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角测量系统论文-任丽君

攻角测量系统论文-任丽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攻角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目视觉,无人机,姿态角,编码靶标

攻角测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任丽君[1](2019)在《基于机载单相机的无人机姿态角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新型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以及无人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重要作用,将传统无人机技术结合新兴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新型无人机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例如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的低载荷和高能耗,难以在其机体上安装高精度的惯性导航装置来辅助着陆,这就对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姿态角解算技术提出了挑战。国内外专家学者以视觉测量作为研究内容,使用了不同种类的无人机机型,单个或多个视觉传感器,不同种姿态角解算方法求取无人机姿态角,来辅助无人机自主着陆。目前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姿态角解算技术大多使用多幅图像,并且通过匹配图像来获取无人机姿态角。然而,较快的飞行速度、不断变化的姿态角度以及高复杂度的图像匹配算法容易导致解算出来的姿态角与无人机真实的姿态角不匹配,会有一定的延迟。此外,多数方法在无人机姿态角测量时采用的是固定焦距镜头,随着着陆过程中距离缩短,固定焦距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无人机姿态角的解算精度。因此,本文研究了适用于变焦距系统下利用单幅图像解算出无人机姿态角的测量方法。该方法以编码靶标作为合作目标,根据相机透视投影模型以及叁维坐标系转换关系,利用单幅包含任意五个编码标志点的图像即可获得无人机姿态角。其中选取带起始点的编码靶标作为无人机姿态角测量系统的合作目标,与传统的Ma.Y.B编码标志点相比,自主设计的带起始点的编码标志点具有较高的编码容量。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在编码标志点受到压缩变形时,依旧能成功解码,表明了该编码靶标的解码稳定性。本文进行了实验室条件下以及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姿态角解算验证实验。在不同焦距镜头实验中,俯仰角的平均误差是0.36°,翻滚角的平均误差为0.40°,偏航角的平均误差为0.38°,验证了变焦距下算法依旧具有较高精度。在探究姿态角变化对测量精度影响的实验中,控制无人机俯仰角从-45°增加到-15°,滚动角从+30°减小到-30°,偏航角从+15°减小到-15°。实验结果表明,在无人机大姿态角变化范围内,本文方法的测量精度均保持在1°以内。此外,当无人机处于0°翻滚角时,该方法可以实现0.25°的平均测量误差,当翻滚角逐渐偏离0°时,该方法的测量误差逐渐增大。以上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协助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降落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视觉的姿态角度测量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李梦雪,熊伟,徐佳佳,胡逸州,王继鹏[2](2018)在《柔性喷管六自由度真实摆角测量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发动机柔性喷管推力矢量控制伺服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种能够真实反映柔性喷管在全轴摆动状态下的动态特性的试验系统;两组角位移传感器输出轴通过十字型构件组合在一起,正交配制,线位移传感器则和十字型构件上固定的一组角位移传感器输出轴联结在一起,组成极坐标传感器,可以准确实时获得柔性喷管在全轴摆动过程中的六自由度数据;该真摆角测量系统能够用于测量固体发动机柔性喷管空间摆角、摆心变化量及推力矢量控制伺服系统性能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11期)

徐悦,陶建伟[3](2018)在《飞机高精度迎角测量系统的安装和标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迎角传感器是现代飞机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关键参数测量设备。迎角信号是飞控系统使用的重要参数,其精确度会直接影响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本文从迎角的测量原理出发,研究了飞机迎角系统设计安装过程中的误差组成和控制方式,提出了迎角传感器的高精度安装设计方案,和机上地面标定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迎角测量工装的设计方法,对飞机迎角系统设计制造过程中误差控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28期)

