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测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物理化学,单元测验
化学测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欣,陈西良,刘学军,翟翠萍[1](2019)在《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物理化学》单元测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过程性评价打破了"一张考卷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从多方面考核和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便于教师及时收集教学效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开展的《物理化学》过程性评价体系中的阶段考核包括了单元测验项目,通过多样化的测验题型和题目可以在较好执行过程性评价各项指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9期)
刘明[2](2019)在《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初步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高一时期的化学学习适应性对高中生意义重大,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其今后的职业选择。为了解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适应性,本研究欲对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适应性测验进行初步编制。方法:首先,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构化学学习适应性测验的理论模型。随后,调查了43名高中生及对10位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完善了化学学习适应性的评价指标并初步确定了每个指标对应的问题;第一次调查了368名高一新生,筛选并修改了部分项目;第二次调查了662名高一新生进行正式测验项目分析,回收有效问卷538份,男生263人,女生275人,问卷回收率81.3%。最后,125名被试作重测信度分析,102名被试对AAT的回答作为效标效度分析,同时充分考察了其他相关质量评价指标。结果:1.所编制的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适应性测验共涉及化学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合作学习、化学知识适应、化学考试适应、化学思维方法、化学解题能力、化学实验适应8个维度,包含41个项目。2.每个项目的测试分值和与之对应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53-0.84,与总测验的测试分值也全部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35-0.67。3.总测验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重测信度为0.79。4.每个维度的测试分值与总测验的测试分值均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在0.58-0.85之间。5.化学学习适应性总测验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且示范性与非示范性学校的学生间存在差异。结论:1.测验结构较合理。2.整个测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项目与测验间相关度高,项目区分度良好。(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陈冰倩[3](2018)在《基于二段式测验的高叁学生有机化学迷思概念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科学素养的培养受到人们的关注,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基础。所以,了解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即学生是否存在迷思概念,以及对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研究成为了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中的热点。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机化学物质种类多、结构多样、复杂,反应机理抽象、反应类型多,因而涉及较多的概念。为了真实了解学生有机化学概念的学习情况,笔者对高叁学生有机化学学习中存在的迷思概念进行了探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学生学完有机化学后,还存在迷思概念,其中在结构简式、苯的同系物、烃的衍生物、空间构型、脂肪烃、氧化/加成反应、顺反异构等概念主题存在较多迷思概念,在芳香烃、官能团异构、同系物等概念主题存在的迷思概念相对少一些。(2)进行差异性比较发现,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学生对有机化学概念的理解均要好于普通班学生,普通班学生存在较多的迷思概念。其次,男女在有机化学这些概念的理解上不存在明显差异。(3)有机化学产生迷思概念的主要原因有:(1)有机化学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易混淆性;(2)教师的原因;(3)必修与选修衔接问题;(4)学生个人因素。此外,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高叁学生有机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孙小建,李春梅[4](2018)在《改编化学错题 提高测验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学中,通常把学生解答有误或不全面的练习题称为"错题",将这类练习题的汇编为"错题本",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反复测验错题本中的题目,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出现学生为了应付测试死记硬背答案的现象,本文中,我们可以通过改编错题,有效利用错题资源,提高测验质量。(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31期)
林秀銮,肖巧玲,叶永谦[5](2017)在《台湾地区化学学科能力测验的特点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我国台湾地区2013—2017年学科能力测验化学试题为研究样本,分别从试卷的结构、命题依据、知识点分布、综合试题特点等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实行的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的命制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李艳英[6](2017)在《创设化学小测验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但是无论发生怎样的改变,通过测验来评价学生的这种方式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因为测验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衡量标准,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从新课改的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师生的关系等,围绕着教学的方方面面均有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对于测验的改进与调整的研究也较多,但是对于通过测验来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的研究几乎没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里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1]。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非如此,因为,从测验题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一刀切”现象非常普遍。基于此现象及问题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创设化学小测验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想要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来给广大的中学教师针对学困生创设测验题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通过对延安大学玉章实验中学的老师与初叁年级的部分学困生进行访谈和调查,主要从测验题的创设情况、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测验题的满意度、对测验题的批改情况等方面同时收集了相应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老师出测验题时考虑的是大多数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困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就学困生而言,他们学习基础差,普通的测验题对于他们来说题目太难、题量太大、内容枯燥乏味等。针对此现象,本文重点从如何创设测验题来提高学困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来创设适合他们做的小测验,并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策略。本人于2016年7月到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玉章实验中学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实践得出该方法是有效果的,对提高学困生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7-06-01)
