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图像世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像,原型,画像,表象
图像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伯特C.霍普金斯,朱光亚[1](2019)在《图像和原型与智能手机对生活世界的遮蔽》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手机的图像制造能力给本真生活世界的表象造成了威胁。这种威胁被认为在全球出现并且无处不在,在视听和文本图像方面,它用数字生成的表象取代了本真生活世界的特有表象。对于这个问题,大约一百年前,胡塞尔就借助于形式化数学的概念进行了描绘,他认为这是对本真的非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并因此是对前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然而更早,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经典阐述,他认为,真理问题与表象(幻象)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原型图像性的非表象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被原型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所取代,而存在与非存在多元化的显现排除了关于真假表象之区分的明证性知识。在展现和代现中,胡塞尔对客体的直接被给予性进行了开创性的洞察,在柏拉图对谬误之真的表象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诸幻相和图像意识进行了补充性描述。在胡塞尔那里,现象学阐明了表象的根本性起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它是如何显现的。然而,智能手机的幻影给世界的真正表象带来了扰乱,致使在今天的技术干扰来临之际,现象学尽管拥有最为强大的能力,却中断了世界显现的道路,并且因此中断了它的表象自身。(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12期)
颜榴[2](2019)在《霍克尼:图像世界也许是可承受之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1月16日,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一件绘画作品《艺术家肖像(泳池及两个人像)》,在佳士得纽约的“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创下了903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6亿)的价格纪录。这次艺术品拍卖成交,使得霍(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9-20)
张亚萌,尹德容[3](2019)在《影像即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海量的公众摄像头接入云端,在线直播开始兴起,录像视频也开始呈指数级增长态势并唾手可得。蜻蜓有28000只眼睛,每一秒可以眨眼40000次,就像每只眼睛捕捉的景象是构成蜻蜓眼中世界的一部分一样,无数的公众摄像头也将世界分为了无数个点。那么当这些碎片化的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08-28)
焦占煜[4](2019)在《作为图像的伊德里斯世界地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理学领域,地图被认为是以数学和定量方式再现"客观"地理的科学过程,但是这种观点在当代遭受很大质疑。依据图像理论分析西西里岛伊德里斯1154年绘制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是2018年湖南省博物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十叁至十六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展览的展品。学者认为地图可以呈现有关知识生成、传递和演变的客观历程,地图呈现的对边界处境的认知,代表的并非地理界限,而是一种"文化建构"。(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7期)
么加利,郑栋[5](2019)在《图像世界的感性迷狂——我国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图像化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种种乱象,诸如教育意义的浅层化、教育目标的模糊化、知识内涵的表层化、教学知识的碎片化、教学行为的表演化、师生交往的形式化等一系列偏离教育本真意义的实践行为,从根本上讲是"读图时代"中人们深受图像化思维侵蚀和支配而呈现的一种"感性迷狂"所致。"图像化思维"作为人们借以理解当下图像世界的一种生理感官方式,已经渗入教育场域之中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必须正视教育图像化带来的种种弊病,并在柏拉图理念论的"以理性来理解世界"这一根本原则的理论指引下,力求从视觉狂欢统治下的图像化教育回归到理念世界中理性支配的教育,完成由"视"到"思"的复归。(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林恩·赫什曼·利森,何昆霖[6](2019)在《赛博格世界中的50年:林恩·赫什曼·利森图像艺术中的第二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恩·赫什曼·利森(Lynn Hershman Leeson)是美国第一代用视觉艺术表达人类与科技关系主题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很早就浸入了"赛博格"的语境中。赛博格原指一种被通过医学的方式植入器械手段而增强身体机能的人类。在文化研究批评领域,赛博格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哲学涵义:泛指模糊人和动物、有机体和机器、物理和非物理之间界限的概念。由于林恩的女性身份以及关注主题在当时相对超前,导致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获得美国主流艺术圈的承认。近些年来,林恩的作品开始在世界范围的各大美术馆获得集中曝光,其作品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逐渐被学术圈承认。因此,系统地将她在图像和影像艺术上的成就集中介绍给国内读者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摄影》期刊2019年05期)
沈慧[7](2019)在《世界首张黑洞图像面世》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0日晚,包括中国上海在内的全球多个地方同步公开了黑洞“照片”。这是全球200多位科学家历时两年多、首次利用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射电望远镜,在近邻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成功捕获的世界首张黑洞图像。该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04-11)
吴为山[8](2019)在《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明互鉴"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具体交流来体现的。美术作品作为人类心灵的图像,它映辉着历史的足迹、审美的嬗变、价值的取向、创新的追求……,版画是刻入人们灵魂深处的记痕。所谓入木叁分,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新春伊始,中国美术馆与黑龙江省美术馆倾力合作,精心筹备,将两馆外国版画的精品收藏打造成美术馆典藏活化与馆际合作的又一精彩展览,将来自不同国家、地域和时代的艺术作品汇聚到国家美术馆的殿堂。以(本文来源于《收藏投资导刊》期刊2019年03期)
[9](2019)在《“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展”在京亮相》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中国美术馆和黑龙江省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展于2019年1月2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来自中国美术馆和黑龙江省美术馆的馆藏版画作品约200件。展览以"文明互鉴"为主题,分"多元图景""卢浮拾珍""复兴经典""英伦视域""浮世物语"五个部分,透析这些版画(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倩[10](2019)在《身份、图像与世界:英语汉学界西王母研究的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汉学界西王母研究可分为叁个层面:第一,西王母身份演变。20世纪早期研究者多数使用文献材料考证西王母身份,20世纪70年代之后,研究倾向于使用文献与图像资料综合阐释西王母身份演变。第二,西王母图像结构。研究者深受结构主义神话学影响,从图像结构阐释转向了图像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考察,同时注重运用情境性规约,在方法论上亦取得突破。第叁,西王母与外部世界关联。这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西王母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西王母在权力与意识形态建构方面具有塑造性功能方面。英语汉学界的西王母研究出现"由内到外"的研究趋向:阐释内容从单一形象转向形象与外部世界关联,阐释材料从文本转向图像,阐释视野从单一学科逐渐走向跨学科。(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图像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8年11月16日,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一件绘画作品《艺术家肖像(泳池及两个人像)》,在佳士得纽约的“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创下了903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6亿)的价格纪录。这次艺术品拍卖成交,使得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图像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1].伯特C.霍普金斯,朱光亚.图像和原型与智能手机对生活世界的遮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2].颜榴.霍克尼:图像世界也许是可承受之轻[N].文汇报.2019
[3].张亚萌,尹德容.影像即世界[N].中国艺术报.2019
[4].焦占煜.作为图像的伊德里斯世界地图[J].美与时代(下).2019
[5].么加利,郑栋.图像世界的感性迷狂——我国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图像化批判[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林恩·赫什曼·利森,何昆霖.赛博格世界中的50年:林恩·赫什曼·利森图像艺术中的第二人生[J].中国摄影.2019
[7].沈慧.世界首张黑洞图像面世[N].经济日报.2019
[8].吴为山.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J].收藏投资导刊.2019
[9]..“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展”在京亮相[J].美术教育研究.2019
[10].王倩.身份、图像与世界:英语汉学界西王母研究的路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