨了载波比和调制度对输出电压畸变率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工作为电力系统中谐波主动治理技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为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谐波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4-06-30)

宋琪[8](2013)在《基于DSP及FPGA的交直交变频器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变频调速技术是电力电子行业一个重要的技术要点,涉及到大功率交流电动机的节能和负载调速。高压变频器与低压变频器不用,高压变频器没有成熟一致的拓扑结构。目前,高压变频器可以分为二极管钳位型、电容钳位型和单元级联型叁种主要结构形式。单元级联型有着输入侧对电网污染小;输出电压接近正弦波,不需要输出滤波器;结构简单,易模块化设计;控制方法易于实现等优点,所以本文以单元级联型高压变频器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课题研究。本文综述了高压变频器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分别对拓扑结构、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器件叁大方向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常用的H桥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做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载波相移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制技术能够在低开关频率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等效开关频率的效果,通过低次谐波的相互抵消提高等效开关频率,具有良好的谐波特性,因此本文采用了此调制技术,并给出了MATLAB的仿真和仿真结果,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载波相移调制方式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还对电机的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和仿真,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和转矩的闭环控制。由于H桥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的功率器件数量大,需要足够多的PWM触发脉冲来驱动,常用的单一芯片控制的方式不能满足对PWM脉冲的要求。本文把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分为了主控CPU模块、脉冲控制模块和功率器件驱动模块叁个部分来研究,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DSP(TMS32F28335)、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核心的变频器控制系统,以DSP为控制核心,用FPGA和CPLD作为辅助芯片产生多路PWM触发脉冲,并对叁种芯片在主控CPU模块、脉冲控制模块和功率器件驱动模块中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进行了介绍。同时,本文中应用的基于载波相移SPWM对电机进行的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方式进行了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3-11-18)

邬拥军,王霞[9](2013)在《交直交变频器在红庆梁矿提升机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红庆梁矿副井提升机电控系统为研究背景,阐述了提升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研究了交直交变频器在提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系统已经在现场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3年29期)

