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春9号面包强筋小麦的主要特点、品质状况和优质高产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张龙龙[1](2020)在《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新疆滴灌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究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水分和氮素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通过选取两个小麦品种新春22号(水分敏感型)和新春44号(水分不敏感型),设置了3个滴灌带配置(“1管4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2行,分别记为R1、R2行;“1管6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3行,分别为R1、R2、R3行;“1管8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4行,标记为R1、R2、R3、R4行)和3种模式(TR:常规模式;K:宽窄行模式;S:缩带宽模式),研究了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新疆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水氮吸收和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其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中,两个品种均表现为TR4(常规1管4行)模式下千粒重、穗粒数、穗数由近行到远行逐渐减小,K、S种植模式下千粒重、穗粒数、穗数由近行向远行先减小后增大;2018年TR4模式产量最高,其次从大到小分别为S6(缩带宽1管6行)、K6(宽窄行1管6行)、S8(缩带宽1管8行)和K8(宽窄行1管8行)滴灌带配置模式。在K6、S6滴灌带配置模式中,R3行的产量高于R2行的产量;K8、S8滴灌带配置模式中,R4行的产量高于R3行的产量;2019年TR4滴灌带配置模式产量最高,其余依次为新春22号S6>S8>K6>K8;新春44号S6>S8>K6>K8。在K6、S6中,R3行的产量高于R2行的产量;K8、S8中,R4行的产量高于R3行的产量。2.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下,K、S模式,缩短了小麦行距,从而缩短了水分横向移动的距离,有利于边行小麦获得充足的水分,且有利于水分消耗后的补充,因此K、S模式可以使边行获得更多的水分。与TR4相比较,两品种均在S6下的灌水利用效率较高,与TR4差异不显着。3.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新春44号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上升,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间单株干物质积累量TR4﹥K6﹥S6﹥K8﹥S8。两个品种在不同行间干物质积累量TR4中,R1﹥R2;K6、S6中R1﹥R3﹥R2;K8、S8中R1﹥R2﹥R4﹥R3。开花期干物质在植株中的分配比例大小排序为茎﹥穗﹥叶。TR4中花前干物质转移量R1>R2,花前干物质转移效率、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R1<R2,花后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为R1>R2。K6、S6中,花前干物质转移量R1>R3>R2,花前干物质转移效率、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R1<R3<R2;花后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为R1>R3>R2。K8、S8中,花前干物质转移量R1>R2>R4>R3,花前干物质转移效率、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R1<R2<R4<R3;花后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为R1>R2>R4>R3。4.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滴灌小麦植株氮积累在生育期内逐渐增大,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新春44号单株氮素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22号在成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TR4﹥S6﹥K6﹥K8﹥S8;新春44号在成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TR4﹥K6﹥S6﹥K8﹥S8。TR4配置下R1>R2,且差异显着,K6下R1>R2>R3,R2、R3差异不显着;S6下R1>R2>R3,R2、R3差异显着。1管8行配置下R1>R2>R3>R4,R3、R4差异不显着。茎、叶和穗由近行到远行逐渐降低,籽粒中氮素积累分配比例与茎、叶和穗相反。5.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品质的影响新春22号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均在K8模式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46%、33.94%和34.77 ml,S8模式籽粒容重最高为795.00 g/L,K8模式次之。新春44号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籽粒容重均在K8模式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64%、34.48%和800.35 g/L,TR4模式沉降值最高为33.11 ml。6.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2018年TR4的经济效益最高,其余滴灌带配置模式经济效益由大到小依次为S6、K6、S8、K8;2019年新春22号品种S6最高,其余处理依次为K6>S8>TR4>K8,新春44号品种S6滴灌带配置模式最高,其余排序为K6>S8>K8>TR4。滴灌成本和TR4滴灌带配置模式相比,S6、K6、S8、K8四种滴灌带配置模式节约了500-1000元/hm2。从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植株氮素积累、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小麦品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S6滴灌带配置模式既保证了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滴灌成本的投入,因此,S6滴灌带配置模式为本试验下最优滴灌带配置模式。
卢伟鹏[2](2020)在《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新疆滴灌小麦以“1管4行”为主要滴灌带布管方式,“1管6行”,“1管8行”布管方式小麦不同品种、不同行间籽粒产量存在波动,本试验为了探究“1管6行、1管8行”滴灌模式下,不同品种和行间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管4行(TR4,带间距为60cm)、1管6行(TR6,带间距为90cm)、1管8行(TR8,带间距为120cm)三种滴灌带配置处理,小麦等行距机械条播,行距15cm。研究靠近滴灌带的第一(R1)、第二(R2)、第三(R3)和第四行(R4)行间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土壤体积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旨在为扩大管滴灌小麦行比,进一步节本增效的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加,各处理间的单株叶面积、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含量均为TR4滴灌模式最高。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滴灌带间距越大,耗水量越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越小,产量也会随之降低。新春44号行间产量降幅小于新春22号行间产量降幅。新春22号的产量低于新春44号的产量,且新春22号的干物质积累量也低于新春44号。通过经济效益的比较,2018年和2019年各处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TR4>TR6>TR8,各处理间的成本表现为TR8<TR6<TR4。TR8虽然大幅度节约成本,但最终经济效益却最低。在籽粒建成期间,由于在TR6滴灌模式下花后转运量及对籽粒贡献率最高,且TR6氮素积累量高于TR4和TR8氮素积累量,同时,TR6滴灌模式在开花期-成熟期这个阶段氮素积累量也最高,因此,在氮素积累、转运及分配方面TR6滴灌模式为最佳的滴灌方式。(2)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行间差异的影响扩大管行比下,单株叶面积、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含量均表现为近行高于远行。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也表现为近行高于远行,以上呈现的规律与产量的规律一致。从各行间产量贡献率可以得出,远行小麦产量贡献率低于近行小麦产量贡献率。因此,提高远行小麦产量,降低远行小麦产量降幅,对扩大管行比的推广有很大的意义。综上所述,在15cm等行距下,新春44号更加适用于扩大管行比,TR6滴灌模式虽然在氮素积累方面较好,但产量及经济效益低于TR4滴灌模式。
