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掺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ZnO薄膜,高温退火,复掺杂,蓝光发射
复掺杂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玲[1](2009)在《复掺杂与高温退火对ZnO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ZnO是一种重要的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比室温热离化能26meV高很多,激子不易发生热离化,因而易于实现高效率的激光发射,是制备短波长发光器件的理想材料。对于一种发光材料,研究如何改善其发光性能对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掺杂是影响半导体ZnO薄膜发光特性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单一元素掺杂的ZnO薄膜已被广泛研究了,而对其进行复掺杂的研究还比较少。在本论文中,为了研究ZnO薄膜的发光机制和复掺杂对ZnO薄膜的结构与光学性质的影响,我们对ZnO薄膜进行了高温退火与复掺杂处理。研究发现,在同样高温850℃下退火下,利用电子束蒸发法在TiO_2缓冲层上生长的ZnO薄膜与直接在单晶Si衬底上生长的ZnO薄膜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光行为:后者不但比前者的绿光发射要弱,还出现了紫光和蓝光发射。这可能与TiO_2缓冲层和ZnO薄膜之间的原子互扩散运动有关。这项研究结果表明:ZnO薄膜的绿光发射可能主要与ZnO薄膜中的氧空位缺陷有关,紫光发射与界面陷阱有关,而蓝光发射可能与ZnO薄膜中的Zn间隙、Ti间隙等缺陷有关。研究还发现,对于溶胶—凝胶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生长的Mg-Fe复掺杂的ZnO薄膜,1%Mg和1%Fe复掺杂的ZnO薄膜的结晶质量提高了,但当Fe的掺杂浓度进一步提高时,ZnO薄膜的结晶质量又下降了,而且紫外发射性能也减弱了,但蓝光发射却增强了。这可能是因为较高浓度Fe掺杂导致ZnO的晶格畸变加重,薄膜内应力增加,致使ZnO薄膜结晶质量下降;ZnO薄膜中出现了更多的间隙原子,从而导致了与这些杂质缺陷的蓝光发射增强。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改善ZnO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对ZnO薄膜光电器件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6-01)
于洪浩,高文元,魏莉,贺燕[2](2009)在《复掺杂钴铁酸盐的共沉淀法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属硝酸盐为前驱体、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a0.7Sr0.2Ca0.1Co1-yFeyO3-δ(简称:LSCCF,y=0.1,0.2和0.4)粉料.借助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DSC-TG)、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LSCCF粉料的形成过程、晶体结构和粒度形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SCCF粉料的形成过程分为叁个阶段--脱水阶段、LaCoO3基氧化物形成阶段和LSCCF固溶体形成阶段;适宜热处理制度为800℃下保温4 h,且制备出的LSCCF粉料为均一的钙钛矿结构.使用直流四极探针法测定了LSCCF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电导率,发现该体系材料在500~800℃范围的电导率都超过了300 S.cm-1,其导电机制符合p型小极化子绝热孔隙理论,且能够满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于洪浩,高文元,孙俊才[3](2005)在《复掺杂钴铁酸盐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金属硝酸盐,通过柠檬酸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0 7Sr0 3-xCaxCo0 9Fe0 1O3-δ(LSCCF)粉末。用热重差热研究了LSCCF的形成过程。XRD测试表明:前驱体800℃处理3h,已形成六方钙钛矿结构。样品的电导率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Ca2+含量的减少而变大,在500~800℃范围内,大于500S/cm,高于固相合成法的电导率最大值100S/cm。XRD和SEM测试表明:样品与电解质Ce0 8Sm0 2O2的化学相容性好。(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05年03期)
复掺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金属硝酸盐为前驱体、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a0.7Sr0.2Ca0.1Co1-yFeyO3-δ(简称:LSCCF,y=0.1,0.2和0.4)粉料.借助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DSC-TG)、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LSCCF粉料的形成过程、晶体结构和粒度形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SCCF粉料的形成过程分为叁个阶段--脱水阶段、LaCoO3基氧化物形成阶段和LSCCF固溶体形成阶段;适宜热处理制度为800℃下保温4 h,且制备出的LSCCF粉料为均一的钙钛矿结构.使用直流四极探针法测定了LSCCF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电导率,发现该体系材料在500~800℃范围的电导率都超过了300 S.cm-1,其导电机制符合p型小极化子绝热孔隙理论,且能够满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掺杂论文参考文献
[1].周玉玲.复掺杂与高温退火对ZnO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2].于洪浩,高文元,魏莉,贺燕.复掺杂钴铁酸盐的共沉淀法制备及性能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9
[3].于洪浩,高文元,孙俊才.复掺杂钴铁酸盐的制备及性能[J].电池.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