张立[10](2013)在《大型交直交变频器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井提升机是一种大型提升机电设备。为完成提升机在运行中的速度调节,有传统的采用绕线式电机转子串电阻的方法进行分段有级调速控制,它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控制方便;但缺点是转差功率以发热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能耗较高,且属于有级调速,机械特性较软。矿井提升机的负载为位势负载,要求传动装置能在四象限平滑运行,即能量可双向流动以满足下放重载的要求(电机处于发电状态);机械特性硬,启动力矩较大,以满足重载启动的要求(有别于风机、水泵);调速范围宽,以满足各种速度的要求(低速爬行或快速提升)。针对安全规程而言,矿井提升在加速与减速方面都有自己特殊的具体要求。最简单的速度图分为四个阶段。为了保证减速段速度能降下来,防止高速过卷故障的发生,通常按行程原则生成一个速度图,用于减速段的速度给定限制。可再生传动装置全数字交-直-交四象限变频器能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其性能优,控制精度高,功率因数为1,对电网谐波污染小等优点,将逐步广泛用于提升机传动系统。本文以ABB ACS6000直接转矩控制(DTC)能量回馈型变频器在提升机中的应用,介绍相关原理和运行调试。LCL滤波器可以抑制交流电压畸变和电流谐波。网侧变流器和电机侧变流器都有自己的RDCU控制单元和控制程序。网侧变流器将叁相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为传动单元的中间直流电路供电。进而中间直流电路向驱动电机的电机侧变流器供电。变频装置中的有源前端电源AFE为叁相电压型PWM整流电源,由于全控式开关器件(如IGBT)的实用化,AFE变流器已经成为成熟的可逆变流器。AFE变流器能将直流母线电压维持在恒定的给定值上。它既能作为整流器工作,也能作为逆变器工作,为电源侧的4象限运行。由于采用了自关断器件IGBT,通过恰当的PWM模式,可对交流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进行控制,并通过前端的各滤波、储能环节使交流输入电流接近正弦波。并且功率因数以1为中点而正负可调。在电机侧的制动能量通过逆变器返回而使直流母线电压升高时,可以使交流输入电流的相位与电源电压相位相反,实现再生发电运行,并将再生功率回馈到交流电网去,这时AFE整流器工作在有源逆变状态。AFE整流/逆变器为新一代交-直流环节。它采用自关断器件IGBT作为功率器件,并且采用正弦波的脉宽调制技术。从而避免了可控硅类功率元件的整流/回馈单元,由于电网侧故障而容易发生的逆变颠覆的弊端,使AC-DC环节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由于AFE整流/逆变器前端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均已滤波成正弦波形,电压与电流正弦波形间的相位差角可以按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设定,因此功率因数可调。它甚至可以对供电系统进行有源的功率因数补偿。AFE刚接入电网时,IGBT先不工作,电网侧电流经IGBT旁边反并联的续流二极管整流,对直流电容充电,等到直流电压Ud上升到最大值后,PWM开始共作,IGBT导通时流经进线电抗的电流增大,电抗的储能增加,而当IGBT关断时,电抗储备的能量放出,经续流二极管向直流电容充电,使Ud增大,进线电流又降到原处,以此循环。根据直接转矩控制原理,该系统主要环节是砰-砰控制的转矩滞环调节器和磁链滞环调节器。速度调节器ASR输出转矩给定值Te*,然后与来自转矩观测器的观测值Te比较,送入转矩调节器做砰-砰控制。在Te*后面设置转矩控制内环,可以抑制磁链变化对转速子系统的影响。同时磁链给定值Ψs*与观测值Ψs通过磁链调节器比较,输出的磁链调节信号与转矩调节信号送入开关状态选择器调节。根据旋转方向,磁链增加或减小,转矩增加或减小,及磁链矢量旋转位置,按照直接转矩控制原理选择合适的电压矢量,确定变流器的开关模式。控制变频器各开关原件的开关状态,达到控制转矩和磁链的目的。为了能够使调速系统精确度提高,我们可以采用转速闭环调节系统。对于矿井提升机的工艺,如果只采用转速闭环这个环节,就存在转速跟随误差。并且不能满足提升机作为位势负载,在松闸开车时有下坠危险。故采用复合控制方案是是本论文提出解决上面问题的途径。本解决方案是在基本反馈控制系统中增加了两个力矩前馈控制的环节。本文所述方案成功投入运行以来,系统工作稳定,满足了提升工艺的要求。电机速度对控制速度给定跟随良好。系统不但能满足重载启动,宽范围调速等提升要求,而且运行稳定,功率因数为1,对电网谐波污染小,四象限运行节能性能突出。在大功率提升机传动系统中,其性能优良,适合推广。(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3-04-01)

交直交变频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Matlab/Simulink和Power System Blocksets对交—直—交变频器建模仿真耗时长的问题,运用动态相量法对交-直-交型变频器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首先建立基于开关函数的交—直—交变频器动态相量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只考虑开关函数的基频分量,巧妙地替代正弦脉宽调制环节,实现了变频器模型的简化。最后,阐述模型简化的理论依据,并通过仿真进行验证模型特性。结果表明:简化模型不仅保留了变频器系统的动态特性而且可以显着地缩短仿真耗时,尤其适合于对双馈风力、水力发电机组进行系统级仿真研究等应用场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直交变频器论文参考文献

[1].孟彦京,高钰淇,谢仕宏.交直交变频器直流滤波电容的参数最小化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2].雷小林,李世春,冉华军,张河宜,张勇.一种基于动态相量法的交—直—交变频器系统简化模型[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8

[3].陈少林.基于IGCT两电平电压源型交直交大功率变频器设计[D].湖南大学.2018

[4].殷仕诚.小功率交直交双变频器提升机拖动技术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

[5].杨培.大功率IGCT交直交变频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6

[6].刘辉.交直交变频器在矿山提升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4

[7].卢杰.交—直—交变频器的谐波分析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8].宋琪.基于DSP及FPGA的交直交变频器研究与实现[D].辽宁科技大学.2013

[9].邬拥军,王霞.交直交变频器在红庆梁矿提升机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

[10].张立.大型交直交变频器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3

标签:;  ;  ;  

交直交变频器论文-孟彦京,高钰淇,谢仕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