毕红园,柴永峰,赵智勇,李秀绒,王倩,潘田雨[3](2020)在《耐旱耐热小麦新种质筛选及新品种选育》文中指出黄淮麦区水资源严重紧缺,人均、每公顷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培育出抗旱耐热的优良旱地小麦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本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平均收集旱地小麦种质资源500余份,经过生态指标观测及分子水平检测,筛选出目标性状优良并有较高遗传力的核心亲本。利用这些核心亲本,以常规杂交选育为主,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生态育种与穿梭育种相结合;形态特征、生育特性与仪器指标测试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对后代材料进行抗逆性、节水性、优质性能和高产潜力的综合评价。最终育成‘运旱137’(晋审麦2016004)和‘运旱139-1’(晋审麦20170004)2个抗旱耐热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及若干遗传基础丰富并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中间材料。其中,‘运旱1411-2’、‘运旱1512’、‘运旱1818’、‘运旱1816’、‘运旱139-2’等已经参加了各类区域试验。本研究为其他育种者提供了参考,也为后续新品种的推广做好了准备。
游蕊[4](2020)在《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小麦单产不断提高,保障了粮食安全,但仍面临肥料施用量过多,氮肥利用率偏低,籽粒品质参差不齐,残留化肥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加之,种植效益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如何在保障国人小麦需求的同时,实现籽粒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协调提高,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局面,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试验以中筋小麦扬麦25、淮麦33和弱筋小麦扬麦22为材料,在稻茬小麦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睢宁和扬州,根据大田生产现状采用密度、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等技术措施构建常规栽培模式和不同改进栽培模式,分析其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品质和经济效益的表现,明确适合中、弱筋小麦种植的较优栽培模式,进而从产量构成特征、农艺性状特性和生理性状特征等角度阐明其构建群体形成机理,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2017~2018),中筋品种扬麦25和淮麦33的改进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净效益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0%、55%、15%、53%、93%以上,可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降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但籽粒品质仍有提高潜力。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2018~2019,苗期降水多),两品种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28%、40%、8%以上,可在增产、增效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但净效益偏低、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偏高,有待改进。2、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弱筋品种扬麦22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0%、7%、19%以上,可在提高籽粒产量的同时协同提高氮效率,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国标,土壤残留氮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净效益未有明显增加。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扬麦22的常规栽培模式除氮效率表现欠佳外,其籽粒品质、净效益及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均较改进模式有明显的优势;改进栽培模式具有较高氮肥效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17%、7%以上,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措施构建的栽培模式可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协同提升目标,但协同性和提升潜力受气候、生态、生长条件和品种制约。气候生长条件适宜年份的中、弱筋小麦各模式的协同性优于条件偏差的年份;中筋品种优于弱筋品种。中筋小麦高产、高效潜力大,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易协同,但潜力有限。3、从产量构成来看,在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的穗数及千粒重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实现较高穗数的基础上,协调提高每穗粒数及千粒重,有助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植目的。而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前期小麦群体茎蘖数严重不足,应在稳固穗数基础的同时协同提高产量构成三因素,可有效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群体。4、从群体质量来看,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群体生育前期应维持较高的茎蘖数水平,提高分蘖成穗率,成熟期显着高的茎蘖数为籽粒优质高产提供了充足的穗数。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均应维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水平,维持花后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在拔节期后更多的积累光合物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整个生育期应维持较平稳的茎蘖动态变化趋势和较高的成穗率;弱筋小麦群体的茎蘖数在整个生育时期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在生育早期便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生育后期尤其是花后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最终构建较为健壮的群体;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因前期肥效较差,群体生长发育不理想,维持群体的稳定发展,应尽量增加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5、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小麦群体应具有较高的绿叶叶面积、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较优栽培模式的SOD、POD及CAT酶活性均大于其余改进模式,且MDA含量较低;此外,其NR及GS酶活性均高于其余改进模式。不同栽培模式下植株花后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氮收获指数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改变规律保持基本一致。可见,生育后期叶片具有较高的氮素代谢水平且植株高吸收和转运能力是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协同的关键生理基础,这也有助于提升对土壤氮的吸收、降低土壤中氮的残留。6、中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磷钾肥(P2O5、K2O)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基肥:拔节肥);(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在适宜播种密度范围内,施用了适当高的氮肥,并提高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合理加大磷、钾肥施用量,实现了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净效益,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的目的。