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粒子关联论文-边蒙蒙

两粒子关联论文-边蒙蒙

导读:本文包含了两粒子关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耦合腔QED系统,量子失协,热光场,量子Toffoli门

两粒子关联论文文献综述

边蒙蒙[1](2015)在《耦合腔QED系统中两粒子量子关联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关联是量子力学中一个基本概念,是量子物理区别于经典物理的重要体现,它在多体物理、量子统计和量子信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量子纠缠可以用来描述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然而,量子纠缠不能够反映出量子力学中系统关联的所有特性,而量子关联的另一种度量方式-Quantum discord(量子失协),与量子纠缠相比,能够更全面地表现量子关联的性质。因为纠缠态和分离态都可能存在量子失协,它对于量子信息传递有潜在应用,并且它在研究麦克斯韦妖与量子相变等物理现象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量子失协的存在与否能够作为一个系统是否完全处于经典态的判别条件,量子失协可以作为指针态。相对于纠缠来说,量子失协对消相干与系统耗散更具有鲁棒性,这在研究多体系统中的临界现象会表现得更明显。因此,我们利用量子失协对处于热场中的两比特纠缠系统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篇论文里面,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我们分析了分别囚禁在两个耦合腔中的两个二能级原子分别在腔场是真空场和单模热场作用下,量子失协的动力学演化情况,对此我们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具体如下:1.考虑两个原子初始处于最大纠缠态φ(0)= 1/(?)(|eg>+|ge>)与初始处于真空场的腔场相互作用后,两粒子量子失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我们对引起量子失协变化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2.初始处于最大纠缠态的两个原子与单模热场相互作用后两粒子量子失协的动力学演化。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分析了原子与光场的频率失谐量Δ、原子与光场耦合的不对称性、光子在耦合腔中跳跃强度J,以及热场平均光子数对两原子量子关联的影响。我们发现量子纠缠(concurrence)随时间的演化会出现纠缠突然死亡和复原的现象,然而,量子失协仅仅在某些离散的时间点消失,因此,量子失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持,从而说明了量子关联对于热环境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这对于利用该系统进行量子计算有重要参考意义。接着,我们研究了分别囚禁在叁个直接耦合的光学腔中的叁个原子海森堡XY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在Hadamard门操作的辅助下,我们可以用于实现了分布式叁比特量子Toffoli门。在本方案中,腔模处于虚激发,原子的激发态被绝热消除。通过适当的选取参数,我们的方案可以保持较高的保真度。下一步,我们将对该系统中任意两个粒子间的量子关联展开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5-06-01)

李淑侠,叶红安,谢芳,宋秀丹[2](2015)在《多重散射效应对部分相干源两粒子关联函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处理HBT多重散射的通常方法是经典二次碰撞的随机级联,但是全同两粒子干涉实际是量子效应,应该采用量子力学方法处理.本文基于Glauber散射理论模型,利用量子路径积分方法,通过多重散射对部分相干源发射函数作用一个吸收因子,来分析多重散射效应对部分相干源两粒子关联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散射作用使关联函数的相角不为零从而引起粒子发射源的不对称性,多重散射效应使粒子很难从源内发出,粒子趋于表面发射,发射时间变短,所以多重散射作用使粒子发射源半径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5年04期)

