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茅盾的历史题材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肖迪[1](2020)在《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与不安之中,政治形势混乱,经济遭受危机,整体危机四伏。中国现代文学一直固守着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对小镇的存在有意无意的忽略,然而这些中国内陆地区的小镇不仅经历了中国转型期的阵痛,也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小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都市与乡村的中转站,茅盾塑造的小镇空间较之其他作家,更加具有开放性,小火轮和铁路连接起上海与小镇,工业化浪潮和商品经济也随之而入,我们能看到小镇涌现出很多新式物件,这些“风景”改变了古老小镇的面貌,一方面带来了文明的气息,另一方面,传统并未就此沉寂下去,传统与新潮在小镇空间里不断拉扯。风景有“常”也有“变”,工业文明与传统中国激烈的碰撞,给普通民众带去了灾难与欢欣。开放多元的小镇必然会带来极强的社会流动性,这也是茅盾小镇叙事的特点之一。作家主要塑造了几类人物,分别是小镇商人、知识分子、小市民阶层和乡绅,这些人物在都市、小镇与农村之间来回穿梭流动,以小镇为轴心,辐射影响着都市与农村。他们的流动不仅包括水平的空间流动,更包括垂直的阶层流动。茅盾非常关注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农村经济破产之时,除了对农民施以关切之外,茅盾更加关注小镇商人群体的出路,小镇商人既包括吴荪甫、唐子嘉这样的商业大亨,也包括林老板这样的普通小镇商人群体,面对经济危机、纷乱的战争局势和买办阶层,他们最终都不得不走向失败的结局。知识分子是茅盾作品中的重点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镇青年走入都市接受新式教育,他们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知识分子处在返乡与离乡夹缝中艰难生存,他们的社会流动也并不成功。小市民阶层要么固守原地,要么就是因为逃难和谋求职业发展进入都市,但因为个人力量太过于微薄,他们往往依附于从小镇走出来的企业家。对乡绅的态度茅盾是一分为二的,对像吴荪甫或者钱良材,他的态度是褒奖的;对土豪劣绅,茅盾则一律予以批判,这些人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利益,但他们的算盘最终仍会落空。茅盾的小镇叙事显示出极强的政治色彩,在作家看来,革命既是造成社会流动性不断提高的原因,更是作者探索的解决失败问题的途径。革命的小镇中弥散着各式各样的谣言,政治局势混乱不堪,保卫团、县政府、县党部、土匪以及共产党同时存在于基层社会,农民极易受到煽动发起革命或者暴动,革命青年有满腔斗志、新式的做派和坚韧的信仰,然而他们软弱、缺少机智、犹豫不决,终于让革命成为了部分投机者的幌子,带来了社会更深重的灾难,革命事业也因此大受打击。面对理想主义的破灭和革命的信仰,小镇在高潮与低徊之间来回穿梭,作家因此陷入了严重的矛盾和动摇之中,并最后确定了革命的信念。茅盾为中国现代小镇文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同时也别有新意,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构筑的小镇世界勾连起都市和乡村,不管是在革命发展还是经济联通上都扮演着先觉者的角色,反映出江浙小镇的特点和中国社会在近代的艰难转型,更融汇了作家对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现实的思考,承载了茅盾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识。
刘璐[2](2020)在《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茅盾“十七年”文学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茅盾在1940-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多重身份和多元立场,以期对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以“茅盾十七年(1949~1966)”为核心对茅盾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针对现有研究的缺憾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以19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1949年的时代转折为切入点,考察茅盾在社会变革之际的行动线索,考察国统区文人思想立场分化背景下茅盾对《讲话》的接受状况,从而认识茅盾1940-1950年代文学理念和文学批评的演变情况。第二章,讨论“茅盾文学思想的复杂性”。“茅盾后期”主要从事理论工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身份被显要的文化官员身份遮蔽,理论批评家身份比作家身份更受关注。在政治文化意识压倒启蒙主义思潮的语境中,探讨茅盾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以及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第三章,对茅盾“十七年”(1949~1966)的主要理论批评文本进行解读,包括《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和茅盾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评论。结语部分,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关系、茅盾复杂的话语体系和多重身份等角度来对茅盾“十七年”文艺思想进行新的解读,重新厘定“茅盾后期”的文学贡献和学术价值,从而考察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同情之理解”走近茅盾、理解茅盾。