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27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13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生育前期较高的播种量有助于增加群体数量,适当加大后期氮肥施用量,可提高籽粒产量,并在提高氮肥效率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7、弱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7:1:2: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适当降低全生育期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前移,可在保证一定籽粒产量的同时,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最终提高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27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70kg·hm-2、氮肥运筹为6:1:3: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94.5kg·hm-2,磷钾肥全部基施。前期较高的播种量、较高的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前移保证了群体数量和籽粒产量,并有助于弱筋小麦品质调优,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了土壤残留氮含量。
陈海霞[5](2019)在《新疆春小麦DArT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主要加工品质指标评价》文中认为种质资源是优良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新疆幅员辽阔,小麦资源丰富,其春小麦适应性强,遗传多样性高,品质基因位点丰富,而且耐旱、抗盐碱和抗病虫害。本研究以90份新疆春小麦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为材料,应用DArT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对2016和2017两年种植于北疆安宁渠和南疆泽普两点的材料进行主要加工品质指标测定与分析,以期研究新疆春小麦遗传多样性及主要加工品质指标变异情况,从中筛选品质指标表现优异的材料。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共得到34,653个有效DArT标记。其中,19,652个染色体位置明确,分布在A、B和D染色体组上,各有6,781、8,369和4,502个。各个染色体组中,标记分布最多的染色体分别是7A、2B和2D,最少的分别是1A、4B和5D。用有效DArT标记对89份新疆春小麦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82-0.958,平均值为0.582。在遗传相似系数约0.55处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分别有1、1、24、2和61份。其中,第Ⅲ类包括3933等11份北疆地区的地方品种和新春6号等13份育成品种,第Ⅴ类包括3878和3879等61份地方品种,数量最多且大部分来自南疆。2.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春小麦蛋白质含量、Zeleny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均存在广泛变异,两年两点平均值变异范围分别为16.32-18.83%、32.28-37.98 ml、33.30-40.50%、11.36-14.09%、62.64-80.45、59.66-62.54%、3.52-7.81 min、6.16-11.10 min、67.38-91.03 FU和65.11-120.55。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表现为泽普点高于安宁渠点,干、湿面筋含量在同一地点两个年份间表现为2016年大于2017年。育成品种在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等多数品质指标上变异系数和极差均小于地方品种对应数值,显示出地方品种在这些性状上变异更广。变异系数上,蛋白质含量和吸水率均低于15%,稳定性相对较好;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均较大,都在30%以上;其余指标处于15–30%。对90份新疆春小麦两年两点的蛋白质含量、Zeleny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稳定时间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类,分别包含15、14、58和3份材料。相对来说,第Ⅱ类材料的面包烘烤品质最好。3.根据两年两点品质表现,筛选到7份(占7.78%)综合品质指标表现较好的材料:地方品种3972、3957、3977、3881、3893A、4080A和3986,其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稳定时间均满足强筋小麦国家标准。同时,筛选到一批单一品质性状表现较好的材料:蛋白质含量高(>20%)的材料3份(4103、3968和3969);沉降值高(>46 ml)的材料4份(4080A、3996、3994和3986),沉降值低(<27 ml)的材料2份(3933和4031);湿面筋含量高(>44%)的材料3份(3968、4095和3969);吸水率高(>68%)的材料4份(新春19号、新春15号、3969和3973);稳定时间长(>15 min)的材料3份(3977、新春8号和4080A)。这些遗传资源对小麦品质改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刘金,师晓丹,连金龙,沈卫华[6](2019)在《强筋春小麦新春26号生产区域布局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推动新疆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优质强筋小麦发展,以新春26号推广现状为研究对象,介绍新春26号的特征特性、产量和品质表现、适宜生产的优势区域和亚优势区域,并对新春26号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农民增收提供品种相关配套技术支撑。
毕红园,柴永峰,赵智勇,李秀绒,潘田雨[7](2018)在《小麦新品种运旱102选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旱102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组以(108×90-13)F5为母本,soisson为父本,历时11年选育而出的山西省旱地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主要表现为抗旱性强、较抗冻抗病、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文章总结了运旱102新品种的选育过程、栽培措施及选育体会,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吕钊彦[8](2017)在《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及品质行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文中认为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是我国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92.4%的耕地为灌溉农田,然而新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仅为100-200 mm,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灌溉。近些年,新疆为了应对极端水分短缺以及因为极少降雨和大的蒸散造成的水分平衡,在小麦生产中较好的应用了滴灌技术。然而现在普遍应用的一管四行小麦的滴灌模式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以新春6号为材料,于2014、2015年在大田滴灌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滴灌模式(TR4:行管比4;TR5:行管比5;TR6:行管比6;小麦行距15 cm)对近行小麦(R1)、次远行小麦(R2)以及远行小麦(R3)产量、品质、水分利用及土壤水氮行间分布状况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小麦产量及土壤水氮分布在三种滴灌模式间的行间差异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加而增大。增加滴灌带间距,不同行的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TR5和TR6远行得到的水氮的量相对于近行大幅降低,水分的亏缺,造成了远行小麦受到干旱胁迫,不利于小麦产量的形成,同时也造成了产量的行间差异。TR5和TR6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低于TR4,然而蒸散高于TR4。R2和R3的产量相对于R1减少的百分比远低于灌溉后水分增加量(RIW)。这个机制有利于在减少RIW的前提下发展较大的行管比滴灌模式。2.适当增加滴灌带间距,有利于籽粒面粉品质的提高,但也提高了小麦行间差异。滴灌对不同行小麦品质行间差异的影响主要是由P2-P6品质行间差异引起的。