雍平[3](2014)在《复合源两粒子关联函数相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主要研究的是相对论能量下核—核碰撞所产生的极端高温、高密度的核物质的性质。而源的相关信息,我们无法直接获得,可以通过对末态强子物质进行观测和研究,证明QGP的存在,来获得有关源的更真实准确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强度干涉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这些分析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的成熟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发射源产生的末态全同粒子间的玻色—爱因斯坦关联的计算来获得发射源的真实信息。本文利用T.Cso&&ro&&g等人在1996年提出的中心和环型的复合源结构的发射源模型,以往人们为了简化计算,将源看做是静态的源,认为粒子产生即冻出,从而忽略源的演化过程对被探测粒子影响,而本文将源看成是一个按照流体演化的动态源,粒子产生后需要经历一个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到强子相的演化过程,只有源的温度能够达到粒子冻出温度,粒子才能冻出,否则,粒子将继续演化,显然这样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利用流体动力学演化可以得到此发射源模型的2π关联函数,通过对2π关联函数的细致分析来获得发射源的几何扩展和粒子冻出的动力学信息。对在关联公式中存在的相角Φ及其对关联函数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考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有助于理解源发射粒子的信息。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的相关背景和发展情况;第二章主要介绍强度干涉学的基本理论,并推导出非相干源和相干源的2π关联函数;第三章将对中心和环复合源模型及部分相干源的相角进行讨论,介绍中心和环复合源的基本思想,得到这种复合源模型的2π关联函数,并讨论部分相干源的相角;第四章主要研究的是相对论流体力学,给出RHIC能量下的流体力学状态方程和运动方程;本文的创新部分第五章将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复合源按照流体动力学演化的关联函数的相角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3-26)

李淑侠,安文玉,王国荣[4](2012)在《流体动力学模型的两粒子压缩关联函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探测到的末态粒子信息得到确实可靠的QGP形成证据.由于QGP只是在碰撞过程的某个极短瞬间存在,所以对核物质演化过程中媒介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媒介系统的研究可以把分析QGP的探针深入到粒子冻出之前的媒介系统中.两粒子压缩关联函数通过媒介系统中准粒子与末态自由粒子之间的质量区别来反映准粒子与媒介系统的相互作用,利用非相对论流体动力学演化的火球模型,计算得到以两粒子平均动量为变量的压缩关联函数形式,选用和其他强子反应截面较小的介子模拟计算关联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小平均动量的介子来自于半径较大、径向膨胀速度较大的媒介系统,在温度和径向膨胀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两个介子的压缩关联函数对媒介系统半径变化不敏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2年02期)

徐鹏志[5](2011)在《质量位移效应对两粒子关联函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主要目的是探索极端条件下核物质的性质,获取核物质的状态方程。强度干涉学是分析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的一种成熟手段,是研究粒子发射源性质的重要工具。在高能碰撞实验中,通过测量全同粒子的强度关联可以获得的粒子发射源的时空结构信息。在90年代,理论上预测了一种新的关联函数的形式,它与一对动量相反的粒子有关,这种关联的出现是由于高密度发射源内的粒子质量出现位移,这就是正反粒子的背对背的关联或压缩态关联,并可能在高能重离子碰撞的实验中观测出来。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首先对基础知识进行概括,并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论文前两部分介绍了高能重离子碰撞的相关知识以及两粒子关联函数的两种形式的推导,第叁部分主要介绍正反粒子背对背关联。在文章的第四部分,由于背对背关联中准粒子与自由粒子存在质量位移,准粒子与自由粒子之间存在质量势,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解一个带有质量势的克莱因-戈登方程,在其解中可以看出小动量粒子不同于一般动量粒子的冻出方式,进而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来研究小动量粒子的背对背关联及HBT关联函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1-05-06)

