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爆炸特性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碳硅烷粉尘,火灾爆炸特性,参数测试,安全性分析
爆炸特性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勇,高舒珊,王凯,徐旭东,陈俍[1](2019)在《聚碳硅烷粉尘火灾爆炸特性参数测试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聚碳硅烷粉尘作业安全,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本文按照相应国家测试标准,采用标准测试仪器,对聚碳硅烷粉尘的最小点火能、最低着火温度、爆炸下限浓度3个火灾爆炸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聚碳硅烷粉尘最小点火能1. 5 mJ<Emin<2 mJ,最低着火温度MIT=320℃,爆炸下限浓度12 g/m3<Cmin<13 g/m3。结合常见涉爆粉尘火灾爆炸特性参数范围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聚碳硅烷粉尘最低着火温度和最小点火能均较低、爆炸下限浓度也小,说明该粉尘极易被引爆,安全风险较高。(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19年03期)
王燕,伊宏伟,孟祥卿,郑立刚,余明高[2](2019)在《蒙脱石粉体对瓦斯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天然矿物粉体蒙脱石作为抑爆材料,通过20 L球形爆炸装置和自主设计的5 L管道实验系统,测试了蒙脱石粉体及其浓度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压力、火焰传播速度等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粉体对甲烷爆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火焰传播的平均速度随着粉体浓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当粉体浓度为0.16 g/L时,爆炸压力下降至最低,比未添加粉体时下降了29.2%;当粉体浓度为0.20 g/L时,火焰传播平均速度最小.此外,结合蒙脱石粉体的元素组成及热解特性分析其瓦斯抑爆机理.(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吕启申,臧小为,潘旭海,马鹏,虞浩[3](2019)在《温度和浓度对甲醇喷雾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0 L球形喷雾爆炸实验系统,探究甲醇在不同环境温度、物料温度及喷雾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规律。结果表明:20 L爆炸球内甲醇喷雾液滴爆炸极限范围为118.8~594.0 g/cm3,与纯气相爆炸极限范围(78.6~628.6 g/cm3)相比,甲醇喷雾液滴爆炸极限范围较窄,喷雾液滴的爆炸敏感性比纯气相甲醇蒸汽低。随着爆炸球内环境温度的升高,甲醇喷雾爆炸极限范围变宽,受限空间内甲醇气液喷雾点火成功概率增大。当甲醇物料自身温度或爆炸容器内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时,相应爆炸特性参数在Φ=1.8拐点处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Φ=1.8时,甲醇喷雾爆炸存在最大超压峰值。环境温度、物料温度的升高可以提高雾化质量,促进扩散燃烧。但是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之物料温度的改变对于甲醇液滴喷雾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更为显着。环境温度和化学当量比二元变量共同影响着甲醇喷雾爆炸强度值,当Φ=1.8,环境温度为303.15 K时,甲醇的喷雾爆炸强度大于甲烷气体爆炸的爆炸强度。(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9年09期)
姚敏,焦洪桥,刘铜强,覃欣欣[4](2017)在《特性参数在煤化工煤粉爆炸事故防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煤粉爆炸特性参数测试为基础,针对煤化工煤粉制备系统的运行工况条件,应用煤粉爆炸特性关键参数对压力、温度、煤粉浓度、氧浓度等主要安全监测监控参数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监测点布置位置与测量范围及报警值设置的合理性与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其改进措施,提高了粉体介质在工艺生产中的可控状态,对煤化工行业控制煤粉泄露、燃烧爆炸等事故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7年12期)
郭丹彤,吕淑然[5](2016)在《受限空间障碍物截面变化对混合气体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障碍物截面变化对混合气体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运用3D动态流体动力学软件AutoRea Gas建立障碍物截面不同变化方式和趋势的爆炸模型,模拟分析截面不同变化方式(渐变、突变)和不同变化趋势(由大变小、由小变大)对气体爆炸特性参数(速度、压力场)的影响程度和规律。研究表明:改变障碍物的截面变化方式和趋势都会影响可燃气体的爆炸参数。对于爆炸压力场,截面变化情况下的爆炸超压大于截面不变的情况,截面渐变大于截面突变的情况,截面由大到小变化与截面由小到大变化下的爆炸超压呈现相反变化趋势。