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固体发酵论文-周少敏,郭静,王怡,荣艳,朱孝霖

放线菌固体发酵论文-周少敏,郭静,王怡,荣艳,朱孝霖

导读:本文包含了放线菌固体发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安丝菌素P-3,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发酵,合成

放线菌固体发酵论文文献综述

周少敏,郭静,王怡,荣艳,朱孝霖[1](2018)在《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固体发酵合成安丝菌素P-3的工艺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pretiosum)合成安丝菌素P-3(AP-3)的固体发酵培养条件的最佳工艺,利用农副产品(玉米淀粉、玉米粉、棉籽饼粉、豆粕、豆饼粉、菜籽饼粉、麦麸、米糠)作为固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摸索。得到合成AP-3固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玉米淀粉、豆粕及棉籽饼粉的质量配比为1∶1∶1,红糖4%,玉米浆干粉2%,CaCl2 1%。最佳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为7.5,培养温度28℃,固液比(质量比)为1∶0.8,装量25g(250mL锥形瓶),接种量150mL/kg,培养时间为7天,最优条件下AP-3的产量为(26.86±1.87)mg/kg(每千克培养基)。本研究为发酵合成安丝菌素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12期)

刘欢,雷平,郭照辉,刘宇波,曾奥[2](2017)在《生防放线菌HNA30的固体发酵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生防放线菌HNA30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固体发酵的最佳基质为麦麸,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菌株HNA30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淀粉50mg/g、酵母提取物30mg/g、初始含水量400mg/g、接种量0.35mL/g、培养时间168h;该条件下,HNA30的固体发酵产孢量达1.07×10~(10) cfu/g。(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沈婷[3](2016)在《放线菌B04分离鉴定及其固体发酵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生防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莓根腐病是制约草莓生产的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长期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生防制剂防控草莓根腐病。本研究从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对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放线菌B04。本文以拮抗菌株B04及实验室前期分离的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菌株Y3为实验材料,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拮抗菌株B04及病原菌菌株Y3进行分类鉴定,其次研究菌株B04胞内及胞外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并以农业废弃物(麦麸、蚯蚓粪)为基质对菌株B04进行固体发酵工艺研究,制备生防制剂(BOF-B04),最后通过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价BOF-B04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研究结果如下:经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B04为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采用培养特征、形态特征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菌株Y3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对峙培养发现放线菌B04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oxysporum f.sp.niveum)、棉花枯萎病菌病原菌(Verticillium dahliae)及草莓根腐病病原菌(F.oxysporum)Y3等植物病原菌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拮抗菌B04的胞内及胞外代谢产物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优化了拮抗菌B04固体发酵的基质配比及培养时间,确定菌株B04的固体发酵基质配方为:麦麸50%,蚯蚓粪50%。28℃培养发酵7d,菌体含量达到5.3×1010CFUg-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制剂(BOF-B04)显着提高了草莓植株的鲜重比,降低了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率,生防效果高达63.35%,根鲜重、茎叶鲜重分别增加72.41%、43.79%。应用BOF-B04后,草莓植株体内与抵御外界病害相关酶的活性及含量(SOD、PPO、POD活性及MDA含量)也相对减少。此外,BOF-B04处理与对照相比,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明显减少,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着增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加BOF-B04能显着促进植株的生长,降低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率。第一季田间试验中,BOF-B04处理与对照相比,根、茎叶鲜重分别增加77.03%、64.74%,生防效果达到56.74%,且该处理能增加草莓的产量,达到1.44×104kgha-1,比对照增加了 55.56%。第二季田间试验生防效果达到65.63%,产量达到1.53×104 kg ha-1。与第一季田间试验相比,第二季田间试验的BOF-B04处理的发病率降低55.25%,防控率提高15.67%。此外,BOF-B04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土壤中链霉菌属相对丰度,降低病原菌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综上所述,生防制剂(BOF-B04)可有效防控草莓根腐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南艳妮,白晓光,孙桂芝,许乐幸,王玉成[4](2015)在《珍贵束丝放线菌固体发酵生产安丝菌素及安丝菌素P-0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获得安丝菌素及安丝菌素P-0纯品。方法珍贵束丝放线菌ATCC 31565经固体发酵培养,培养物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后得到安丝菌素P-2、P-3和P-4混合物。安丝菌素混合物经化学法脱去C-3酰基侧链,采用制备型HPLC获得安丝菌素P-0纯品。结果每升固体发酵培养基可获得安丝菌素P-2、P-3和P-4混合物(98±2)mg(纯度85%)。50mg该安丝菌素样品可获得安丝菌素P-0纯品约31mg(纯度大于99%),产率约82%。结论将安丝菌素固体发酵培养与提取、去酰基化和HPLC纯化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安丝菌素P-0纯品的实验室制备工艺。(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杨希娟,蔡晓剑,陈占全[5](2010)在《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放线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优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体发酵的方式研究了2株防治辣椒疫病生防放线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种类和配方。结果表明: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培养2株生防放线菌可获得活孢子数高的生防菌剂。玉米粉是适于A3和A5的2株放线菌固态发酵优良C、N源物质,玉米粉Ⅴ培养基可作为2株生防放线菌共同发酵的固态培养基质。(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0年02期)

