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节段论文-田野,王文涛,王志猛,郝定均

长节段论文-田野,王文涛,王志猛,郝定均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节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经根封闭术,退行性腰椎侧凸,多节段,腰椎管狭窄

长节段论文文献综述

田野,王文涛,王志猛,郝定均[1](2019)在《神经根封闭术在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长节段固定矫形选择性减压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神经根封闭术在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长节段固定矫形选择性减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治疗的40例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采用神经根封闭术明确责任节段分为神经封闭组和非神经封闭组。神经封闭组共20例病人,术前采用神经根封闭术明确责任节段后对相应节段进行减压融合,并行长节段固定矫形;非神经封闭组共20例病人,术前未行神经根封闭术,由于责任节段不明确,故行预防性减压后固定矫形。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变化等。结果神经封闭组病人术前封闭过程无神经损伤,神经根封闭术准确率为100%,手术时间为(147.55±17.56)min,出血量为(703.75±129.74)ml,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10%。非神经封闭组手术时间为(180.45±25.32)min,出血量为(945.65±175.30)ml,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20%。所有病人获得(12.73±2.27)个月的随访,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神经封闭组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优于非神经封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神经封闭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非神经封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融合器移位,植骨愈合良好。结论神经根封闭术简单、准确、有效,对于定位不明确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术前通过神经根封闭术明确责任节段,进行针对性减压,可避免预防性减压带来的手术创伤和风险,使病人获得较为满意的术后疗效。因此,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术前定位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9年06期)

孙健,方超,高飞,魏来福,钱军[2](2020)在《长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疗效与并发症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减压和减压联合内固定融合,但对于术中固定融合节段的选择仍存在争议,缺乏统一标准,需要更多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参考。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长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9年2月之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CBM、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所有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有关长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试验,并通过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及领域内权威期刊。最终由2位评价员按照Cochrane手册和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最终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329例患者,其中长节段组601例,短节段组728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节段内固定在改善冠状面Cobb角(P=0.000 4)、冠状面平衡(P=0.000 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P=0.003)和目测类比评分(P<0.00001)方面更具有优势,但短节段固定的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P=0.01)和硬脊膜撕裂(P=0.01)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 <0.000 1);③其他疗效指标与并发症分析2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④提示长节段内固定在脊柱侧凸的矫形效果上优于短节段内固定,但恢复较慢,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在选择具体手术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3期)

吴阳,张兵,焦龙兵,林浩,邹海波[3](2019)在《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0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访18个月,将PJK患者设为观察组,非PJK患者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患者术后发生PJK 20例,发生率19.05%。两组上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位于胸腰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近端交界性后凸角(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angle,PJKA)、合并骨质疏松、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JKA>10°(OR=2.435)、UIV位于胸腰段(OR=1.764)、合并骨质疏松(OR=2.215)、SS<25°(OR=1.976),均是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JK发生率较高,UIV位于胸腰段、PJKA>10°、合并骨质疏松、SS<25°,均会增加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LDD术后PJK发生的风险。(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姚金星,姚晓金,姚葳,董彬,李海龙[4](2019)在《胸腰椎跳跃性骨折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跨伤椎长节段及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性骨折的差异。方法:2008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69例,分为两组,长节段组接受后路跨伤椎椎弓根钉长节段内固定,短节段组接受后路跨伤椎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比较效果。结果:短节段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手术平均失血量优于长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ODI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在脊髓神经分级ASIA上较手术前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矢状位Cobb角度,即刻、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均优于术前;长节段组末次随访时矢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位Cobb角度优于短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椎弓根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胸腰椎和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7期)

