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学习论文-陆军

隐性知识学习论文-陆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性知识学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和显性学习,注意力水平,母语影响

隐性知识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陆军[1](2019)在《母语影响下的二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显性学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语料库与实验相结合的范式,设计语义趋向知识学习任务和能够过滤母语影响的隐性、显性知识测量方法,探讨母语影响下的二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显性学习特征。研究数据显示,在朗读口译任务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学习效果显着;在规则搜寻任务中,隐性和显性学习效果均显着。分析表明,语义趋向知识隐性、显性学习效果与注意力水平密切相关。注意力水平较低的任务主要促进受试基于搭配实例抽绎目标语义趋向规则;注意力水平较高的任务促使受试克服母语影响,建立并验证目标语义趋向假设,同时激活母语语义趋向知识,引发隐性联系反应,产生搭配记忆错觉。上述发现对深入开展隐性、显性学习研究具有理论启示,对二语词语教学和测试具有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外语界》期刊2019年05期)

吴继兰,尚珊珊[2](2019)在《MOOCs平台学习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隐性和显性知识学习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MOOCs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免费知识学习的机会.知识学习存在显性知识学习和隐性知识学习,这两类知识对MOOCs学习使用效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知识学习理论及技术采纳理论,对MOOCs平台学习使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1 752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显性知识下的网站设计要素和课程教学要素,以及隐性知识下的认知隐性知识、技能隐性知识和社交隐性知识学习对MOOCs平台学习者使用存在显着正向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技能隐性知识和社交隐性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明显高于课程教学相关要素以及网站设计这两类显性知识.基于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可以为互联网环境下国家教育模式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毛伯海[3](2019)在《挖掘教材隐性知识,优化高中历史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知识是指隐藏于教材中未被表述或虽有表述但同学们必须通过一定深度的思考才能理解的知识。目前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而对隐性知识的学习不但影响同学们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会影响同学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因此,同学们在学习高中历史时一定要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优化高中历史学习,以提高历史成绩。一、拓展历史背景知识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合理拓展历史背景方面的隐性知识可以将历史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完善历史知(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期刊2019年02期)

张雷,徐静,申俊龙[4](2018)在《基于分布式学习研究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转移的创新路径及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隐性知识特征源于传统文化的多中心分布式存在。本文基于分布式认知与学习的视角,解释中医隐性知识的分布式学习特征,进一步深入分析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转移的制约因素,即思想的无限与表达工具有限的矛盾;知识转移主体的文化信念和表达能力强弱;知识接受者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差异;临床实践者的诊疗经验与创新能力大小,从而探讨在信息化时代如何运用现代大数据挖掘技术、智能化知识库技术以及云知识系统,创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和方法,旨在有效发现中医隐性知识的文化根源并精准促进中医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促进全社会传承传播与共享传统中医药健康知识与文化。(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顾琦一,陈方[5](2018)在《中国英语学习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发展的特点,本研究采用目标词监控方法,以关系从句中的代词冗余和关系词省略不当为目标结构,以英语母语使用者对违例句所包含错误的感知为基准参照,探讨居住在国外的高级英语学习者隐性知识发展的特点,以纸笔不限时语法判断测量显性知识。结果发现,在代词冗余错误上,母语使用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法敏感度指标(对语法违例句和正确句反应时间差)都不显着,这可能反映了句子加工过程中受试趋向降解结构复杂度的认知共性;关系词省略不当错误方面,英语学习者的语法敏感度指标随在目的语国家居住时长的增加而不断靠近母语使用者。据此推测,二语学习者有可能发展出与母语使用者同样的隐性知识。而显性知识发展状态则比较稳定。(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韩舒媛[6](2018)在《历史教学要重视挖掘隐性知识,解放学生“学习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知识。现行初中历史课本中既包含显而易见、有现成答案的显性知识,也包含隐藏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必须经过思维加工的隐性知识。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生活力"是核心和灵魂。学生的生活力主要是指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和形成的适应生活环境和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是学生养成学习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如何对课本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挖掘,从而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期刊2018年10期)

刘菲,方建华[7](2018)在《信息技术下成教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字面上可以看出,隐性知识不便于传授,无法用具体的图像、文字或者公式来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成人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把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视频、多媒体等一些网络软件引导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成人教育学生学习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8年15期)

