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藿砂口服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藿砂口服液,肠易激综合征,5-HT,IL-1β
藿砂口服液论文文献综述
高勇,罗秋红,李玉龙,施光亚,林瑜[1](2018)在《藿砂口服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HT、IL-1β、IL-10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藿砂口服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5-HT、IL-1β、IL-10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寒湿型D-IBS患者做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健康组,治疗组予藿砂口服液治疗,共治疗28 d。观察2组血5-HT及肠黏膜5-HT、IL-1β、IL-10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血5-HT及肠黏膜5-HT、IL-1β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5-HT及肠黏膜5-HT、IL-1β明显降低(P<0.05)。结论藿砂口服液可以降低腹泻型D-IBS患者血5-HT及肠5-HT、IL-1β水平。(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期刊2018年05期)
李劭,翁淑琴,林雄,潘旭东,严国鸿[2](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砂口服液中茅术醇和β-桉叶醇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砂口服液中茅术醇和β-桉叶醇的含量。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所使用的色谱柱为Diamonsi L C18(2)(5μm,250×4.6m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0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按以上实验方法,茅术醇和β-桉叶醇分别在0.0182mg·m L-1~0.4548mg·m L-1(r=0.9998)和0.0153mg·m L-1~0.3834mg·m L-1(r=0.9997)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茅术醇和β-桉叶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6%和96.89%,RSD分别为1.13%和1.83%(n=6)。结论所述方法结果准确,可以作为检测藿砂口服液中茅术醇和β-桉叶醇含量的方法并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8年02期)
郝彦雷,施光亚,苏婷婷,张芸[3](2013)在《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电节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中医诊断为痞满证、西医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治疗组(服用霍砂口服液)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胃电节律的变化,统计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胃电节律治疗前后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节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除胃窦主频)组间比较P<0.05。结论: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和胃电节律变化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林莹[4](2013)在《藿砂口服液治疗痰湿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胃电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藿砂口服液治疗痰湿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胃电图的变化,探讨藿砂口服液可能的药理作用。研究方法:选择消化科门诊中医诊断为痰湿中阻证、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藿砂口服液)和对照组(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叁联西药),每组均为30例,疗程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空腹胃电图变化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前后结果差异。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痰湿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胃电节律、电功率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5)。结论:1.藿砂口服液可以改善痰湿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2.藿砂口服液对痰湿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节律、电功率有负性调节作用。3.藿砂口服液安全性好,在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6-01)
施光亚,罗秋红,何顺勇,潘旭东,沈小苹[5](2013)在《藿砂口服液对腹泻模型小鼠的止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藿砂口服液对模型小鼠的止泻作用。方法用生大黄浸液灌胃制作腹泻小鼠模型,用色素流动法,以炭末为指示剂,以首次排黑便时间、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为指标,观察不同剂量藿砂口服液的止泻作用。结果藿砂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都能推迟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减少排便次数,改善粪便性状,藿砂口服液剂量与排便次数呈负相关。结论藿砂口服液有止泻作用,其止泻作用强度与药物剂量有依赖关系。(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高勇[6](2012)在《藿砂口服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寒湿型)疗效观察及对结肠电节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藿砂口服液治疗D-IBS(寒湿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结肠电节律的影响。方法将符合D-IBS(寒湿型)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藿砂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及检查肠电图;并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组成健康对照组,仅检查肠电图。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肠电图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有效率及症状积分改善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肠电图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前后肠电图对比: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电功率差异有显着性(P<0.01),升结肠电功率、电频率及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电频率差异无显着性;4.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藿砂口服液对D-IBS(寒湿型)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对肠电节律有一定的负性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11-01)
高勇,施光亚,罗秋红,任秉仪[7](2012)在《藿砂口服液治疗寒湿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结肠电节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1]。治疗上以个体化为主,尚无明确规范的治疗方案。藿砂合剂(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期刊2012年05期)
苏婷婷,施光亚[8](2012)在《藿砂口服液治疗寒湿困脾型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及对胃电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藿砂口服液对寒湿困脾型B型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胃电功率的影响。方法给药1周后,观察患者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空腹体表胃电图中胃电功率变化情况。结果寒湿困脾型B型CAG患者经给药1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有显(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01)
郝彦雷,施光亚[9](2012)在《藿砂口服液治疗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胃电节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符合选择标准的观察对象(均为2010年5月-2011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科门诊患者),总计66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3例,其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18-65岁;对照组33例,其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22-62岁。治疗前两组组间年龄、性别和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01)
郝彦雷,施光亚[10](2012)在《藿砂口服液治疗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胃电节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藿砂口服液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辨证为痰湿中阻型痞满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消化科门诊中医诊断为痰湿中阻型痞满症、西医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法,分成治疗组(服用霍砂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叁联西药),疗程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候变化及胃电节律影响,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前后差异。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痞满症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和81.8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2)治疗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痞满症患者胃电节律治疗前后有变化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研究阶段两组均为无不良反应报告。结论:藿砂口服液对治疗非萎缩性胃炎痰湿中阻型痞满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症状改善和胃电节律变化有相关性,但其机制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期刊2012-06-14)
藿砂口服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砂口服液中茅术醇和β-桉叶醇的含量。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所使用的色谱柱为Diamonsi L C18(2)(5μm,250×4.6m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0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按以上实验方法,茅术醇和β-桉叶醇分别在0.0182mg·m L-1~0.4548mg·m L-1(r=0.9998)和0.0153mg·m L-1~0.3834mg·m L-1(r=0.9997)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茅术醇和β-桉叶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6%和96.89%,RSD分别为1.13%和1.83%(n=6)。结论所述方法结果准确,可以作为检测藿砂口服液中茅术醇和β-桉叶醇含量的方法并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藿砂口服液论文参考文献
[1].高勇,罗秋红,李玉龙,施光亚,林瑜.藿砂口服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HT、IL-1β、IL-10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8
[2].李劭,翁淑琴,林雄,潘旭东,严国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砂口服液中茅术醇和β-桉叶醇的含量[J].海峡药学.2018
[3].郝彦雷,施光亚,苏婷婷,张芸.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电节律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4].林莹.藿砂口服液治疗痰湿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胃电图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5].施光亚,罗秋红,何顺勇,潘旭东,沈小苹.藿砂口服液对腹泻模型小鼠的止泻作用[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6].高勇.藿砂口服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寒湿型)疗效观察及对结肠电节律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
[7].高勇,施光亚,罗秋红,任秉仪.藿砂口服液治疗寒湿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结肠电节律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2
[8].苏婷婷,施光亚.藿砂口服液治疗寒湿困脾型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及对胃电功率的影响[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2
[9].郝彦雷,施光亚.藿砂口服液治疗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胃电节律的影响[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2
[10].郝彦雷,施光亚.藿砂口服液治疗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胃电节律的影响[C].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