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沉积论文-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

河流沉积论文-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流沉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上侏罗统

河流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1](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齐古组河流沉积与砂体构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沉积学和构型要素分析法的指导下,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上侏罗统齐古组曲流河砂体进行了构型分析,统计了构型要素和河道砂体的规模和形态,划分了迭置类型。建功煤矿剖面主要发育7种岩石相类型,通过砂体构型分析,识别出6级层级界面,划分出4种构型要素。当可容纳空间增大量(A)与沉积物供给增加量(S)的比值(A/S)大于1时,发育孤立型砂体;随着A/S值减小至1附近时,发育桥接型和迭合型砂体;当A/S值小于1时,发育切迭型砂体。齐古组沉积期,气候炎热干旱,头屯河组沉积期宽阔的湖面下降,建功煤矿剖面发育水深约33.3 m、宽约139.2 m的砂质曲流河,河流满岸宽度约805.2 m,单一曲流带宽度约6 405.2 m.齐古组沉积期A/S值先减小后增大,早期发育孤立型砂体和泛滥湖泊砂体;中期发育桥接型砂体、迭合型砂体和切迭型砂体;后期再次以发育孤立型砂体为主。(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张金亮[2](2019)在《河流沉积相类型及相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河流类型进行沉积学分析,将河道体系分为单河道和多河道(或复合河道)体系,顺直河、曲流河和辫状河为单河道体系,而网状河和其他分支河归于多河道体系,单河道一般由细粒漫岸沉积所限定。在曲流河沉积相中,河道内除了河道深泓充填沉积和厚的点坝外,还可能出现反向点坝。在一个向上变细的曲流河层序中,主要由河槽充填沉积、沙坝沉积复合体和上部的漫岸细粒沉积组成。辫状河砂体结构非常复杂,各种大型底形纵横分布,河道内的砂体至少可以划分为河心坝和河心滩2个砂体微相和多个非骨架相。网状河可以由辫状河、曲流河和顺直河等交织在一起组成,或者说组成网状河的单河道可以是底负载河道、混合负载河道和悬移负载河道。末端扇、曲流河扇、辫状河扇乃至某些陆上叁角洲体系等都可以纳入分支河体系,实际上在这种分支河体系中,河道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河道类型已经由限定性河道转化为非限定性河道。可见分支河这个概念太笼统太宽泛,跨越了不同的体系界限。由于不同河道砂体差别较大,河流沉积微相的精确表征还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付淑清,方国祥,宫清华,熊海仙,温美丽[3](2019)在《磁铁矿区河流沉积剖面中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广东省铁帽顶铁矿区下游一河流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测定沉积物的磁化率与元素含量并作相关性分析,以考察磁铁矿床周边沉积物磁化率指标对重金属富集程度的指示作用。结果显示,该剖面中低频质量磁化率χlf为0. 87×10-6m~3/kg~184. 93×10-6m~3/kg,频率磁化率χfd为0. 5%~7%。χlf仅与Fe2O3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其他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差;χfd与Mn、Pb、Cd及REE均呈正相关;元素Cu、Zn、As等与χlf、χfd的相关性都很差。表明在该种磁化率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背景值均高的特殊地区,简单地利用磁化率指标指示重金属污染水平需谨慎。(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胡光义[4](2018)在《河流沉积环境、沉积体和储层单元极其构型级次之相互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田进入开发生产阶段以后,对储层内部非均质性研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近年来储层构型研究和构型级次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得我们对储层"连续-不连续"与储层非均质性逐渐地关联起来,即构型单元内部可以被近似为相对均质,而构型单元之间则存在突变界面,这些不连续界面包括了岩性和物性两类,从界面传导性可以分为连通、半连通和不连通叁类。作者尝试着运用成因分析和构型级次划分方法确定构型单元的尺度,以确定开发井合理井距,参考完善注采井网,协助老油田精准定位剩余油分布区。这个论证过程中发现沉积环境、沉积体大小和油气田储集层级次存在成因联系:(1)单期河道和水动力决定了单砂体(点坝、心滩坝极其复合体)规模,对应于单砂层(体)(2)复合河道横向摆动宽度决定了复合砂体规模,对应于砂层组或小层,(3)储层单元厚度取决于河水深度或河谷(可容空间)抬升和沉降幅度。这对于油气田开发和生产调整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冯双奇,谭程鹏[5](2018)在《间歇性河流沉积体系由源到汇演化特征分析–以内蒙古岱海湖半滩子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歇性河流具有在较长时间内几乎保持干涸状态,但汛期短时间内易形成高流量、高沉积物负载的洪水的特征。