对于爆炸速度场,截面不同变化方式和趋势下的速度变化情况均为在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先减小然后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李畅[6](2015)在《微米及纳米钛粉爆炸特性参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特大粉尘爆炸事故频发是制约我国粉体过程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事故发生率高、爆炸危险性较大的金属粉尘,尤其是新兴粉体材料纳米金属的爆炸特性进行研究是国际上的新动向。据统计,高温表面和电气火花是引发粉尘爆炸事故率较高的两种常见火源,其诱发金属粉尘着火的机制及爆炸压力发展过程的理论研究仍是粉尘爆炸防控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工作尚未完善。为此,本文以金属钛粉为介质,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微米、纳米尺度下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最小点火能量和爆炸猛度参数,以及纳米惰性粉末二氧化钛的惰化机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建立了基于ASTM标准BAM炉的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与现有基于IEC标准GG炉的着火温度理论不同,其特色在于能够模拟悬浮可燃粉尘在恒温表面热源作用下的颗粒温度变化,进而为该热环境下粉尘云着火的敏感因素分析和最低着火温度预测提供实现途径。该理论模型特别考虑了纳米颗粒团块与单个微米粒子不同的物理结构及其对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尤其对微纳米钛粉混合物着火温度的理论计算结果优于现有的调和模型。其次,建立了电火花作用下粉尘云温度分布理论模型并以MIE Ⅲ装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该理论优点在于从影响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的核心因素火花温度场入手,得到了放电火花能量、持续时间、尺寸、湍流度等敏感因素对粉尘云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弥补了目前实验手段无法测试放电瞬间短至微秒量级火花能量的缺陷。该点火能量模型得到的微米粒径对最小点火能量的影响规律与现有Kalkert&Schecker理论一致,并将该规律性扩充到纳米尺度。最后,建立了密闭容器中爆炸压力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型并以20L球形装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该理论可模拟微米钛粉在20L球形容器中的爆炸压力发展过程和爆炸猛度。鉴于微纳米钛粉不同的喷吹着火过程,该模型通过修正微米钛粉爆炸压力发展理论模型的初值条件和反应速率,实现了纳米钛粉爆炸压力发展过程模拟及猛度估算,为喷吹自发着火条件下的粉尘爆炸事故后果评估提供了新的计算工具。纳米二氧化钛惰化条件下的爆炸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文献报道的微米粉末惰化机制不同,纳米二氧化钛惰化微米钛粉时不仅具有微米惰性粉末的物理吸热作用,亦可降低钛粉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惰化纳米钛粉时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在物理吸热同时可增加纳米钛粉的分散度,导致低惰化程度的纳米钛粉混合物较纯纳米钛粉有更高的着火敏感性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纠正了粉末惰化后可燃粉体物质着火敏感性和爆炸猛度一定降低的传统观念。本文对微纳米钛粉爆炸特性参数及纳米二氧化钛惰化机制的研究,尤其是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对于完善现有的可燃粉尘云着火及爆炸理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金属粉体相关问题的研究亦具有借鉴意义。微纳米钛粉的着火爆炸特性、纳米二氧化钦的惰化效果等研究成果对金属粉体尤其是纳米金属粉体的粉尘爆炸防护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9-01)
马忠斌[7](2014)在《20L爆炸容器内甲烷爆炸特性参数分布规律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对常温常压条件下20 L爆炸容器内甲烷爆炸各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爆炸压力、火焰温度、燃烧速度、密度等爆炸特性参数及流场状态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认为,爆炸罐内部各点压力分布基本相同,爆炸反应持续时间约为130 ms,火焰温度约为2 500 K;距离点火点越远,密度变化范围越大;火焰速度在距离点火点0.04 m左右达到最大值2.87 m/s,二次加速出现在距离点火点约0.14 m的位置。研究结果为认清甲烷爆炸机理及有效预防瓦斯爆炸事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4年04期)
