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比色法论文-刘亚萌,万楠,胡晓芳

化学比色法论文-刘亚萌,万楠,胡晓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比色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NPt-Direct,Blue-Carba,血培养,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

化学比色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萌,万楠,胡晓芳[1](2019)在《CNPt-Direct与Blue-Carba化学比色法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NPt-Direct与Blue-Carba化学比色法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2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采用CNPt-Direct与Blue-Carba化学比色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并与基因测序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再从42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菌株中随机抽取23株模拟血培养,对其进行CNPt-Direct与Blue-Carba化学比色法检测,并与基因测序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 42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中,35株携带耐药基因,7株不携带常见耐药基因。CNPt-Direct与Blue-Carba化学比色法检出阳性35株,阴性7株,即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均为100.0%,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1.000(P<0.05)。23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模拟血培养,CNPt-Direct与Blue-Carba化学比色法检出阳性17株,阴性6株,即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均为100.0%,特异性均为85.7%,准确度均为95.7%,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893(P<0.05)。结论 CNPt-Direct与Blue-Carba化学比色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阳性血培养瓶中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检出时间从24~48 h缩短至3~5 h,有助于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和增强院内感染控制。(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吕旭,李鹏飞,韩建[2](2019)在《化学比色法检测爆炸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以化学比色法为原理的比色检测方法在爆炸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比色传感器、比色传感器阵列以及基于新型材料基底的化学比色传感器。展望了化学比色方法在爆炸物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19年05期)

刘瑞锁,王克强,付成燕,张本文,韩国新[3](2014)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血清碳酸氢根(HCO3-)测定方法。方法应用自配试剂建立两步终点测定法,可满足全自动和手工半自动测定,并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法比色液吸收峰556~558nm,线性范围1~50 mmol/L,批内CV 2.56%,批间CV 3.55%,回收率96~103%,与血气分析仪(X)相关良好,Y=0.48+0.989X,r=0.982(n=40),脂血、溶血、黄疸标本对结果无影响,健康人静脉HCO3-浓度x珋±s=25.76±2.26 mmol/L。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试剂稳定,成本低廉,适合各级医院常规和急症使用。(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杨孝容,聂丽,张海连,刘凡[4](2014)在《高中化学“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实验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的一个实验"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的实验条件和样品处理中存在不足,影响实验的可操作性和重现性;经过条件优化,改进后的实验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期刊2014年01期)

刘晓玲,周艳秋,高红军,王洪武[5](2010)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的室间比对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室间比对是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根据预定条件,由两个或更多个实验室就相同或类似的试验项目开展的组织、实施和评估活动。通过参加实验室比对,可以确定实验室对特定试验测量的能力,了解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并进一步监控实验室的持续检测能力,识(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0年12期)

戴国奎,关若萍,范元志,曹开源,胡灼明[6](2009)在《化学比色法和自动生化法检测肿瘤相关物质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化学比色法和自动生化法两种方法测定肿瘤相关物质(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对这两种方法学进行对比评价,为临床上方法学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两种方法检测恶性肿瘤组、一般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TSGF水平,对各组敏感性、特异性等诊断效率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种方法测定TSGF结果的异同。结果:两种方法学检测TSGF在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方面接近(P>0.05);自动生化法ROC曲线较化学比色法离机会线更远;TSGF在各恶性肿瘤组与一般疾病组、健康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05);一般疾病组TSGF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5)。结论:化学比色法和自动生化法检测TSGF在辅助诊断恶性肿瘤方面符合率高,其结果具可比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16期)

张峻,郭盈[7](2008)在《硫酸二甲酯的吸附剂采样-化学比色法测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二甲酯是一种毒性大、挥发性强的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易燃液体,通常微带洋葱臭味,极易水解生成硫酸和甲醇,且能散发出毒性蒸气,直接对作业人员产生危害。硫酸二甲酯微溶于水而溶于醇类,在有机合成中(本文来源于《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期刊2008年04期)

张少斌,林英,刘慧[8](2007)在《生物化学比色法实验教学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色法是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物质的定量测定。针对实验原理、步骤设计及结果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技术。(本文来源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刘瑞锁,张本文,王克强,郝学梅,赵辉[9](2006)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血清碳酸氢根(HCO3-)测定方法。方法应用自配试剂建立两步终点测定法,可满足全自动和手工半自动测定,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该法比色液吸收峰556~558 nm,线性范围1~50 mm o l/L,批内CV 2.56%,批间CV 3.55%,回收率96%~103%,与血气分析仪(X)相关良好,Y=0.48+0.989X,r=0.982(n=40),脂血、溶血、黄疸标本对结果无影响,健康人静脉HCO3-浓度x-±s=25.76±2.26 mm o l/L。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试剂稳定,成本低廉,适合各级医院常规和急诊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06年04期)

王民玉[10](2005)在《标准液基质效应对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CU~(2+)、Zn~(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铜、锌等离子的浓度在生化检验中使用仍较为普遍,许多试剂盒中配备的标准液为水溶性单一标准。我们发现因基质效应的影响,用水溶性标准液定标后检测病人血清中CU2+、Zn2+浓度偏低,因此建议改用血清性复合标准液定标,以求与标本的基质环境相(本文来源于《齐鲁医学检验》期刊2005年06期)

化学比色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述了以化学比色法为原理的比色检测方法在爆炸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比色传感器、比色传感器阵列以及基于新型材料基底的化学比色传感器。展望了化学比色方法在爆炸物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比色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萌,万楠,胡晓芳.CNPt-Direct与Blue-Carba化学比色法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9

[2].吕旭,李鹏飞,韩建.化学比色法检测爆炸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分析计量.2019

[3].刘瑞锁,王克强,付成燕,张本文,韩国新.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方法学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

[4].杨孝容,聂丽,张海连,刘凡.高中化学“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实验改进[J].化学教育.2014

[5].刘晓玲,周艳秋,高红军,王洪武.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的室间比对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

[6].戴国奎,关若萍,范元志,曹开源,胡灼明.化学比色法和自动生化法检测肿瘤相关物质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

[7].张峻,郭盈.硫酸二甲酯的吸附剂采样-化学比色法测定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

[8].张少斌,林英,刘慧.生物化学比色法实验教学的改进[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9].刘瑞锁,张本文,王克强,郝学梅,赵辉.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

[10].王民玉.标准液基质效应对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CU~(2+)、Zn~(2+)的影响[J].齐鲁医学检验.2005

标签:;  ;  ;  ;  

化学比色法论文-刘亚萌,万楠,胡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