这种短时间内流量发生巨大的变化是间歇性河流的典型水力学特征,而其突变的水力学特征决定了间歇性河流具有不同于常年性河流的沉积特征:(1)发育大量高流态沉积构造,如平行层理、逆行沙丘交错层理;(2)发育大量高沉积速率沉积构造,如爬升砂纹层理、递变层理及变形构造;(3)河道以加积迭置为主,通常不发育大型床砂底形迁移;(4)河道内频繁发育泥质披覆夹层;(5)河道内常见大型植物原地沉积及其伴生的沉积构造。虽然,间歇性河流水力特征与沉积特征已取得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是,对于某独立沉积体系由物源向盆地演化特征仍有待完善,尤其是由源到汇过程中沉积与地貌响应特征尚不明晰。本文以内蒙古岱海湖半滩子河流体系为例,通过野外观察、无人机航拍以及河道几何参数测量,得出高精度地貌数字高程模型和河道几何形态示意图,定性和定量数据相结合研究其源-汇体系的沉积特征及其地貌响应,揭示在河道不同河段的沉积特征和河道形态变化与地貌响应,进而提出了间歇性河流源-汇演化模式。(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滕彬彬,付志方,孙钰[6](2018)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季节性河流沉积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前人对阿根廷库约盆地Cacheuta坳陷PCo区块Barrancas组季节性河流相砂泥岩薄互层沉积的物源方向、沉积相带展布特征等描述不清的问题,在分析该地区满足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应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合适的地震时窗类型和大小、波形分类数等,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反映不同沉积相的地震波形进行多次试验和分类,最终快速有效地预测出了季节性河流的多个物源方向和复杂沉积相带展布特征。预测结果与该区区域地质背景吻合,且与单井测井相匹配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季节性河流相沉积及演化模式,对油田下一步开发部署调整以及剩余油挖潜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李维,朱筱敏,陈刚,马英俊[7](2018)在《基于等时界面识别的浅水叁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研究——以高邮凹陷黄珏地区古近系垛一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岩芯观察、粒度统计、古生物对比、测井分析及地震沉积学方法研究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黄珏地区始新世叁垛组一段浅水叁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坡缓浅水沉积背景下除了发育传统认识中由构造控制的长期基准面旋回特征转换面,还可形成另一类由气候控制的、浅水叁角洲与河流沉积之间稳定的浅水—陆上沉积环境变化界面。以气候主控等时界面为基础,借助地层切片直观分析了浅水叁角洲与河流相的沉积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并验证了该界面的可靠性。两类等时界面的综合约束为浅水叁角洲—河流沉积体系油气勘探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高志勇,石雨昕,毛治国,冯佳睿,崔京钢[8](2017)在《河流沉积学研究热点与进展——第11届国际河流沉积学大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第11届国际河流沉积学大会于2017年7月17日—21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举行,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河流沉积学学术会议,吸引了当今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从事河流沉积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众多知名学者参会,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当前国际河流沉积学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发展方向。重要进展有:1)河流动力学及其变化过程研究。其中包括将今论古法论现代河流沉积过程与古老地层对比,河道—洪泛平原体系的越岸复合沉积动力学,河流动力学与变化过程研究展望,恢复河道迁移过程:新一代平面图演化模式的讨论,冲积河流和基岩河流的湍流、颗粒间作用和沉积作用;2)陆缘河流。包括河流入海处的地貌动力学与沉积学,河流补给边缘的沉积物搬运、地貌和地层特征,干旱地区河流、冲积扇体系与风的相互作用,植被生长前、无植物生长、或是植被发育区河流的沉积过程研究;3)河流沉积地层及其地下资源。包括源—汇系统,"河流相模式"是否有用的讨论,辫状河、网状河、曲流河概念的厘定等;4)河流地貌变化。包括气候改变、泥泞植被洪泛平原等对河流沉积物通量、河流模式等产生影响,河道中冲积岛屿的演化和稳定河流的蛇曲化,河流环境中沉积物生物作用等。基于上述资料分析,认为河流演化过程从定性向定量化研究,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技术是河流沉积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应用定量建模、数学计算等方法进行精准研究,碎屑锆石U-Pb定年技术是新一代从源到汇研究的重要工具等诸多方面,是我国学者应该重视并开展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刘晓彤[9](2017)在《内蒙古河套平原河流沉积相分析及其在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河套盆地处于构造沉降区,第四纪以来河流沉积作用显着,沉积物保存完好,是研究沉积环境的良好区域。