相对于TR4,TR5和TR6提高了新疆春小麦籽粒面粉麦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同时,TR5的总蛋白含量高于TR6,且行间差异较小,说明TR5更有利于提高小麦面粉加工品质。在三种滴灌模式中,TR5和TR6有较高的GMP含量、干湿面筋含量、SDS-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由于远行降低幅度较大,特别是在在TR6下行间差异最大,因此TR5更有利于小麦面粉蛋白加工品质的提高。同时,TR5的小麦籽粒具有最小的淀粉直/支比,有利于小麦籽粒淀粉加工品的提高。因此,三种滴灌模式下,TR5的小麦品种相对于TR6具有较小的行间变异系数,因而TR5更有利于新疆春小麦籽粒品质的稳定。对不同滴灌模式下各行小麦籽粒分层分析表明,各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主要集中在第二到第六层(pearling fraction(P)2-P6)。小麦行间麦谷蛋白差异主要在P2-P7层,籽粒不同层谷/醇比表现为R1和R2显着大于R3,R1和R2差异不显着,面粉麦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高低反应了蛋白质加工品质。不同层的GMP含量行间变异主要在P2-P4层较大。干、湿面筋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干、湿面筋含量在P2-P4层有较大的行间变异。沉降值行间变异主要在P3-P5层较大。通过籽粒分层分析可知,品质行间变异主要由P2-P5层品质变异引起。3.三种模式间,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加,春小麦源库碳氮代谢能力降低且行间差异增大。TR4的各行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最高,TR5灌浆过程中旗叶可溶性糖与蔗糖含量与TR4差异较小,TR6均低于TR4和TR5,因为远行的旗叶碳氮积累大幅下降,造成滴灌带间距越大,行间差异越大。三种滴灌模式下不同行小麦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表现为R1大于R2大于R3,且行间差异随着滴灌带间距增大而增大,且在灌浆中期行间变异大于灌浆末期,这可能跟生育前期干旱适应,缓解了远行在灌浆后期再次受到的干旱胁迫,因此行间差异逐渐缩小。更高的氮代谢酶活性有利于更多的氮素同化并向小麦籽粒转运并积累,酶活性的行间差异增大,会导致籽粒最终氮积累及品质的行间差异变大。TR4的小麦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高于其它两个处理,TR6的R3的SS活性较R1和R2显着降低,不利于淀粉的合成,导致行间籽粒重差异较大。TR4和TR5的小麦籽粒SSS和GBSS活性高于TR6,TR6远行小麦籽粒SSS和GBSS活性显着下降,不利于籽粒中的淀粉合成。淀粉是籽粒干重形成得重要组成部分,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的高低直接影响籽粒淀粉的含量,TR5和TR6远行淀粉合成酶活性降低幅度增大,造成籽粒淀粉合成降低,最终导致产量行间差异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DMR-C)在适度干旱胁迫下提高,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R2和R3适度干旱胁迫下干物质再转运量(DMR)低于R1,然而转运率(DMR-R)和DMR-C却提高了。这与R3的叶面积指数和旗叶相对含水量相对于R1降低的幅度较少有关,也与R2和R3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再转运对籽粒贡献率的补偿性提高有关。增强的花前积累物质的再转运量和叶面积指数保证了远行相对近行产量降幅较少。小麦营养生长阶段干旱适应(前期适度干旱)能够增强小麦对花后抗旱能力,有利于小麦保持较好的水势,保证较高的产量。4.在一管6行小麦滴灌模式下,不同品种间因为根系干重、活力以及叶面积等行间差异造成产量行间差,且产量行间差异在品种间区别较大。在一管6行小麦滴灌模式下,新春40和新春44产量行间差异较小且产量较高,其叶面积和伤流液值较大,并且均与产量呈显着相关性。而新春11和新春22行间差异较大且产量较低,其叶面积和伤流液的值较小。较高的根系干重有利于小麦对土壤水肥的吸收,进而有利于小麦产量的形成。根系干重行间差异较大,也会增加产量的行间差异。筛选在高行管比滴灌模式下,产量较高且行间差异较小的品种对新疆地区稳产增效具有积极意义。
董召娣[9](2016)在《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效率差异与调控效应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受到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制约,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为保障粮食总产量的供需平衡,需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为目标,为此造成了化肥用量逐年增加。过量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土壤出现板结、酸化,生产条件恶化;如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已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2015年农业部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说明科学合理施用氮素,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于2012-2014年度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进行,以江苏省推广应用的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和9个春性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春性和半冬性两类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氮效率特征、生理特性、群体特征之间的差异性;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两类型品种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氮肥运筹比例为裂区,分析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类型小麦氮效率特征、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群体质量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索不同类型相应小麦品种的优质高产氮肥高效利用施肥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半冬性小麦和春性小麦类型间氮效率存在差异,半冬性小麦氮肥吸收效率(NUEa)显着高于春性小麦,两年度分别高于春性小麦12.19%、15.48%。氮肥当季利用率(NUR)、氮肥生产效率(NGPE)、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生理效率(NPE)及氮收获指数(NHI)也表现为半冬性小麦较高。2、半冬性和春性小麦类型之间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存在差异,半冬性小麦灌浆期旗叶及籽粒中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酶活性均高于春性小麦;籽粒中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在籽粒形成期(开花至花后14天)高于春性小麦。半冬性小麦品种中,旗叶和籽粒GS活性与氮素生理效率NPE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NAE、NHI相关性也较高;春性小麦中,旗叶和籽粒GS活性与NPE、NHI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NAE显着相关。半冬性小麦品种NR活性与NUEa、NUR显着相关;春性小麦旗叶NR活性、籽粒GPT活性与NAE、NGPE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说明影响不同生态小麦品种氮效率的生理参数存在差异,可通过不同生理指标进行评价。3、半冬性和春性两类型小麦群体氮素的吸收利用运转方面存在差异,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氮素积累量在越冬始期至拔节期低于春性小麦群体,孕穗期至成熟期高于春性小麦群体;氮素阶段累积量在越冬始期-拔节期两类型群体差异不显着,开花-成熟期半冬性群体显着高于春性群体;半冬性小麦平均总氮素转运量、花后积累量显着高于春性小麦;总氮素转运率、积累氮贡献率、总转运氮贡献率两种类型小麦差异均不显着;营养器官中叶片氮素转运量、转运率、转运氮贡献率半冬性小麦群体均低于春性小麦群体,茎鞘氮素转运量、转运率、转运氮贡献率则高于春性,茎鞘氮素转运量半冬性和春性差异达显着水平。4、半冬性、春性小麦群体质量指标差异表现为: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前期低于春性小麦群体,生育后期高于春性小麦群体;茎蘖数在全生育期均高于春性小麦群体,群体茎蘖成穗率低于春性小麦群体。由于半冬性类型小麦最高茎蘖数显着高于春性类型小麦,虽然茎蘖成穗率偏低,但最终穗数仍是半冬性小麦高。