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口感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感染因子1,转录,亚细胞定位
经口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山,程晨[1](2019)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感染因子1编码基因的转录及亚细胞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杆状病毒在感染循环中产生的包涵体衍生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介导病毒经口感染。由至少9种经口感染因子(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PIF)形成的复合体介导ODV感染昆虫中肠上皮细胞。为深入研究经口感染因子1(PIF1)的作用机制,克隆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陕西分离株的pif1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其编码蛋白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IF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85%,含有2个RGD基序;5′RACE分析发现pif1转录起始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53 bp处,含有病毒晚期启动子的保守序列ATAAG;定量PCR分析显示pif1在感染晚期开始大量转录,一直持续到感染极晚期;利用瞬时表达系统将PIF1与EGFP融合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分布位置,结果发现荧光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而在病毒感染后荧光进入细胞核中,表明PIF1在其他病毒因子参与下,被运输至细胞核中。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BmNPV PIF1在ODV经口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郑秦,孔祥硕,王海萍,许伟凡,吴小锋[2](2018)在《家蚕中肠细胞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感染因子P74的互作蛋白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被家蚕幼虫食下后通过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性感染,这个过程称为经口感染。已知有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P74作为最早被鉴定的PIF,与ODV结合中肠上皮细胞有关。为了鉴定宿主家蚕中肠细胞中与P74互作的蛋白质,构建家蚕中肠酵母文库,并以P74作为诱饵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初步筛选到7种互作候选蛋白,分别为U3小核仁核糖核蛋白IMP3、60S核糖体蛋白L5、JAB-MPN结构域蛋白、细胞质肌动蛋白A3、35 k D蛋白酶、富半胱氨酸和组氨酸蛋白1-B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A。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JAB-MPN结构域蛋白和P74之间存在强烈互作,该蛋白质可能是ODV结合中肠细胞的关键宿主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Bm NPV经口感染的详细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郑秦,范颖,王海萍,许伟凡,孔祥硕[3](2018)在《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杆状病毒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被幼虫食下后通过感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感染,这个过程被称为经口感染。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s)。研究表明7种PIFs:P74、PIF1、PIF2、PIF3、PIF4、PIF6、P95(Ac83)和2种ODV特异性蛋白,Ac5和Ac108,与ODV表面复合物相关,该复合物被称为PIF复合物。阐明杆状病毒PIFs之间,尤其是复合物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是了解经口感染因子功能的关键。本研究以杆状病毒模式种-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为研究对象,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探究了与PIF复合物相关的9种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我们鉴定到了6对相互作用,分别为PIF1-PIF2、PIF1-PIF3、PIF1-PIF4、PIF1-P95、PIF2-PIF3和PIF3-PIF4,但是没有鉴定到P74、PIF6、Ac5和Ac108参与相互作用。其中PIF1-PIF3、PIF2-PIF3和PIF1-P95为强相互作用,其他相互作用为中等强度相互作用。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推测PIF1是PIF复合物的中心,其他成分都和PIF1存在相互作用。最后,我们对目前为止已报道的PIF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总结,包括10对不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PIF1-PIF2、PIF1-PIF3、PIF1-PIF4、PIF1-P95、PIF2-PIF3、PIF3-PIF4、ODV-E56-PIF1、ODV-E56-PIF2、ODV-E56-PIF3和ODV-E56-P74,以及2对自相互作用:PIF3-PIF3和ODV-E56-ODV-E56。