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窑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窑址,大余,瓷器,陶器,考古人员,黑釉,青釉,白釉,大余县,刻款
古窑址论文文献综述
晏慧蓉,朱金金,特约,吴寿生[1](2019)在《大余首次发现并发掘北宋古窑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品味瓷韵的同时,我们感受到了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叹服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12月18日,在大余县博物馆展厅,市民陈皎玲和家人在观看宋代陶瓷展时发出如此感叹。近日,大余县博物馆展出251件考古出土宋代陶瓷,其造型各异,有壶、炉、瓶罐、钵、盏等日(本文来源于《赣南日报》期刊2019-12-20)
阿剑[2](2019)在《古窑址》一文中研究指出他们到的时候,是上午十点来钟。村子不大,左叁间右五室的,散乱趴在山脚。时而有几间新式小洋楼夺眶而出,雪白的,彩瓦的,带着尖顶,仿西洋风格,单个看上去并不舒服,一脸暴发户模样,排在一起,倒也有味道,像简化版的欧洲小镇。山并不高,只是深深浅浅绿成一团。树、毛竹、藤蔓们扭在一起,风中翻滚着白花花的新叶,哗啦啦作(本文来源于《西湖》期刊2019年11期)
那山[3](2019)在《金交椅山古窑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泉州文学》期刊2019年10期)
韩馨蝶,郑浩东,史婉秋,韩旭,周旭丹[4](2019)在《古窑址村落地域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窑址村落作为产业型传统村落,与陶瓷文化息息相关,见证着传统手工陶瓷业的繁荣兴衰,还未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地域文化作为村落最有辨识性的标签,应成为解决古窑址村落风貌特色消失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古窑址村落地域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其地域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古窑址村落文化复兴。(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7期)
刘素芬,陈曦[5](2019)在《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种物质表现形式,它承载着历史、美学、人类学等突出价值,同样也蕴含了许多与之相关的非物质表现形式。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福祉,古窑址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其保护工作亟需全社会的参与。一、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现状2012年,在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50多个遗产点中,漳州的平和南胜窑、漳州东溪窑和龙(本文来源于《城市管理与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韩馨蝶[6](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也迎来了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的热潮。然而在这种以旅游为纲的传统村落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出现一些问题,传统村落呈现的面貌出现同质化趋势,其独特风貌日益泯灭,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景观设计进入瓶颈时期。古窑址村落作为产业型的传统村落,只占一小部分,还未受到人们太多关注,已经开展保护的古窑址村落出现和其他传统村落一样的问题。地域文化作为村落最有辨识性的标签,应成为解决古窑址村落风貌特色消失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文献综合法、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全国134个行政村的古窑址村落进行调查比对,对其在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对文献的梳理及研究,国内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模式已由重开发、轻保护,重规划、轻实施,重有形、轻无形,重建筑、轻文化的阶段,向重视文化保护、活态传承、改善民生的理念转变,但我国现阶段还缺乏具有地域风貌特色的传统村落景观及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案例。2.通过对古窑址村落的资料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其存在很多共性之处,如皆处于山水交织的地带、深受古窑文化影响、历史文化悠久、保有建筑遗址、曾经繁荣昌盛等,但每个村落又各自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古窑址村落的地域文化氛围是由其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产业文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3.针对古窑址村落的景观要素,深入挖掘古窑址村落的地域文化要素,结合案例和厦门市汀溪镇褒美村的村落景观设计实践,总结出地域文化视角下,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的以下策略:打造古窑文化产业,激发民间的活态性;设计人性景观空间,发挥文化的功能性;利用传统行业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性。以望形成以古窑文化为主体,其他地域文化共同发展的村落景观文化氛围。本文借鉴实践学习到乡村建设经验,总结出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具有可借鉴性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模式,为日后的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提出理论依据。对厦门市同安区褒美村村落景观进行设计,打造符合汀溪镇高端旅游小镇定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古窑址村落景观空间。(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许亮[7](2019)在《景德镇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探索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窑址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历代瓷业生产工艺和技术变迁的见证,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瓷业工艺、技术的发展与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破坏亦触目惊心。因此,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文明留下重要的物证,显得极为紧迫与重要。近年来,景德镇进坑古窑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以文化遗产资源为煤介,让当地民众在基于文化认同的前提下,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用"文化+"理念推动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共生共赢,探索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对当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乡村振兴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期刊2019年01期)
林炜琴[8](2018)在《探访东田南坑古窑址》一文中研究指出去东田采风的那天,已是叁月下旬,天公作美,不少人只着一件单衣,真是一个适合出行的好天气。这无疑让初次去东田的我出发时就心情愉悦。我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从东田会想到东京,一字之差,但是很有趣,可见文字的魅力。一个是田一个是京,身份之悬殊好像不言而喻。一个是异国之都,一个是位于泉州南安的小镇,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样子。但是,当你了解东田之后,你又不(本文来源于《泉州文学》期刊2018年07期)
陈兆善,陈子文,陈端,黄鑫民,曾秀秀[9](2018)在《宁化县叁处生产擂茶具古窑址调查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有关宁化县古陶瓷窑址的野外调查报告。采集文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刻槽擂钵,可作为宁化客家擂茶的实物证据。从宋代至清代延续烧造擂钵线索看,宁化客家擂茶具有悠久的、延续不断的历史。(本文来源于《福建文博》期刊2018年02期)
周圣玉[10](2017)在《永嘉县古窑址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瓯窑始于东汉,终于宋,是南方重要的早期青瓷体系之一。瓯窑因瓯江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温州一带,如永嘉、瑞安、苍南、瓯海等县区。其中永嘉制瓷手工业十分发达,是瓯窑的发源地,同时也是瓯窑的中心产区。(本文来源于《温州文物》期刊2017年01期)
古窑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他们到的时候,是上午十点来钟。村子不大,左叁间右五室的,散乱趴在山脚。时而有几间新式小洋楼夺眶而出,雪白的,彩瓦的,带着尖顶,仿西洋风格,单个看上去并不舒服,一脸暴发户模样,排在一起,倒也有味道,像简化版的欧洲小镇。山并不高,只是深深浅浅绿成一团。树、毛竹、藤蔓们扭在一起,风中翻滚着白花花的新叶,哗啦啦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窑址论文参考文献
[1].晏慧蓉,朱金金,特约,吴寿生.大余首次发现并发掘北宋古窑址[N].赣南日报.2019
[2].阿剑.古窑址[J].西湖.2019
[3].那山.金交椅山古窑址[J].泉州文学.2019
[4].韩馨蝶,郑浩东,史婉秋,韩旭,周旭丹.古窑址村落地域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J].吉林农业.2019
[5].刘素芬,陈曦.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
[6].韩馨蝶.地域文化视角下古窑址村落景观设计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
[7].许亮.景德镇进坑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探索之路[J].中国文化遗产.2019
[8].林炜琴.探访东田南坑古窑址[J].泉州文学.2018
[9].陈兆善,陈子文,陈端,黄鑫民,曾秀秀.宁化县叁处生产擂茶具古窑址调查简报[J].福建文博.2018
[10].周圣玉.永嘉县古窑址调查[J].温州文物.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