半冬性类型小麦群体平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粒叶比均高于春性小麦群体;两类型小麦各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总结实粒数、粒叶比与产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与产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半冬性和春性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与NGPE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春性小麦的粒叶比与NGPE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与NGPE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茎蘖成穗率与NUE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半冬性小麦粒叶比与NAE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由此,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是两种类型小麦群体NGPE的共性调控表现,粒叶比是春性小麦NGPE、半冬性小麦NAE差异的评价指标,茎蘖成穗率是体现春性小麦NUEa的调控指标。5、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在氮效率指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群体结构指标、植株氮素积累量、总氮素运转量、花后氮素积累量、积累氮贡献率、运转氮贡献率等均存在差异,即每一种类型小麦中均存在氮效率高或低的品种。因此在小麦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吸收、利用、运转氮素能力的不同,合理选择氮效率高的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或作为优良种质资源进行转化应用,以保证生产中氮肥合理施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6、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施氮量相同时,半冬性小麦籽粒产量高于春性小麦。当两类型小麦单位面积籽粒产量相近时,春性小麦所施氮量要高于半冬性小麦。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半冬性小麦籽粒平均产量呈现增加趋势,在施氮量由225 kg hm-2增至270 kg hm-2时虽然产量增加,但差异不显着,增加氮的效应下降;春性小麦籽粒平均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施氮量为225 kg hm-2时产量最高。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1:3:3的氮肥运筹方式有利于半冬性小麦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实现增产;氮肥运筹5:1:2:2的运筹方式更有利于春性小麦实现高产。随施氮量的增加,两种类型小麦NAE、NGPE、NUEa、NPE均表现为降低的趋势,且春性小麦降低的幅度较大。本试验条件下,半冬性小麦每公斤施氮量所生产的籽粒产量要高于春性小麦1-3kg。7、随施氮量的增加和氮肥施用比例后移,半冬性小麦品种保麦1号、徐麦30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品质得到改善,在施氮量为270 kg hm-2、氮肥运筹3:1:3:3运筹方式品质达到二等强筋小麦标准(GB/T17892-1999)。春性小麦扬麦20在施氮量为225 kg hm-2或270 kg hm-2,不同施氮运筹下籽粒品质均达中筋小麦标准。扬麦15以施氮量为180 kg hm-2、氮肥运筹7:1:2:0运筹方式品质达到弱筋小麦标准(GB/T17893-1999)。8、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半冬性小麦和春性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施氮量为270kg hm-2条件下,两种类型小麦吸收和积累的氮素最高。氮肥运筹比例影响两种类型小麦的氮素吸收和积累能力。以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1:3:3的方式更有利于半冬性小麦植株氮素的积累;而氮肥运筹为5:1:2:2的方式更有利于春性小麦植株氮素的积累。由于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要求不同,本试验条件两类型小麦在达到优质、高产相协调的适宜氮肥运筹方式下,半冬性类型小麦百公斤籽粒吸氮量为2.9-3.3蚝,春性类型小麦百公斤籽粒吸氮量的适宜范围为2.2-2.6 kg。9、氮肥运筹对两种生态类型小麦群体指标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用量对两种类型小麦群体质量指标(茎蘖数、LAI、干物质积累、总结实粒数、粒叶比)的调控效应基本一致,在一定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均呈增加趋势,但施氮量过高,春性小麦群体质量指标有所降低。增加后期氮肥施用比例,有利于半冬性小麦群体质量指标数值的增加。半冬性小麦品种籽粒产量超过8500 kg hm-2的高产群体平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为6100 kg hm-2-6500 kg hm-2。春性小麦各品种籽粒产量超过7500 kg hm-2的高产群体平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为5400kg hm-2左右。10、增施氮肥、适当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两种类型小麦氮代谢关键酶(NR、GS、GPT)活性均呈增加趋势,但施氮量过高,后期施氮比例过大,春性小麦氮代谢酶活性有所降低。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70 kg hm-2、3:1:3:3运筹方式半冬性小麦氮代谢酶活性较强,施氮量为225 kg hm-2、5:1:2:2运筹方式春性小麦氮代谢酶活性较高。11、明确提出了不同类型不同品种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协调的适宜氮肥运筹方式,半冬性品种保麦1号为270 kg hm-2、氮肥运筹比例为3:1:3:3;徐麦30为施氮量225-270kghm-2、氮肥运筹比例为3:1:3:3;春性小麦扬麦15为施氮量180-225 kg hm-2、氮肥运筹比例为7:1:2:0;扬麦20为施氮量225kg hm-2、氮肥运筹比例为5:1:2:2。
李秀绒,柴永峰,赵智勇,孙来虎,姚景珍,毕红园,席吉龙[10](2015)在《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育成适宜中国黄淮麦区旱地种植的优质强筋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突出了强筋力品质改良的的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和重视利用具有国外优质种质背景的品种资源。通过生态适应合理组配亲本,调节花期活性杂交,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检测和面筋数量及质量的品质测定辅助选择,生态适应协调特征特性选育和生态适应异地多年多点及水旱地鉴定鉴选,重视系统观察考种和综合评价优选及优系优中选优等育种策略和方法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利用国外种质杂交和冬春杂交的抗旱、耐热、抗冻及适宜熟性等特性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育成了以‘运旱20410’、‘运旱618’为代表的运旱号系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实现了由中强筋到稳定性强筋的创新改良,具有比‘晋麦47’增产2%10%的高产潜力和较强的抗旱抗干热风能力。实现了抗旱丰产与强筋品质性状的有机结合。
二、新春9号面包强筋小麦的主要特点、品质状况和优质高产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春9号面包强筋小麦的主要特点、品质状况和优质高产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新疆滴灌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的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2.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
1.2.3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4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5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 |
1.2.6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干物质的积累量测定 |
2.2.2 植株氮素的积累量测定 |
2.2.3 小麦品质测定 |
2.2.4 产量的测定 |
2.2.5 土壤体积含水量测定 |
2.2.6 灌水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开花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其行间差异的影响 |
3.2.3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3.3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3.4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
