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毒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秀水134-Bt,Bt毒蛋白,时空表达
毒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白建江,张建明,朴钟泽,方军,杨瑞芳[1](2018)在《转基因抗虫水稻秀水134-Bt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ELISA)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秀水134-Bt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组织中Bt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秀水134-Bt毒蛋白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不同器官中表达量明显不同。Bt毒蛋白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叶鞘次之,根、茎、小穗中表达量相对较低,成熟种子中几乎检测不到。不同发育期叶片Bt毒蛋白的表达有显着差异,Bt毒蛋白表达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减少。研究结果可为转基因抗虫水稻适宜检测时间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殷亦情,张博[2](2018)在《Bt毒蛋白在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玉米中Bt毒蛋白常用转化方法、转化体的鉴定方法、抗虫性分析鉴定、以及遗传稳定性。进而探讨了Bt毒蛋白基因在玉米遗传转化上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供读者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03期)
詹发强,侯敏,杨蓉,杨文琦,侯新强[3](2018)在《光杆菌(NLK-1)Txp40毒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光杆菌存在于嗜菌异小杆线虫肠道内,并与其互惠共生,其能够产生多种高效、广谱的杀虫蛋白及毒素,是近年来继苏云金芽胞杆菌(Bt)之后挖掘新型杀虫蛋白及杀虫基因的热点研究对象。【目的】克隆Photorhabdus luminescens(NLK-1)Txp40毒蛋白基因,分析其与已知其他同属共生菌相似毒蛋白在基因序列、蛋白组成、理化性质及构象的区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初步测定其杀虫活性。【方法】采用侵染的大蜡螟幼虫血腔直接分离初生型共生细菌,根据已报道的序列经比对分析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质粒p MD19-T后测序,利用Expasy在线Prot Param tool预测其基本理化特性参数,NPS@-Network Protein Sequence Analysis在线工具进行二级结构预测。通过克隆、酶切、连接目的基因在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利用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菌体超声破碎离心,以毒蛋白含量较高的上清溶液对大蜡螟幼虫进行饲喂和血腔注射毒性测定。【结果】Photorhabdus luminescens(NLK-1)Txp40毒蛋白基因全长为1 008 bp,与已知相关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为94%,与已知40 k D相关蛋白的氨基酸相似性达到99%,分子量37.9 k D,p I 8.37,二级结构预测表明其主要由α螺旋35.71%,无规卷曲54.46%,延伸链9.52%组成,跨膜区域与已知蛋白基本相似,克隆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NLK-1)Txp40,SDS-PAGE分析其在38 k D处有特异条带,蛋白分子量与预测值基本一致,且表达相对单一,表达量较高。Photorhabdus luminescens(NLK-1)Txp40蛋白对大蜡螟幼虫具有较高的血腔毒性,大蜡螟幼虫注射5μL蛋白粗提液剂量下48 h内致死率达100%,未发现胃毒活性。【结论】获得Photorhabdus luminescens(NLK-1)Txp40毒蛋白基因,比对、分析了与已知基因在序列组成、蛋白基本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的异同,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诱导表达,验证了Photorhabdus luminescens(NLK-1)Txp40毒蛋白具有较高的大蜡螟幼虫血腔毒性,为进一步发掘Photorhabdus luminescens(NLK-1)中的杀虫功能基因和蛋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白建江,朴钟泽,方军,李刚燮,杨瑞芳[4](2017)在《转基因抗虫水稻秀水134-Bt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首要问题。水稻虫害控制主要是喷洒化学农药,但是农药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收效也越来越小。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新品种是解决水稻虫害的有效途径。我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于2008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对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秀水134-Bt是上海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粳稻秀水134为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导入抗虫基因crylAcl获得的稳定转基因纯系。