总之,本研究探索了PIF复合物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特点,揭示了复合物中各成分如何通过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进了对该复合物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郑秦,范颖,王海萍,许伟凡,孔祥硕[4](2017)在《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杆状病毒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被幼虫食下后通过感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感染,这个过程被称为经口感染。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s)。研究表明7种PIFs:P74、PIF1、PIF2、PIF3、PIF4、PIF6、P95(Ac83)和2种ODV特异性蛋白,Ac5和Ac108,与ODV表面复合物相关,该复合物被称为PIF复合物。阐明杆状病毒PIFs之间,尤其是复合物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是了解经口感染因子功能的关键。本研究以杆状病毒模式种-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为研究对象,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探究了与PIF复合物相关的9种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我们鉴定到了6对相互作用,分别为PIF1-PIF2、PIF1-PIF3、PIF1-PIF4、PIF1-P95、PIF2-PIF3和PIF3-PIF4,但是没有鉴定到P74、PIF6、Ac5和Ac108参与相互作用。最后,我们对目前为止已报道的PIF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总结,包括10对不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2对自相互作用。这些结果对于深入了解杆状病毒经口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感染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期刊2017-10-26)
郑秦,孔祥硕,王海萍,许伟凡,吴小锋[5](2017)在《家蚕Bm NPV经口感染因子P74与家蚕互作蛋白的初步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杆状病毒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被幼虫食下后通过感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感染,这个过程称为经口感染。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s)。作为最早被鉴定到的PIF,P74被发现与ODV结合中肠上皮细胞相关。为了鉴定宿主中肠细胞中与P74互作的蛋白,我们构建了家蚕中肠酵母文库,并以P74作为诱饵进行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初步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U3 small nucleolar ribonucleoprotein protein IMP3、60S ribosomal protein L5、JAB-MPN domain protein、Actin,cytoplasmic A3、35kDa proteasecysteine、histidine-rich protein 1-B和eukaryotictranslationinitiationfactor1A。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JAB-MPNdomainprotein和P74之间存在强烈互作,这个蛋白可能是ODV结合中肠细胞的关键宿主因子。本研究结果鉴定到了P74与家蚕中肠的互作蛋白,为进一步阐明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的详细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期刊2017-10-26)
郑秦[6](2017)在《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及P74与宿主中肠互作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杆状病毒在生活周期中会产生两种表型不同但遗传物质相同的病毒,即出芽型病毒(Budded virus,BV)和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ODV包裹在包涵体中,被幼虫食下后通过感染中肠上皮细胞感染宿主幼虫,这个过程称为经口感染。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s)。之前研究表明有9种ODV蛋白,包括 7 种 PIFs:P74、PIF1、PIF2、PIF3、PIF4、PIF6、P95(Ac83)和 2 种ODV特异性蛋白,Ac5和Ac108,可能与ODV表面复合物相关,该复合物被称为PIF复合物。本研究以杆状病毒模式种-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为研究对象,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探究了与PIF复合物相关的9种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进一步通过截短和敲除分析了 P95和PIF1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此外,作为最早被鉴定到的经口感染因子,P74被发现与原发感染中ODV结合中肠上皮细胞相关。为了鉴定宿主中肠细胞中与P74互作的蛋白,构建了家蚕中肠酵母文库,并以P74作为诱饵进行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主要结论如下:1.PIF复合物相关的9种蛋白相互作用的特点。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共鉴定到6个相互作用,分别为PIF1-PIF2、PIF1-PIF3、PIF1-PIF4、PIF1-P95、PIF2-PIF3 和 PIF3-PIF4,其中 PIF1-PIF3、PIF2-PIF3、PIF1-P95为强相互作用,其他的为中等强度相互作用。P74、PIF6、Ac5和Ac108没有鉴定到参与相互作用。