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变批量生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集合规划,作业车间调度,排产,多品种变批量
变批量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周琪森[1](2018)在《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的计算机辅助排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下,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产品批量不固定,严格的订单执行周期迫使企业不得不运用高度柔性化的生产管理机制来保障复杂多变的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在系列生产管理活动中,灵活、有效、柔性的生产调度管理是牵引生产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高级计划与排程(Advanced Planning&Scheduling,APS)系统作为计划调度的主要支撑工具。现有的APS排程技术已很丰富,但是针对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的柔性排程技术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以实际生产作业车间为背景,研究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的排程技术。混合集合规划(Mixed Set Programming,MSP)是近年来被应用于工业领域求解大规模多约束满足问题的新型算法,在航空机组排班、生产选址、铁路运输路线规划等领域解决了许多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因此,本文采用MSP算法,研究作业车间排产调度问题,并使用自然约束语言(Natural Constraint Language,NCL)将实际生产问题转化成计算机语言,最终通过优化计算平台(Programming in Operational and Expressive Model,POEM)实现问题的建模、求解和可视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下的柔性化排产特点,提出了工序级作业计划的“两级排产”模式,将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分解为班组级和设备级两个层级,从相似资源组的角度考虑了排产柔性化的需求。(2)分析了实际作业车间的生产流程,构建了班组级排产问题的模型,考虑了生产能力约束、工序优先级约束、工艺路线约束等班组级排产问题的约束条件,确定了最小时间跨度、各班组生产负荷均衡化的优化目标,设计了求解策略,运用MSP和NCL在POEM平台实现了班组级排产,并通过某作业车间的实际案例进行验证。(3)在班组级排产的基础上,构建了设备级排产模型,考虑了设备实际加工时间窗约束、工序优先级约束、工序与设备时间关系约束等条件,选取了最大化设备的任务负荷率、均衡化设备的任务负荷率为优化目标,设计了相应的求解策略,运用MSP和NCL在POEM平台实现了设备级排产,并通过某作业车间的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通过研究,实现了班组级和车间级的两级排产,提升了作业车间排产的柔性程度,均衡了车间班组任务负荷,所采用的平台可与MES系统集成和交互,实现了数据管理的流畅性和完整性。论文的研究成果通过实例得到了验证,在学术方面,丰富了 APS排产技术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方面,为制造企业的排产调度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期刊2018-04-01)
陶俐言,聂清,王志锋,梁满棠[2](2014)在《面向变批量生产的制造单元构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变批量生产特征下制造资源的优化利用,提出一种有效的制造单元构建方法。在构建制造单元框架模型中,提出应先对现有单元布局可用性进行分析的策略,并考虑现有单元布局对变批量生产的一种适应性。以单元布局的可用性和物料搬运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模型,集成考虑了设备聚类和单元布局问题,同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并对粒子进行二维实数编码,解决了粒子群算法求解离散空间优化问题。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4年10期)
李京生[3](2014)在《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重构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制造企业必须实现对持续波动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此时以兼顾单元化生产效率和离散化生产柔性的可重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Manufacturing System,RMS)理论的出现,为基于制造资源配置调整的生产能力伸缩演变提供了支持,从而为企业制造系统快速响应制造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制造企业日益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进行深度转变,偏重于静态阶段性制造系统规划的RMS研究已经难以支持动态持续变化的制造系统调整需求。因此,本论文以实现面向制造执行过程的制造资源持续、动态优化配置为目标,以作业调度排产所体现的资源重构配置特点为出发点,研究生产调度与RMS相结合的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推动RMS面向制造执行层次的转变,支持持续、动态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并以可执行的作业排产形式作为体现。基于该思路,本文研究了面向制造执行过程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展开对持续重构调度基础理论及其实现方法的系统研究,开发了支持制造系统持续重构演变的实用工具,并结合实际项目应用验证了本文的研究成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为背景,系统地分析了适应动态生产环境的面向制造执行的制造系统重构调整需求,以持续性重构调度方法作为实现新型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核心方法,建立了制造系统重构调度的技术体系、功能模型和业务流程,提炼出制造单元渐进式重构、流水离散混合重构调度以及生产扰动事件驱动的制造资源动态重构调度叁项关键技术。2、针对面向制造执行过程的制造单元持续调整需求,研究了制造单元渐进式重构技术。分析了当前生产模式下制造单元构建与重构过程中存在的相似聚类、负荷均衡、资源共享以及继承性调整问题,建立了基于统一重构约束和目标的制造单元渐进式重构框架,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制造单元渐进式重构算法。为支持制造单元的初始构建过程,研究了考虑物流成本的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降低任务跨单元次数和均衡单元负荷的制造单元划分方法;针对制造执行过程中制造资源持续调整问题,建立了基于继承性策略的制造单元配置调整方法。3、结合多品种变批量生产中研制性与批产性产品混线并存的特点,研究了面向流水离散混合作业类型的重构调度技术。分析了混合作业类型下单元内流水式连续生产以及单元内外制造资源共享问题,建立了混合作业类型重构调度整体框架,研究了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混合重构调度算法。为了保证制造单元内形成流水式生产方式,建立了基于压件缓冲的无等待连续性生产保证方法;对制造资源共享方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最小制造成本疫苗技术的制造资源共享方法。4、针对制造执行过程中多样化生产扰动事件的快速响应问题,研究了制造资源动态重构调度技术。分析了复杂动态生产环境下动态重构调度面临的生产扰动事件统一处理要求、重调度高效性与稳定性矛盾冲突、混合作业类型扰动响应方式以及生产扰动影响下的资源共享问题,建立了生产扰动事件驱动的制造资源动态重构调度框架,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动态重构调度算法;针对动态重构调度存在的多种扰动类型,建立了结合四种基本处理方式的模块化生产扰动处理机制;为解决重调度矛盾与资源共享问题,建立了以交货期和工序加工设备调整为依据的重调度综合目标;针对不同作业类型对生产扰动的响应方式,给出了基于容忍度的生产扰动影响缓冲方法。5、以制造企业需求为背景,自主设计并研发了制造系统持续重构调度系统,结合具体项目应用研究,论证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6-18)
朱丽娜,武斌功[4](2012)在《基于变批量生产的工艺信息系统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变批量生产的工艺信息系统方案,主要介绍了系统平台框架、功能结构和信息模型。方案解决了工艺设计多样性和工艺数据快速复用的问题,依此开发的应用系统已经在企业成功实施。(本文来源于《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期刊2012年Z1期)
