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针灸和手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针灸和手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岚皋县医院中医科陕西安康7254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和手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20例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针灸组与手法组,每组内患者例数均为60例。在治疗手法组患者时应用手法治疗,在治疗针灸组患者时应用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各项WOMAC问卷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针灸组患者治疗4周后僵硬缓解情况显著优于手法组,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针灸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功能障碍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和手法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但手法组在缓解僵硬上更加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手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99-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骨关节疾病,其病灶区域是关节软骨[1],其发病机制是关节软骨发生了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和手法的临床效果,我院对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如下过程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将所有患者均分为针灸组(n=60)与手法组(n=60)。所有患者均对此次探究的目的、探究过程以及相关治疗方法进行了充分了解并表示自愿参与本次探究,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针灸组男性例数为15例,女性例数为45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56.58±4.12)岁;手法组男性例数为14例,女性例数为46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43岁,平均年龄为(57.03±5.24)岁。将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

1.2方法

在治疗手法组患者时应用手法治疗:取卧位,利用滚法、揉法以及摩擦法对患者的膝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放松,点揉的穴位包括内外膝眼、阳陵泉、委中、委阳、血海、梁丘等,然后对患者的髌骨进行推揉,推揉操作方法是:将双手拇指压住患者髌骨下缘,然后向上推揉,再按住患者髌骨上缘,向下推揉,重复以上动作数次后,利用五指将患者髌骨拿住并顺髌骨边缘稳力向上拿数次,然后将患者患膝一手扶住、一手握患者踝部、按顺逆时针方向反复圈晃膝关节数次,最后以揉法、摩擦法为患者膝关节放松。20min/次,一周需治疗2次,一共治疗4周。

在治疗针灸组患者时用应针灸治疗:选取患者以下穴位进行针灸:足三里、阴陵泉、内膝眼、悬钟、梁丘、犊鼻、三阴交、阳陵泉、太溪。利用毫针进行直刺进针并在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一周需治疗2次,一共治疗4周。

1.3判定标准

利用WOMAC骨关节炎问卷对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疼痛程度、僵硬程度、功能障碍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僵硬程度、功能障碍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WOMAC问卷评分进行比较发现,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僵硬程度、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手法组t值分别为8.1622、11.7255、8.3042,针灸组t值分别为8.1002、8.9393、9.4928,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的僵硬缓解程度明显手法组更佳,t值为8.801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据相关文献报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关[2],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3],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致残率较高、发病率较高,在疾病后期易出现关节软骨磨损、继发性骨质增生以及关节囊纤维变性等,限制患者的关节活动[4],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肌肉保护性痉挛,进而进一步限制患者的日常关节活动能力,导致患者关节退行性病变进一步恶化,发生关节纤维性强直进而致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治疗时主要应用针灸治疗和手法按摩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僵硬、疼痛和功能性障碍,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是有效消除关节肿胀、松解粘连部分并加快膝关节的周围微循环,进而有效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并加快损伤部位进行修复[5],起到增加关节腔强润滑程度和改善关机活动的作用;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是舒筋活络、改善关节周围气血运行并减轻疼痛程度。

本组探究中,手法组与针灸组在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上无显著差异,在缓解僵硬上明显手法组更佳。

综上所述,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时应用针灸和手法均比较有效,但手法组缓解僵硬更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杰云.针灸与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4):80-81.

[2]余先晖.针灸联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8):75-76.

[3]王芳.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观察[J].医疗装备,2016,29(2):169-170.

[4]高雅琴,毛利山,白春龙等.应用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1):223-223,226.

[5]陈娇妍.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5):201-201.

标签:;  ;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针灸和手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