张绿漪[3](2020)在《茅盾早期小说研究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在1927-1930年的早期小说具有独异特质,不仅由于这些作品创作时受到作者家国和事业的离散情绪影响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更因为这个时期的创作也揭示了茅盾走上写实主义、革命历史主义之外另一条道路的可能性。茅盾早期小说在不同时期遭逢了不同评价和阐释,形成众声喧哗的研究图景。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话语形式,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标准,在看似中性的叙述背后,体现的是学者意识形态、知识结构,乃至背后深层的的话语权力语境。有鉴于此,论文将茅盾早期小说的研究流变看作是不同时期不同权力在知识领域进行建构和实践的活动,从社会维度的启蒙话语、意识形态维度的政治话语、学者个人维度的审美话语三种话语表达范式出发,探求大陆与英语世界茅盾研究的异同、互动和背后深层的文化机制影响。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茅盾小说研究中在不同时期生成与交融的启蒙话语。指出启蒙具有的现实性正适应了“五四”前后的中国语境,这种关注当下、关注个体的时代诉求也反映在了早期研究之中。不仅如此,研究中期学者在强势政治话语缝隙中流露出的个人化的表达,以及研究后期学界再度回溯到体察个性、人性的启蒙视角,体现着20世纪茅盾研究中的启蒙话语在精神层面的内在一致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茅盾小说研究中政治话语在学术领域权力的生成,以及权力对知识的建构。先天带有政治色彩的进化论话语深刻影响了文学批评,成为政治话语进行建构的先导。1940年代直到建国初期,官方对于茅盾及其作品的定位奠定了茅盾作品的评价规格,并通过带有国家意志的文学史书写强化了学术研究的认识。学者专着呈现出的政治倾向,更显示出政治话语向个人领域的蔓延。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茅盾小说研究中审美话语的构成和流变。审美话语注重作品艺术特质,具体体现为对象征艺术手法、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研究。国外茅盾研究作为一种参照,影响了晚近研究的方法选择和思路,显示出这一时期审美话语建构知识的努力。借由话语理论在学术层面的应用,论文在茅盾早期小说研究的学术表达中提炼出话语隐性的存在,以此分析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知识体系,和话语力量强弱的变化。
饶倩倩[4](2020)在《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文学大师,茅盾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发表了数量颇丰的文学评论、理论文章和研究论着。在茅盾的文艺观中隐含着一套自成体系的短篇小说理论观念。茅盾的文论文章为其短篇小说观的发掘和呈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茅盾的短篇小说观。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发展演变,大致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界线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建国前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文学主张完成了从“为人生”到为无产阶级的思想转换,提倡的创作内容从题材、人物到主题都以多样化为主导,倡导的创作方法从外来的自然主义逐渐过渡到本土化的现实主义。建国后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文学主张则由为无产阶级转向为社会主义,提倡的创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鲜明的时代题材、人物和主题上,倡导的创作方法经历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复杂历程。茅盾建国前后短篇小说观的演变,其原因主要是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和茅盾自身政治抱负的驱使。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茅盾的短篇小说观主要由构思观、结构观、人物观、语言观、风格观等理论要点构成。茅盾重视短篇小说写作前的选材、剪裁等构思过程,主张短篇小说采用截取生活横断面的结构样式;强调短篇小说应以人物为主,人物可分为主次人物和典型人物,人物塑造可运用心理描写、言行刻画、环境渲染等多种方法。茅盾还提倡使用口语,重视风格创新。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茅盾短篇小说观产生的重要基础;外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引进与学习,则是它的直接来源。茅盾政治活动家的身份决定了其对短篇小说政治功能的选择,期刊编辑的身份成就了其短篇小说阅读经验与理论思考的融合,批评家的身份促进了其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审视,作家的身份则完成了其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运用与反思。茅盾短篇小说观具有独特的价值。从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来说,茅盾的短篇小说观既指导了茅盾自身的短篇小说创作,同时也对其他现当代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从短篇小说理论方面来说,茅盾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推崇、对人物性格的重视和对作家个人文学风格的强调等理念无疑丰富了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理论。茅盾短篇小说观也存在政治化、单一化和理论意识缺乏等不足之处。茅盾的短篇小说观对于新世纪的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无疑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对于中国化的短篇小说理论建设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钟丹[5](2020)在《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题材电影中的资本家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题材电影中的资本家形象的分析,发现电影中资本家形象不同的呈现方式,以及与所处时代的关联性。每个历史阶段资本家形象有什么具体特征,它的演化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又存在着哪些不足,这些都对我国的电影创作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从资本家形象的源起入手,概述资本家形象的产生的显示参照,文学、话剧等传统艺术对资本家形象塑造的影响。第三章论及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题材电影中的资本家形象的三个时间段分别是:1949年-1952年、1952年-1956年、1956年-1964年。通过研究将三个阶段资本家形象的特点分别总结为:革命成功的绊脚石形象、社会改造的拦路虎形象、运动浪潮的眼中钉形象。