夏兰新[7](2017)在《基于TIMSS测评的中学化学认知诊断测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发展,诊断性测验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现有的研究表明,化学诊断性测验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仍以传统测验理论为指导,以笼统的分数作为诊断结果。而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创办的TIMSS(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测评项目对我国化学诊断性测验存在的弊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认知诊断测验的发展也为考试评价在理论上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有关TIMSS测评和化学教学诊断的研究成果,反思已有的研究不足之处。此外,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已公开的TIMSS化学试题在题型、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了解试题设计特点。基于认知诊断理论,以TIMSS化学试题为诊断性测试卷,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实践研究,以了解福建省福州市某中学高一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已有的认知水平。同时根据双位编码评分的结果,采用统计分析法探查学生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应用TIMSS化学试题以及双位编码评分技术进行化学诊断性测验,可以洞悉学生对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并且能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障碍并给予补救性教学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诊断学生的认知情况。(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2)
杜佳萱,陈平,辛涛[8](2016)在《分类准确性系数在高中化学热化学认知诊断测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高中化学热化学领域为例,考察在认知诊断测验中,最新提出的Cui和Wang分类准确性系数的应用。选取DINA模型,分析了694名高二考生的知识掌握状态及分类准确性系数。同时,抽样选取30名考生的试卷,由教师诊断给出考生真实知识掌握状态,与模型对比得到实证分类准确性系数。结果表明:(1)模型估计的分类准确性系数和实证分类准确性系数较为吻合,可在实际测验中应用;(2)教师可以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判断进行教学指导。(本文来源于《考试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杨天一[9](2016)在《教师自编化学学力测验的专业准备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师的自编检测是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编制不同的教学测试。这种自编测试有着不同的测试目的,如合格测试要具有很高的内容效度;用来选拔的择优测验需要较难度的测试题目;难度测验由于要检测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水平,因此老师要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测试内容的安排;测试内容较全面的测试则是将大量的知识点聚集在此测试之中,这种测试内容的难度不大,而且知识点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能够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自编学力测验对老师的系统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检测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教师自编化学学力测验的专业准备工作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6年46期)
刘卫玲[10](2016)在《提高教师自编试卷的质量,深化纸笔测验的作用——以初中化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自编试卷是纸笔测验最常用的试卷。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自编试卷存在内容效度和区分度低、测验目的不明、测评目标不清晰、只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略情感目标的考查、科学性错误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议教师认真研读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适当学习一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知识。同时,教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自编试卷的指导与监督,以充分发挥纸笔测验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课程教学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化学测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高一时期的化学学习适应性对高中生意义重大,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其今后的职业选择。为了解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适应性,本研究欲对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适应性测验进行初步编制。方法:首先,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构化学学习适应性测验的理论模型。随后,调查了43名高中生及对10位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完善了化学学习适应性的评价指标并初步确定了每个指标对应的问题;第一次调查了368名高一新生,筛选并修改了部分项目;第二次调查了662名高一新生进行正式测验项目分析,回收有效问卷538份,男生263人,女生275人,问卷回收率81.3%。最后,125名被试作重测信度分析,102名被试对AAT的回答作为效标效度分析,同时充分考察了其他相关质量评价指标。结果:1.所编制的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适应性测验共涉及化学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合作学习、化学知识适应、化学考试适应、化学思维方法、化学解题能力、化学实验适应8个维度,包含41个项目。2.每个项目的测试分值和与之对应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53-0.84,与总测验的测试分值也全部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35-0.67。3.总测验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重测信度为0.79。4.每个维度的测试分值与总测验的测试分值均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在0.58-0.85之间。5.化学学习适应性总测验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且示范性与非示范性学校的学生间存在差异。结论:1.测验结构较合理。2.整个测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项目与测验间相关度高,项目区分度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测验论文参考文献
[1].陈欣,陈西良,刘学军,翟翠萍.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物理化学》单元测验设计[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2].刘明.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陈冰倩.基于二段式测验的高叁学生有机化学迷思概念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4].孙小建,李春梅.改编化学错题提高测验质量[J].考试周刊.2018
[5].林秀銮,肖巧玲,叶永谦.台湾地区化学学科能力测验的特点及启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
[6].李艳英.创设化学小测验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7
[7].夏兰新.基于TIMSS测评的中学化学认知诊断测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8].杜佳萱,陈平,辛涛.分类准确性系数在高中化学热化学认知诊断测验中的应用[J].考试研究.2016
[9].杨天一.教师自编化学学力测验的专业准备工作[J].考试周刊.2016
[10].刘卫玲.提高教师自编试卷的质量,深化纸笔测验的作用——以初中化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