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属性论文-孙优兰,黄永光,唐东亚,吴兴琴

活性属性论文-孙优兰,黄永光,唐东亚,吴兴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属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银花尾酒,食醋,气味活度值(OAV),感官,特征风味

活性属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优兰,黄永光,唐东亚,吴兴琴[1](2019)在《基于香气活性值及感官属性对金银花尾酒酿造风味食醋特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银花尾酒为主要原料,经醋酸发酵酿造特色金银花风味食醋。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风味食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香气活性值探讨风味食醋的关键风味物质,通过化学检测结合感官定量,比较分析风味食醋与品牌醋的香气结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风味食醋中定性定量出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62种,其中萜烯类物质是风味食醋中特有的一类物质;分析确定了风味食醋中关键风味化合物15种;与3种品牌醋相比,风味食醋中的特征风味物质有28种,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对乙基愈创木酚和α-松油醇,经感官分析发现,花香、青香和木香是风味食醋的主要特征香气。该研究为金银花尾酒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食醋风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5期)

王振宇,胡慧敏,龚迪,张国军,Dov,PRUSKY[2](2019)在《Trichothecium roseum的酸碱属性及pH值对其胞外酶活性和致病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果实的酸碱性质,测定3种pH值孢子悬浮液接种对苹果果实病斑直径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T. roseum接种"富士"苹果,测定果实病斑处的pH值变化。用pH值分别为3、5和7的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观察接种对果实病斑直径及病斑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T. roseum接种后果实病斑处的pH值显着升高,由第0天的3.54升高至第12天的4.84,提高了36.7%。3种pH值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后,以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直径最大,第9天时分别高出pH 5与pH 3接种的35.2%与68.0%。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处具有最高的果胶酶及纤维素酶活性,第9天时的果胶甲酯酶、果胶甲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分别为pH 3接种的2.95、1.61倍和1.68倍,为pH 5接种的2、1.25倍和1.39倍。此外,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处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第9天的活性分别为pH 3接种的1.97倍和1.64倍,为pH 5接种的1.33倍和1.3倍。结论:T. roseum属碱化菌,中性或偏碱环境可提高该菌损伤接种苹果果实病斑处的胞外酶活性,增强其致病性。(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张棋,谢健,尹小花[3](2018)在《一种形式化建模中活性属性转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安全关键系统开发的方法一般是在系统开发后期使用测试的方法对系统需求进行验证,这种方法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另一方面测试并不能保证系统中不存在错误。使用形式化的开发方法可以将软件需求添加到模型中,使用数学证明的方法来验证所要建立的系统是正确的,即在开发早期就能发现需求与系统设计间可能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减少后期发现错误所带来的损失。在现有需求工程方法KAOS方法转化到Event-B模型的方法基础上,对其中活性属性丢失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期刊2018年03期)

张棋[4](2018)在《支持活性属性保持的安全关键系统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传统的开发方法对安全关键系统进行开发时,早期系统设计阶段的错误往往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检测出来,重新对系统结构进行错误修改会造成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耗费。并且由于测试并不能保证系统中不存在错误,无法满足安全关键系统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与之对应的是,形式化开发方法使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根据系统需求进行描述,消除自然语言带来的二义性,同时,形式化方法根据系统需求进行建模后,使用数学证明的方式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能够在开发早期发现需求与设计上存在的错误,避免了后期的测试所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消耗。然而,由于形式化方法在使用时需要将自然语言描述的需求文本转换成精确的形式化规约,对开发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要求很高。因此一般需要使用需求工程中的需求分析方法将系统需求进行分解,转换成半形式化的中间语言,减轻前期获取需求规约的困难。本文使用SysML/KAOS方法在前期对需求进行处理,将文本需求转换成使用特定标记语言表示的目标(goal)中,然后根据目标模型中的精化分解关系将复杂需求进行分解,建立需求的层次结构。同时,建立从SysML/KAOS方法到形式化建模语言Event-B的关系映射,将目标模型中的目标和需求精化关系转换到Event-B的模型元素中,然后通过Event-B中的验证机制对转换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将SysML/KAOS模型中表示功能需求的实现目标(Achieve goal)和表示安全需求的维持目标(Maintain goal)转换到Event-B模型中的对应元素;(2)将目标模型中的叁种需求精化模式对应转换到Event-B的模型精化关系中,同时给出了转换一致性和正确性证明;(3)对于转换中存在的活性属性丢失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了目标模型中活性属性在Event-B建模过程中的表达方式,然后针模型中已经添加的活性属性可能在精化过程中丢失的问题进行研究,给出的精化中活性属性保持的方法和相关证明。(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1-01)

