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天长市供电公司安徽天长239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于资源的需要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程度与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供电质量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变更,这样使得电力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管理机制已不再适合如今企业的发展,严峻的环境迫使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以往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分析解决,同时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需在管理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电力企业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组织,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和公用事业。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环节众多,涉及用户、电网和发电企业等方面,特别是特高压相关企业,技术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强化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对提高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企业的目前状况
电力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在遵循电力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管理统一的电力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包括输变电、发电、用电和配电的生产、消费和流通全过程),有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电力企业的良好经营,满足社会需要。
随着国家在电力建设资金上的投入逐年增大,我国的电力企业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电力企业可借此增强企业自身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手段,仍然落后于我国电网的建设速度,许多电力企业管理者还保留着“重生产、轻管理”的观念,还未正确地树立“大管理、大服务”的观念。管理者这样的观念导致电力企业管理方式粗放。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观念落后,影响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此外,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缺乏标准化和系统化,企业的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很多企业在收集和更新管理信息方面也存在不足,企业的管理过于松散或者过于严格,不符合管理的基本方式。
企业的管理者一旦管理方式过硬,缺乏民主意识,则容易导致员工的低士气。企业内部的员工会感觉失去主体地位,缺乏归属感,在生产工作中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大大降低。这样看来,这样的企业管理方式在全国电力企业管理的舞台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管理的手段单一,管理的观念落后,缺乏柔性管理。此外,如果对市场发展方向认识不清楚,没有充分地发挥利用好手中的资源,这样的电力企业也不能及时地创新。这些管理上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存在在每一个电力企业中。我国电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在管理的手段上都有着一定缺陷。这些电力企业管理手段的缺陷出现有着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随着管理手段的固定化而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常见的弊端。很早之前,我国电力企业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就已经出现,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发展方式其实并没有真的减弱。
所以,我国电力企业想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在电力市场的管理和运作上,必须实现知识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和创新管理,从而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质的飞跃。
二、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随着市场日益增强的竞争,电力企业若想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则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实行知识管理、技术信息管理、创新管理和柔性管理。在我国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改革中,一方面,电力企业应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特点,转变观念,加强营销管理理念,做好市场调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另一方面,调动竞争气氛,大力推行多渠道、多家集资办电的方法,使得电力市场重新焕发活动。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加快电力企业的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增添收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若具体而言,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关注市场,加强管理创新。管理的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和前进的灵魂,管理上的创新能给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无限的生机,提供持久的前进动力。创新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创新管理也是我国电力企业管理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根据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对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做出及时的调整。市场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电力企业管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除了要随时吸收新的管理思想,电力企业还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方法,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进步。
重视知识,实现知识管理。企业的管理最开始是以经验为主,慢慢地走向科学管理。知识管理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以知识带动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是根本,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运作,统筹企业各方面的发展。电力企业的知识体系包括多个方面,做到知识管理就应该把它们都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通过多方渠道形成多方位的知识管理系统,合理地把各种资源运用到最佳最合理的状态,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重视信息,走向信息技术管理。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盛行,信息技术在现在的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电力企业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把信息技术纳入管理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使电力企业的管理全面实现网络化,企业的各个组织机构将会联系起来,以网络的形式更加方面、直观、系统地运作,企业内部机构之间联系会更加密切。关心员工,实行柔性管理。柔性管理不同于刚性管理。刚性管理相对柔性管理而言十分严格,即利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束缚企业内部员工。但是柔性管理则恰好相反,柔性管理以企业的员工为中心,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工作环境,树立独特的电力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投入工作。做到这点还应该做到管理权力下放,管理权发放到每一位员工手中,使员工有机会参与企业的管理,成为企业的管理参与着。除了关注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应该关注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健康状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要坚持以信息化为龙头,打好应对市场化竞争的基础,构建可持续的信息化架构,加强信息化的绩效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电力企业需要按照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与健全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推动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围绕面向资源管理和面向项目管理方面,逐步建立健全适应电力企业信息化需要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徐二明.王智慧.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冀生.企业和谐管理的现实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2007(5):53-54.
[3]胡蛟捋,崔树娥.论企业和谐管理[J].经济论坛,2007(12):82-84.
[4]李伟阳,肖红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10,01: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