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安徽省,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层次分析法
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潘和平,储晓棒[1](2019)在《安徽省新能源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AHP+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新能源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较强,其次为太阳能产业和风能产业,最后是生物质能产业。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唐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尚红,张卉,张诗雨[2](2019)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综合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经济背景下,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各国竞相加强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其竞争力水平已成为评价各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产业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创新能力和支持环境四大方面共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体系,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较低,综合竞争力大于0的地市只有合肥、芜湖、滁州和马鞍山。进一步根据综合竞争力将各市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等竞争力和弱竞争力。最后,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褚园园,张科伟[3](2018)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泰安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泰安旅游产业竞争力较强,但是企业战略与竞争和辅助行业竞争力一般,并提出了增强泰安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35期)
金莹,韩东钊[4](2018)在《中国枸杞五大主产区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夏中宁、甘肃酒泉、青海都兰、新疆精河、内蒙古乌特拉前旗五大枸杞主产区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枸杞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五大枸杞产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五大枸杞主产区的农业经济水平与其产业竞争力的高低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不同地区的枸杞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枸杞产业存在产业的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的附加值链条不高,缺乏龙头企业,生产以小规模方式为主、产品标准化水平低,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应该积极建立枸杞产业龙头企业、延长深加工产业链,加大枸杞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政府对枸杞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问题》期刊2018年03期)
郝彬凯[5](2018)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境电商是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跨国电子商务业态。伴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被视为国际贸易的新兴模式。2015年,国家设立杭州为我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6年又批复了上海、天津、广州、苏州等12个城市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政策的推动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的业务体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对各个城市的跨境电商产业竞争力进行合理评价,对于探析跨境电商产业内在规律,明确城市间产业发展差距,探索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拟从生态位的视角,对1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所在城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首先,结合波特钻石模型等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行为等四个维度,按照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结合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参考相关竞争力评价方面文献的基础上,论文建立起涵盖17个具体指标的跨境电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跨境电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渠道收集了13个城市在2014-2015年的统计数据,并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的测算公式,得出各个城市在不同维度的生态位得分和排名情况,最终得出各城市的综合生态位得分与排名。在生态位测算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城市生态位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得到各个城市的聚类分析图谱,将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分为4个类别:强势型、特色型、追赶型、弱势型,同一类型城市具有相似的生态位特征。最后,论文在聚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类型城市的特征,并在生态位的视角下为各类型城市的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5-31)
吴利霞,肖啸,黄霞[6](2018)在《我国省域农产品物流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22个省、市、区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构建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东、西部22个省域地区,结合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物流竞争力的实践策略,为未来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给予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8年02期)
连希[7](2017)在《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基于2010—2014年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当前闽台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协同学理论,从产业竞争力的内、外两个方面探索建立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14年闽台高科技产业相关数据为基础开展实证研究,对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推进闽台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薛亮[8](2017)在《雷达图综合评价法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以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评价方法在体育研究中存在权重确定、信息保留等方面的的不足,采用雷达图综合评价法,雷达图是将平面圆周按评价对象个数等分,将评价对象指标数据用连结圆心和各分点的半径上的点表示,将各半径上的点依次相连的到的封闭曲线图形的方法,该方法独特,在雷达图基础上进一步提取面积、周长作为其特征向量,建立评价函数,可用于综合评价。本文系统阐述了雷达图综合评价方法,并研究了该方法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通过运用雷达图评价法对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发现效果理想,值得在体育研究中推广。(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闫世刚[9](2017)在《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北京市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能源产业是北京市推进产业升级、增强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载体。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4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量研究。根据评价结果,从法规建设、创新机制、产业升级和区域协同4个方面提出加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7年07期)
雷勋平,刘晨[10](2017)在《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是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创新和支持环境4个维度,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产业投入、产出和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产业支持环境差距较小;从长期看,江苏、上海和浙江竞争力强,重庆、湖南和安徽竞争力较弱;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波动幅度不大,江苏和上海稳居前两名,四川稳中有升,安徽、湖南和重庆一直较弱。最后,据此提出了提升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识经济背景下,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各国竞相加强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其竞争力水平已成为评价各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产业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创新能力和支持环境四大方面共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体系,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较低,综合竞争力大于0的地市只有合肥、芜湖、滁州和马鞍山。进一步根据综合竞争力将各市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等竞争力和弱竞争力。最后,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潘和平,储晓棒.安徽省新能源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AHP+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J].唐山学院学报.2019
[2].李尚红,张卉,张诗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综合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
[3].褚园园,张科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泰安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J].价值工程.2018
[4].金莹,韩东钊.中国枸杞五大主产区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8
[5].郝彬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6].吴利霞,肖啸,黄霞.我国省域农产品物流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市场.2018
[7].连希.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基于2010—2014年实证研究[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7
[8].薛亮.雷达图综合评价法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以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9].闫世刚.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北京市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
[10].雷勋平,刘晨.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