第四章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题材电影中的资本家形象塑形的原因进行探析,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对此作出思考。不足之处为资本家形象容易被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忽略和否定,定位模糊,而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是权衡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并尊重和维护艺术家创作自由的权力,提倡电影审美形态多元化。第五章站在现代历史观的角度对现代影视作品中的资本家形象进行延展与想象,阐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人物的塑形也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意识的建构,在整合与动员转轨期社会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赵诗奇[6](2020)在《沉樱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沉樱凭借爱情婚姻题材小说曾风靡一时,其作品在当时受到小说界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也奠定了其婚恋小说的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本论文立足于沉樱小说还未被充分开掘的研究空间并对其开展研究,旨在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更为细致而深入地分析沉樱小说在精神指向、人物书写、叙事策略上的特色,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作家的经历、时代背景等,分析沉樱小说创作的意义和内涵,旨在进一步细化与充实沉樱小说的研究。本文除前言和结语之外,主要分三章。第一章,沉樱小说的精神指向。首先是女性意识,沉樱的婚恋小说展露了一个崭新的真切的性别世界,是解读现代女性成长历程的重要途径。其次是平民意识,作家关注底层民众生存困境,作品展现了其对“国民性”问题的揭露与深刻思考。最后是革命意识,沉樱的革命小说创作按时间划分为前、后两期,展现了革命者参与革命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及妇女解放等问题,表达了作家对革命者的深切关怀。沉樱受左翼文学思潮影响,作品自然流露其对无产阶级革命方法和道路的较为深刻的认识。第二章,沉樱小说的人物书写。作家依照美的规律创作出人物形象,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性质。沉樱小说塑造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形象,本章将这些文学形象划分为三类:知识女性与革命女性形象、两性婚姻中的男性形象、底层社会中的众生形象,并概括分析作家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第三章,沉樱小说的叙事策略。以赵毅衡对“叙事方位”的阐释为主要理论依托,从女性视角的自我言说、旁观者视角的应用、全知全能的叙事方位等角度论述沉樱小说的叙事话语特色。从聚焦“小场面”、时空情景的自由展开、心理时间的运用三个方面分析沉樱小说的叙事空间和叙事时间特色。最后以嵌套式叙事结构、对比式双线推进结构、“反完整”小说叙事三种模式论述沉樱小说的叙事结构特色。
王僡蘐[7](2020)在《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孙中田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的代表人物,从五十年代开始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在茅盾研究、鲁迅研究、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色彩的诗学研究、文学史编纂等领域有突出的学术贡献。目前,学界对孙先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掘。本文通过对孙先生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细读,以及对孙先生与其他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比较,将孙先生放置在现代文学学术史中评析孙先生的现代文学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对孙先生进行的个案研究来以点窥面,对现代文学研究几十年来在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加以探讨。论文主体共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阐明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论题的研究现状、论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在论题的研究现状一节对论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说明,将孙先生的学术研究分为作家论、文学现象研究、文学史建构三个维度,三个维度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由点及面至体构成孙先生的学术研究世界。第一部分,“孙中田先生的学术历程”。本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简要介绍了孙先生的生平。“少年宏志:时代纷繁里潜心学业(1928-1950)”叙述孙先生的少年时代;“响应呼唤:百废待兴中重任在肩(1950-1980)”叙述孙先生在八十年代前的学术经历;“兼容并蓄:学术转型时融汇中西(1980-2000)”叙述孙先生在八十年代后到新世纪前的学术经历;“多元一体:学科交叉启学术新篇(2000-2015)”叙述孙先生晚年的工作与生活。论文的第二、三、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从点、面、体三个角度完成对孙先生文学研究框架的建构。第二部分,“作家论: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基点”。本部分首先概述作家论的概念内涵与文学史意义,然后论述孙先生的作家论,认为作家论是孙先生的研究基点。其中,茅盾研究是孙先生作家论的核心,经历了从革命意识形态向历史与审美视角转换的过程;鲁迅研究是与孙先生的茅盾研究形成对照的重要维度。在八十年代前,孙先生的鲁迅研究与他同时期革命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茅盾研究风格迥异,专注于审美品评。