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档案本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物价值,资源,价值实现
档案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倪芳,向禹[1](2019)在《基于资源本质的文物档案价值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物和档案价值的实现过程其实质就是资源的保护、研究、学习和再造资源的过程。文章基于文物和档案价值实现模式,构建文物价值传承和利用的保障机制,包括完善文物管理体制,加强培养文物管理人才,加大研究支持力度。(本文来源于《兰台内外》期刊2019年23期)
崔杰[2](2019)在《基于同构性档案本质的档案元数据核心集元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元数据"定义的基础上,应用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详细地阐述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构建中的元问题,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定义为"档案历史联系数据的数据集合",揭示出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整理档案历史联系"的根本功能以及"必须最大限度保持档案历史联系与历史同构性"的构建原则,以此印证了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的理论导向功能及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苗丽芹[3](2019)在《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与学籍档案管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籍档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传统学籍档案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所以其管理方式亟需创新。本文先阐述了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根据其发展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保证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15期)
潘连根[4](2019)在《关于档案学本质特征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家真、廖茹在《档案学研究》2010年第6期上发表《档案学的本质特征与可持续发展》一文,提出了"信息资源的档案化管理与人类记忆的长期保存"才是能够体现档案学本质特征的学科研究对象。作者认为,档案学研究对象的终极抽象和概括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研究对象的,信息化时代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档案学作为独立的专业所依托的学科也未发生改变。由于学科的本质特征属于学科研究对象内涵的内容,因而只要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档案学的本质特征依然是"档案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或"文件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本文来源于《档案管理》期刊2019年01期)
赵振杰[5](2018)在《存在先于本质,或一份精神病理学档案——评计文君中篇小说《夏生的汉玉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读《夏生的汉玉蝉》(《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时,没来由的会有一种"被催眠"的感觉。从接受美学角度上看,小说并不十分"友好",滞涩的叙事、混沌的情节、破碎的结构、单频率的节奏,仿佛都在故意挑战读者的阅读耐心与毅力,尤其是两条故事线之间频繁的切换闪回,犹如一块机械摇摆的怀表,引人慢慢进入到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为了营造"催眠"环境,作者有意识地打乱线性因果逻辑链,(本文来源于《南腔北调》期刊2018年11期)
华榕,赵和选[6](2018)在《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档案鉴定的本质回归与理论突围》一文中研究指出档案价值鉴定论作为档案鉴定理论是诞生以来认可最普遍的档案学思想,从档案的保存价值、价值判别主体、判别标准、价值内容等多个方面,逐步揭示了档案鉴定的一般规律,在中外档案鉴定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工作中得到普遍遵循。但是,价值鉴定论把档案的"保存价值"建立在档案"未来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超出了档案工作者的能力极限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而且使档案鉴定陷入"主观臆测"的悖论。对此,档案鉴定应立足于鉴定环节的基本职能,从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本质出发,以档案的社会记忆作用为鉴定依据和标准,判别文件的"保存价值",从主客体和主客观方面建构档案记忆鉴定理论。(本文来源于《档案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管先海,余厚洪,孙洋洋[7](2018)在《档案本质属性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人们对档案本质属性的认识会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可以表述为历史记录的有机集合性。这一表述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认识:档案是反映"事物真实面貌"的历史记录的有机集合体;档案是具有"有机联系"的历史记录的集合体;档案是由"历史记录"有机集合而成;档案是"历史记录集合"而不是单一的"历史记录";"历史记录集合"是档案定义的属概念。(本文来源于《档案》期刊2018年01期)
王玉玲[8](2017)在《也谈“同构性档案本质”——与刘新安、伍振华教授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揭示档案本质,刘新安、伍振华等提出"档案历史联系与历史具有同构性"并撰写系列文章进行阐述和论证。在对"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的核心内容与论证过程进行了解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其观点"硬核"的理论支撑、辅助性假说的界定和阐释以及该观点的自身定位提出几点疑问,并从论述视角、论述重点与借鉴经验等方面做出相关思考。(本文来源于《档案学通讯》期刊2017年06期)
郭东升[9](2016)在《实物档案矛盾与概念本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物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由其原始价值为主转化为备以查考价值为主的实物形态的直接历史记录。我国实物档案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滞后。构建实物档案理论体系,再论实物档案概念、实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档案与建设》期刊2016年09期)
李杨[10](2016)在《档案学的本质特征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文章主要对档案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从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体系等方面出发,从而对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之间的差别进行合理分析,来体现档案学的本质特点。笔者结合实际内容对档案学的发展详细探讨,促进档案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期刊2016-08-20)
档案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元数据"定义的基础上,应用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详细地阐述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构建中的元问题,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定义为"档案历史联系数据的数据集合",揭示出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整理档案历史联系"的根本功能以及"必须最大限度保持档案历史联系与历史同构性"的构建原则,以此印证了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的理论导向功能及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档案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1].倪芳,向禹.基于资源本质的文物档案价值实现[J].兰台内外.2019
[2].崔杰.基于同构性档案本质的档案元数据核心集元问题研究[J].兰台世界.2019
[3].苗丽芹.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与学籍档案管理分析[J].考试周刊.2019
[4].潘连根.关于档案学本质特征的思考[J].档案管理.2019
[5].赵振杰.存在先于本质,或一份精神病理学档案——评计文君中篇小说《夏生的汉玉蝉》[J].南腔北调.2018
[6].华榕,赵和选.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档案鉴定的本质回归与理论突围[J].档案学研究.2018
[7].管先海,余厚洪,孙洋洋.档案本质属性新解[J].档案.2018
[8].王玉玲.也谈“同构性档案本质”——与刘新安、伍振华教授商榷[J].档案学通讯.2017
[9].郭东升.实物档案矛盾与概念本质[J].档案与建设.2016
[10].李杨.档案学的本质特征与可持续发展[C].“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