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鼻中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频超声,鼻内镜,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
鼻中隔论文文献综述
危高生,周颖,李育广,吴志华,刘龙英[1](2019)在《高频超声联合鼻内镜引导下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鼻内镜引导下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同期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28例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患者,均行高频超声联合鼻内镜引导下检查,明确诊断后在高频超声联合鼻内镜引导下行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同期复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无鼻梁塌陷、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优25例,良3例,差0例。结论高频超声联合鼻内镜引导下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诊断并引导复位,及时、迅速、准确,无放射线损害,术后疗效好,在X线禁忌患者的应用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王茜[2](2019)在《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后护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后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的58例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的观察范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研究。29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29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优质、有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有明显地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地提高(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有效的护理效果显着,可以明显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裴倩姿[3](2019)在《对接受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奇偶数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1.23±5.23)min、住院时间(5.21±0.45)d、术后疼痛时间(2.62±1.11)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5.36±6.41)min、住院时间(7.89±1.61)d、术后疼痛时间(4.89±1.89)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47、10.139、8.550,P<0.05);观察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偏执、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5、11.932、16.162、15.058、13.063,P<0.05);观察组睡眠、饮食、躯体、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65、9.586、8.410、10.962, 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开展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31期)
于湛,刘玉龙,贾宏光,魏永祥[4](2019)在《改良缝合法在鼻中隔偏曲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的鼻中隔缝合法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否替代目前术后鼻腔填塞法。方法:通过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鼻中隔缝合非鼻腔填塞组(缝合组,20例)与鼻中隔非缝合鼻腔常规填塞组(填塞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48 h主观不适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AS)、术后2周时客观鼻阻力测试以及术后2周门诊随访时患者鼻内镜下术腔并发症。结果:填塞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均值大于缝合组(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在鼻阻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门诊鼻内镜检查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鼻出血、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但填塞组有1例出现鼻腔粘连,2例出现鼻前庭区肿胀、溃烂,1例出现鼻腔异味。填塞组14例患者撤出鼻腔通气管时,发现其内有大量血痂滞留,堵塞管道,致鼻通气不良;而缝合组未出现上述体征。结论:改良的鼻中隔缝合法较目前的鼻腔填塞法具有操作简单、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鼻腔通气良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石东恒[5](2019)在《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鼻内镜叁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鼻中隔偏曲患者84例(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42例与参照组42例,参照组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试验组行鼻内镜叁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对比两组疗效、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24%(40/42)较参照组80.95%(35/42)高(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参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参照组少;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38%(1/42)较参照组14.29%(6/42)低。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予以鼻内镜叁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效果显着,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吴锋,沈康,陈志鹏[6](2019)在《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叁线减张法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叁线减张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共计63例展开研究,根据术式将患者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29);观察组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叁线减张矫正治疗,对照组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 06%(33/3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 76%(24/29),组间数据统计学差异显着(P <0. 05);实验组手术后症状积分(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头晕头痛)均低于对照组,四项指标组间统计学差异显着(P <0. 05)。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鼻中隔叁线减张矫正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效果显着,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9年10期)
石立坤[7](2019)在《鼻内镜下耳显微器械在鼻中隔穿孔修复术中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鼻内镜下耳显微器械在鼻中隔膜穿孔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8月~2018年8月来本院治疗的50例需行鼻中隔穿孔修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开展鼻内镜下耳显微器械进行应用,将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记录。结果:鼻内镜下耳显微器械在鼻中隔穿孔修复术中的效果十分显着,通过6个月的随访,1例患者鼻中隔穿孔边缘位置遗留了一个针球穿孔,其余患者均无异常情况。结论:鼻内镜下耳显微器械在鼻中隔穿孔修复术中的效果十分显着,能够较好地帮助患者提升鼻中隔穿孔修复术的综合质量,并且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梁志晟,田淑婷,叶沛昌[8](2019)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采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康华医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12例鼻中隔偏曲且有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共出现3例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同期实行鼻中隔矫正术、鼻窦开放术的方式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孙占军,张永东,李东,杨峰[9](2019)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在鼻尖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在鼻尖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017年8月到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0例行鼻尖部整形的的患者,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鼻尖部整形手术,常规组实行膨体假体填充的方案,试验组实行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填充的方案。对比6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感染、破溃、过敏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鼻尖高度、鼻尖矫正成功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鼻尖宽、鼻尖角、后旋角、表现点、鼻背高度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要比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要低(P <0.05)。结论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效果显着,不仅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率也在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实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美容》期刊2019年10期)
陈卫林,陈晓东,曹晓阳,刘晓夏[10](2019)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性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分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手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71.74%)对比,观察组(95.6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8,P<0.05);与对照组(13.04%)对比,观察组(0.00%)术后鼻内术腔粘连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9,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性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鼻中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后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的58例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的观察范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研究。29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29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优质、有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有明显地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地提高(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有效的护理效果显着,可以明显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鼻中隔论文参考文献
[1].危高生,周颖,李育广,吴志华,刘龙英.高频超声联合鼻内镜引导下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2].王茜.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后护理措施[J].人人健康.2019
[3].裴倩姿.对接受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
[4].于湛,刘玉龙,贾宏光,魏永祥.改良缝合法在鼻中隔偏曲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
[5].石东恒.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
[6].吴锋,沈康,陈志鹏.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叁线减张法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J].现代医院.2019
[7].石立坤.鼻内镜下耳显微器械在鼻中隔穿孔修复术中应用探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8].梁志晟,田淑婷,叶沛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9].孙占军,张永东,李东,杨峰.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在鼻尖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9
[10].陈卫林,陈晓东,曹晓阳,刘晓夏.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J].世界复合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