刘伟,冯晶,夏平[5](2019)在《短节段与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短节段与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具有完整资料的退变性脊柱侧弯46例。根据固定节段数分为两组。25例为短节段固定(A组),21例为长节段固定(B组)。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比较术(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全仁夫,李长明,许建柱,陈恩良,赵士杰[6](2019)在《PSO截骨联合长节段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合并胸腰段骨折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联合PSO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合并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01月-2016年05月我院收治的13例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2-64岁(44.3±10.6)岁。损伤节段:T11 2例,T12 5例,L1 3例,L2 3例。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5例,E级3例。均采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联合PSO截骨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神经功能ASIA分级,及并发症情况。测量胸腰段后凸角(TL)、C7铅垂线(SVA),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并成功得到随访4-18月,平均(12±2.1)月。1例术后贫血,经输血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渗液培养加强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手术时间120-256min,平均(175±40.3)min,术中出血量660-3300ml,平均(1011±681)ml。与术前比较,术后VAS评分下降[(7.5±0.7)分:(1.9±0.6)分],术后ODI下降[(75.2±5.3)分:(22.9±4.4)分],(P<0.05);TL改善明显[(52.6±6.2)°:(17.1±3.1)°],平均矫正率为67.5%;SVA改善明显[(11.5±2.1)cm:(3.5±0.9)cm],平均矫正率为69.6%,(P均<0.05)。末次随访ASIA分级:D级3例,E级10例,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无硬膜外血肿及感染等发生、随访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假关节形成等。结论应用长节段固定联合PSO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合并胸腰段骨折,可显着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的同时并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王庆德,梅伟,张振辉[7](2019)在《经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ummell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同定治疗Ⅲ期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Ⅲ期Kummell病患者24例,其中男5例、女19例,年龄67.3±3.5岁(58—81岁),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伤椎上下各同定2个及以上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周定术治疗(6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均经椎弓根注射骨水泥以强化椎体)。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分别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进行临床结果,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和CT平扫评估伤椎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及植骨椎体骨性愈合情况,观察有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6±1.8个月(15—62个月)。手术时间142.6±21.5min(110~180min)、术中出血量290.3±51.2ml (220~410ml)。术前VAS评分为7.2±1.8分,术后1周时为3.2±1.1分,末次随访时为2.9+0.7分:术前ODI评分为(83.5+3.8)%,术后1周为(32.6±2.6)%,末次随访时为(29.8±1.9)%,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度分别为28.1°±2.3°,6.3°±0.9°,7.6°±0.6°,术后l周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l周椎体前缘高度(20.6±2.1)mm较术前13.2±1.3mm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19.8±2.3)mm,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X线和CT影像结果显示伤椎椎体内骨填充充分,无裂隙样死腔,骨性愈合良好。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ummell病,能够很好地矫正后凸,恢复椎体高度,是一种治疗Ⅲ期Kummell病的有效技术。(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何达,赵经纬,刘波,田伟[8](2019)在《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伴有轻度退行性侧弯腰椎管狭窄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临床上常见伴有轻度退行性侧弯的腰椎管狭窄患者,但是对于手术固定范围存在争议。目的:针对伴有退行性侧弯的腰椎管狭窄患者,对长节段固定和短节段固定后的影像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94例患者纳入历史性队列研究,纳入标准为伴有冠状面10°-30°退行性侧弯的腰椎管狭窄症,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无力或间歇性跛行。根据固定节段长短,分为2组,长节段组46例,短节段组48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功能评分考察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Roland Morris指数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另外考察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和侧弯Cobb角。结果与结论:①长节段组较短节段组固定长度大约多1个椎体(P <0.01);虽然长节段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大于短节段组,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②短节段组Cobb角手术前后差异无显着性意义(t=0.885,P=0.388),而长节段组Cobb角由术前(16.5±4.7)°矫正至末次随访的(9.2±6.2)°(t=7.095,P <0.001);③无论短节段组或是长节段组,患者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RolandMorris指数、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均≤0.005),说明无论何种行何种术式,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2组之间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另外就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问卷中的各个问题进行逐项分析,发现与短节段组相比,长节段组术后在"行走功能"方面有一定改善(P <0.05);④总体来看末次随访长节段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但2组间各项问题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⑤提示轻度退行性侧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长、短节段固定后功能和满意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疗效相当。(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6期)

侯东坡,黄卫国,康南,海涌[9](2019)在《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固定融合不同远端固定椎并发症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选择不同的远端固定椎(distal instrumented vertebra,DIV)对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长节段后路融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74例DL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DIV止于L5还是S1分组比较分析其并发症。其中,A组(选择L5作为DIV) 44例,男11例,女33例,平均年龄(63.23±6.89)岁;B组(选择S1作为DIV) 30例,男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28±7.81)岁。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减压节段和融合节段数和影像学指标[包括:侧凸冠状面Cobb’s角,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及早期并发症(3个月内)、晚期并发症(≥3个月)发生情况]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节段数和减压节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比较:A组和B组手术后各脊柱测量参数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冠状面Cobb’s角、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期、晚期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18.2%和25.0%;B组早期、晚期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33.3%和50.0%。A组和B组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体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L5~S1退变;B组则易出现假关节。结论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DLS,严格按照DIV选择的原则,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孙浩林,越雷,王诗军,张蕾,宋琳琳[10](2019)在《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是常用的外科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术式。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能够优化围手术期的治疗措施,减轻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增强手术治疗的短期效果。为了规范ERAS临床路径在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中的应用,在《脊柱外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基础上,结合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的自身特点,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达成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ERAS实施流程专家共识,供脊柱外科相关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长节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目前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减压和减压联合内固定融合,但对于术中固定融合节段的选择仍存在争议,缺乏统一标准,需要更多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参考。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长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9年2月之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CBM、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所有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有关长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试验,并通过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及领域内权威期刊。最终由2位评价员按照Cochrane手册和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最终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329例患者,其中长节段组601例,短节段组728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节段内固定在改善冠状面Cobb角(P=0.000 4)、冠状面平衡(P=0.000 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P=0.003)和目测类比评分(P<0.00001)方面更具有优势,但短节段固定的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P=0.01)和硬脊膜撕裂(P=0.01)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 <0.000 1);③其他疗效指标与并发症分析2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④提示长节段内固定在脊柱侧凸的矫形效果上优于短节段内固定,但恢复较慢,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在选择具体手术方案时应综合考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节段论文参考文献

[1].田野,王文涛,王志猛,郝定均.神经根封闭术在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长节段固定矫形选择性减压中的意义[J].骨科.2019

[2].孙健,方超,高飞,魏来福,钱军.长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疗效与并发症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3].吴阳,张兵,焦龙兵,林浩,邹海波.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

[4].姚金星,姚晓金,姚葳,董彬,李海龙.胸腰椎跳跃性骨折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

[5].刘伟,冯晶,夏平.短节段与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对比[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全仁夫,李长明,许建柱,陈恩良,赵士杰.PSO截骨联合长节段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合并胸腰段骨折的疗效[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王庆德,梅伟,张振辉.经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ummell病[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何达,赵经纬,刘波,田伟.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伴有轻度退行性侧弯腰椎管狭窄症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9].侯东坡,黄卫国,康南,海涌.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固定融合不同远端固定椎并发症比较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

[10].孙浩林,越雷,王诗军,张蕾,宋琳琳.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

标签:;  ;  ;  ;  

长节段论文-田野,王文涛,王志猛,郝定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