八十年代后,两者的研究方式变得相近,这从侧面体现出了时代社会背景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本部分还论述了孙先生对沈从文、戴望舒、穆木天等作家进行的研究,最后总结了孙先生的作家论从革命意识形态到审美视角解读的范式转换。第三部分,“文学现象研究: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面’”,论述孙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与色彩的诗学研究。孙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体现了亲历者的学术还乡倾向,孙先生是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引领者与开拓者;孙先生的色彩的诗学研究则体现了孙先生强烈的学术个性,站在色彩学的角度回望文学,本质还是落在文学的审美特点上。第四部分,“文学史建构:孙中田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论述孙先生的文学史书写与孙先生的文学史观。受限于种种因素,孙先生参与编写的四套文学史都没有跳脱出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他理想中的“心灵史”有一定的距离。而从孙先生整体的文学研究来看,孙先生抱持着在多元互补的文学世界中从作家心理的视角去发掘文学价值的文学史观。另外,孙先生的研究风格偏向理性,孙先生心中的文学价值不仅包含审美价值,还包括着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价值。第五部分,“孙中田先生的学术贡献”,对孙先生在学科建设、史料研究、学术方法三个方面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总结。论文结语评述了孙先生在与其他学者的对比中彰显出的学术研究个性与共性,总结了孙先生文学研究整体上的稳健风格。论文附录列出了孙先生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与孙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名单及学术状况简介。
迪理努尔·奥布力喀斯木[8](2020)在《茅盾文学理论视域下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茅盾是中国文学史上“重量级”作家,也是成就斐然的文学理论家。茅盾的文学理论成果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同样有着无法替代的的价值。在茅盾的的文学理论中,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做的文学实践是非常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和了解的。茅盾文学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实践具有独树一帜的理论内涵和文学内涵,同时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对文学的艺术、思想价值的关注,兼顾了文学性和政治性,以及与时代同行的先进性。茅盾的文学理论凸显出的文学实践是具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茅盾的文学理论定位是为个体,为社会,为时代服务,这些特质毫无疑问是其文学理论的本质。对于本质属性和文学创作实践的双重追求,也代表了茅盾作为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其代表作《子夜》就是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结合体,是社会剖析小说的经典范例,在那个时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风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小说创作实践,代表着社会分析小说的最高成就。当下我们审视茅盾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可以对现代文学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回到历史原点客观审视茅盾的历史地位。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茅盾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文学时期以及建国以后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第二部分分析了茅盾在文学理论指导下所创作的社会剖析小说,探讨他的代表作《子夜》与文学理论的关系,论述了《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作品中创作实践与文学理论的结合。第三部分是茅盾文学理论在儿童文学、报告文学、乡土与城市的实际运用。最后一部分是总结茅盾文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实践中的卓越贡献,他的文学理论不仅填补了文学实践上的一大空白,还丰富了文学实践的发展和运用,对我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李若男[9](2020)在《论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左翼文学曾一度因与政治联系紧密而被放逐于文学史叙述之外,但随着革命现代性的再解读,近些年来对左翼文学的研究又逐渐升温。其中,对于左翼作家的牢狱书写,尽管得到了部分学者的重视和肯定,但总体而言在文学史叙述中仍大都处于失语状态。在三十年代特殊的时代话语影响下,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也几乎都以揭露和关照社会现实作为主要创作目的。因而在其各类文本中,左翼作家总是以鲜明的对比手法,一边批判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牢狱空间的污秽性以及牢狱监管层的残暴贪婪,一边赞美革命者无惧生死的坚定与无畏,由此完成了对“革命”这一时代主题的具象传达。与此同时,许多左翼作家还以犀利的笔触对狱中底层囚徒的人性完成了深切关照,这不仅使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保留了文学的审美性和人文价值,而且还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对于牢狱的深度叙事。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梳理归纳了学界目前对于左翼文学的研究综述,并界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最后确定了研究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主要分析探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作家大量书写牢狱与革命以及现实问题的紧密联系。