项云卿[8](2018)在《修正性反馈对学习者英语冠词显性和隐性知识习得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研究致力寻求有效的英语冠词教学途径。近年来,教师提供的修正性反馈是否有效,何种反馈更能促进学生的冠词习得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对于冠词习得与修正性反馈关系的研究较少,关于修正性反馈对学生冠词显性、隐性知识发展的影响研究更少。因此,有必要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帮助研究者及教师对修正性反馈和英语冠词有更好更清晰的理解。本研究主要从叁个方面来考察两种修正性反馈:1)直接修正性反馈对于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冠词显性和隐性知识习得是否有影响;2)元语言反馈对二语习得英语冠词显性和隐性知识发展是否有作用;3)直接修正性反馈与元语言反馈对冠词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发展是否有差异。本研究被试是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113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这叁个完整班被随机分到叁个组:直接修正反馈组、元语言反馈组和控制组,给予不同的反馈。直接修正反馈组(n=36)仅接受关于冠词的直接修正反馈,包括错误位置及正确的形式。元语言反馈组(n=40)收到冠词用法的讲义,被试需要自己找出并修改自己的冠词错误。对照组(n=37)在试验期间没有收到任何反馈,但在整个实验结束后,他们会收到关于他们作文的书面直接修正性反馈。整个实验持续四周,采用了前测-治疗-即时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设计。通过改错测试和叁个写作任务来分别测量两种修正性反馈对冠词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作用。所收集的数据运用社科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前测分数都不高(包括改错和第一个写作任务),说明他们并没有完全掌握冠词的用法。2)直接修正性反馈对冠词隐性知识的发展有显着且持久的作用。直接修正性反馈对英语专业生冠词显性知识的发展有一定的效果,可这种作用不显着。然而它的效果始终比没有任何反馈要强。而元语言反馈可以促进冠词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发展,效果显着且持久。通过比较,元语言反馈不论在促进冠词显性或隐性知识方面都比直接修正性反馈更胜一筹。本研究为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提供了新证据,同时建议教师采用合理有效的纠正性反馈,从而提高学生冠词正确率。本文还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何丽娜[9](2018)在《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如“冰山理论”所说,在人类知识中,20%能够通过事物将其规律表达出来,这是显性知识,而剩下80%深藏在人们的内心、脑海中的称之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由于其难以表达和难以转移的特征,通过传统的教学不能很好的获得,这就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获取、共享、转化与创新的.方法。混合式协作学习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学习理论与实践为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的隐性知识研究在对知识管理起作用的同时有助于促进混合式协作学习的发展、应用。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对混合式协作学习中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的隐性知识转化和创新的提升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研究法,综合国内外有关混合式协作学习和隐性知识的研究,了解混合式协作学习和隐性知识的研究现状和趋势。2.结合已有的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模型与笔者自身的经验,提出混合式协作学习中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途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体层面和共同体层面,个体层面包括个体共享意愿、个体吸收能力、技术环境;共同体层面包括小组合作关系与信任度、小组学习工作价值观、小组的学习吸收能力。有效途径包括协同讨论、反思总结、实践活动。3.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混合式协作学习中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的影响因素做分析。应用SPSS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分析。4.运用认知地图分析法分析混合式协作学习中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对参与混合式协作学习的学习者协同讨论的文本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认识地图,使用Decision Explorer对协同讨论生成的认知地图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判断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的协同讨论是否有利于学习者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创新。5.基于混合式协作学习中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途径分析。提出混合式协作学习中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的提升策略。提升策略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基于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式协作学习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提升策略。学习主体包括学习个体和学习共同体,学习个体层面主要为优化学习个体知识结构,定期对学习个体进行系统培训,鼓励学习个体多方位多角度的参与学习,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学习共同体主要为加强组织建设和建立合作氛围。学习环境包括优化技术环境和丰富情感环境,优化技术环境主要为平台的开发与技术的应用,丰富情感环境主要为学习组织结构的组织与公约的制定,扩大人际交互学习范围。6.最后是总结和展望。总结整个研究,包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对后期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董勤兰[10](2018)在《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网络学习社区也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并在现代化学习的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笔者以网络学习社区中的隐性知识转移作为研究重点,提取出了社区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检验得出影响因素与其转移效果的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对隐性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后续的相关研究,以及为网络学习社区未来的发展、教师借助网络学习社区组织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首先,从叁个方面综述了相关文献。笔者对本研究的网络学习社区、隐性知识转移做了概念界定;然后从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分别是:对网络学习社区、隐性知识转移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知识转移、隐性知识转移及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叁个层面对可能存在的对其有影响的相关因素做了总结与梳理,同时对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相关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确定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强弱联结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并对其与本研究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其次,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分析了本研究的研究环境和调查对象,提出本研究中的隐性知识转移流程;二是在对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后,结合本研究中隐性知识转移的流程,总结出本研究的研究变量和研究内容;叁是初步制定了影响因素调查量表和转移效果调查量表,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初步修改了该量表;四是基于初步确定的调查量表,进行前期调查并收集样本数据。然后,构建了理论模型。依据前期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0.0做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本研究的影响因素调查量表、转移效果调查量表和本研究的研究变量;对得到的研究变量作出了定义,并由此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结合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群体动力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接下来,对构建的模型做验证及修正。基于确定的调查量表进行后期调查,运用AMOS21.0对收集的数据做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本研究的调查量表;运用AMOS21.0做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分析,对本研究中构建的理论模型做了检验及修正;依据检验的结果,对本研究得到的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在对本研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建议;对本研究中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与反思,并据此对未来的相关研究作出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隐性知识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MOOCs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免费知识学习的机会.知识学习存在显性知识学习和隐性知识学习,这两类知识对MOOCs学习使用效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知识学习理论及技术采纳理论,对MOOCs平台学习使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1 752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显性知识下的网站设计要素和课程教学要素,以及隐性知识下的认知隐性知识、技能隐性知识和社交隐性知识学习对MOOCs平台学习者使用存在显着正向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技能隐性知识和社交隐性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明显高于课程教学相关要素以及网站设计这两类显性知识.基于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可以为互联网环境下国家教育模式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性知识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1].陆军.母语影响下的二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显性学习研究[J].外语界.2019

[2].吴继兰,尚珊珊.MOOCs平台学习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隐性和显性知识学习视角[J].管理科学学报.2019

[3].毛伯海.挖掘教材隐性知识,优化高中历史学习[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9

[4].张雷,徐静,申俊龙.基于分布式学习研究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转移的创新路径及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5].顾琦一,陈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发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

[6].韩舒媛.历史教学要重视挖掘隐性知识,解放学生“学习力”[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

[7].刘菲,方建华.信息技术下成教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18

[8].项云卿.修正性反馈对学习者英语冠词显性和隐性知识习得的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9].何丽娜.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与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10].董勤兰.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隐性知识学习论文-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