3.6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3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4.1.4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下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 |
4.1.5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
4.1.6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滴灌带配置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2 水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3 水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2.4 施氮对小麦养分积累的影响 |
1.2.5 水分对春小麦冠层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6 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小麦耗水规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2.2.2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2.2.3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2.4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2.5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6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 |
2.2.7 不同管行比下各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8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行间差异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各行间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2.2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开花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3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2.4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2.5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田间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 |
3.2.6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7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 |
3.2.8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产量贡献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耐旱耐热小麦新种质筛选及新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及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规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通过审定的品种 |
2.1.1‘运旱137’(晋审麦2016004) |
2.1.2‘运旱139-1’(晋审麦20170004) |
2.2 筛选性状优异的中间材料 |
2.2.1‘运旱139-2’ |
2.2.2‘运旱1816’ |
2.2.3‘运旱1818’ |
2.2.4‘运旱1512’ |
2.2.5‘运旱1411-2’ |
3 讨论 |
4 结论 |
(4)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机理 |
1.1 产量构成 |
1.2 农艺性状 |
1.3 生理性状 |
2 不同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效率的影响 |
2.1 耕作方式 |
2.2 播种技术 |
2.3 施肥技术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栽培模式优质、高产、高效协同性及潜力的分析 |
1.2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的机理 |
1.3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1 高产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2 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3 优质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4 高效益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5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新疆春小麦DArT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主要加工品质指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 春小麦概况 |
1.3 世界春小麦品质概况 |
1.4 我国春小麦加工品质指标变异 |
1.5 新疆小麦资源概况 |
1.5.1 新疆小麦资源种类 |
1.5.2 新疆小麦资源分布 |
1.5.3 新疆春小麦资源优点 |
1.5.4 新疆春小麦资源品质研究 |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DArT标记分析 |
2.2.2 磨制面粉 |
2.2.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4 Zeleny沉降值含量测定 |
2.2.5 湿面筋含量测定 |
2.2.6 粉质参数测定 |
2.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ArT标记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3.2 主要加工品质指标分析 |
3.2.1 蛋白质含量 |
3.2.2 Zeleny沉降值 |
3.2.3 湿面筋含量 |
3.2.4 干面筋含量 |
3.2.5 面筋指数 |
3.2.6 吸水率 |
3.2.7 形成时间 |
3.2.8 稳定时间 |
3.2.9 弱化度 |
3.2.10 粉质质量指数 |
3.2.11 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新疆春小麦与国内外春小麦主要加工品质比较 |
4.2 新疆春小麦资源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资助来源 |
(6)强筋春小麦新春26号生产区域布局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春26号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 |
2 新春26号生产区域布局 |
2.1 北疆新春26号优势生产区 |
2.2 南疆新春26号优势生产区 |
2.3 北疆新春26号亚优势生产区 |
3 新春26号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
3.1 土壤选择 |
3.2 适时早播 |
3.3 化控化除 |
3.4 水肥管理 |
3.5 病虫害管理 |
3.6 适时收获 |
(7)小麦新品种运旱102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
1.1 选育目的和育种目标 |
1.2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
1.3 历年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产量表现 |
2 主要特征特性 |
2.1 特征特性 |
2.2 抗性鉴定 |
2.3 品质分析 |
2.4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2.5 主要优缺点及风险规避措施 |
3 选育研究体会 |
3.1 重视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的引进和鉴定评价 |
3.2 合理组配亲本和活力杂交授粉 |
3.3 优质亚基聚合标记和面筋指数测试辅助专用品质选择 |
3.4 研究应用生态适应特征特性协调选育的思路策略和方法技术 |
3.5 重视利用国外种质杂交后代的材料创新 |
(8)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及品质行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灌溉研究进展 |
2 滴灌节水的理论依据 |
2.1 根系的吸收补偿能力 |
2.2 保持光合速率,降低腾速率 |
2.3 根系的信号调节 |
2.4 提高养分吸收 |
2.5 降低土壤蒸发,减少深层渗漏 |
2.6 作物全生育期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差异和缺水消除后的“补偿作用” |
