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弹簧论文-尹菲,李凤卫,吕丽,陈应泰

微弹簧论文-尹菲,李凤卫,吕丽,陈应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弹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CT,穿刺定位

微弹簧论文文献综述

尹菲,李凤卫,吕丽,陈应泰[1](2019)在《预充式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患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内小结节在健康体检中被检出[1]。部分肺内小结节为恶性,对于需要手术切除的肺内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因其独特的微创优势无疑为首选手术方式。然而胸腔镜下寻找肺内小结节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精确的术前定位是胸腔镜精准切除肺内小结节的前提[2]。各种术前定位方式应运而生[3,4]。我中心对原有定位方式进行优化后形成了预充式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法[5],并为降低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穿刺成功(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翁文俊,侯宜军[2](2019)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和亚甲蓝联合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和亚甲蓝联合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患者(52枚肺部小结节)经CT引导微弹簧圈加亚甲蓝联合定位后行VATS手术,分析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肺结节定位成功率为100. 0%,定位时间为(16. 5±4. 3) min,定位后出现无症状少量气胸8例,穿刺针道出血6例,少量气胸合并针道出血4例,无血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胸患者。结论肺结节VATS术前经CT引导下微弹簧圈和亚甲蓝联合定位准确性高、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游建雄,王精兵,赵庆,范新东[3](2019)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外伤性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5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明胶海绵联合微弹簧圈经导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外伤所致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HF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5例HFP患者,均有会阴部外伤病史。术前均行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超声和髂动脉CTA检查,确诊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体瘘形成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微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5例患者彩色超声显示阴茎动脉血流呈高流速、低阻抗,CTA表现为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和海绵体瘘形成。所有患者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后4 d内阴茎异常勃起症状消失,1例单纯明胶海绵颗栓塞患者2周后HFP复发,再次微弹簧圈栓塞后无复发。术后随访6~60个月,所有患者勃起功能均恢复至损伤前水平。结论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微弹簧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外伤性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体瘘形成HFP患者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汤先兰,林琴,廖婵娟[4](2019)在《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护理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病因为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导致囊性膨出,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患者往往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丧失、神经功能障碍。随着我国微创事业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应用和介入栓塞治疗成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常见治疗措施。但该病术后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临床意义。本文对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蛇志》期刊2019年03期)

L.B.Hu,J.Gao,C.Chen,X.Zhi,H.X.Liu[5](2019)在《微弹簧圈与带钩钢丝在肺结节定位中的应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比较微弹簧圈与带钩钢丝在肺内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非随机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共112例(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谭一清,雷文峰,郑石林,周涛,王富华[6](2019)在《FTRO联合微弹簧圈用于输卵管积水介入栓堵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FTRO联合微弹簧圈用于输卵管积水介入栓堵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018年输卵管积水来院进行介入栓堵的病例80例,对照组传统方法栓堵40例,观察组采用FTRO联合微弹簧圈栓堵40例。随访栓堵后超声复查情况、造影情况、月经改善情况、胚胎移植、宫内妊娠情况。结果:FTRO(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温立新[7](2019)在《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直接行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设为对照组,另50例术前行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设为微弹簧圈定位组。结果微弹簧圈定位组病灶定位成功率为100%(50/50),平均定位时间(16.59±3.15)min,所有病灶均一次成功切除,肺叶楔形切除时间(17.57±4.10)min,无1例中转开胸手术。对照组胸腔镜手术成功率为86.0%(43/50),肺叶楔形切除时间(36.08±4.55)min,中转开胸手术率为14.0%(7/50)。微弹簧圈定位组的胸腔镜手术成功率与肺叶楔形切除时间明显低(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应用微弹簧圈定位,对提高胸腔镜手术成功率、降低中转开胸率有重要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1期)

李凤卫,陈应泰,边建伟,辛兴,吴迅[8](2019)在《预充式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法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是微创手术切除肺内小结节常用的术前定位方法,然而该方法仍有操作复杂、轻微并发症多等不足之处,我们将原有方法进行了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优化后的预充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9月-2019年1月间31例患者的35枚肺结节,于术前采用预充式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然后施行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手术。统计分析定位操作相关数据、成功率、并发症、病理结果等。结果定位成功率97.1%,VATS切除成功率100%。CT定位时间平均10.1 min(5 min-31 min),微创切除病灶所需时间平均38.2 min(10 min-100 min)。术中发现微弹簧圈脱位回缩至胸壁内1例,通过充气膨肺状态下自胸壁穿刺点刺入穿刺针,成功定位肺内结节并予以切除。3例患者定位后发生微量气胸,但无需闭式引流处理。3例患者出现肺内血肿。35枚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为:高分化腺癌15例,原位癌7例,微浸润腺癌5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肺内淋巴结增生、炎性结节各2例。结论采用预充式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小结节简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肺癌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黄明火,熊学辉,魏小川,罗杰[9](2019)在《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24 h内微弹簧圈栓塞干预的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24 h内行微弹簧圈栓塞干预的预后。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7例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4 h内接受微弹簧圈栓塞患者纳为超早期组(71例),将≥24 h患者纳为非超早期组(56例)。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结果超早期组术前再出血、术后脑梗死及脑积水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非超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24 h内开展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虽然能够减少术前再出血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对显着提升患者预后并无明显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严周[10](2019)在《电解与机械可脱微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电解与机械可脱微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机械性可脱式弹簧圈(MDS),观察组采用电解性可脱式弹簧圈(GDC)。比较2组栓塞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观察组栓塞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GDC进行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效果明显优于MDS,且其可控性好,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外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微弹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和亚甲蓝联合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患者(52枚肺部小结节)经CT引导微弹簧圈加亚甲蓝联合定位后行VATS手术,分析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肺结节定位成功率为100. 0%,定位时间为(16. 5±4. 3) min,定位后出现无症状少量气胸8例,穿刺针道出血6例,少量气胸合并针道出血4例,无血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胸患者。结论肺结节VATS术前经CT引导下微弹簧圈和亚甲蓝联合定位准确性高、并发症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弹簧论文参考文献

[1].尹菲,李凤卫,吕丽,陈应泰.预充式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

[2].翁文俊,侯宜军.CT引导下微弹簧圈和亚甲蓝联合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3].游建雄,王精兵,赵庆,范新东.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外伤性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5例临床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4].汤先兰,林琴,廖婵娟.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蛇志.2019

[5].L.B.Hu,J.Gao,C.Chen,X.Zhi,H.X.Liu.微弹簧圈与带钩钢丝在肺结节定位中的应用比较[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6].谭一清,雷文峰,郑石林,周涛,王富华.FTRO联合微弹簧圈用于输卵管积水介入栓堵的效果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7].温立新.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

[8].李凤卫,陈应泰,边建伟,辛兴,吴迅.预充式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法的初步探讨[J].中国肺癌杂志.2019

[9].黄明火,熊学辉,魏小川,罗杰.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24h内微弹簧圈栓塞干预的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9

[10].严周.电解与机械可脱微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

标签:;  ;  ;  ;  

微弹簧论文-尹菲,李凤卫,吕丽,陈应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