刘明[5](2017)在《南亚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活性——基于陆海属性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陆海属性,南亚七国分属海岛型、内陆型和陆海复合型。陆海属性在地缘因素上影响着南亚国家的权力需求、综合实力和地区定位,进而影响着南亚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活性,即认知程度、反应态度、行为深度和结构强度。相对而言,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作为海岛型国家,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程度高、反映态度积极、行为深度触及核心、关系结构强度牢固,参与活性要高于不丹和尼泊尔这两个内陆型国家,而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陆海复合型国家由于陆海属性同中有异,在参与活性上也各有特点。对此,中国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南亚国家自我决策中的印度因素,二是南亚国家参与活性可能产生的双重影响。(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7年08期)

罗攀,陈浩,肖孔操,杨利琼,文丽[6](2017)在《地形、树种和土壤属性对喀斯特山区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胞外酶在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关于土壤胞外酶活性的主控因子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偏碱性的钙质土壤区域相关研究尤其缺乏.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山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地形条件(不同坡位和坡向)、不同树种(厚壳桂和伞花木)下的表层土壤(0~15 cm),测定了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6种水解酶的活性及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运用方差分解,并结合多响应置换过程以及冗余分析技术分析了地形、树种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位对土壤酶活性有显着影响.树种和坡向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显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地形、树种和土壤理化性质共同解释了土壤酶活性变化的55.3%,其中土壤因子是影响酶活性改变的主要因子,解释了44.2%的变异.而冗余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土壤因子中,pH、总氮和无机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指标.研究首次量化了喀斯特地区小尺度内地形、树种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也说明了在喀斯特山区小尺度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可由土壤理化性质来表征.(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史丽,陈乾,王金兰[7](2016)在《金属性MX_2(M=Mo,W;X=S,Se,Te)单层结构表面析氢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X2)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析氢反应催化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H型MoS2的催化活性位主要位于单层结构的边缘,而表面没有催化作用[1]。如何将面积占绝对优势的二维材料的表面催化活性提高,是进一步提升这类材料析氢催化效率的关键。最近有实验发现金属性的ZT型MX2具有更高的催化效[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针对应力条件下由2H型转变为ZT型的多种MX2(M=Mo,W;X=S,Se,Te)单层结构的表面析氢催化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研究发现氢在ZT型表面的吸附自由能均低于H型,特别是ZT型表面的低位S原子的吸附能都在-0.5~0.5e V范围内,其中WS2的仅为0.03e V,预示了很好的析氢催化活性,主要是与材料中S原子的轨道在费米面附近的态密度分布有关。基于过渡态理论对析氢反应路径的研究,我们进一步发现H原子在ZT型WS2表面合成氢气的反应势垒仅为0.15e V,进一步证明了ZT型WS2具有高效的表面析氢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分会:纳米体系理论与模拟》期刊2016-07-01)

张海元,常赟,冯艳林,刘宁,孙秀娟[8](2016)在《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属性-活性关系研究及安全性设计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基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超高的产量成为纳米材料在工业界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领域应用的典范。这类纳米材料的应用所引发的生物安全性考量当前正在备受关注,而在纳米-生物界面上理解材料的属性与其引发的生物效应之间的属性-活性关系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机理和预测未知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及对危险性纳米材料进行安全性重新设计,有助于这类纳米材料被更为安全广泛的应用。~1很多的金属基纳米材料被发现能够引发的生物体系的急性和慢性损伤,其属性-活性关系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认识框架,金属离子释放往往不是毒性引发的唯一原因,一系列新的物理化学属性被发现与毒性引发密切相关,如纳米材料的能级特性、表面异质结构的形成和活性晶面的暴露等等常常使得纳米材料表面具有高的生物反应活性,能够破坏多种组织和细胞器的功能,引起严重的毒性。~(2,3)安全性设计策略致力于通过控制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制备条件和后处理方式来对危险性的物理化学属性进行改造,从而获得安全的纳米材料。微量元素掺杂及表面卤素后处理被发现能够很好的改造这些物理化学属性,从而降低金属基纳米材料的毒性,推动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期刊2016-07-01)