三十年代的左翼知识分子,面对频发的牢狱事件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在革命意识的促使之下,他们或根据自身的牢狱体验,或根据亲朋入狱的真实经历,有意选择了牢狱这一体现统治者残暴意志的特殊空间展开叙事,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共同参与到牢狱文学的建构之中,最终完成其批判社会与推进革命的双重目的。第三章主要分析论述了左翼作家在建构多重牢狱空间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对于现实的揭露和对于革命美好愿景的表达。左翼文学中的牢狱空间可细分为现实的物理生存空间、记忆性的黑暗权力空间和神圣的革命空间三类。国民党的牢狱、伪满洲国的牢狱和上海租界的牢狱都是叙事展开的基点,是文本人物发生动作必备的物理生存空间。在这一实在的生存空间之上,繁杂的人际关系又将衍生出牢狱的黑暗权力空间,肮脏暴力的权钱交易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在对物理生存空间和黑暗权力空间进行不遗余力地呈现的同时,创作主体的革命心理空间也在此过程中被清晰地建构出来。第四章主要剖析左翼牢狱书写中对于多种狱内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具体而言,按照身份地位和狱内所享权利,这些有血有肉、性格复杂的狱内众生相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动荡时代中的牢狱监管层,二是病态牢狱管理下的囚徒众生。一方面,左翼作家不断丑化牢狱上层管理者和龙头势力群,美化英伟高大的政治犯;一方面不断探索塑造不同人格的看守和底层囚犯,这既使左翼作家的革命诉求在文本中完成了生动的艺术表达,而且还使其在牢狱叙事中完成了揭露现实的沉重历史叙事,以及对于人性的深重批判。第五章在分析左翼牢狱书写中所存在的审美局限的同时,还将其放置于文学史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左翼作家精心设计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性创作,不仅导致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局限,而且对于文学战斗功能的强调,还导致左翼作家的牢狱书写多为短篇小说,甚至有的直接以速写的形式出现。但是,若将三十年代左翼作家的牢狱书写置于文学史的横纵向历时态坐标来考察,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在推动牢狱叙事发展上,在文学题材的拓展上以及文艺同革命的联系上,在揭露和影射现实问题上,尤其是囚徒等形象的塑造上,显然存有新的值得肯定的贡献。第六章为结语,主要以一种流动的文学史视野来评价和总结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
孙胜男[10](2019)在《茅盾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研究》文中认为服饰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独特的服饰描写往往可以展现作者的文学艺术观和思想性格特征。茅盾作为一名“极喜修饰”的现代作家,其小说中有着精彩的服饰描写,尤其是对女性服饰的描写可谓着彩众多,独具特色。从茅盾小说女性服饰描写的特点入手,分析其服饰描写特点的成因并深入研究服饰描写背后所展现出的矛盾,便会发现一位兼具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气质,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现代男性作家——茅盾。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服饰”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说明茅盾小说女性服饰描写的研究意义;然后对有关茅盾小说中女性服饰描写的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概括;最后在此基础上说明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小说文本对茅盾笔下的女性服饰描写特点进行研究。作为一个具有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气质的作家,一方面,茅盾通过服饰描写彰显了大革命时代人们精神面貌与身体服饰变革等社会变化,女性服饰是时代演进的身份标示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表征,展现了与时偕行的时代话语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时髦新异的都市女性服饰、欲望泛滥的服饰追求和城乡冲突的服饰对比突出了现代都市疯狂的消费与享乐主义,呈现了纷繁复杂的都市艳语特征。同时,作为一位男性作家,茅盾通过各种感觉与想象对潜藏在服饰之下的女性肉体进行情欲化刻画,展现女人的性感风姿,尽管这种欲望化的书写逐渐衰退了,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世俗肉感的男性私语的特点。这种种的时代话语、都市艳语和男性私语相互交织,构成了茅盾小说丰富精彩、独具特色的女性服饰描写。第二章结合时代背景与茅盾自身经历对茅盾小说中女性服饰描写特点的原因进行分析。作家的创作特色与其生活的时代、环境、个人体验和艺术储备有密切关系。茅盾小说女性服饰描写特点离不开他现实的斗争生活,离不开时代和乌镇、上海等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茅盾早期生活所处的“女性世界”带给了他独特的两性体验,也为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心像”,并形成其细腻独特的审美倾向;1930年代后,茅盾人到中年,工作环境改变,公共理性扩增,导致其女性服饰的欲望化书写由强而弱,逐渐衰退。此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广泛涉猎以及对西方现代文学等的兼容并蓄,使茅盾拥有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文学积淀,其笔下的服饰描写也因此呈现出广阔理性又不乏感性细腻的艺术风格。概括来说,茅盾小说中女性服饰描写的特点是社会时代背景下的个性化创作,其中蕴含了茅盾与时代、与生活环境的紧密联系,也烙满了茅盾自身体验和文化熏陶的印迹。第三章结合茅盾小说女性服饰描写对其中潜藏的茅盾的“矛盾”进行揭示。茅盾笔名的来历就意味着“矛盾”二字与他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社会活动家的身份使他具有宏大理性的社会化思维方式,但细腻感性的生命体验亦存在于茅盾的小说创作之中,使其表现出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复杂色彩;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使他热衷于都市叙事,但对都市的奇观化书写,恰恰暴露了茅盾都市外来者的身份与对都市文化的疏离;最后,男性作家的身份使他尽管凭借自己开阔超前的思想对女性立场表现了认同与支持,但仍无法超越性别的局限,不自觉地流露出男权意识。这些内在矛盾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兼具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气质,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现代男性作家——茅盾。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全文,重申茅盾小说中女性服饰描写的研究意义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尚需深入探究及拓展的领域。
