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采集和通讯论文-丁国

数据的采集和通讯论文-丁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据的采集和通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abVIEW,数据采集,串口通讯

数据的采集和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丁国[1](2019)在《基于LabVIEW和串口通讯的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采集方法。采用LabVIEW软件在PC机上编制专用数据采集程序,实现了数字多用表RS232接口与计算机的串口通讯,传感器电信号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等功能,利用LabVIEW软件报表功能将输出电信号值存入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中,进行数据结果的分析计算及测量不确定度分析。解决了过去手工输入电信号值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经验证,该系统界面简单大方,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兼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21期)

王飞,于双月,朱金辉,李柳姮,陈艳[2](2019)在《基于以太网通讯的工业设备数据实时采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工业制造中人工管理设备效率低下、监控软件对多种类设备适用性较差等问题,围绕加工设备和数控设备的控制系统,搭建了一个基于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FOCAS(FANUC Open CNC API Specifications)规范的实时数据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级编程C#语言,通过搭建OPC及FOCAS客户端,将PLC数据与Fanuc数控系统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实现对数据的远程云端实时监控,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陈雄杰[3](2018)在《基于PLC自由口通讯与SQL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控制系统数据传输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PLC与PC串口通讯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王志[4](2017)在《基于无线通讯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加迅捷的通讯感受,更高质量的通讯信号,而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莫过于通讯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只有做好数据的应用,才能够保证通讯质量的可靠性。基于此,本文就无线通讯数据的采集与传输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家》期刊2017年08期)

张晓普,林君,杨泓渊,赵玉江,张帅帅[5](2016)在《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通讯技术现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讯技术是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着采集系统规模的大小与工作效率的高低.按照采集工作中应用的通讯技术不同,目前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分为叁类:有线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无线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混合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文章在叁类系统中选择7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比这7种产品所使用的组网方式、通讯协议及其在通讯方面的性能,分析目前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常用的通讯技术的优点与不足,并由此总结了当前陆上地震数据采集工作对通讯技术的需求,提出在陆上地震数据采集中应用一种基于簇树结构的复用传输技术的想法.(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王雪[6](2016)在《基于Web与远程通讯的气象站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气象站可实现采集处理气象参数的功能,得到的数据是气象服务的主要依据。目前,自动气象站上位机软件的数据传输方式多采用有线传输,但是有线传输存在传输距离短、成本高等缺点,难以满足人类对气象观测的需求。同时,由于环境的影响,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数据存在误差,尤其是湿度数据。在降雨时或雨后,水滴会沾附在用于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的防辐射罩叶片表面,叶片表面的水滴蒸发会引起罩内湿度增加,产生沾湿误差,该误差可达0.080g/m3以上。此外,随着自动气象站站点不断增多,气象数据量逐渐加大,气象数据查询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鉴于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气象站采集器,用于采集气象数据,主要包括主控制器、电源、气象传感器和通信四个模块。为了克服有线传输存在的缺点,通信模块在RS-232串口的基础上扩展了基于GPRS的无线通信方式。沾湿率是指上风风向防辐射罩的沾水面积比例,为了减小沾湿误差,本文搭建实验平台,通过改变风速和沾湿率获得多组实验数据。利用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拟合出用沾湿率和风速计算沾湿误差的修正方程,并将修正方程编入上位机软件,从而实现沾湿误差实时修正功能。该软件以VS2010为开发工具,采用C#语言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可实现自动气象站的气象数据采集、查询、删除及沾湿误差实时修正功能。为了更加方便查询气象数据信息,本文还搭建了基于Web的远程访问平台。本文设计的采集处理系统,在一定风速范围内,可将沾湿误差平均值降低到0.023 g/Pm',提高了气象站湿度测量精度,还实现了气象数据的远程采集和远程访问功能。本文提出的沾湿误差修正方法,有望在气象观测领域获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01)

刘正,黄巧巧,杨家乐[7](2016)在《基于无线通讯的地铁车辆数据采集终端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地铁车辆各系统地面试验在静调环节中仍是测试过程复杂、测试信号量大的一项工作,为提高地铁车辆的静态调试的准确性,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文章根据当前地铁车辆生产测试要求,结合现代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工业现场总线通信技术设计并介绍了基于无线通讯的地铁车辆数据采集终端原理及实现,此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地铁车辆各系统地面试验在静调环节中的调试效率及测试精度。(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魏欣,孙玥,金明[8](2015)在《光通讯与FPGA技术相结合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采集系统广泛应用于累代、军工、测控等多种领域,随着系统的普及,各种领域对于系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例如,现代工业测控系统的现场,设备分散距离较远,并且环境恶略,强调数据采集系统的远程工作能力,但是数据在进行远距离传输时往往会出现丢失或者被干扰等现象,笔者通过对现场数据采集的远程传输问题进行探讨,为了能够可靠的,高效的完成现场数据采集的远程传输,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以及光通讯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综合FPGA以及日趋成熟的光通信技术的优点,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高效性、完整性和抗干扰特性等,文章以各个主要电路模块的设计为出发点,系统的阐述了基于FPGA的远程光通讯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谭戈[9](2015)在《烧结矿取制样品称量数据采集系统的通讯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重钢新区1、2#烧结矿取制样品称量数据采集系统,针对实际使用过程因通讯故障导致该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案例,进行故障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有效保证该系统的顺行,为指导烧结矿生产,提升烧结矿品质,打下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15年07期)

李玲,朱晓青,刘东南[10](2014)在《基于网络通讯的数据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如何用数据采集器与PLC进行通讯,利用工业通讯网络来将采集器采集到的现场模拟量信号传至PLC中进而实现现场模拟信息在操作站组态画面中实时显示的方法,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在大量模拟量采集过程中的优越性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与通讯实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4年20期)

数据的采集和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工业制造中人工管理设备效率低下、监控软件对多种类设备适用性较差等问题,围绕加工设备和数控设备的控制系统,搭建了一个基于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FOCAS(FANUC Open CNC API Specifications)规范的实时数据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级编程C#语言,通过搭建OPC及FOCAS客户端,将PLC数据与Fanuc数控系统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实现对数据的远程云端实时监控,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据的采集和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1].丁国.基于LabVIEW和串口通讯的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J].中国标准化.2019

[2].王飞,于双月,朱金辉,李柳姮,陈艳.基于以太网通讯的工业设备数据实时采集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9

[3].陈雄杰.基于PLC自由口通讯与SQL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系统[J].电工技术.2018

[4].王志.基于无线通讯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的分析研究[J].科学家.2017

[5].张晓普,林君,杨泓渊,赵玉江,张帅帅.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通讯技术现状及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

[6].王雪.基于Web与远程通讯的气象站数据采集处理软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7].刘正,黄巧巧,杨家乐.基于无线通讯的地铁车辆数据采集终端实现[J].现代交通技术.2016

[8].魏欣,孙玥,金明.光通讯与FPGA技术相结合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J].激光杂志.2015

[9].谭戈.烧结矿取制样品称量数据采集系统的通讯故障分析[J].传感器世界.2015

[10].李玲,朱晓青,刘东南.基于网络通讯的数据采集[J].城市地理.2014

标签:;  ;  ;  

数据的采集和通讯论文-丁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