冯傲奇[6](2008)在《200GeV金金碰撞中两粒子方位角关联对反应平面的依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夸克和胶子被认为是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之一。量子色动力学(QCD)则是描述夸克和胶子之间强相互作用的一个成功的规范理论。QCD有两个显着的基本特征:1)渐进自由:横动量交换越大或夸克之间的距离越小,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弱;2)夸克禁闭:夸克只能禁闭在强子物质内,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孤立的夸克。格点QCD的计算表明在高温度或高密度的环境里,普通的强子气体会转变成为另外一种夸克胶子解禁闭的QCD物质相——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位于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通过对撞两束接近光速的金离子来期望产生这种高能量密度的物质,以模拟宇宙大爆炸后微秒量级左右的物质组成。经过几年的运行和实验数据分析,目前为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强椭圆流和喷注焠火——预示着RHIC产生的物质性质极类似于一种由强相互作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组成的理想流体。在研究RHIC重离子碰撞所产生的这种物质的性质中,从喷注碎裂产生的高横动量(p_T)粒子是一种理想的探针。通常人们通过对粒子的单举分布产额以及这些粒子的强子对关联的研究来探测RHIC所产生的物质的性质。然而,在这两种方法中,由于单举粒子产额的研究对RHIC所产生的物质核心部分不很敏感,而强子对关联的测量则由于多引入了一个粒子的信息,将为我们研究产生物质的特性提供更为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RHIC上重要的有关强子对关联的测量包括:1)对两个高横动量粒子的方位角关联的测量。其中一个高横动量的粒子称作“触发粒子”(trigger particle),它被认为是来自于喷注中的一个横动量很高的粒子,因此它的方向可以认为就是喷注轴的方向。另外的一个横动量相对低一些的粒子称作“伴随粒子”(associated particles),它们可能来自于喷注中的其他粒子(信号),也可能来自于各向异性流或者共振态衰变(均为背景)。通过测量触发粒子和伴随粒子的方位角关联并扣除背景粒子的贡献,就可以得到来自于喷注的关联结果。这一测量发现:在金金的中心碰撞中,高横动量粒子在背对背方向的关联消失了(伴随粒子产额压低)。而这一压低现象在基本的质子质子对撞中却没有发现。这说明,双喷注中背向(与触发粒子背对背的方向)的喷注在金金的中心对撞中消失了。这可以用喷注淬火理论来解释:背向的喷注在经过金金中心碰撞所产生的高温高密物质时,由于胶子辐射损失了大量的能量,因此不能被观测到。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喷注淬火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证据。2)对较低横动量伴随粒子与一个高横动量触发粒子的角关联的研究。这一研究发现在金金中心碰撞中,背向的低横动量粒子的分布比在质子质子碰撞中要变宽很多。这一结果与预期的背向喷注在介质中的能量损失是一致的:来自于喷注的背对背方向的高横动量粒子,在穿过RHIC金金碰撞产生的高温高密物质时,损失了能量,并且这些损失的能量“传递”给了低横动量的粒子,因此使得背对背方向上较低横动量强子对关联的产额分布变宽。3)RHIC实验的STAR实验组第一次测量了强子对关联相对于反应平面的依赖。并发现背向高横动量粒子产额在垂直于反应平面的方向上有较强的压低,而在靠近反应平面的方向上却没有观测到强压低现象。这一结果似乎暗示了喷注的能量损失可能与路径长度有关:在靠近反应平面的方向,背对背方向的喷注穿过物质时所经过路径比较短,能量损失较少;而在垂直于反应平面的方向上穿过的路径则要长很多,因此能量损失也大。4)“脊”的发现:最近STAR实验组在研究二维的△φ×△η(触发粒子和伴随粒子方位角夹角以及赝快度间隔)的强子对关联时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在质子质子碰撞中,触发粒子的近端,小的△φ和△η区间上有关联,从图像上则表现为在触发粒子近端的一个峰。它是来自于喷注的。而在金金碰撞中,这一关联在△η方向上的很大范围内都存在,从图像上看则表现为在小的△φ,大的△η区间有一个很宽的平台。而来自于喷注的峰则位于这一平台之上。这一二维图像很像一个大的山脉,一个山峰立于一个平坦的山脊之上。因此,人们把在△η方向上的这一长程关联称为“脊”(ridge)。对于脊的产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仍在探索之中。在这篇论文中,通过分析RHIC实验上STAR探测器获取的大样本的质心系能量为200GeV金金最小无偏碰撞和中心碰撞数据,我们测量了强子对关联并研究它随高横动量触发粒子相对于反应平面方位角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分析了最小无偏的200GeV氘金碰撞数据中的强子对关联,其结果将和金金碰撞的结果进行比较。