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头颈外科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搜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颈部神经鞘瘤12例,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34~80岁,病程1周至40年。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其中来源于迷走神经3例,颈丛4例,臂丛2例,舌下神经2例,面神经1例。结果:所有病人均经手术成功切除,手术成功率100%。所有病人均经术后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2月至2年,术后均未见复发。1例巨大颈部迷走神经鞘瘤术后6月随访仍有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1例患者术后存在上肢麻木症状,3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手术并发率8.3%。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法,完整切除肿瘤,尽可能保留神经干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颈部神经鞘瘤;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071-02
神经鞘瘤是来源于外周神经鞘膜施旺细胞的良性肿瘤,发生于颈部者约占25%~45%[1]。本文搜集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颈部神经鞘瘤病例12例,分析其临床特征、CT结果,将CT结果、临床表现结合起来,以提高对颈部神经鞘瘤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颈部神经鞘瘤12例,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34~80岁,病程1周至40年。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右侧者5例,左侧者7例,术前除一例病程较长者近期出现肿块局部疼痛、上肢麻木症状等不适外,余无相应的神经受累症状,如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肩部上臂麻木、伸舍歪斜等。体检见患者耳后区、颌下区、颈动脉三角区、锁骨上窝见肿块,肿块大小3×3cm至8×10cm大小不等,肿块生长较慢,水平方向活动度可,垂直方向活动度差。肿块位于锁骨上三角区1例,颌下区1例,颈动脉三角区3例。
1.3辅助检查全部患者术前均行颈部CT平扫+增强,影像学显示肿块为低密度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与神经组织有密切关系。(图一、图二)
1.4治疗方法12例患者皆给予颈侧切开肿块切除术,取与颈部皮纹平行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分离上下皮瓣固定,沿胸锁乳突肌肉前缘分离暴露肿块,选择与神经干平行的方向,对包膜实行纵行切开,达肿瘤实质后逐层剥离,进而成功挤出肿瘤,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神经的分支注意勿损伤。
2.结果
12例患者经手术成功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经术后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2月至2年,术后均未见复发。其中1例病人巨大颈部迷走神经鞘瘤术后6月,随访仍有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目前仍在接受随访。1例患者术后存在上肢麻木症状,3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余无任何神经受损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3.讨论
颈部神经鞘瘤起源于外周神经鞘膜的施旺细胞,可发生于全身任何神经,但发生于头颈的最多,可来自迷走、舌下、交感、颈丛、臂丛等神经,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好发于中青年,男性略多于女性[2]。颈部神经鞘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常显示为无痛性肿块,因此极易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现象;晚期可产生畸形症状,牵连患者神经及邻近器官,对患者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因此对于颈部神经鞘瘤患者,应做到早期诊断,尽早治疗,防止发展为巨大肿瘤。体格检查是颈部神经鞘瘤主要的诊断方法,通过体格检查可显示患者的颈部肿块,因而可以参照颈部肿块的性质、面积、活动度及形态等多个方面进行鉴别诊断。MRI检查及CT检查是颈部神经鞘瘤常见的诊断方法,其可以对患者颈部肿块性质及面积等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同时可以判断颈部肿块与患者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依据这个关系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科学评估肿块切除大小范围。
颈部神经鞘瘤患者通常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径路的选择主要依据患者的肿瘤位置、肿瘤面积。神经鞘瘤属于孤立肿瘤,且存在包膜,因此完整切除肿瘤的概率比较高。手术过程需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第二,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神经干[3]。若患者包膜出现包绕肿瘤的现象,则应尽可能选择与神经于平行的方向,实行包膜切开,使包膜得以逐层剥离,抵达肿瘤实质后钝性分离,进而可以成功挖出肿瘤。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神经分支,防止其遭受损伤,同时应尽量彻底切除包膜。包膜的切除应做到小心谨慎,若包膜神经纤维处于正常状态,则应给予保留,切除则可产生严重的后果。据相关资料报道,在显微镜环境下可轻易分辨出正常神经纤维与肿瘤,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正常神经纤维遭受损伤[4]。
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与患者神经受损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患者来源神经不相同,则并发症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若迷走神经遭受损伤,则并发症主要为声音嘶哑及声带麻痹,若臂丛神经损伤可发生肱二头肌萎缩、肩部、上肢麻木等,舌下神经损伤可引起舌肌萎缩等。
【参考文献】
[1]焦琼,黄瑾,蒋智铭等.骨原发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8):0529-0530,1234.
[2]彭雪敏,何燕妮,刘红梅等.浅表神经鞘瘤的声像图特点及常见误诊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4,(22):3856-3858.
[3]李学林、王文军、王麓山等.颈椎椎管神经鞘瘤手术治疗30例效果评价[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4):232-237.
[4]王林,傅先明,牛朝诗等.高位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治疗59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1):09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