二、论茅盾的历史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茅盾的历史题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中国现代小城镇文学研究 |
二、茅盾“小镇叙事”作品研究史 |
第二节 “小镇”与茅盾“小镇叙事”的历史语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开放的小镇:风景中的“常”与“变” |
第一节 城乡间的中转站:小镇风景的多样性 |
第二节 难以破除的过去:固守的乡土风俗传统 |
第三节 家宅与茶馆: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
第二章 流动中的“动”与“思”:茅盾笔下的小镇人物群像 |
第一节 小镇商人:往来于城乡的中间者 |
第二节 走进都市与被迫返乡:小镇知识分子的“出走”与“回归” |
第三节 出路的无处追寻:小市民群体与乡绅阶级的抉择 |
第三章 茅盾小镇叙事中的革命书写 |
第一节 挣扎与无序:“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暴力中的城乡流动:小镇权力的更迭 |
第三节 动摇中的革命小镇:群氓之乱与知识分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茅盾小镇叙事小说作品出版简表 |
附录2:茅盾小镇叙事作品中人物流动情况简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述评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时代的转折与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演变 |
1.1 时代的转折与对《讲话》的接受 |
1.1.1 茅盾对《讲话》的接受 |
1.1.2 转折时期的文化选择与国统区文人的分化 |
1.2 茅盾文学理念的转向 |
1.2.1 论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使命 |
1.2.2 论“民族形式” |
1.3 文学批评转型 |
1.3.1 话语类型的转换 |
1.3.2 原因探析 |
第二章 大时代下官员/批评家复杂的内心世界 |
2.1 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 |
2.1.1 官方话语 |
2.1.2 私人话语 |
2.1.3 知识分子角色考察 |
2.2 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 |
2.2.1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双栖现象 |
2.2.2 作家意识的具体表征 |
2.3 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 |
2.3.1 茅盾的实践型启蒙观 |
2.3.2 茅盾的启蒙意识表征 |
第三章 “茅盾后期”文学思想的文本解读 |
3.1 再解读《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 |
3.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
3.1.2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 |
3.2.1 历史剧的发展历程 |
3.2.2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 |
3.2.3 古为今用的历史观、文学语言 |
3.3 再解读茅盾的作家作品论 |
3.3.3 对《百合花》的评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茅盾早期小说研究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概述 |
(一)国内茅盾小说研究概况及现状 |
(二)国外茅盾小说研究概况及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众声喧哗:启蒙话语的生成与融汇 |
第一节 “表现时代的空气”:时代话语的彰显 |
一、内核:关注当下的入世态度 |
二、汲汲于现实的实用功利思维 |
第二节 从个性到个体:个人话语的高扬 |
一、对“人”的发现:关注个体生命体验 |
二、对“女性”的发现: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 |
三、虽隐犹显:学者的个性化表达 |
第二章 众流归一:政治话语的形成与建构 |
第一节 前导:进化论话语的凸显与实践 |
第二节 建构:政治话语场域的扩大和深入 |
一、初步建构:阶级概念的简单推演 |
二、确立秩序:官方认定和史的书写 |
三、自我规训:政治话语的采用和内化 |
第三节 返观:海外茅盾研究中的政治预设 |
一、美国学界:政治偏见下的价值判断 |
二、东欧学界:政治风向下的左翼史观 |
第三章 众川赴海:审美话语的构成和流变 |
第一节 捕获“迷乱灰色中的一星微光”:象征手法研究 |
一、渐进的象征读解:从政治修辞到审美哲思 |
二、交叉的学术视野:中西方象征研究的参照 |
第二节 “茅盾的矛盾”:心理学研究 |
一、理性向感性的倾斜:人格结构研究与流变 |
二、“心绪的表白”与“隐藏的症候”:创作心理研究与流变 |
第三节 “美恶并举,正邪两赋”:人物形象研究 |
一、女性形象的构建与重评 |
二、性别视角的引入及意义 |
第四节 审美话语的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演变 |
第一节 茅盾建国前的短篇小说观 |
一、文学主张:从“为人生”到“为无产阶级” |
二、创作内容:提倡多样的社会内容 |
三、创作方法:倡导现实主义 |
第二节 茅盾建国后的短篇小说观 |
一、文学主张:从“为无产阶级”到“为社会主义” |
二、创作内容:提倡鲜明的时代内容 |
三、创作方法:倡导本土化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演变缘由 |
