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理论力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ORB特征,力场转换理论,图像熵,特征匹配
理论力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孙恩泽,袁帅,郭鹏程[1](2019)在《基于图像力场理论的ORB特征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的移动机器人视觉图像ORB特征受图像尺度、光照和旋转影响比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力场理论转换的优化ORB算法.通过计算图像熵值确定图像金字塔尺度,构建稳定的ORB特征,以此解决ORB特征点的尺度不变性.采用ORB特征点的引力方向作为特征点描述子的主方向,优化ORB算法的旋转不变性.利用PROSAC算法剔除冗余ORB特征点.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ORB特征点描述子的准确度和匹配正确率.(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彭成,王曼[2](2019)在《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土工布对尾矿坝的渗流-应力场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饱和流固耦合理论,分析土工布对尾矿坝渗流-应力场的影响,以湖南某尾矿坝为背景,运用FLAC 3D(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软件,建立叁维尾矿坝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尾矿坝的渗流-应力场影响。通过考虑耦合作用应力场和位移场对比分析,分析流固耦合作用下不同层数土工布对尾矿坝的渗流-应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流固耦合理论可以更为客观的分析尾矿坝的实际情况;耦合作用下尾矿坝的沉降明显比不考虑耦合作用的沉降大;铺设土工布对于减少坝体沉降量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土工布在耦合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明显比不考虑耦合时大,而且孔隙水压力分布较为均匀;这可以对尾矿坝的渗流-应力场的分析以及尾矿坝的设计运行提出合理建议和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丁若愚[3](2019)在《基于弹塑性应力场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梁是结构中重要的受弯构件,它不仅承受弯矩而且会承受剪力。目前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弯能力的研究已经很充分,基于平截面假定的受力性能分析可以准确的估算其受弯承载力。然而,抗剪问题的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作用复杂,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学术界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但至今尚未对剪切破坏机理得出一个统一的计算理论和模型,从而去很好地预测结构的受剪性能。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抗剪计算方法,以准确地预测构件的受剪承载力。现如今,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快速发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剪能力的分析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在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时,采用不同的材料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往往不同,甚至有较大的差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学者Fernández Ruiz和Muttoni提出的弹塑性应力场理论(EPSF),该理论基于刚塑性应力场理论,相比而言,它采用更合理的假定来考虑混凝土开裂后对构件的影响。它考虑构件极限状态下所有的潜在承载机制,从而根据极限分析得到精确解。计算过程通过一个基于JAVA的二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ICONC来实现。该程序基于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并通过施加变形来计算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反复迭代得到每个荷载阶段的应力场,最终得到与实测值吻合的模拟结果。ICONC需要使用其他程序进行网格划分,本文使用PYTHON语言编制了叁个网格划分程序,分别用于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板、单点集中加载的钢筋混凝土梁以及两点集中加载的钢筋混凝土梁;对EPSF理论建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有限元网格的尺寸和形状对模拟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迭代步骤数对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建模方法;选取本课题组9根以及国外3根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数据,利用EPSF理论对其建模计算,将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分析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准确性;同时与ABAQUS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模拟结果要优于ABAQUS;最后归纳了国内外70根受集中荷载的有腹筋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数据,所有梁均为剪切破坏,分别利用中美规范计算公式和EPSF理论得到相应的受剪承载力,根据不同因素将叁者结果分别与试验值进行比较,验证了使用弹塑性应力场获得受剪承载力的精确性和通用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鞠晓蕾[4](2019)在《GRACE时变重力场的滤波理论及质量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时变重力场模型直接解算质量变化时存在较大的误差,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滤波处理,提高质量变化的反演精度。