由于平原区地势平坦,受人类影响强烈,第四纪地质调查工作存在填图理论、方法、过程以及创新表达等方面的不足。地质工作者面临着填什么、怎么填、地质图件如何表达的棘手问题。通过遥感解译获取研究区表层地貌特征,应用浅钻揭露(槽型钻、冲击钻)获得浅层沉积物、沉积组合、沉积构造的原始资料。结合测年数据,确定不同期次河流的沉积亚相及沉积微相。将沉积相划分引入到第四纪地质调查工作,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创新表达方法。经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通过对不同深度钻孔中沉积物及沉积组合特征研究,结合测年数据依次确定全新世以来不同时期河流的河道亚相、堤坝亚相(天然堤微相)、泛滥平原亚相;建立了全新世以来河流沉积模式,为后期第四纪地质调查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野外沉积相划分工作的总结,提出了研究区独有的沉积相判断标准,为第四纪地质调查工作中填图单元的确定提供了依据。2、通过对研究区钻孔FX1A和FX2A中样品进行光释光和14C年代测试,得到地下1-2 m深度处沉积物年龄值为3.920±0.03 ka;7.14-7.5 m深度处沉积物年龄值为7.99±0.29 ka;7.79-7.99 m深度处沉积物年龄值为10.79±0.73 ka。为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的确定及填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精确的时间约束。3、通过遥感解译、路线地质调查、浅钻揭露(槽型钻、冲击钻)的手段,结合沉积相的划分确定了研究区1:50000第四纪地质图填图单元;采用“逐步逼近”原则确定地质界线并以“时代(地层)+成因+沉积相”作为填图单位的表达方式;将典型钻孔柱状图表达于相应沉积单元内,精确表达了地质体信息,并丰富了地质图内容。该方法为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平原区第四纪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示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为不同成因类型的盆地区第四纪地质调查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陈梁,尹太举,王萌萌,苏亚凌,向祥恩[10](2016)在《基于现代河流沉积调查的辫状河沉积模式探讨——以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大河现代沉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我国对中、新生代陆相油气田的开发不断深入,因此对于地下储层地质研究的要求更加严格。目前,在我国已探明的地质储量中,河流沉积在各个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发育广泛,河流储层占有重要的比例。在河流沉积中,最主要的储层类型是辫状河沉积与曲流河沉积,它们一直作为国内外沉积学研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更好地分析储层的物理特性和几何特性的空间变化特点,从而进一步地进行油气田的开发和最终达到提高油气的采收率的目的,对现代河流沉积进行深入考察以及开展露头剖面的精细储层地质研究实现以上目的的较佳途径,同时它还可以总结不同沉积环境以及沉积体系储层的发育特点。在地下河流相储层中,国内外对曲流河沉积的研究相较辫状河沉积而言更加成熟,尤其是对于曲流河点坝的研究,已经总结出能得到普遍认可的曲流河沉积模式。但是对辫状河储层而言,不同情况下粒度变化较大,虽然确实有学者总结辫状河沉积的沉积模式,但是并没有总结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沉积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由于对辫状河沉积这一方面的研究,立项很少,投资少、基础设备不足等原因,所以关于辫状河沉积现代沉积考察以及露头剖面研究很少,相对应的在这方面的数据和资料也很少,同时发表的文章也难以进行支撑研究的沉积模式,这对后续进行井下储层研究并不利。目前,国外相关模式应用较多的是Miall(1985)模式,Galloway(1983)的模式以及Cant和Walker的模式,国内应用较多的模式还包括裘怿楠(1992)、于兴河(1994)等学者提出的辫状河的沉积模式。笔者通过研究前人在这方面的认识以及他们所提出的模式,可以发现它们所提出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共性,比如Galloway和Cant与Walker等都对沉积模式中槽状交错层理进行了更细的划分。说明通过更多更深入地研究是有可能找到较为普遍的沉积模式对辫状河沉积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只有通过现代沉积考察和野外沉积露头,对真实的辫状河流进行实际测量,这样所得到的数据才能更好地了解辫状河沉积特征,也能更好地支撑和佐证前人所提出的辫状河的沉积模式,或者可以从中发现更加具有普遍性的辫状河沉积模式,因此进行辫状河现代沉积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大河中上游辫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在卫星地图上定位观察其特征,之后进行现代沉积考察,并对其中一个心滩坝复合体进行实际测量,然后依据测量的数据对其进行地貌单元的恢复。在进行现代沉积考察的过程中,结果发现1.心滩坝似乎并不是完全沿主流线两侧形成两个螺旋式前进的对称环流而形成的,而是由两方面的水流的推进而形成的,一方面是主河道对心滩坝的边缘进行侵蚀,另一方面与主河道方向存在一定角度差的坝表面水流对心滩坝的坝面进行扫射,从而对心滩坝起到一定的侧向推进;2.在此河段内,它的成因单元组成包括心滩坝、沟、槽、坑。(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3)