一、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 |
二、自身政治抱负的驱使 |
第二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要点 |
第一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构思观、结构观 |
一、短篇小说构思观 |
二、短篇小说结构观 |
第二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人物观 |
一、短篇小说人物设定观 |
二、短篇小说人物塑造观 |
第三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语言观、风格观及其他观念 |
一、短篇小说语言观 |
二、短篇小说风格观 |
三、其他短篇小说观念 |
第三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 |
二、古典文学的知识积累与理论训练 |
三、传统文化新变带来的视野拓展 |
第二节 外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引进与学习 |
一、外国文学文化的思想摄取 |
二、外国短篇小说的艺术借鉴 |
第三节 多重身份对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促成 |
一、政治活动家——短篇小说政治功能的选择 |
二、期刊编辑——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与理论思考 |
三、批评家——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审视 |
四、作家——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运用与反思 |
第四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创作指导价值 |
一、对自身短篇小说创作的指导 |
二、对其他作家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促进 |
第二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价值与不足 |
一、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价值 |
二、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题材电影中的资本家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方法 |
第二章 近代中国资本家形象溯源 |
2.1 近代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资本家 |
2.1.1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
2.1.2 清朝末期民族资本家的出现和发展 |
2.1.3 民国后期中国资产阶级的凋谢萎缩 |
2.2 中国文学中的资本家形象研究 |
2.2.1 明末话本小说里的商人形象 |
2.2.2 清朝讽刺小说里的商人形象 |
2.2.3 20世纪左翼文学里的资本家形象 |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工业题材电影中的资本家形象 |
3.1 中国工业题材电影发展史(1949至今) |
3.2 萌芽期:革命成功的绊脚石形象(1949-1952) |
3.3 发展期:社会改造的拦路虎形象(1952-1956) |
3.4 转折期:运动浪潮的眼中钉形象(1956-1964) |
第四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中资本家形象的不足及思考 |
4.1 十七年时期工业题材电影中资本家形象的不足 |
4.1.1 资本家形象容易被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忽略和否定 |
4.1.2 资本家形象定位的含糊不清 |
4.2 十七年时期工业题材电影中资本家形象的思考 |
4.2.1 权衡艺术和政治的关系 |
4.2.2 尊重和维护艺术家创作自由的权力 |
4.2.3 提倡电影审美形态多元化 |
第五章 资本家形象在现代影视中的延展与想象 |
5.1 解脱原罪,道德复位的高尚者 |
5.2 摆脱平庸,走向传奇的抗争者 |
5.3 安身立命,传统文化的反思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6)沉樱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沉樱小说的精神指向 |
(一)沉樱婚恋小说与女性意识 |
(二)沉樱社会小说与平民意识 |
(三)沉樱革命小说与革命意识 |
二、沉樱小说的人物书写 |
(一)知识女性与革命女性形象的书写 |
(二)两性婚姻中的男性形象的书写 |
(三)底层社会众生形象的书写 |
三、沉樱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叙事视角 |
(二)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 |
(三)叙事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1.孙中田先生的三个学术维度 |
2.研究孙中田先生的文献概况 |
(三)论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论题的创新点 |
2.论题的研究方法 |
一、孙中田先生的学术历程 |
(一)少年宏志:时代纷繁里潜心学业(1928-1950) |
(二)响应呼唤:百废待兴中重任在肩(1950-1980) |
(三)兼容并蓄:学术转型时融汇中西(1980-2000) |
(四)多元一体:学科交叉启学术新篇(2000-2015) |
二、作家论: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基点 |
(一)作家论的概念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 |
(二)孙中田先生作家论研究的核心:茅盾研究 |
1.革命意识形态下的茅盾研究 |
2.历史与审美视角下的茅盾研究 |
(三)与茅盾研究形成对照的重要维度:鲁迅研究 |
(四)对沈从文、戴望舒、穆木天等其他作家的研究 |
(五)范式的继承与转换:从革命意识形态到审美视角解读 |
三、文学现象研究: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面” |
(一)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亲经历史的在场阐释 |
1.地域文学研究的历史及文学史意义 |
2.孙中田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3.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引领者与开拓者 |
4.文化还乡:孙中田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二)色彩的诗学研究:张扬个性的双重奏唱 |