和Y2H结果一致,BiFC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物中相互作用包括PIF1-PIF2、PIF1-PIF3、PIF1-PIF4、PIF1-P95、PIF2-PIF3 和 PIF3-PIF4,而其他组合没有检测到相互作用。根据这些结果推测PIF1是PIF复合物的中心,其他成分都和PIF1存在相互作用。2.P95和PIF1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分别对PIF1和P95进行N端和C端分段截短,然后进行Y2H分析。结果显示截掉P95的第200-300个氨基酸(aa)会破坏PIF1和P95之间相互作用,敲除结果证明P95几丁质结合结构域(224-282aa)为PIF1和P95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用相同方法证明PIF1的100-200aa也是PIF1和P95相互作用的关键序列。3.P74与家蚕中肠互作蛋白的鉴定提取5龄第3天家蚕幼虫中肠RNA,构建了家蚕中肠酵母文库。以P74作为诱饵对文库进行筛选,共筛选到6种候选蛋白,分别为U3 small nucleolar ribonucleoprotein protein IMP3、60S ribosomal protein L5、JAB-MPN domain protein、Actin,cytoplasmic A3、35kDa proteasecysteine、histidine-rich protein 1-B 和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1A,最后鉴定到 3 种可能的互作蛋白,分别为 JAB-MPN domain protein、Actin,cytoplasmic A3、35kDa protease。免疫共沉淀结果进一步表明JAB-MPN domain protein和P74之间存在强烈互作,这个蛋白可能是ODV结合中肠细胞的关键宿主因子。本研究结果阐明了杆状病毒各经口感染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对PIF复合物的认识,并重点分析了 P95和PIF1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为研究它们的功能提供结构基础。同时鉴定到了 P74与家蚕中肠的互作蛋白,为进一步阐明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的详细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20)
梁振普,吴慧,张小霞,张亲,王彩平[7](2017)在《ClanGV的PIF0与其他经口感染因子间的互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lanGV)的经口感染因子PIF0和其他经口感染因子PIF1~PIF6之间的互作关系。首先根据ClanGV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利用在线软件TMHMM Server v.2.0对PIF0~PIF6进行跨膜区分析,确定需要扩增的片段。然后以诱饵载体pGBKT7和捕获载体pGADT为出发载体,构建了PIF0的重组诱饵载体(B0)和PIF1~PIF6的重组捕获载体(A1~A6)。自激活实验证明,重组诱饵载体B0没有自激活特性,可以进一步开展蛋白的互作研究。酵母双杂交结果证明,PIF0作为诱饵载体时,可以与PIF3和PIF5的重组捕获载体发生蛋白相互作用,与PIF1、PIF2、PIF4和PIF6都没有互作现象。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PIF0在ClanGV经口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并可为阐明ClanGV的经口感染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病毒杀虫剂和增效剂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郑秦,沈运旺,孔祥硕,张健家,冯敏[8](2017)在《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复合物中各蛋白的相互作用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杆状病毒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DV)通过感染宿主幼虫启动病毒原发感染。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s)。目前共鉴定到九个PIFs,包括P74、PIF1、PIF2、PIF3、PIF4、PIF5、PIF6、P95和Ac110。之前研究表明有九种ODV蛋白,包括七种PIFs:P74、PIF1、PIF2、PIF3、PIF4、PIF6、P95和两种ODV特异性蛋白:Ac5和Ac108,会在ODV表面形成一个复合物,该复合物被称为PIF复合物。本研究以模式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为材料,探讨了PIF复合物中九种蛋白的相互作用特点。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双荧光互补技术共鉴定到了六个相互作用,其中大多数存在于PIF1、PIF2、PIF3和PIF4之间,而P74、PIF6、Ac5和Ac108没有被鉴定到相互作用。而且,P95被鉴定到和PIF1存在相互作用,对其截短分析表明P95通过几丁质结合结构域和PIF1相互作用。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PIF复合物由PIF1、PIF2、PIF3、PIF4和P95组成,它们主要通过PIFI-PIF2、PIF1-PIF3、PIF卜PIF4、PIF卜P95、PIF2-PIF3和PIF3-PIF4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且PIF1似乎是该复合物的核心。我们推测在经口感染过程中,P74独立介导ODV结合到宿主中肠细胞上,然后由PIF复合物介导ODV和宿主细胞膜融合,促使其进入细胞。总之,对PIF复合物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ODV进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推进蚕桑产业传承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1-01)
