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祛痰化瘀胶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脂异常,祛痰化瘀胶囊,治疗,临床研究性
祛痰化瘀胶囊论文文献综述
高晨,李劼[1](2014)在《祛痰化瘀胶囊治疗血脂异常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脂异常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予祛痰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110例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2例中途退出试验,1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6.26%;对照组1例中途退出试验,1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3.52%,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药物对血脂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中医"痰瘀结滞"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胶囊有良好的调脂作用,且可改善"痰瘀结滞"症状。(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4年11期)
冯艳敏,董燕,高晨,吴晓平,王玉敏[2](2014)在《祛痰化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11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祛痰化瘀法中药对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祛痰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予辛伐他汀胶囊或非诺贝特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6%,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5.05%,对照组71.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祛痰化瘀法中药具有明确的调脂作用,且能显着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4年02期)
高晨,杨宝元,鲁培培[3](2011)在《祛痰化瘀胶囊治疗血脂异常62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祛痰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58例予辛伐他汀胶囊或非诺贝特胶囊治疗。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总有效率93.1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8.71%,对照组75.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祛痰化瘀胶囊有良好的调脂作用,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1年11期)
王朝霞[4](2009)在《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对痰瘀阻络型脑梗塞急性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00例临床病例随机单盲分为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实验研究表明祛痰化瘀胶囊能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粘度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结论:祛痰化瘀胶囊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脂、改善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降低过氧化物脂质(LPO)血症状态,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20)
王朝霞,方习红,王鹏[5](2009)在《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10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叁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化瘀胶囊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改善高过氧化物脂质及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症状态,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09年04期)
牛晓红,金红,宋剑南[6](2002)在《健脾祛痰化瘀方药——沥水调脂胶囊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沥水调脂胶囊的抗氧化修饰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分别测定了Cu2 + 介导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产物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RS)的含量及电泳迁移率的变化。结果 :沥水调脂胶囊能明显减少Cu2 + 介导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SR)的生成及其电泳迁移率的增加。结论 :沥水调脂胶囊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对抗Cu2 + 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02年10期)
崔淑莲,王宇辉,杨立新,牛小红,刘岱[7](1998)在《祛痰化瘀胶囊中橙皮甙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大孔树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橙皮甙的含量,采用ZORBAKRX-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6∶62∶2),检测波长283nm,经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0.2μg~1.0μg,平均回收率97.8%,相对标准偏差为1.4%。3批样品含量为2.08、2.20、2.30mg/粒(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1998年05期)
祛痰化瘀胶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祛痰化瘀法中药对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祛痰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予辛伐他汀胶囊或非诺贝特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6%,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5.05%,对照组71.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祛痰化瘀法中药具有明确的调脂作用,且能显着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祛痰化瘀胶囊论文参考文献
[1].高晨,李劼.祛痰化瘀胶囊治疗血脂异常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
[2].冯艳敏,董燕,高晨,吴晓平,王玉敏.祛痰化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110例[J].陕西中医.2014
[3].高晨,杨宝元,鲁培培.祛痰化瘀胶囊治疗血脂异常6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
[4].王朝霞.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5].王朝霞,方习红,王鹏.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10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
[6].牛晓红,金红,宋剑南.健脾祛痰化瘀方药——沥水调脂胶囊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
[7].崔淑莲,王宇辉,杨立新,牛小红,刘岱.祛痰化瘀胶囊中橙皮甙含量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