本文总结了GRACE监测全球与区域质量变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最新时变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及其滤波方法;提出了基于重力位系数协方差阵的时变重力场滤波方法;分析了南极冰盖的质量变化、亚马孙流域陆地水质量和海平面变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连杰,刘礼领,张晓健[5](2018)在《基于湿度应力场理论的膨胀土吸湿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膨胀土的吸湿膨胀变形效应,采用WZ-2型膨胀仪,通过室内无荷膨胀率试验对初始含水率分别为23.3%、21.7%、16%和0.7%的四组延吉盆地原状膨胀土土样进行了研究。借鉴材料的温度效应理论,推导了膨胀土的湿度应力场本构模型,并基于无荷膨胀率试验数据,得到了延吉膨胀土的湿度膨胀系数近似为1.19×10~(-2)。将湿度膨胀系数转为温度膨胀系数,并采用热力学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湿度场理论分析膨胀土的吸湿变形是可行的。在考虑膨胀土吸湿变形时,土体位移明显增大,边坡稳定性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具体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8年09期)
赵春阳[6](2018)在《五龙煤业首采工作面顶底板应力场分布规律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矿回采工作面和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及设备选型往往依靠类似条件下工程经验进行初步确定,但对于新矿区的首采工作面则缺乏充足的实践数据和经验资料,本文针对这一实际问题,首先讨论了垂直地应力与水平地应力的关系,建立了煤层开采平面应变力学模型,对开采后顶底板应力变化做出了理论解答,揭示了超前支承应力集中系数随工作面开采宽度和开采厚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率逐渐放缓的规律,底板扰动应力以椭圆形等值线的形式向深部岩体传播,煤壁前方底板内易因应力集中而出现压剪破坏,采空区底板内则易因卸压膨胀而产生拉伸破坏。通过研究,可为首采工作面及回采顺槽的支护参数设计、设备选型等工作提供初步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8年07期)
陈钒,吴建勋,任松,欧阳汛,王亮[7](2018)在《基于湿度应力场理论的硬石膏岩膨胀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湿度应力场理论处理硬石膏围岩膨胀问题时,未反映膨胀特性与湿度状态之间的时变关系。以该理论为基础,设计硬石膏岩膨胀试验:不同初始湿度下的膨胀,不同浸水时间的膨胀,以及膨胀后的抗拉强度测试。试验发现:随初始湿度的增加,硬石膏岩膨胀持续的时间增长,最大膨胀应变和应力增大,终止时的吸水率和结晶水率增加,而自由水率近于0;相同初始湿度下,随浸水时间增加,其吸水率先快速后缓慢增加,结晶水率逐渐增大到接近于吸水率,自由水率逐渐减小到接近于0;随吸水率的增加,其最大轴向膨胀应变、最大侧向膨胀应力和抗拉强度都呈增大趋势。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湿度状态时变系列方程以及含时间效应的膨胀本构模型。(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8期)
邓双[8](2018)在《基于超声辐射力场的多模微操纵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机电系统由于尺寸微型化、功能集成化和性能高端化及具有多学科交叉与批量生产能力等众多优点,已逐步应用于现代社会的不同领域,带来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伴随着多功能和异材异构混合的复杂微机电系统的发展,面向微机电系统装配的微构件操纵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重视,并发展了多类方法手段。其中,基于超声辐射力场的非接触式微操纵技术,不仅可以避免粘附力等对操纵过程的干扰及机械接触对操纵对象的损坏或污染,而且具有适合不同材质操纵对象和非透光操纵环境下应用、可柔性合成声场实现多模式操纵以及相关系统易于集成和微型化等其它非接触式手段难以媲美的优势,成为微装配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已有的声操纵技术主要针对单构件或单功能来展开,而实际微装配过程中至少牵涉到两个构件的同时操纵,面向的是一种多散射体对象,其散射机理较单散射体更为复杂,如何有效计算这种散射声场及作用于微构件上的声辐射力,在理论层面上还存在诸多挑战。同时,从技术层面上看,尽管针对单微构件的单模式声操纵方法日趋成熟,但是面向单微构件实现多模式操纵及面向多构件实施有效操纵都还缺乏良策,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因此,目前的声操纵技术还难以满足微机电系统向混合式发展的装配需求。