张新民,张维[4](2018)在《柔性喷管摆角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固体火箭的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中,柔性喷管摆角信息作为姿态控制的反馈量,是必不可少的。采用传统的采集方式,无法满足和适应当前的试验规模与环境的要求,由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摆角测量系统,以满足试验需求。该系统采用CPCI总线计算机,为减小长距离传输对摆角信号的干扰,提高喷管摆角信号的测量品质,采用光纤网络与仿真计算机进行通信;软件基于RTX实时系统开发,设计了驱动函数库及应用程序。最后对系统的实时性及采样结果进行了分析,该系统满足仿真试验系统要求。(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熊磊[5](2018)在《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旋翼摆振角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翼运动参数测量直接关系到直升机的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和武器系统的准确性,是直升机研制、生产和使用维护中的重要检查项目,直升机旋翼摆振角是直升机旋翼桨叶运动参数之一。本文采用四目立体视觉技术开展直升机摆振角测量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对课题组研发的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旋翼挥舞角测量系统进行改进,提高了系统在实际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硬件方面,改进相机触发输入信号接口,克服了原系统中高速采集左右相机不同步的现象;增加远程控制计算机,提高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在软件方面,优化了界面流程操作,便于动态设置参数;优化了相机标定与叁维测量的代码,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经过现场测试,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2)研究了标记点检测方法。针对高速欠曝光环境下桨叶图像中标记点存在漏检的问题,研究并实现一种基于CLAHE图像增强的标记点检测方法。首先,设置CLAHE裁减系数,用于调节增强效果;其次,利用OpenCV库提供的CLAHE函数进行图像增强;再次,利用EDPF方法进行标记点的轮廓检测;最后,利用自适应阈值CIC方法对圆形标记点轮廓进行筛选。通过对现场环境中大量桨叶标记点图像进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对高速欠曝光环境中标记点检测的有效性。(3)研究了标记点匹配方法。为解决传统匹配方法存在抗干扰性差,以及因部分标记点未识别导致匹配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内矩阵圆的匹配方法。首先,根据内矩阵圆的排列设计查找符合条件的内矩阵圆;然后,根据内矩阵圆的位置查找导向圆,对标记点进行排序;最后,对缺损的标记点区域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方法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对大量现场环境中靶标与桨叶标记点的匹配测试,验证了该方法在存在干扰与复杂背景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4)提出了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旋翼摆振角测量方法。首先,将四目立体视系统同步采集所有方位的桨叶图像,并将图像进行校正、增强处理;其次,对图像进行标记点检测、标记点匹配操作,并根据视差原理计算标记点的叁维坐标;然后,利用全站仪将两组摄像机坐标系转换至同一坐标系;最后,建立旋翼坐标系,并根据摆振角计算公式计算出旋翼摆振角。经过大量旋翼测量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摆阵角测量有效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8-06-01)

杨明,余菲,王继鹏[6](2018)在《摆动喷管摆角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测量固体发动机柔性喷管在空间多自由度时的实时参数,研制了一种摆动喷管摆角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摆角测量装置子系统和六自由度运动参数采集与处理子系统组成。摆角测量装置子系统为线位移传感器和角位移传感器提供电源适配和信号变换,六自由度运动参数采集与处理子系统采用PXI的模块化设计平台,软件设计中采用针对测试系统的开发软件Lab Windows/CVI。(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邹伟昊[7](2017)在《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旋翼挥舞角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旋翼桨叶挥舞角是验证旋翼制造工艺,以及反映旋翼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直升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精确测量对直升机维护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双目立体视觉直升机旋翼挥舞角测量系统会受到视场大小、摄像机分辨率的限制,以及测量物的自遮挡,本文采用四目立体视觉技术,开展了直升机旋翼桨叶挥舞角测量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旋翼桨叶挥舞角测量系统。根据需求分析,进行了挥舞角测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完成了软硬件的联调。硬件方面,根据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完成了摄像机、图像采集卡、PC机、倍频器、全站仪和光源等硬件设备的选型。软件方面,根据系统需求,完成了软件总体设计,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图像采集、四目立体视觉标定、标记点叁维信息计算和挥舞角计算等功能模块,并利用Visual Studio 2010实现了各模块功能。经过软硬件联调,本文设计的测量系统可满足用户需求。(2)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全站仪的四目立体视觉标定方法。首先,将四目立体视觉分成两组双目立体视觉,并完成立体标定;然后,将棋盘格靶标分别放置在两组双目立体视觉视场中并采集棋盘格图像,并计算棋盘格角点在两组摄像机坐标系下的叁维坐标,同时利用全站仪采集棋盘格角点在全站仪坐标系下的叁维坐标;最后,利用两组摄像机坐标系和全站仪坐标系下的角点叁维坐标计算出两组摄像机坐标系与全站仪坐标系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坐标系间的位置关系分别将两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转换到全站仪坐标系下,即完成四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通过真实的四目立体视觉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可满足直升机旋翼挥舞角测量要求。(3)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目立体视觉桨叶挥舞角测量方法。首先,利用四目立体视采集不同方位粘有标记点的桨叶图像对,两对双目立体视觉各分管桨叶轨迹平面的180°;其次,通过图像校正、标记点检测、标记点匹配和双目立体视觉标定结果计算出桨叶图像中标记点在双目立体视觉坐标系下的坐标,并利用四目立体视觉标定结果计算标记点在全站仪坐标系下的叁维坐标;再次,利用桨叶上标记点的叁维坐标,计算旋翼坐标系,并将全站仪坐标系下的叁维坐标转换到旋翼坐标系下;最后,根据挥舞角计算公式,利用旋翼坐标系下的标记点叁维坐标计算出桨叶挥舞角大小。以刚性叶片模拟直升机旋翼桨叶,开展了挥舞角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满足直升机旋翼挥舞角测量要求。(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7-06-01)

