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夹配穴论文-庄子齐,陈戈,孙光华

郄夹配穴论文-庄子齐,陈戈,孙光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郄夹配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颈椎病,电针,郄穴

郄夹配穴论文文献综述

庄子齐,陈戈,孙光华[1](2012)在《郄夹配穴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郄夹配穴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颈夹脊、会宗、养老、温溜穴配合TDP照射患侧颈肩部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与常规取穴电针配合TDP照射患侧颈肩部治疗。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周。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疗效,并自拟颈椎病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能力量化积分综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总显效率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总显效率40.00%,2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VAS评分、症状体征量化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减轻疼痛、改善症状体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能较好地减轻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对其生活质量方面也有较好的改善。郄夹配穴电针法优于常规电针针刺法。(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2年11期)

刘坚松[2](2012)在《郄夹配穴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郄夹配穴疗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30例,并与普通针刺组对照,通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观察本疗法的临床疗效并试述其机理。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郄夹配穴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治疗组选择病变椎间盘对应椎体节段及上下各一椎体的双侧夹脊穴2-4穴,配合针刺病变侧足太阳膀胱经郄穴金门,及足少阳胆经的郄穴外丘。对照组穴位选择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环跳、阳陵泉、昆仑、太溪。两组针刺得气后用KWD-808-1型电针仪接通体针,选择疏密波,频率2/50Hz,电流强度10mA,留针时间为30分钟。每天1次,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运用VAS评分量表和JOA评分量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评价两种针刺方法在临床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1.VAS评分比较:经不同针刺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VAS评分3.02±1.0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VAS评分4.51±2.3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针刺治疗后,两种疗法均能降低患者VAS评分。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后,郄夹配穴疗法较普通针刺疗法对VAS评分降低更为显着。2.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有提高,组间比较,治疗组JOA评分21.52±3.1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JOA评分19.01±2.7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针刺治疗后,两种疗法均能降低患者VAS评分。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后,郄夹配穴疗法较普通针刺疗法对JOA评分提高更为显着。3.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根据改善率分级,治疗组优10例、良13例、中5例、差2例;对照组优8例、良9例、中6例、差7例;治疗组改善率93.3%,对照组改善率7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郄夹配穴疗法对于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4.远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5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复发5例,总有效善率83.3%,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郄夹配穴疗法对于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结论:郄夹配穴疗法治根性坐骨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疗程结束后VAS评分具有明显降低作用,对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患者JOA评分也具有显着改善。郄夹配穴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坐骨神经痛患者症状、体征、以及日常生活情况。选穴组方具有精、简、优的特点,值得临床运用推广。(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01)

陈戈[3](2008)在《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为2007年6月-2008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病人,均符合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选择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郄夹配穴”电针治疗,具体取穴如下:手少阳叁焦经郄穴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养老穴,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病变侧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颈椎相对应的)夹脊穴。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1周5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疗效评估采用自拟症状体征量化积分评价。结果1.在总体疗效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Ridit分析,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4.83±1.44,对照组疼痛积分5.70±1.58,经t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两组自拟症状体征量化积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自拟症状体征量化积分19.03±4.45,对照组疼痛积分21.60±4.30,经t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上的结果提示“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能较好地减轻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对于其生活质量方面也有较好地改善。电针“郄夹配穴”法优于常规针刺法。电针郄夹配穴的治疗可能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5-01)

庄子齐[4](2007)在《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IL-6的影响。通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体征、生活质量量化制定本病临床评价标准。同时通过复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炎症模型,观察郄夹配穴针刺穴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郄夹配穴针刺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电针L4-S1夹脊穴,外丘、委中、金门等特定穴,疏密波,每次30分钟,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以常规电针治疗。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量化积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价疗效。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2)实验研究:建立大鼠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24只,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各12只),空白组对照12只。针刺组予以针刺局部夹脊穴、足少阳、太阳经郄穴外丘、金门及委中穴治疗,模型组、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炎症滤纸重量,并进行血液流变学分析和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测定。结果:(1)临床研究:治疗1个疗程后,根据症状体、征量化积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积分分别为18.47±10.46,22.67±10.9;3.47±1.45,5.67±1.52,经t检验,P<0.001。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P=0.01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IL-6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2组经t检验,P<0.001。同时应用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评分以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与Fairbank JC的“腰痛病情计分法”对其疗效评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计分法评价效果优于对照组。(2)实验研究:针刺组改善模鼠患肢活动,促进痛觉、触觉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根变性,降低炎症因子(NO,IL-6)水平,且优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减轻程度,改善直腿抬高等均优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之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计分法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较客观的方法之一。针刺可改善模鼠患肢活动、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根变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NO和IL-6水平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消除神经根炎症、减少炎症致痛因子有关。(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01)

郄夹配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采用郄夹配穴疗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30例,并与普通针刺组对照,通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观察本疗法的临床疗效并试述其机理。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郄夹配穴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治疗组选择病变椎间盘对应椎体节段及上下各一椎体的双侧夹脊穴2-4穴,配合针刺病变侧足太阳膀胱经郄穴金门,及足少阳胆经的郄穴外丘。对照组穴位选择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环跳、阳陵泉、昆仑、太溪。两组针刺得气后用KWD-808-1型电针仪接通体针,选择疏密波,频率2/50Hz,电流强度10mA,留针时间为30分钟。每天1次,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运用VAS评分量表和JOA评分量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评价两种针刺方法在临床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1.VAS评分比较:经不同针刺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VAS评分3.02±1.0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VAS评分4.51±2.3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针刺治疗后,两种疗法均能降低患者VAS评分。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后,郄夹配穴疗法较普通针刺疗法对VAS评分降低更为显着。2.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有提高,组间比较,治疗组JOA评分21.52±3.1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JOA评分19.01±2.7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针刺治疗后,两种疗法均能降低患者VAS评分。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后,郄夹配穴疗法较普通针刺疗法对JOA评分提高更为显着。3.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根据改善率分级,治疗组优10例、良13例、中5例、差2例;对照组优8例、良9例、中6例、差7例;治疗组改善率93.3%,对照组改善率7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郄夹配穴疗法对于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4.远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5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复发5例,总有效善率83.3%,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郄夹配穴疗法对于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结论:郄夹配穴疗法治根性坐骨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疗程结束后VAS评分具有明显降低作用,对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患者JOA评分也具有显着改善。郄夹配穴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坐骨神经痛患者症状、体征、以及日常生活情况。选穴组方具有精、简、优的特点,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郄夹配穴论文参考文献

[1].庄子齐,陈戈,孙光华.郄夹配穴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

[2].刘坚松.郄夹配穴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3].陈戈.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4].庄子齐.郄夹配穴电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  ;  ;  

郄夹配穴论文-庄子齐,陈戈,孙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