基于以上背景,本学位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超声辐射力场的叁维生物组织直写式制造关键技术研究”(No.51205351)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声操纵的叁维自动微装配理论与实践研究”(No.Z1110393),提出开展基于超声辐射力场的多模微操纵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系统了解声操纵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任意声场中多散射体散射声场及声辐射力的通用理论表达式,重点开展单声波参数异步调控下的微构件声操纵、多声波参数协同调控下的微构件对声操纵、面向多模声操纵的变区域局部声场合成控制以及基于局部声场合成的非球形微构件姿态无级调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发展一种面向微机电系统装配的多模声操纵技术,并研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伺服的自动化多模声操纵系统,为微机电系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主要体现在:第一章,系统阐述微机电系统的应用、产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及开展微操纵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微操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确定基于超声辐射力场的微操纵技术为研究目标,并明确该技术在理论、技术和应用层面上所存在的问题及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为本文的研究指明方向。同时,还对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章节进行安排。第二章,开展任意声场中多散射体声辐射力通用理论表达的研究。在建立和求解小振幅声压球坐标系下的波动方程,明确球状散射体散射波传播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声场的谐函数展开及结合散射体的边界条件和谐函数加法定理,完成声场中多散射体的散射声场计算。同时,建立基于二阶摄动理论的超声辐射力通用计算框架,推导出声场中多散射体的声辐射力通用理论表达,进而改善其对入射声场形式的适用性。通过改变散射体的声学边界条件,还可实现不同材质散射体的声辐射力计算,为后续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第叁章,发展一种单声波参数异步调控下的微构件声操纵技术。在利用多束斜入射平面波干涉迭加构建半空间内叁维声场的基础上,确定单散射体所受声辐射力场的分布,明晰微构件的声俘获机理。同时,通过调制的声波幅值,完成固壁上微构件的拾取与释放操纵,并通过控制声波的相位,动态调整声势阱的空间位置分布,带动俘获于声势阱中的微构件水平迁移,进而实现单散射体在叁维空间内俘获、拾取及平移的复合操纵。第四章,提出一种多声波参数协同调控下的微构件对声操纵技术。根据叁维半空间内声场分布特性,结合多散射体的声辐射力理论公式,分析微构件所受的声辐射力,并通过协同调控叁束入射声波的幅值和相位参数动态合成具有不同声势阱位置和间距的声场,实现微构件对的位置和间距控制。同时,以两个球形散射体为对象开展实验研究,实现其位置和间距的可控调整,证实本章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五章,提出一种面向多模声操纵的变区域局部声场合成控制技术。在实现局部合成目标声场理论表达的基础上,通过离散孔径模型并结合模式匹配技术,求得声场合成区域边界控制点声压,并利用逆滤波法确定阵列声源激励信号,进而实现操纵空间内变区域声场的合成。同时,利用合成区域范围与截断阶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一种多区域的局部声场合成技术。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证实本章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六章,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声场合成的非球形微构件姿态无级调控技术。首先,利用多点支撑谐函数分别建立入射声场和散射声场展开系数与散射体表面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确定用于表征入射和散射声场之间关系的T矩阵,进而实现高度非球形散射体的声辐射力矩的快速计算。其次,利用前述局部声场合成技术获得一种强约束高匹配局部目标声场,并通过逆推原理实现其无半径旋转。最后,通过仿真验证非球形散射体的无级调控技术,并以二氧化硅棒为对象开展系列实验研究,证实本章技术的有效性。第七章,开展基于机器视觉伺服的自动化多模声操纵系统及实验研究。在确定系统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基于CameraLink的高帧率CMOS摄像系统、高速图像采集与并行处理卡、基于PXI的多通道程控信号发生模块、多通道线性功率放大模块以及阵列声源模块等,并采用虚拟仪器体系结构,集成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伺服的自动化多模声操纵系统。同时,利用所研发的声操纵系统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以证实本文所提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八章,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工作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魏玉明[9](2018)在《GOCE观测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重力场的研究和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大地测量学研究的热点,国际上把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SGG)认为是现今恢复地球重力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恢复高精度、高分辨率地球重力场模型离不开高质量的重力梯度测量数据和相关计算模型,本文在跟踪ESA公布的最新GOCE重力场模型基础上,结合GOCE卫星相关研究最新成果,系统研究了从GOCE重力梯度测量数据的预处理、恢复重力场的解算模型等相关技术以及GOCE重力场模型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重力梯度测量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当前GOCE重力场模型及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推导了梯度张量在球坐标系下的表达式及其Legendre函数导数的去奇异性公式;同时给出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基本原理。