河流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河流类型进行沉积学分析,将河道体系分为单河道和多河道(或复合河道)体系,顺直河、曲流河和辫状河为单河道体系,而网状河和其他分支河归于多河道体系,单河道一般由细粒漫岸沉积所限定。在曲流河沉积相中,河道内除了河道深泓充填沉积和厚的点坝外,还可能出现反向点坝。在一个向上变细的曲流河层序中,主要由河槽充填沉积、沙坝沉积复合体和上部的漫岸细粒沉积组成。辫状河砂体结构非常复杂,各种大型底形纵横分布,河道内的砂体至少可以划分为河心坝和河心滩2个砂体微相和多个非骨架相。网状河可以由辫状河、曲流河和顺直河等交织在一起组成,或者说组成网状河的单河道可以是底负载河道、混合负载河道和悬移负载河道。末端扇、曲流河扇、辫状河扇乃至某些陆上叁角洲体系等都可以纳入分支河体系,实际上在这种分支河体系中,河道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河道类型已经由限定性河道转化为非限定性河道。可见分支河这个概念太笼统太宽泛,跨越了不同的体系界限。由于不同河道砂体差别较大,河流沉积微相的精确表征还有较大的局限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流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1].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齐古组河流沉积与砂体构型[J].新疆石油地质.2019

[2].张金亮.河流沉积相类型及相模式[J].新疆石油地质.2019

[3].付淑清,方国祥,宫清华,熊海仙,温美丽.磁铁矿区河流沉积剖面中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9

[4].胡光义.河流沉积环境、沉积体和储层单元极其构型级次之相互关系[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冯双奇,谭程鹏.间歇性河流沉积体系由源到汇演化特征分析–以内蒙古岱海湖半滩子河为例[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滕彬彬,付志方,孙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季节性河流沉积研究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8

[7].李维,朱筱敏,陈刚,马英俊.基于等时界面识别的浅水叁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研究——以高邮凹陷黄珏地区古近系垛一段为例[J].沉积学报.2018

[8].高志勇,石雨昕,毛治国,冯佳睿,崔京钢.河流沉积学研究热点与进展——第11届国际河流沉积学大会综述[J].沉积学报.2017

[9].刘晓彤.内蒙古河套平原河流沉积相分析及其在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10].陈梁,尹太举,王萌萌,苏亚凌,向祥恩.基于现代河流沉积调查的辫状河沉积模式探讨——以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大河现代沉积为例[C].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标签:;  ;  ;  ;  

河流沉积论文-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