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小学校,618511)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标准》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要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创造机会,以此来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良好习惯,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下面详细分析小学数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让小学生掌握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对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及生活提供巨大帮助,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时刻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2小学数学逻辑思维的方法
第一,演绎推理法。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理到个别性的结论。推理又与判断关系紧密。因为演绎推理主要以三段论法的形式展开,即从两个判断中演绎推理得到第三个判断的方法。例如,给学生出一道判断题“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约数大正确吗?为什么?”学生:“不正确,因为题目没有除去这个数本身,这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约数都是其本身,它们是相等的,所以不正确”。这种思维过程就是演绎推理,即使小学生并不知道三段论法,但已经运用到了这种思维方法。第二,归纳推理法。从一般性较小的知识推理出一般性较大的知识,就是归纳推理。在数学问题分析中,用归纳推理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新知识。例如,有若干正方形方块道具,每块的边长是1cm,四块拼成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2cm,面积是4cm2,九块拼成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3cm,面积是9cm2……通过类比推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第三,实验法。实验的特点是必须能重复,能够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同一个实验,并产生相同的结果。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抛硬币的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相等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探索问题。
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3.1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是全面激发、有效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从不同角度来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其教师应重视轻松教学环境与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教学情境的恰当创设来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使得学生的学习探究积极主动性能够得到全面激发。例如,某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过程中,就通过讲故事、提问题,以及看视频等新颖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对乘法的认识与把握,在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之后,教师应进行新的乘法题目的设置,然后让学生给予快速、准确解答。不同计算方式的灵活转变,既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熟练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够在计算中加强巩固掌握。面对较为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极易对相关知识点失去兴趣与信心。对此,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通过视频观看、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投入各项教学活动。
3.2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也是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自身也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此外,教师也应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所要指导的教学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分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保障相关内容与问题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小学数学“梯形面积计算”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通过前一个知识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3.3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主要是以自己的直观感受和形象思维进行思考,很少用逻辑思维进行判断,这虽然是一个缺陷,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意味着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还留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践性培养,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候,虽然能够将九九乘法表背得非常熟练,但是他们却难以理解乘法表的内容,不知道为什么两个数的乘积得到的会是这样的结果。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学生可以从家里带来一些火柴棍,以四个人为一组的方式,在小组中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乘法口诀入手,如3×5=15,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用火柴将这一等式表现出来,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一组摆3根火柴,摆出5组,形成最终图案的火柴为15根,也有学生选择了一组摆5根火柴,摆出3组,最后图案也需要使用15根火柴,这就是乘法口诀表的两种表现形式和思考方向,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乘法等式中两个乘数的意义,还能够培养逆向思维。再比如,20根火柴的摆法,学生也有很多方式,如5组4根火柴、4组5根火柴、2组10根火柴、10组两根火柴等等,这种多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的基本定义。
3.4引导式教学,发散学生思维方式
有些学生的数学成绩虽然好,但是对于数学的思维能力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从教学方法入手,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作为主要授课方向,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养成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授课时将思路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挖掘潜在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奇数、偶数、合数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谁能快速地找到3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字?再从20以内的奇数里面找合数”等。从提出问题时便让学生进入思考,并能从中理解奇数和合数的总结思路和方法。因此,引导式教学对于发散学生思维具有很大的作用。另外,要引导学生从教学知识点发现规律,养成学生自我总结思维思路的教学模式。
4结束语
总之,逻辑思维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逻辑方法,有条理有逻辑、准确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一种能力。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未来更好的学习数学,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73-74.
[2]程蕾.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冉德福.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