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通风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开窗通风,换气次数,能耗软件,居住建筑
自然通风量论文文献综述
谢静超,赵宇晨,张文霞,王建平,刘加平[1](2019)在《低风速下单侧开口居住建筑自然通风量的快速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所用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针对开窗通风量取定值,忽略了动态因素的影响,但是开窗通风量受风速大小、风向、室内外温差及开口面积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大。为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重点研究了北京市单开口居住建筑开窗通风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实验研究对单开口建筑自然通风量计算式进行修正,平均误差为19.5%;北京市普通居住建筑冬季开窗通风的换气次数为2~33 h~(-1)。本文研究结果为能耗软件中单开口建筑自然通风的动态模拟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曹荣光,晁江月,薛鹏[2](2018)在《基于灰箱模型快速预测中庭自然通风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灰箱模型快速预测中庭热压通风量的方法。以某建筑中庭为例,首先利用CFD数值计算方法对其热压通风效果进行模拟,定量分析影响热压通风量的因素;然后基于灰箱模型方法,提出了一个快速预测通风量的半经验方程;最后利用新案例数据对该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预测方程的误差可以控制在6%以内。(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8年06期)
宋丹辉[3](2015)在《铝或铜加工厂压延车间自然通风量的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国内铜、铝加工厂压延车间的工艺流程,给出了国内铜、铝加工厂压延车间内部散热量的计算方法,进而较精确地确定出压延车间夏季自然通风量,为铜、铝加工厂压延车间自然通风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有色金属》期刊2015年03期)
胡艳[4](2013)在《非稳态风压驱动下单开口自然通风量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关自然通风的大部分研究均集中在自然风平均特性的基础上,但是自然风的脉动特性对建筑通风效果同样是值得重视的。本文总结了自然风的平均风特性和脉动风特性,分别建立了基于脉动流机理以及平均连续流机理的单开口通风量理论计算模型,最后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非稳态流场下的单开口自然通风进行模拟,以验证建立的理论计算模型。首先,重点介绍了脉动风的脉动风速、湍流强度、相关函数、湍流积分尺度以及功率谱密度等特性,并假定脉动风速为具有零均值的平稳高斯随机过程,将Davenport风速谱的统计公式作为目标谱,基于MATLAB平台,采用谐波迭加法(WAWS)对单点风速时程进行了模拟。同时,讨论了谐波迭加法中的可控参数:频率截取区间、频率和时间采样点数的选取范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然后,针对单开口的脉动流流动机理,考虑空气可压缩性以及开口处空气的惯性,基于非定常伯努利方程,构建了室内外脉动风压传递函数,从而得到室外随机风速输入条件下的通风量计算模型。并分析了风量随开口面积、房间体积、平均风速以及湍流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变化。针对单开口的平均连续流流动机理,就平均风速的概率统计分布特性,建立了平均风速呈威布尔分布条件下的平均通风量模型。对于小开口,通风量可看作仅由脉动通风组成;而对于大开口,通风量是平均通风和脉动通风两者之和。最后,应用Fluent软件对非稳态流场下单开口自然通风进行大涡模拟,采用谐波迭加法生成随机脉动风速时程数据,同时考虑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呈指数分布,脉动风速经过零散度修正处理后作为数值模拟的入口边界条件。分别对不同开口面积、建筑体积以及平均风速等多个工况条件下的单开口建筑进行模拟,并将模拟计算出的通风量与本文提出的理论通风量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3-05-31)
周雨先,黄晨[5](2013)在《示踪气体测定自然通风量技术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示踪气体测定自然通风量的原理及叁种测量方法各自的使用特点,围绕目前使用较广的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对示踪气体源类型及用量、测试方法、测试方案、后期数据处理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思路。(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3年01期)
周雨先,黄晨[6](2011)在《示踪气体测定自然通风量技术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示踪气体测定自然通风量的原理及特点,同时对示踪气体源类型及用量、测试方法、测试方案、后期数据处理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思路。(本文来源于《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2-18)
陈帅,蔡颖玲,姜小敏[7](2010)在《几种不同情况下的自然通风量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通风是建筑物主要的通风形式,是改善环境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其风量和风向时刻随着室内外温度、室外风速、风向及建筑物孔口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孔口有效面积和室内外压差,直接决定了自然通风量的大小。为了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消除室内余热余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孔口形式的多样性,提出了在风压和热压作用下的不同形式的孔口有效面积的计算方法,继而得到自然通风量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何长洪,丁大勇,刘俊[8](2008)在《隧道自然通风量计算方法的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隧道自然通风的传统模拟方法进行了修正,认为不断变化的加速度能够储存部分能量,交通风压及阻力做功并非全部转化为空气的动能。通过算例分析以及模型实验验证,证明修正的正确性及必要性。为设计人员进行隧道通风设计时提供更为准确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08年03期)
侯翠萍,马承伟,杜尚丰[9](2007)在《温室自然通风量计算中风压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温室通风量计算中风压系数选用与风载体型系数相同取值而导致通风量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采用模拟方法研究风压系数的取值。从物理意义角度阐述了风压系数与风载体型系数的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与计算风载体型系数不同的风压系数计算方法;对双坡屋面单栋温室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温室窗口开启及关闭2种情况下对应的风压系数和风载体型系数。模拟结果表明:温室通风窗口关闭时风载体型系数与窗口开启状态下风压系数取值有较大差异;与风载体型系数相比,风压系数的绝对值迎风面较小,背风面较大,相同部位风压系数和风载体型系数绝对值最大偏差是风载体型系数的60%。在温室通风量计算中风压系数不宜选取与温室风荷载计算中的风载体型系数相同的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姜坪,赵秉文[10](2007)在《单层建筑自然通风量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通风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和室内热湿环境,减小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在热压、风压及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单层建筑外围护结构各个开口的自然通风量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自然通风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灰箱模型快速预测中庭热压通风量的方法。以某建筑中庭为例,首先利用CFD数值计算方法对其热压通风效果进行模拟,定量分析影响热压通风量的因素;然后基于灰箱模型方法,提出了一个快速预测通风量的半经验方程;最后利用新案例数据对该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预测方程的误差可以控制在6%以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通风量论文参考文献
[1].谢静超,赵宇晨,张文霞,王建平,刘加平.低风速下单侧开口居住建筑自然通风量的快速预测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9
[2].曹荣光,晁江月,薛鹏.基于灰箱模型快速预测中庭自然通风量的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8
[3].宋丹辉.铝或铜加工厂压延车间自然通风量的确定方法[J].上海有色金属.2015
[4].胡艳.非稳态风压驱动下单开口自然通风量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D].湖南大学.2013
[5].周雨先,黄晨.示踪气体测定自然通风量技术现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3
[6].周雨先,黄晨.示踪气体测定自然通风量技术现状[C].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7].陈帅,蔡颖玲,姜小敏.几种不同情况下的自然通风量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8].何长洪,丁大勇,刘俊.隧道自然通风量计算方法的修正[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8
[9].侯翠萍,马承伟,杜尚丰.温室自然通风量计算中风压系数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
[10].姜坪,赵秉文.单层建筑自然通风量的计算[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