1.新世纪跨学科研究文学的历史及文学史意义 |
2.孙中田先生的色彩的诗学研究 |
3.对于跨学科研究文学的启示 |
4.大音希声:孙中田教授的色彩的诗学研究 |
四、文学史建构:孙中田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 |
(一)时代浸染下的文学史书写 |
(二)多元互补与作家中心的文学史观 |
五、孙中田先生的学术贡献 |
(一)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 |
(二)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先行者 |
(三)学术方法与理念的探索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孙中田先生生平与创作大事记 |
(二)孙中田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名单及学术状况简介 |
后记 |
(8)茅盾文学理论视域下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意义 |
二、研究内容目标 |
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 |
四、本选题创新点 |
五、国内外关于茅盾文学的研究及发展 |
第二章 不同时期茅盾文学理论 |
一、五四时期文学理论 |
二、革命文学时期茅盾文学理论 |
三、建国后茅盾文学理论 |
第三章 茅盾文学理论下的文学创作实践 |
一、茅盾文学理论下的文学创作实践概论 |
二、茅盾文学理论下的文学作品分析 |
(一)《子夜》 |
(二)茅盾其他文学作品 |
第四章 茅盾文学理论的其他向度 |
一、茅盾文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 |
二、茅盾文学理论下的报告文学 |
三、茅盾文学理论下的乡土与城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论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中国左翼文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价值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左翼牢狱书写的发生 |
2.1 深刻的“牢狱”体验 |
2.2 革命意识下的牢狱书写 |
3 左翼牢狱书写中的空间建构 |
3.1 脏乱狭小的物理生存空间 |
3.2 地狱变相的牢狱权力空间 |
3.3 心志难夺的革命心理空间 |
4 左翼牢狱书写中的人物塑造 |
4.1 动荡时代中的牢狱监管层 |
4.2 病态牢狱管理下的囚徒 |
5 左翼牢狱书写中的“失”与“得” |
5.1 审美局限:革命意识规约下的左翼理性美学 |
5.2 对“民”的启蒙式关注 |
5.3 对牢狱与现实的深度书写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牢狱题材作品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茅盾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说明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启迪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茅盾小说中女性服饰描写特点 |
第一节 与时偕行的时代话语 |
一、时代演进的身份标示 |
二、社会变革的时代表征 |
第二节 纷繁复杂的都市艳语 |
一、时髦新异的衣冠世界 |
二、欲望泛滥的都市表征 |
三、城乡冲突的时代镜鉴 |
第三节 世俗肉感的男性私语 |
一、有距离的“看” |
二、近距离的“嗅”与微距离的“触” |
三、绵延不断的“想” |
四、欲望化书写的由强而弱 |
第二章 茅盾小说中女性服饰描写特点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时代裹挟中的茅盾 |
第二节 环境孕育下的茅盾 |
一、秀丽开放的故乡乌镇 |
二、时髦多彩的都市上海 |
第三节 两性体验影响下的茅盾 |
一、“女强男弱”的家族两性体验 |
二、传统庄妻与炽爱情人的两性情感体验 |
三、“近水楼台”的妇女工作体验 |
四、个体情欲的递减与公共理性的扩增 |
第四节 文学熏陶下的茅盾 |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博闻广识 |
二、西方文学的兼容并蓄 |
第三章 从女性服饰描写看茅盾的矛盾 |
第一节 宏大理性的社会思考与细腻感性的生命体验 |
一、宏大理性的社会思考 |
二、细腻感性的生命体验 |
第二节 都市叙事的偏爱与都市生活的隔膜 |
一、都市叙事的偏爱 |
二、都市生活的隔膜 |
第三节 女性立场的认同与男权意识的流露 |
一、女性立场的认同 |
二、男权意识的不自觉流露 |
结语 |
附录一 茅盾小说重要女性服饰描写摘录 |
附录二 茅盾小说中部分女性服饰配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论茅盾的历史题材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D]. 肖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D]. 刘璐. 西北大学, 2020(12)
- [3]茅盾早期小说研究话语分析[D]. 张绿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4]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D]. 饶倩倩.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5]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题材电影中的资本家形象研究[D]. 钟丹.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沉樱小说研究[D]. 赵诗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D]. 王僡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茅盾文学理论视域下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D]. 迪理努尔·奥布力喀斯木. 喀什大学, 2020(07)
- [9]论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牢狱书写[D]. 李若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茅盾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研究[D]. 孙胜男.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