周宏明,周余庆,陈亚绒,付培红[5](2010)在《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制造单元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特征下的制造单元构建问题,提出了基于可重构性和利用率的制造单元生成方法。建立了制造单元的需求模型,通过对多工艺路线的相似性分析,构建了多工艺路线的相似函数,提出了以频数为基础的制造单元可重构性和利用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建立了制造单元的生成规则,提出了以可重构性和利用率最大为目标的制造单元生成框架结构和算法。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0年12期)
段建国,李爱平,徐立云,谢楠[6](2010)在《箱体类零件变批量生产的分层工艺实例检索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中基于实例的工艺相似性检索问题,从总体信息、零件特征、生产批量和制造资源角度出发,提出了面向变批量生产的分层工艺实例检索策略。通过工艺知识的分层表示与组织、分层相似性匹配并设定相应的阈值,实现实例工艺的逐层过滤,最终得到一个与待加工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最相似的实例工艺。该策略克服了实例工艺检索扁平化的弊端,实现了实例工艺知识在不同层次上的重用。以某发动机缸体生产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应用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0年08期)
任瑞荣[7](2010)在《多品种变批量生产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品种变批量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制造方式为企业在不牺牲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快速持续地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如何维持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下稳定、不断改进的产品质量,以持续提升客户满意,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之一。鉴于目前多品种变批量质量控制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以提高我国棉纺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试图系统化地深入探讨多品种变批量生产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构建多品种变批量模式下质量控制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并着重对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过程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比了传统模式下质量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基于多品种变批量生产质量控制中所存在的数据信息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基于SPC的质量控制系统的思路。其次,介绍了统计过程控制技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给出了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以及评价标准,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控制图控制界限的计算方法、控制图异常模式的定义和控制图的判异准则。再次,提出了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质量控制基本模式,以及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从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两个方面给出了系统的框架结构。此外,阐述了SPC质量控制软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统计过程控制实施方案、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对SPC控制图的异常模式进行数学建模,构造了由BP网络组成的异常模式识别的网络模型,并对该网络模型进行了参数选择。最后,本文给出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质量控制案例,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0-01-01)
杨滨,江燕,袁朝阳[8](2009)在《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MES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军工企业研产混线生产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建立适应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MES系统的解决途径。介绍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作业计划管理为主线的MES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型、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各模块的功能,并简要介绍了系统的实际应用运行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期刊2009年11期)
左防震,朱丽娜,武斌功[9](2008)在《基于变批量生产的工艺信息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工艺设计与批量的关系,提出基于变批量生产的工艺文件组织模型和工艺信息衍变模型,解决了工艺文件的多样性和工艺信息动态快速复用问题。以此开发的原型系统已在企业实施应用。(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08年13期)
李继中[10](2008)在《变品种变批量生产中的劳动定额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变品种变批量生产下出现的影响定额水平的几个非传统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介绍了维护劳动定额的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08年12期)
变批量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实现变批量生产特征下制造资源的优化利用,提出一种有效的制造单元构建方法。在构建制造单元框架模型中,提出应先对现有单元布局可用性进行分析的策略,并考虑现有单元布局对变批量生产的一种适应性。以单元布局的可用性和物料搬运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模型,集成考虑了设备聚类和单元布局问题,同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并对粒子进行二维实数编码,解决了粒子群算法求解离散空间优化问题。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批量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1].周琪森.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的计算机辅助排程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8
[2].陶俐言,聂清,王志锋,梁满棠.面向变批量生产的制造单元构建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
[3].李京生.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重构调度方法[D].北京理工大学.2014
[4].朱丽娜,武斌功.基于变批量生产的工艺信息系统方案研究[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2
[5].周宏明,周余庆,陈亚绒,付培红.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制造单元生成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
[6].段建国,李爱平,徐立云,谢楠.箱体类零件变批量生产的分层工艺实例检索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
[7].任瑞荣.多品种变批量生产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0
[8].杨滨,江燕,袁朝阳.面向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的MES技术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
[9].左防震,朱丽娜,武斌功.基于变批量生产的工艺信息模型[J].航空制造技术.2008
[10].李继中.变品种变批量生产中的劳动定额维护[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