3.为了讨论卫星重力梯度数据预处理相关问题,论文概略介绍了GOCE卫星科学任务计划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梯度测量误差特征以及时变重力场效应对GOCE重力梯度测量的影响,并且讨论了粗差探测方法的实用性。4.在分析确定重力场模型的各种方法之后,重点讨论了最小二乘配置法用于梯度数据格网化中的方差-协方差函数以及信号与误差权的选择问题,并且通过阶方差和外部检核方法讨论了重力场模型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直接法解算模型中的GO_CONS_GCF_2_DIR_R4和GO_CONS_GCF_2_DIR_R5模型精度明显高于前叁代;时域法解算模型中,GO_CONS_GCF_2_TIM_R4模型和GO_CONS_GCF_2_TIM_R5精度相当,均高于前叁代1个数量级;空域法解算模型中GO_CONS_GCF_2_SPW_R4精度最低,其它精度相当;EIGEN-6C4模型和EIGEN-6C2精度相当;对于同期而言,精度最高的是直接解模型,其次是时域解模型,空域解是叁种模型中最低的。5.借助于GPS水准测量和重力异常数据对模型及精度验证的基础上,讨论了GOCE重力场模型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为:1.将最小二乘配置法应用到重力梯度格网化过程中,分析了方差-协方差函数选取方法,并推导了最小二乘配置法在吉洪诺夫条件下的最小二乘解方程,对信噪比的选取作了初步讨论。2.首次对ESA发布的五代重力场模型(直接法、时域法和空域法解)分别从纵向、横向作了模型精度的比较和分析,并作了内、外部符合精度的讨论,通过总结分析给出各代各解法的优缺点,以便于实际应用。3.借助于GPS水准测量和重力异常数据对GOCE重力场模型作了验证,精度随着GOCE重力场模型阶数增加各模型精度均有所提高。4.在模型及精度验证的基础上,讨论了GOCE重力场模型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本文研究,以期对以后卫星重力测量在数据预处理、重力场模型建立等方面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30)
徐亚军,王国法,张金虎,任怀伟,李丁一[10](2018)在《基于弹性独立支座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群组支护应力场理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液压支架承载特性,建立弹性独立支座的液压支架群组岩梁模型,采用离散型单跨梁方法得出液压支架群组刚度与载荷关系矩阵,给出在液压支架作用下岩梁挠度与液压支架群组支护阻力计算公式,推导出液压支架对顶板支护应力场矩阵方程,给出相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不同围岩条件和支架结构的液压支架群组支护应力场分布特性,并给出具体算例,同时指出了该理论的具体使用条件与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理论力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非饱和流固耦合理论,分析土工布对尾矿坝渗流-应力场的影响,以湖南某尾矿坝为背景,运用FLAC 3D(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软件,建立叁维尾矿坝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尾矿坝的渗流-应力场影响。通过考虑耦合作用应力场和位移场对比分析,分析流固耦合作用下不同层数土工布对尾矿坝的渗流-应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流固耦合理论可以更为客观的分析尾矿坝的实际情况;耦合作用下尾矿坝的沉降明显比不考虑耦合作用的沉降大;铺设土工布对于减少坝体沉降量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土工布在耦合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明显比不考虑耦合时大,而且孔隙水压力分布较为均匀;这可以对尾矿坝的渗流-应力场的分析以及尾矿坝的设计运行提出合理建议和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论力场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凤,孙恩泽,袁帅,郭鹏程.基于图像力场理论的ORB特征优化方法[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9
[2].彭成,王曼.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土工布对尾矿坝的渗流-应力场影响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丁若愚.基于弹塑性应力场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鞠晓蕾.GRACE时变重力场的滤波理论及质量变化分析[J].测绘学报.2019
[5].张连杰,刘礼领,张晓健.基于湿度应力场理论的膨胀土吸湿变形分析[J].工程勘察.2018
[6].赵春阳.五龙煤业首采工作面顶底板应力场分布规律理论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8
[7].陈钒,吴建勋,任松,欧阳汛,王亮.基于湿度应力场理论的硬石膏岩膨胀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8
[8].邓双.基于超声辐射力场的多模微操纵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18
[9].魏玉明.GOCE观测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8
[10].徐亚军,王国法,张金虎,任怀伟,李丁一.基于弹性独立支座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群组支护应力场理论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