沈运旺,郑秦,孔祥硕,张健家,冯敏[9](2017)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92a与经口感染因子PIF1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orf92a(Bm92a)基因在所有已测序的鳞翅目昆虫杆状病毒中高度保守。通过5'RACE发现Bm92a的转录起始于晚期基因启动子基序TAAG的第一个A,表明Bm92a是一个晚期基因。为了鉴定Bm92a在杆状病毒生活周期中的功能,分别构建了Bm92a缺失型和修复型病毒。与野生型和修复型病毒相比,Bm92a的敲除并不影响BV产生或者病毒DNA复制。电镜分析表明核衣壳的组装和多角体形成没有受到Bm92a缺失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发现Bm92a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环状区域,并在感染晚期主要聚集在成熟的多角体。进一步分析表明Bm92a的N端作为核内膜分选信号(INM-SM)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酵母双杂交发现Bm92a与经口感染因子PIF1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表明Bm92a是一种ODV相关蛋白并且可能通过与PIF1相互作用参与经口感染复合体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推进蚕桑产业传承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1-01)
罗银珠,潘金春,何丽芳,闵凡贵,叶秋莹[10](2016)在《白色念珠菌经口感染ICR小鼠建立系统性感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经口感染ICR小鼠建立系统性感染模型,观察C.albicans经黏膜感染后在小鼠体内组织增殖及分布规律。方法 46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n=20)、模型组B(n=20)、对照组(n=6)。模型组采用棉签法口腔接种C.albicans(7×106cfu/m L),对照组同方法接种等容积生理盐水。模型组A小鼠用于临床、生存、剖检观察试验;模型组B接种后第3、5、7天随机解剖5只小鼠用于组织载菌量和病理检验(对照组每个时间点解剖2只),活菌平板计数法检测小鼠组织载菌量,光镜观察小鼠舌、胃、肝、肾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接种后第3天舌面出现明显白斑并随时间加重引起死亡,第5天小鼠死亡率超过50%,第7天死亡率达100%,并能从舌(87.5%)、胃(87.5%)及内脏组织肝(54.5%)、肾(50.5%)、肺(20%)和心脏(4%)中分离到C.albicans,显微镜观察在舌、食道、胃、肝、肾存在菌丝的增殖,对照组未见C.albicans生长,提示模型组小鼠因C.albicans黏膜感染引起小鼠播散性的系统性感染。结论 C.albicans可在一定条件下突破黏膜免疫屏障引起小鼠机会性系统性感染,从而加重感染死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经口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被家蚕幼虫食下后通过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性感染,这个过程称为经口感染。已知有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P74作为最早被鉴定的PIF,与ODV结合中肠上皮细胞有关。为了鉴定宿主家蚕中肠细胞中与P74互作的蛋白质,构建家蚕中肠酵母文库,并以P74作为诱饵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初步筛选到7种互作候选蛋白,分别为U3小核仁核糖核蛋白IMP3、60S核糖体蛋白L5、JAB-MPN结构域蛋白、细胞质肌动蛋白A3、35 k D蛋白酶、富半胱氨酸和组氨酸蛋白1-B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A。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JAB-MPN结构域蛋白和P74之间存在强烈互作,该蛋白质可能是ODV结合中肠细胞的关键宿主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Bm NPV经口感染的详细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口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1].黄金山,程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感染因子1编码基因的转录及亚细胞定位分析[J].蚕业科学.2019
[2].郑秦,孔祥硕,王海萍,许伟凡,吴小锋.家蚕中肠细胞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感染因子P74的互作蛋白筛选[J].蚕业科学.2018
[3].郑秦,范颖,王海萍,许伟凡,孔祥硕.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分析[J].病毒学报.2018
[4].郑秦,范颖,王海萍,许伟凡,孔祥硕.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分析[C].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2017
[5].郑秦,孔祥硕,王海萍,许伟凡,吴小锋.家蚕BmNPV经口感染因子P74与家蚕互作蛋白的初步筛选[C].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2017
[6].郑秦.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及P74与宿主中肠互作蛋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
[7].梁振普,吴慧,张小霞,张亲,王彩平.ClanGV的PIF0与其他经口感染因子间的互作研究[J].病毒学报.2017
[8].郑秦,沈运旺,孔祥硕,张健家,冯敏.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复合物中各蛋白的相互作用特点[C].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推进蚕桑产业传承发展论坛论文集.2017
[9].沈运旺,郑秦,孔祥硕,张健家,冯敏.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92a与经口感染因子PIF1的相互作用[C].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推进蚕桑产业传承发展论坛论文集.2017
[10].罗银珠,潘金春,何丽芳,闵凡贵,叶秋莹.白色念珠菌经口感染ICR小鼠建立系统性感染模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