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砌体结构建筑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铁,盾构,砌体结构,数值模拟
砌体结构建筑物论文文献综述
范培[1](2019)在《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砌体结构建筑物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公主府站—内蒙古体育场站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考虑隧道-土体-基础的共同作用,运用叁维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砌体结构建筑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深孔注浆技术后,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和砌体建筑物的差异沉降,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深孔注浆加固后,地表最大沉降为9. 66mm,砌体建筑物的最大沉降为7mm,基础最大局部倾斜为0. 27‰,满足施工控制标准,证明深孔注浆加固技术可较好地控制地表沉降,保证砌体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黄奇,张智宇,李祥龙,袁铁峻,米中阳[2](2018)在《爆破振动对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露天采场爆破振动对临近建(构)筑物的动力响应过程,结合昆阳磷矿采场爆破,对临近叁层砌体结构建筑物进行了爆破振动监测。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砌体结构计算模型,将爆破振动波载入计算模型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爆破振动作用下,民房径向加速度略小于切向加速度,径向位移略小于切向位移,径向上民房1楼楼板和墙与切向上民房3楼楼板和墙位移较为突出,是震动破坏的高危区域。爆破在叁层砌体结构建筑物所引起的振动响应对叁层砌体结构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无影响;砌体结构附近进行多次爆破作业时,须重视多次爆破振动对建筑结构的累积损伤效应,应采取相应减振措施,确保建(构)筑物整体结构安全。(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8年02期)
郑更臣[3](2016)在《地铁施工前邻近砌体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铁工程施工建设中,往往会对邻近砌体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产生影响,为推动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沉降监测工作,并预防建筑物沉降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布设沉降观测点,分析了地铁施工对邻近砌体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并提出控制和完善措施。(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6年06期)
孙曦源,衡朝阳,周智[4](2015)在《北京地铁隧道下穿砌体结构建筑物诱发基础沉降规律实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发展迅猛,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铁隧道施工大多穿越城市繁华地区,地面建(构)筑物林立,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所产生的问题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以北京地区6处地铁隧道下穿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典型工程实例为依托,在对其基础实测变形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了地铁隧道下穿施工对砌体结构建筑物基础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7-17)
孙曦源,衡朝阳,周智[5](2015)在《北京地铁隧道下穿砌体结构建筑物诱发基础沉降规律实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发展迅猛,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铁隧道施工大多穿越城市繁华地区,地面建(构)筑物林立,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所产生的问题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以北京地区6处地铁隧道下穿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典型工程实例为依托,在对其基础实测变形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了地铁隧道下穿施工对砌体结构建筑物基础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王钰哲[6](2014)在《地铁施工前邻近砌体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交通便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城市这种人员密集、容易交通堵塞的聚集地,地铁交通尤为重要。但是一直以来地铁工程存在一个难点和重点,那就是地铁施工期间如何保证临近建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结合邻近建筑物的使用规范和受力特点,通过特定相关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安全分析,来确定其变形控制指标。如果建筑物在地铁施工结束后,其结构安全性没有受到影响,说明施工前该分析方法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华民居(下旬刊)》期刊2014年10期)
姜维亮[7](2014)在《砌体结构建筑物的抗震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建筑的主流,然而在我国各类建筑中砌体结构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而砌体结构的建筑一般抗震性较差,因此在地震多发地区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抗震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砌体结构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并提出若干提高砌体结构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家》期刊2014年09期)
卜兰芬[8](2014)在《浅析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特点是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砌体结构裂缝既影响建筑美观、结构的使用性能,又影响结构安全性、整体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砌体结构裂缝有一定原因和客观规律。本文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和变形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减少裂缝对结构的危害,延长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4年11期)
[9](2014)在《砖砌体结构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受压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统计,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砖砌体占全部墙体的90%,即使在当今的发达国家,砖砌体结构在墙体中所占比例也高达50%。砖砌体结构以其抗压强度高,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受压构件,如混合结构的墙体、柱子等。因此,一般砖砌体的结构性能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目前,许多工程施工中只注重控(本文来源于《建材发展导向》期刊2014年04期)
宫传梅[10](2013)在《砖混砌体结构建筑物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但其给我们带来的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警示仍然醒目。从建筑的勘探规划、设计选址到最后施工,每一个阶段都会影响到建筑的抗震能力。当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形式就是砖混砌体,本文重点分析分析砖混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从结构、设计及施工方面提出一些改善措施。二、砖混砌体建筑的抗震设计施工鉴于砖混砌体结构的建筑物有其本身的独特特征,在设计砖混砌体的建筑物时更要注意其抗震性能。建筑物的平立面应均匀、对称布置,这是为了避免地震时砌体建筑物发生楼层错位现象;建筑物的纵横墙要设计成共同承重的结构,并且也要注意对称均匀布置,尤其是位于同一轴线的窗间墙;楼梯间尽量不要安置在转角或房屋的尽端,避免烟风道削弱墙体,一旦削弱应尽快采取措施。(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3年04期)
砌体结构建筑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露天采场爆破振动对临近建(构)筑物的动力响应过程,结合昆阳磷矿采场爆破,对临近叁层砌体结构建筑物进行了爆破振动监测。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砌体结构计算模型,将爆破振动波载入计算模型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爆破振动作用下,民房径向加速度略小于切向加速度,径向位移略小于切向位移,径向上民房1楼楼板和墙与切向上民房3楼楼板和墙位移较为突出,是震动破坏的高危区域。爆破在叁层砌体结构建筑物所引起的振动响应对叁层砌体结构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无影响;砌体结构附近进行多次爆破作业时,须重视多次爆破振动对建筑结构的累积损伤效应,应采取相应减振措施,确保建(构)筑物整体结构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砌体结构建筑物论文参考文献
[1].范培.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砌体结构建筑物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9
[2].黄奇,张智宇,李祥龙,袁铁峻,米中阳.爆破振动对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动力响应分析[J].矿冶.2018
[3].郑更臣.地铁施工前邻近砌体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
[4].孙曦源,衡朝阳,周智.北京地铁隧道下穿砌体结构建筑物诱发基础沉降规律实测研究[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15
[5].孙曦源,衡朝阳,周智.北京地铁隧道下穿砌体结构建筑物诱发基础沉降规律实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
[6].王钰哲.地铁施工前邻近砌体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7].姜维亮.砌体结构建筑物的抗震措施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
[8].卜兰芬.浅析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J].科技视界.2014
[9]..砖砌体结构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受压构件[J].建材发展导向.2014
[10].宫传梅.砖混砌体结构建筑物抗震性能分析[J].城市建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