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腐败论文-温克

古代社会腐败论文-温克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社会腐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贪污腐败,生存伦理,礼制陋规,奢靡文化

古代社会腐败论文文献综述

温克[1](2012)在《中国古代社会腐败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道社会亡于无效率,人道社会亡于贪欲。纵观我国古代政权,其大多因反贪腐而兴,也皆因贪腐而亡。治贪若不改道则无效,但改道则意味着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其难不啻于上青天。从这一点看,清高宗那个"不败露则苟免,既败露则应问"的反贪腐方针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反贪腐的墓志铭。(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任遂虎[2](2009)在《周期性振荡与结构性腐败——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运演中的平面循环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在周期性社会振荡中演进。每次大振荡都使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振荡带来的江山易主,事实上就成了新贵族代替旧贵族的一条血道。周期振荡的内在动因是"政治——经济"相耦合的结构性腐败。结构性腐败导致社会财富占有失衡,加深和激化阶级矛盾,从而无法逃遁周期性的兴亡交替。封闭的封建政治体制无法进行有效的反馈调节和自我修复。被压迫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化为强烈的复仇心态,加剧了社会振荡的剧烈性和残酷性。(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09年01期)

陈伟强[3](2008)在《中国古代社会腐败根源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腐败问题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现实意义,对我们新时期的廉政建设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过去由于受传统静态专制主义宏大理论的影响,我们主要关注专制主义制度对腐败产生的决定作用,而忽略了腐败参与者之间互动的一面。然而这一互动行为直接包含着腐败产生的决定性因子。故本文从对关于古代社会腐败根源的传统观点分析入手,以博弈理论为指导,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选用和珅案例,详细地分析官员之间策略选择的互动过程,客观地分析了这一选择的均衡结果(即混合策略均衡)及其与腐败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刻地揭示中国古代社会腐败的根源。(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刘双,刘群[4](2004)在《古代社会反权力腐败及借鉴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败是权力社会中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从先秦时期上古叁代贪贿的萌生到清末叁十九条律文的产生,权力腐败已经成为古代社会发展的阻碍和腐蚀剂。今天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反权力腐败问题,对于当今社会标本兼治地开展腐败斗争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04年04期)

陈锋[5](2003)在《论中国古代社会的腐败与世风》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容提要  尽管中国古代社会“官贪政贿”的无情现实让英雄气短,但在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下,营造“弊绝风清”的治世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的理想和庶民百姓的期盼。根除吏治腐败、培育良好世风自然要提倡为政以德,要反腐倡廉,历史上的明君廉臣、仁人志士乃至庶民(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3-11-25)

王景斌,李贺平[6](2000)在《中国古代社会反腐败的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发展缓慢,形态完备,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产生了许多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也产生了一大批推动历史前进的贤达、廉吏、明主。中国历史上的反腐败斗争对我们今天的政权建设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中国历(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00年01期)

王泽应[7](1996)在《中国古代社会腐败周期率探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社会腐败周期率探论王泽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因其特有的政治制度及政治运行机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腐败并形成特有的腐败周期率。所谓腐败周期率是指政治生活中剥削阶级在执掌政权后因政治制度本身的弊端以及他们的阶级本性必然导致周而复始地产生腐败,进而造成王...(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1996年01期)

古代社会腐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代历史在周期性社会振荡中演进。每次大振荡都使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振荡带来的江山易主,事实上就成了新贵族代替旧贵族的一条血道。周期振荡的内在动因是"政治——经济"相耦合的结构性腐败。结构性腐败导致社会财富占有失衡,加深和激化阶级矛盾,从而无法逃遁周期性的兴亡交替。封闭的封建政治体制无法进行有效的反馈调节和自我修复。被压迫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化为强烈的复仇心态,加剧了社会振荡的剧烈性和残酷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社会腐败论文参考文献

[1].温克.中国古代社会腐败成因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

[2].任遂虎.周期性振荡与结构性腐败——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运演中的平面循环现象[J].学术论坛.2009

[3].陈伟强.中国古代社会腐败根源新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刘双,刘群.古代社会反权力腐败及借鉴意义[J].理论界.2004

[5].陈锋.论中国古代社会的腐败与世风[N].光明日报.2003

[6].王景斌,李贺平.中国古代社会反腐败的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0

[7].王泽应.中国古代社会腐败周期率探论[J].求索.1996

标签:;  ;  ;  ;  

古代社会腐败论文-温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