张海元,刘宁,孙秀娟,常赟,冯艳林[9](2016)在《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属性-活性关系研究及安全性设计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基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超高的产量成为纳米材料在工业界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领域应用的典范。这类纳米材料的应用所引发的生物安全性考量当前正在备受关注,而在纳米-生物界面上理解材料的属性与其引发的生物效应之间的属性-活性关系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机理和预测未知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及对危险性纳米材料进行安全性重新设计,有助于这类纳米材料被更为安全广泛的应用。~1很多的金属基纳米材料被发现能够引发的生物体系的急性和慢性损伤,其属性-活性关系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认识框架,金属离子释放往往不是毒性引发的唯一原因,一系列新的物理化学属性被发现与毒性引发密切相关,如纳米材料的能级特性、表面异质结构的形成和活性晶面的暴露等等常常使得纳米材料表面具有高的生物反应活性,能够破坏多种组织和细胞器的功能,引起严重的毒性。~(2,3)安全性设计策略致力于通过控制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制备条件和后处理方式来对危险性的物理化学属性进行改造,从而获得安全的纳米材料。微量元素掺杂及表面卤素后处理被发现能够很好的改造这些物理化学属性,从而降低金属基纳米材料的毒性,推动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04-08)

任永申,赵艳玲,王伽伯,张萍,赵海平[10](2010)在《基于动物热活性检测的肾阴虚/肾阳虚模型寒热属性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动物热活性角度考察中医肾阴/阳虚体质动物模型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方法:采用sc氢化可的松50 mg.kg-1×5 d或25 mg.kg-1×10 d分别复制小鼠肾阴虚/肾阳虚模型,采用冷热板示差法记录动物在不同温区分布比例,同时观察动物采食量、饮水量、呼吸耗氧量、叁磷酸腺苷酶(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cAMP/cGMP)等指标,以考察动物体质差异与自身能量代谢及获取环境能量补偿行为的关系。结果:肾阴虚动物在冷热板冷温区停留比例造模前5 d显着提高(P<0.05),后5 d逐渐恢复正常,机体能量代谢明显提高(P<0.05);肾阳虚证体质模型动物在冷热板高温区停留比例前3 d有所下降,后7 d显着提高(P<0.05或P<0.01)、机体能量代谢明显降低(P<0.05),结果与以往报道一致。结论:该文建立的冷热板示差法可以客观地表证肾阴/阳虚体质模型动物间的差异,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中药寒热药性的评价提供新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0年12期)

活性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明确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果实的酸碱性质,测定3种pH值孢子悬浮液接种对苹果果实病斑直径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T. roseum接种"富士"苹果,测定果实病斑处的pH值变化。用pH值分别为3、5和7的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观察接种对果实病斑直径及病斑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T. roseum接种后果实病斑处的pH值显着升高,由第0天的3.54升高至第12天的4.84,提高了36.7%。3种pH值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后,以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直径最大,第9天时分别高出pH 5与pH 3接种的35.2%与68.0%。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处具有最高的果胶酶及纤维素酶活性,第9天时的果胶甲酯酶、果胶甲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分别为pH 3接种的2.95、1.61倍和1.68倍,为pH 5接种的2、1.25倍和1.39倍。此外,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处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第9天的活性分别为pH 3接种的1.97倍和1.64倍,为pH 5接种的1.33倍和1.3倍。结论:T. roseum属碱化菌,中性或偏碱环境可提高该菌损伤接种苹果果实病斑处的胞外酶活性,增强其致病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属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孙优兰,黄永光,唐东亚,吴兴琴.基于香气活性值及感官属性对金银花尾酒酿造风味食醋特征的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2].王振宇,胡慧敏,龚迪,张国军,Dov,PRUSKY.Trichotheciumroseum的酸碱属性及pH值对其胞外酶活性和致病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3].张棋,谢健,尹小花.一种形式化建模中活性属性转化方法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8

[4].张棋.支持活性属性保持的安全关键系统建模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5].刘明.南亚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活性——基于陆海属性的视角[J].理论月刊.2017

[6].罗攀,陈浩,肖孔操,杨利琼,文丽.地形、树种和土壤属性对喀斯特山区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7

[7].史丽,陈乾,王金兰.金属性MX_2(M=Mo,W;X=S,Se,Te)单层结构表面析氢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分会:纳米体系理论与模拟.2016

[8].张海元,常赟,冯艳林,刘宁,孙秀娟.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属性-活性关系研究及安全性设计探索[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2016

[9].张海元,刘宁,孙秀娟,常赟,冯艳林.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属性-活性关系研究及安全性设计探索[C].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6

[10].任永申,赵艳玲,王伽伯,张萍,赵海平.基于动物热活性检测的肾阴虚/肾阳虚模型寒热属性差异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

标签:;  ;  ;  ;  ;  

活性属性论文-孙优兰,黄永光,唐东亚,吴兴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