3 水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 水分对小麦生理代谢的影响 |
5 水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7 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土壤水氮分布及行间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体积含水量 |
2.2 土壤水分增加量 |
2.3 土壤尿素氮含量 |
2.4 产量、作物蒸散和水分利用效率 |
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6 经济效益 |
2.7 不同土层灌水增加量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
2.8 产量三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籽粒品质特性及行间差异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面粉蛋白品质 |
2.2 面粉淀粉品质 |
2.3 籽粒分层蛋白品质 |
3 讨论 |
3.1 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春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3.2 滴灌对春小麦籽粒蛋白品质空间分布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行间源库碳氮代谢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旗叶相对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 |
2.2 旗叶叶面积和比叶重 |
2.3 旗叶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
2.4 旗叶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 |
2.5 旗叶糖氮代谢相关酶活性 |
2.6 籽粒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 |
2.7 籽粒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 |
2.8 籽粒游离态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 |
2.9 籽粒蛋白质含量 |
2.10 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 |
2.11 籽粒淀粉合成酶编码基因表达 |
2.12 植株氮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率 |
2.13 小麦干物质积累量 |
2.14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15 籽粒干物质积累量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行间差异对一管6行滴灌模式的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 |
2.2 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
2.3 根系干重 |
2.4 伤流液量 |
2.5 产量及其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6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三种滴灌模式对不同行小麦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
1.2 三种滴灌模式对不同行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 滴灌对籽粒品质空间分布的影响 |
1.4 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行间差异在一管6行滴灌模式下的响应 |
2 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今后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9)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效率差异与调控效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的相关概念及区域划分 |
2. 小麦氮效率的研究进展 |
2.1 氮素吸收效率 |
2.2 氮素利用效率 |
2.3 氮素运转效率 |
3 小麦吸收利用氮素的氮代谢酶调控机制 |
4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栽培途径和技术研究进展 |
4.1 小麦群体特征 |
4.2 氮肥运筹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3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高产调控措施研究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冬春类型小麦氮效率差异比较 |
2.2 不同冬春类型小麦氮效率差异比较 |
2.2.1 氮肥表观利用率(NUR)差异 |
2.2.2 氮肥生产效率(NGPE)的差异 |
2.2.3 氮肥农学效率(NAE)的差异 |
2.2.4 氮肥吸收效率(NUEa)的差异 |
2.2.5 氮肥生理效率(NPE)的差异 |
2.2.6 氮收获指数(NHI)的差异 |
2.3 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各品种氮效率差异的特征分析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花后旗叶和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差异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取样及测定项目 |
1.2.1 硝酸还原酶(NR) |
1.2.2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
1.2.3 谷氨酸合成酶(GOGAT) |
1.2.4 谷丙转氨酶(GPT)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品种间NR、GOGAT、GS、GPT活性的差异分析 |
2.2 春性和半冬性类型小麦NR、GOGAT、GS、GPT活性的差异 |
2.2.1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NR活性的差异 |
2.2.2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GOGAT活性的差异 |
2.2.3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GS活性的差异 |
2.2.4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籽粒GPT活性的差异 |
2.3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NR、GOGAT、GS、GPT活性与氮效率(NUE)的相关性 |
2.3.1 花后7 d旗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NUE的相关性 |
2.3.2 花后7 d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NUE的相关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效率差异的群体特征比较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取样及测定项目 |
1.2.1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 |
1.2.2 产量 |
1.2.3 植株含氮量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效率差异的群体结构特征比较 |
2.1.1 不同类型小麦茎蘖动态变化特征及茎蘖成穗率差异 |
2.1.2 不同类型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变化特征及下降速率差异 |
2.1.3 不同类型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特征及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差异 |
2.1.4 不同类型小麦群体总结实粒数差异 |
2.1.5 不同类型小麦粒叶比差异 |
2.2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类型间群体结构特征与氮效率的相互关系 |
3 小结 |
3.1 关于不同生态类型小麦群体结构特征差异比较 |
3.2 关于不同生态类型小麦群体结构与氮效率关系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运转特征差异比较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取样及测定项目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类型小麦间氮素积累差异 |
2.1.1 不同生态类型间氮素积累动态差异 |
2.1.2 氮素阶段累积量及比例差异 |
2.1.3 同一生态类型间不同品种氮素积累差异 |
2.2 不同生态类型小麦间氮素运转差异 |