曹卫国,黄丽媛,梁济元,苗楠,饶国宁[8](2014)在《球形密闭容器中煤粉爆炸特性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煤粉在密闭空间中的爆炸特性参数,研究了2种煤粉在20L球形密闭容器中的爆炸机理和规律,探讨了不同点火具质量对煤粉爆炸的影响,并对煤粉进行了抑爆研究.结果表明:煤粉爆炸压力随着点火具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点火具质量相同的条件下,2种煤粉的爆炸压力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挥发份含量的煤粉最大爆炸压力较低挥发份的大.煤粉-9%甲烷空气混合物比煤粉-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猛烈程度更强,添加SiO2和NH4H2PO4能够降低煤粉的爆炸压力,相对SiO2的物理抑爆而言,NH4H2PO4的物理-化学混合抑爆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谭汝媚,张奇,张博[9](2014)在《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不同浓度粉尘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以铝粉为介质在5L圆柱形爆炸装置中进行系列爆炸实验。结果表明: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有十分显着的影响,且存在一个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此时最大爆炸压力最大;随着铝粉浓度的增加,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先增加后保持不变。最佳点火延迟时间下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明显高于点火延迟时间固定为60s时的。相对粉尘不同浓度均采用固定点火延迟时间,不同浓度时采用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所测得的粉尘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明显符合实际。(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4年01期)
谭汝媚,张奇[10](2013)在《环境湿度对铝粉爆炸特性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评估铝粉爆炸的危险性,在爆炸罐内进行了环境湿度对铝粉爆炸影响的实验研究。分别得到了33%、60%和90%相对湿度下铝粉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值。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对铝粉爆炸有显着的影响作用,而这种作用与浓度有关。当铝粉浓度较低时,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值先增加后减小;而浓度较高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值则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3种环境湿度下最大爆炸压力和铝粉浓度之间的DoseResp函数关系。该研究可作为铝粉爆炸危险性评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爆炸特性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天然矿物粉体蒙脱石作为抑爆材料,通过20 L球形爆炸装置和自主设计的5 L管道实验系统,测试了蒙脱石粉体及其浓度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压力、火焰传播速度等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粉体对甲烷爆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火焰传播的平均速度随着粉体浓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当粉体浓度为0.16 g/L时,爆炸压力下降至最低,比未添加粉体时下降了29.2%;当粉体浓度为0.20 g/L时,火焰传播平均速度最小.此外,结合蒙脱石粉体的元素组成及热解特性分析其瓦斯抑爆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爆炸特性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李燕勇,高舒珊,王凯,徐旭东,陈俍.聚碳硅烷粉尘火灾爆炸特性参数测试及安全性分析[J].宇航材料工艺.2019
[2].王燕,伊宏伟,孟祥卿,郑立刚,余明高.蒙脱石粉体对瓦斯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3].吕启申,臧小为,潘旭海,马鹏,虞浩.温度和浓度对甲醇喷雾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19
[4].姚敏,焦洪桥,刘铜强,覃欣欣.特性参数在煤化工煤粉爆炸事故防治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7
[5].郭丹彤,吕淑然.受限空间障碍物截面变化对混合气体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
[6].李畅.微米及纳米钛粉爆炸特性参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5
[7].马忠斌.20L爆炸容器内甲烷爆炸特性参数分布规律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
[8].曹卫国,黄丽媛,梁济元,苗楠,饶国宁.球形密闭容器中煤粉爆炸特性参数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
[9].谭汝媚,张奇,张博.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14
[10].谭汝媚,张奇.环境湿度对铝粉爆炸特性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J].兵工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