肖文健,马东玺,陈志斌,张勇,肖程[8](2016)在《大尺寸空间角测量系统光轴指向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被测对象相距较远,高精度的公共测量基准难以建立,因此大尺寸空间角测量的难度较大。为了解决大尺寸条件下空间角的现场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基准的大尺寸空间角测量方法。首先,阐述了大尺寸空间角的测量原理并且设计了测量系统。然后,对测量系统中基于二维振镜的光轴指向不确定度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各类误差对光轴指向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后,利用蒙特卡洛仿真对各项误差所引起的光轴指向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为光轴跟踪装置的误差分配及其指向精度的现场评估等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6年11期)

鲁迎春,刘士兴,黄正峰[9](2016)在《基于虚拟仪器的自整角机轴/角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自整角机轴角数字转换芯片检测方法(SDC)功能单一、灵活性差、成本高等缺点,实现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轴角测量的设计方法。该系统摒弃了传统的PC-DAQ结构方案,设计了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卡,有效地降低了硬件成本;以Lab VIEW软件平台为基础开发了上位计算机数据获取软件,运用函数库实现数据传输、角度解算、数据动态显示和保存等多种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预期功能,检测轴角测量精度能达到3.72'。(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6年09期)

路文超,赵勇,罗斌,潘大宇,王成[10](2015)在《基于Android手机的水稻剑叶角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速、无损地测量水稻剑叶角,设计了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便携式水稻剑叶角无损测量系统。采用智能手机后置摄像头获取水稻剑叶基部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直线检测、K-means聚类和向量方法等处理过程,得到水稻剑叶角。基于Android编程技术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实现了在Android平台下利用JNI和Android NDK调用基于Open CV库的剑叶角提取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新建试验、材料信息输入、摄像头获取剑叶基部图像、计算输出剑叶角及保存数据等界面操作流程。利用该测量系统在田间对4个品种的80株水稻进行剑叶角测量试验,以验证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和人工用量角器测量结果相比,该系统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34°,相对误差为2.7%,测量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为0.997,能有效测量剑叶角。(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攻角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发动机柔性喷管推力矢量控制伺服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种能够真实反映柔性喷管在全轴摆动状态下的动态特性的试验系统;两组角位移传感器输出轴通过十字型构件组合在一起,正交配制,线位移传感器则和十字型构件上固定的一组角位移传感器输出轴联结在一起,组成极坐标传感器,可以准确实时获得柔性喷管在全轴摆动过程中的六自由度数据;该真摆角测量系统能够用于测量固体发动机柔性喷管空间摆角、摆心变化量及推力矢量控制伺服系统性能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攻角测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任丽君.基于机载单相机的无人机姿态角测量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2].李梦雪,熊伟,徐佳佳,胡逸州,王继鹏.柔性喷管六自由度真实摆角测量系统研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3].徐悦,陶建伟.飞机高精度迎角测量系统的安装和标校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

[4].张新民,张维.柔性喷管摆角测量系统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

[5].熊磊.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旋翼摆振角测量系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

[6].杨明,余菲,王继鹏.摆动喷管摆角测量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8

[7].邹伟昊.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的直升机旋翼挥舞角测量系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

[8].肖文健,马东玺,陈志斌,张勇,肖程.大尺寸空间角测量系统光轴指向不确定度评定[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

[9].鲁迎春,刘士兴,黄正峰.基于虚拟仪器的自整角机轴/角测量系统设计[J].微电机.2016

[10].路文超,赵勇,罗斌,潘大宇,王成.基于Android手机的水稻剑叶角测量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5

标签:;  ;  ;  ;  

攻角测量系统论文-任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