秀水134-Bt田间对螟虫具有高度抗性,且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因为抗性基因的导入而发生明显改变,为水稻转基因抗虫育种提供了一个新材料,同时为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品化推广提供技术储备。本研究以秀水134-Bt为研究材料,以非转基因的秀水134为阴性对照,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研究秀水134-Bt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组织中Bt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秀水134-Bt毒蛋白在各个组织中均表达,但不同器官中表达量明显不同,不同组织器官中Bt蛋白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叶鞘次之,根、茎、小穗中相对表达量较低,成熟种子中几乎检测不到。不同发育期叶片Bt蛋白的表达有显着差异,Bt毒蛋白表达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减少。研究结果为转基因抗虫水稻适宜检测时间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10-19)
陈盼飞,任亚超,张军,王进茂,杨敏生[5](2016)在《8年生嫁接转基因杨树Bt毒蛋白的表达与运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经历多年生长和对复杂自然环境适应后,嫁接的8年生转基因741杨中外源Bt基因是否稳定存在及表达,探索成年树木Bt毒蛋白的运输部位、运输量、运输的方向性和积累等规律。【方法】利用转Bt Cry1Ac基因741杨与未转基因741杨互为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在自然条件下生长8年后,对2种不同嫁接方式杨树砧木和接穗的Bt Cry1Ac基因进行PCR检测和验证,利用ELISA技术对成年嫁接杨树的不同部位、不同组织进行毒蛋白含量检测。【结果】Bt Cry1Ac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Pb29/741嫁接杨中接穗部分和741/Pb29嫁接杨中砧木部分均扩增出与阳性对照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其余非转基因部分和阴性对照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证明Bt基因在嫁接杨树的转基因部分稳定存在,未发现外源基因丢失现象。ELISA检测表明,2种不同嫁接方式处理的741杨砧木和接穗的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和髓中均检测到Bt毒蛋白存在,证明Bt基因在8年生转基因嫁接741杨中稳定表达,且Bt毒蛋白可以在成年嫁接741杨的砧木和接穗间运输。Pb29/741成年株中,根部为非转基因部分,地上枝干部分为转基因组织,地上转基因组织能够表达Bt毒蛋白,其含量呈现出树冠外侧向内侧逐渐升高,树干部分向下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可以向根和树干基部非转基因组织运输和积累,以韧皮部运输为主。741/Pb29成年株中,根部为转基因部分,地上枝干为非转基因组织,根和树干基部组织也可以表达Bt毒蛋白,且可以由根部和干基部由枝干向树冠外侧运输并积累,以韧皮部运输为主;非转基因枝干部分呈现出树干向上逐渐降低,树冠内侧向外侧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尽管嫁接方式不同,嫁接的转基因杨树经历8年生长和复杂自然环境的影响和适应后,Bt毒蛋白的运输都呈现出由转基因组织向非转基因组织运输现象,毒蛋白含量呈现出类似由源向库运输和积累的趋势。转基因杨树可以通过传统嫁接方式在生产上应用,以提高转基因林木的生态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张文林,任亚超,张益文,刘红梅,张军[6](2016)在《不同光质LED光源对转基因杨树叶片Bt毒蛋白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不同光质对杨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转基因741杨株系Pb29为试材,利用LED精量调制光源,设置红光、蓝光、红蓝光、白光4个处理,测定不同光质处理下Pb29的Cry1Ac毒蛋白含量、形态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蓝光处理下的Cry1Ac毒蛋白的表达量最大,白光次之。除了叶片长/宽的值在蓝光处理下最大外,红蓝光处理下的741杨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及株高均高于其它处理。除叶绿素b的含量在红光处理下最大外,叶绿素a、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在白光处理下最大,红蓝光次之,且白光与红蓝光间无显着差异。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Ⅱ、ETR、q P)在蓝光和红蓝光处理下高于其它处理,在白光和红蓝光处理下的Fv/Fm高于其它处理,q N在红光处理下最大。由此可知,不同光质对杨树幼苗的生长具有调控作用。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不同光质对杨树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黄凤兰,雷雪,赵永,李国瑞,罗蕊[7](2016)在《毒蛋白A链基因被共抑制的蓖麻种子中毒蛋白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毒蛋白含量低的蓖麻转基因新材料,以毒蛋白A链基因被共抑制的转基因蓖麻植株的T0、T1、T2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中的毒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磷酸盐提取法、BCA试剂盒、UVwin5紫外软件V5.1.0、Band Scan蛋白定量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种子中毒蛋白含量,获得了2个共抑制后稳定遗传的材料,即T2-9-1、T2-15,毒蛋白A链含量均为0,毒蛋白B链含量分别为对照通蓖5号的77.63%,83.38%。