2.2.1 不同生态类型间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差异 |
2.2.2 同一生态类型间不同品种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差异 |
2.3 不同生态类型小麦间氮素积累与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差异 |
2.3.1 不同生态类型间氮素积累与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差异 |
2.3.2 同一生态类型间不同品种氮素积累与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差异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产量、品质、氮素积累和氮效率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取样及测定项目 |
1.2.1 植株含氮量的测定 |
1.2.2 成熟期考种及产量测定 |
1.2.3 籽粒容重及硬度 |
1.2.4 籽粒出粉率、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1 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平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2 对两类型小麦不同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素积累和吸收的影响 |
2.3.1 对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3.1.1 施氮量对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3.1.2 氮肥运筹比例对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3.2 对百公斤籽粒吸氮量的影响 |
2.3.2.1 施氮量对百公斤籽粒吸氮量的影响 |
2.3.2.2 氮肥运筹比例对百公斤吸氮量的影响 |
2.4 对氮效率的影响 |
2.4.1 施氮量对氮效率的影响 |
2.4.2 氮肥运筹比例对氮效率的影响 |
3 小结 |
3.1 氮肥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产量调控效应 |
3.2 氮肥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品质调控效应 |
3.3 氮肥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
3.4 氮肥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效率的影响 |
3.5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各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氮肥用量及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群体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取样及测定项目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茎蘖动态变化的影响 |
2.1.1 施氮量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1.2 茎蘖成穗率与产量的关系 |
2.1.3 氮肥运筹比例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群体LAI变化动态 |
2.2.1 施氮量对群体LAI动态的影响 |
2.2.2 LAI下降速率与产量的关系 |
2.2.3 氮肥运筹比例对群体LAI动态的影响 |
2.3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2.3.1 施氮量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2.3.2 花后干物重与产量的关系 |
2.3.3 氮肥运筹比例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2.4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群体总结实粒数的影响 |
2.5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群体粒叶比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取样及测定项目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
2.1.1 施氮量对NR活性的影响 |
2.1.2 氮肥运筹比例对NR活性的影响 |
2.2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谷氨酸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 |
2.2.1 对旗叶GS活性的影响 |
2.2.1.1 施氮量对旗叶GS活性的影响 |
2.2.1.2 氮肥运筹比例对旗叶GS活性的影响 |
2.2.2 对籽粒GS活性的影响 |
2.2.2.1 施氮量对籽粒GS活性的影响 |
2.2.2.2 氮肥运筹比例对籽粒GS活性的影响 |
2.3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籽粒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 |
2.3.1 施氮量对籽粒GPT的影响 |
2.3.2 氮肥运筹对籽粒GPT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讨论 |
1.1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品种氮效率差异特征分析 |
1.1.1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品种氮效率差异表现 |
1.1.2 提高小麦品种氮效率的栽培策略选择 |
1.2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素同化能力关键酶活性差异分析 |
1.3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素积累和运转能力差异分析 |
1.4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群体结构特征分析 |
1.4.1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群体结构特征差异 |
1.4.2 不同生态类型小麦群体结构与氮效率关系的分析 |
1.5 氮素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群体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6 氮肥运筹对春性和半冬性小麦产量、品质及氮效率的影响 |
2 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 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四、新春9号面包强筋小麦的主要特点、品质状况和优质高产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新疆滴灌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D]. 张龙龙.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2]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D]. 卢伟鹏.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3]耐旱耐热小麦新种质筛选及新品种选育[J]. 毕红园,柴永峰,赵智勇,李秀绒,王倩,潘田雨.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7)
- [4]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D]. 游蕊. 扬州大学, 2020
- [5]新疆春小麦DArT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主要加工品质指标评价[D]. 陈海霞.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强筋春小麦新春26号生产区域布局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刘金,师晓丹,连金龙,沈卫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9(02)
- [7]小麦新品种运旱102选育研究[J]. 毕红园,柴永峰,赵智勇,李秀绒,潘田雨.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6)
- [8]不同行管比滴灌模式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及品质行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D]. 吕钊彦.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效率差异与调控效应比较研究[D]. 董召娣. 扬州大学, 2016(02)
- [10]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J]. 李秀绒,柴永峰,赵智勇,孙来虎,姚景珍,毕红园,席吉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