我们根据触发粒子相对于反应平面的方位角方向(φ_s=|φ~(trig)-Ψ_(EP)|)把横向的φ平面均分成6个小区间,然后分别研究强子对关联在触发粒子落入每个小区间时的分布,从而更细致地研究强子对关联对介质路径长度的依赖性。反应平面通过STAR标准的重建方法得到,但是落在与关联粒子横动量p_T~(assoc)相同p_T区间的粒子将不被用做反应平面的重建以避免自相关。高阶的各向异性流v_4的贡献在以前的强子对关联的背景研究中都没有考虑。而这里我们通过研究表明它的贡献在相对于反应平面强子对关联的背景研究中不可忽略。因此,我们修正了流本底的计算公式,把v_4的贡献考虑进去。对于流参数的选取,我们采用了STAR通过反应平面方法和4粒子累积关联方法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两者之间的差别是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流本底通过改进的Zero-Yield-At-Minumum(ZYAM)方法来归一化。在每个p_T~(assoc)和φ_s区间分别计算流本底,然后从原始的强子关联分布中扣除流的贡献,从而得到我们感兴趣的与喷注相关的强子对关联分布。我们分别研究了20-60%中心度和0-5%中心度的金金碰撞数据,以及最小无偏的氘金碰撞的数据。对于触发粒子近端关联分布的研究,我们分别计算了在大的和小的△η区间(被认为分别来自于脊的贡献以及脊和喷注共同贡献)中强子对关联的分布,从而来区分在近端关联中喷注和脊的贡献,并研究它们随φ_s的变化趋势。在这里,我们把离触发粒子比较近的方向(△φ~0°)称为近端(near-side),把背对着触发粒子的方向(△φ~180°)称为背端(away-side)。研究发现,相比于来自最小无偏的氘金数据的关联结果,金金碰撞中强子对关联的近端和背端分布都受到很强的来自于RHIC所产生的介质的修正。这种修正依赖于触发粒子相对于反应平面的方向以及关联粒子的横动量p_T~(assoc)。强子对关联分布随φ_s的变化趋势在5%的中心碰撞和20-60%非中心碰撞中比较相似,但在20-60%中心度碰撞中变化比较得快。从触发粒子在反应平面方向到它垂直于反应平面方向,强子对关联的背向分布逐渐变宽,同时它也随p_T~(assoc)的增加而变宽。在20-60%中心度碰撞中,当触发粒子沿着反应平面的方向时,背向关联的分布呈现一个单峰结构,随着触发粒子偏向垂直于反应平面方向时,单峰结构逐渐变成越来越明显的双峰结构。在0-5%中心碰撞中,即使在触发粒子沿着反应平面的方向,背向关联的分布已经呈现出双峰结构,而且双峰结构也随着触发粒子偏向垂直于反应平面方向时而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种背向结构的修正趋势反映出路径长度对于硬散射出来的背向部分子在穿过介质时的修正的重要性。这在性质上与喷注淬火理论的预言一致。近端关联分布随着触发粒子沿着反应平面变化到垂直于反应平面时,它的关联幅度会降低。而通过把近端关联分成脊和喷注的关联来分别研究时,发现这种降低几乎全是来自于脊的产额的随着φ_s的增加而减少。而喷注的产额则基本不随φ_s变化(或者可以认为略微随着φ_s增加而增加)。在20-60%中心度中,脊的产额在垂直于反应平面方向上几乎降为0,而在0-5%中心碰撞中,从反应平面内变化到垂直于反应平面的各个角度,脊的产额都比较的显着。在20-60%中心度中,从反应平面内变化到垂直于反应平面时,喷注的产额有略微的增加。这些现象似乎表明如下一个脊产生图像:近端的喷注,在沿着反应平面的方向上与介质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损失了一定的能量,从而使得观测到的喷注产额减少,并且生成了大△η范围内的的脊;而在垂直于反应平面的方向上,喷注受到的介质影响最小,从而产生的脊也较少。对于0-5%中心碰撞,喷注和脊的产额随φ_s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只是由于初始碰撞时的几何结构更接近圆形,于是在各个φ_s角度上都有一定的脊的贡献,喷注和脊的幅度在各个φ_s角度上的变化也小很多。这篇论文中的主要的结果是选择触发粒子横动量3<p_T~(trig)<4 GeV/c。在将来更多统计量时,选择更高横动量的触发粒子来研究是必需的,因为它们有更多的可能来自于喷注的碎裂。在不久的将来,STAR探测器将升级TPC的数据获取系统至DAQ1000。届时,我们将可以采集至少10倍于这篇论文所有的2004年运行采集的数据,从而使得我们可以利用高p_T触发粒子来进一步研究粒子关联。(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刘庆军,郭立群,朴星亮[7](2006)在《部分子相互作用与(S_(NN))~(1/2)=130GeV Au-Au碰撞中两粒子的横向动量关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蒙特卡罗模型AMPT 究了(S_(NN))~(1/2)=130GeV Au+Au碰撞中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的横向动量关联有重要的贡献.还计算了AMPT模型中(S_(NN))~(1/2)=130GeV Au+Au碰撞的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与碰撞对心性的依赖关系并与来自STAR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AMPT的理论预言很好地符合实验数据.(本文来源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期刊2006年06期)