这2个材料可以作为低毒蛋白含量的蓖麻材料进行推广。(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沈海涛,王爱英,李玉霞,祝建波[8](2015)在《新疆陆地棉转天麻毒蛋白基因GAFP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在天麻中克隆的天麻毒蛋白基因(GAFP)转化棉花,经PCR和RTPCR鉴定,证实得到了5个转基因株系672GAFP-1,672GAFP-2,672GAFP-3,672GAFP-4,672GAFP-5。通过两年在无病田和病圃中连续种植分析转基因植株抗病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GAFP的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无显着影响;转基因株系672GAFP-1,672GAFP-2,672GAFP-5在病圃中的抗病指数、株高、产量和纤维品质与受体材料672差异显着(P<0.05),产量较对照提高近30%;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具较强耐枯、黄萎病能力,且能稳定遗传。(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杨国庆,李丽,石朝鹏,吴进才[9](2014)在《4种农药对转Cry 2A基因水稻毒蛋白表达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Cry 2A基因水稻为材料,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4种农药(吡蚜酮、井冈霉素、叁唑磷和氯虫苯甲酰胺)不同浓度于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施用后转基因水稻的Bt毒蛋白含量、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和谷丙转氮酶(GP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分蘖期,4种农药处理均显着降低Bt毒蛋白含量,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加大而下降更为明显,GOT和GPT活性也不同程度的下降。至孕穗和抽穗期,这种影响逐渐减弱。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植株GOT、GPT活性与同时期Bt毒蛋白含量呈正相关。由此推断,农药处理导致转Cr3,2A基因水稻Bt毒蛋白含量下降与植株体内氮代谢改变有关。(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刘红玲,沈海涛,祝建波,邱红林,王彦芹[10](2014)在《脂质体包装农杆菌毒蛋白提高棉花转基因的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了表达载体pBin438-GFP、农杆菌毒蛋白与脂质体等6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对棉花花粉通道法转基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质体包装显着提高了转基因棉花的成铃率,由16.5%提高到24.17%。对比不加脂质体所对应的组合都对转基因的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在脂质体包装的不同组合中,农杆菌毒蛋白显着提高了转基因的效率,由1.4%提高到4.7%。本研究借助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的优势,导入T-DNA携带的目的基因GFP及脂质体包装的农杆菌毒蛋白(VirD1、VirD2、VirE2),提高了棉花基因转化效率,为棉花转基因育种提供更多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毒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综述了玉米中Bt毒蛋白常用转化方法、转化体的鉴定方法、抗虫性分析鉴定、以及遗传稳定性。进而探讨了Bt毒蛋白基因在玉米遗传转化上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供读者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毒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白建江,张建明,朴钟泽,方军,杨瑞芳.转基因抗虫水稻秀水134-Bt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8
[2].殷亦情,张博.Bt毒蛋白在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J].南方农机.2018
[3].詹发强,侯敏,杨蓉,杨文琦,侯新强.光杆菌(NLK-1)Txp40毒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预测[J].微生物学通报.2018
[4].白建江,朴钟泽,方军,李刚燮,杨瑞芳.转基因抗虫水稻秀水134-Bt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分析[C].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5].陈盼飞,任亚超,张军,王进茂,杨敏生.8年生嫁接转基因杨树Bt毒蛋白的表达与运输[J].林业科学.2016
[6].张文林,任亚超,张益文,刘红梅,张军.不同光质LED光源对转基因杨树叶片Bt毒蛋白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6
[7].黄凤兰,雷雪,赵永,李国瑞,罗蕊.毒蛋白A链基因被共抑制的蓖麻种子中毒蛋白含量的测定[J].华北农学报.2016
[8].沈海涛,王爱英,李玉霞,祝建波.新疆陆地棉转天麻毒蛋白基因GAFP特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
[9].杨国庆,李丽,石朝鹏,吴进才.4种农药对转Cry2A基因水稻毒蛋白表达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4
[10].刘红玲,沈海涛,祝建波,邱红林,王彦芹.脂质体包装农杆菌毒蛋白提高棉花转基因的效率[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