张炳火[6](2008)在《放线菌JXJ-45固体发酵产物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放线菌JX J-45菌株固体发酵物的初步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由波谱解析鉴定为:2,6-二甲基-2,6-二羟基-庚-4-酮(1),N-[2-(4-羟苯基)-乙基]乙酰胺(2),熊果苷(3)。化合物2首次在放线菌中发现,化合物3首次在微生物中发现,是国际公认的高效祛斑美白剂。(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8年04期)

陈晓梅[7](2007)在《姜瘟病原菌拮抗放线菌SR-11菌株诱变选育及固体发酵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姜瘟是由青枯假单胞菌(Ralstoia solanacearum Smith)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大多采用各种化学杀菌的方法防治,但效果不明显,很难从根本上根除姜瘟的发生。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导致生姜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增加,影响食物安全,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受阻。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和土壤复种指数的提高,再加之目前未能找到理想的防治方法,使得近年来姜瘟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生物防治因其无毒、副作用,将是防治的有效途径。因此,本研究对从姜田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一株对姜青枯假单孢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链霉菌SR-11菌株进行了诱变选育研究以及对正变株SR-9菌株进行了固体发酵的可行性研究。SR-11在菌丝培养液中的对数生长期为50~55h。培养基中加入0.5%的甘氨酸和4%的蔗糖既可保证形成一定量的菌丝,又可使菌丝的分散程度较好,并可提高菌丝对溶菌酶的敏感度,有利于原生质体的释放;对照生长后期的菌丝体形成原生质体的速度与初期、静止期差别不显着。在32℃水浴90min条件下,SR-11最佳溶菌酶浓度为2mg/mL。SR-11原生质体经紫外线处理1min后再用亚硝基胍处理,得到一株生物活性提高68.42%的正变株9#菌株,其传代稳定性研究表明,SR-9菌株经过7代选育,其稳定性好。在SR-9菌株固体发酵的可行性研究中,对该菌株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下所产活性物质对姜青枯假单孢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抗菌谱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链霉菌SR-9菌株经固体发酵培养,所产活性物质对姜青枯假单孢菌表现出强的抑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多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对固、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活性物质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后者对姜青枯假单孢菌的抑菌活性稍强,但无明显变化,在抗菌谱方面也无明显变化。对SR-9菌株固体发酵培养所产活性物质进行了温度、酸碱度和酶叁个方面的稳定性试验,在37℃~100℃,pH3.0~pH11.0处理10min以及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1h后,对青枯假单孢菌的抑菌活性不变,在100℃处理30min,抑菌圈稍微变小,但对青枯假单孢菌仍具抑菌活性,说明该物质对热、酸、碱及酶的稳定性强。在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中,研究了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及无机盐、起始pH值、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链霉菌SR-9菌株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起始pH值7.0~7.4,培养温度28℃,培养120h时SR-9菌株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最强。碳氮源分别以黄豆粉和尿素最好,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分别以蛋白胨和硫酸亚铁抑菌效果最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7-04-20)

邵继海,胡俊林,孙毓临,何绍江,冯新梅[8](2006)在《一株产耐热纤维素酶放线菌的固体发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株产耐热纤维素酶放线菌为材料,研究了该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组分的改良及固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同时探讨了该菌与酵母混菌发酵时的产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培养基成分为:稻草粉与麸皮比为1、豆粕30%、KH2PO41%、MgSO4·7H2O0.2%。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发酵温度为35℃、培养基固与水体积比为0.8、菌株接种量为5%。该菌固体产酶发酵过程中第72h接入酵母菌的效果较好,酵母菌最佳接种量为1%,浓度为4.6×105cfu/ml。(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06年24期)

放线菌固体发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生防放线菌HNA30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固体发酵的最佳基质为麦麸,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菌株HNA30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淀粉50mg/g、酵母提取物30mg/g、初始含水量400mg/g、接种量0.35mL/g、培养时间168h;该条件下,HNA30的固体发酵产孢量达1.07×10~(10) cfu/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线菌固体发酵论文参考文献

[1].周少敏,郭静,王怡,荣艳,朱孝霖.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固体发酵合成安丝菌素P-3的工艺探索[J].化工进展.2018

[2].刘欢,雷平,郭照辉,刘宇波,曾奥.生防放线菌HNA30的固体发酵条件[J].贵州农业科学.2017

[3].沈婷.放线菌B04分离鉴定及其固体发酵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生防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4].南艳妮,白晓光,孙桂芝,许乐幸,王玉成.珍贵束丝放线菌固体发酵生产安丝菌素及安丝菌素P-0制备[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

[5].杨希娟,蔡晓剑,陈占全.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放线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优选试验[J].北方园艺.2010

[6].张炳火.放线菌JXJ-45固体发酵产物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

[7].陈晓梅.姜瘟病原菌拮抗放线菌SR-11菌株诱变选育及固体发酵可行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

[8].邵继海,胡俊林,孙毓临,何绍江,冯新梅.一株产耐热纤维素酶放线菌的固体发酵研究[J].饲料工业.2006

标签:;  ;  ;  ;  

放线菌固体发酵论文-周少敏,郭静,王怡,荣艳,朱孝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