谢柏松,吴海城,Sayipjamal,Dulat[8](2005)在《复杂流体中的两粒子关联运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研究了复杂流体中的两粒子关联运动,包括 Kelvin 型和 Maxwell 型粘弹性介质。发现粘弹性驰豫在改变关联响应函数,特别是交叉关联项中起了显着的作用。在响应函数的实部最大值处和虚部的零点之间存在着相移。另外当 Kelvin 型和 Maxwell 型粘弹性流体中介质的弹性参数大于或小于一定的临界值时,交叉关联响应函数存在一种纯的能量耗散或获得的行为。(本文来源于《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一)》期刊2005-11-01)

陶冶[9](2005)在《恒定磁场下一维格子的两粒子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稳恒均匀磁场情况赫伯德势作用的一维有限晶格粒子关联问题,求出能量和波函数的精确解,在此基础上求出磁化强度。计算表明:(1)处于外磁场中的一维格子系统,其能级没有赝叁重态,只有赝单态。(2)系统的能量和磁化强度主要取决于外磁场,其次才是关联总动量。当η1时,无论为何值,系统能量和磁化强度均随外磁场增大而非线性减小。而η1,系统能量和磁化强度均随外磁场增而线性减小。(本文来源于《涪陵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王韶舜,汪兆民,张杰[10](1997)在《400GeV/cpp碰撞两粒子关联的角度依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400GeV/cpp碰撞多重产生的实验数据计算了粒子-粒子关联(PPC)及其不对称性(PPCA)的角度依赖性.结果与L3的e+e-数据有明显的差别,但与NA22强子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领头粒子对强子碰撞的PPCA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计算两粒子方位角差的分布观察到了方位角关联。(本文来源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期刊1997年11期)

两粒子关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处理HBT多重散射的通常方法是经典二次碰撞的随机级联,但是全同两粒子干涉实际是量子效应,应该采用量子力学方法处理.本文基于Glauber散射理论模型,利用量子路径积分方法,通过多重散射对部分相干源发射函数作用一个吸收因子,来分析多重散射效应对部分相干源两粒子关联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散射作用使关联函数的相角不为零从而引起粒子发射源的不对称性,多重散射效应使粒子很难从源内发出,粒子趋于表面发射,发射时间变短,所以多重散射作用使粒子发射源半径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粒子关联论文参考文献

[1].边蒙蒙.耦合腔QED系统中两粒子量子关联的理论研究[D].福州大学.2015

[2].李淑侠,叶红安,谢芳,宋秀丹.多重散射效应对部分相干源两粒子关联函数的影响[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5

[3].雍平.复合源两粒子关联函数相角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

[4].李淑侠,安文玉,王国荣.流体动力学模型的两粒子压缩关联函数分析[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2

[5].徐鹏志.质量位移效应对两粒子关联函数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1

[6].冯傲奇.200GeV金金碰撞中两粒子方位角关联对反应平面的依赖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刘庆军,郭立群,朴星亮.部分子相互作用与(S_(NN))~(1/2)=130GeVAu-Au碰撞中两粒子的横向动量关联(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

[8].谢柏松,吴海城,Sayipjamal,Dulat.复杂流体中的两粒子关联运动(英文)[C].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一).2005

[9].陶冶.恒定磁场下一维格子的两粒子关联研究[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

[10].王韶舜,汪兆民,张杰.400GeV/cpp碰撞两粒子关联的角度依赖性[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

标签:;  ;  ;  ;  

两粒子关联论文-边蒙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