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卧垫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腰麻,去枕平卧位,垫枕自由卧位,头痛
平卧垫枕论文文献综述
徐敏,闻思嘉[1](2018)在《腰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和垫枕自由卧位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患者术后垫枕自由卧位的可行性。方法将200例腰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术后采取垫枕自由卧位,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去枕平卧位6h。结果 2组均未发生头痛;观察组不舒适率、皮肤受压及腰背酸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7.307,P<0.001;χ~2=7.446,P=0.006;χ~2=42.017,P<0.001)。2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术后患者若无特殊医嘱或麻醉师交班时有明确要求,可予垫枕自由卧位,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护理》期刊2018年03期)
徐敏,闻思嘉[2](2017)在《腰麻术后去枕平卧和垫枕自由卧位头痛发生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患者术后垫枕自由卧位的可行性。方法:将200例行腰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采取垫枕自由卧位,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去枕平卧位6h。结果:两组术后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异常及腰背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术后患者若无特殊医嘱或麻醉师交班时有明确要求,可予垫枕自由卧位,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7-09-27)
陈建英,贤少忠,白洋,李启莲,李秋梅[3](2015)在《腰硬联合麻醉泌尿系内镜碎石术后患者颈部或腰部垫枕平卧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泌尿系内镜碎石术后患者颈部或腰部垫枕平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泌尿系内镜碎石术的患者,按术后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取传统去枕平卧位,观察组患者取颈部或腰部垫枕平卧位(高度为3~5 cm)。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颅压症状、颈部或腰部疼痛、腰穿点出血、依从性差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低颅压症状发生率、腰穿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部或腰部疼痛发生率及依从性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或腰部垫枕平卧维护了人体脊柱的自然生理曲度,明显减少了腰硬联合麻醉泌尿系内镜碎石术后患者颈部或腰部疼痛的发生率,提高了泌尿系内镜碎石术后患者围术期舒适度。(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谭蕾,陈艳芳,葛梅秀,方艳君,张宏[4](2014)在《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术后患者垫枕平卧位效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患者术后垫枕平卧的可行性。方法将810例行微创腰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5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去枕平卧位6~8h,观察组术后采取垫枕平卧位8h。结果两组术后头痛、头晕发生率及血压、脉搏、呼吸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舒适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腰麻术后患者若无特殊医嘱或麻醉师交班时有明确要求,可予垫枕平卧体位,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关新,邱爽[5](2013)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患者垫枕平卧的可行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患者采用垫枕平卧的可行性。方法本院行腹部、下肢部位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去枕平卧,观察组采用垫枕平卧。术后连续随访3d,记录两组术后头痛发生情况和舒适度。凡头痛于坐立时诱发并加重,平卧时减轻为低压性头痛;凡头痛于术后平卧时诱发,加重或缓解与体位无明显关系者为脑膜刺激性头痛即高颅内压性头痛。头部悬空感、颈痛、腰背痛、疲劳等其中一项为不舒适。结果观察组头痛率与对照组头痛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观察组舒适率93.33%高于对照组舒适率17.78%,差异显着(P<0.01)。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患者采用垫枕平卧患者舒适率高,减轻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07期)
刘利君,杨雪梅,修晓光[6](2009)在《伴颈椎病患者腰麻术后垫枕平卧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神经阻滞术后去枕平卧的意义。方法腰麻后常规垫枕平卧,麻醉作用消失后给予半卧位或嘱下床活动,观察有无头痛。结果全部患者均无低颅压性头痛。结论发生低颅压性头痛,主要取决于穿刺针损伤孔径大小,垫枕平卧对腰麻后发生低颅压头痛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09年30期)
江平,马志敏[7](2008)在《垫枕平卧位在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垫枕平卧位对使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后产妇的影响。方法监测观察57例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应用垫枕平卧位的反应。结果患者无硬脊膜穿刺后头痛发生。结论垫枕平卧位适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有助于患者增加舒适度,促进术后康复。(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08年32期)
冯友权[8](2005)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后垫枕和免枕平卧对头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兼有腰麻(SA)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和连续硬膜麻醉(CEA)作用时间灵活等很多特点。笔者对CSEA后垫枕和免枕平卧对头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40例A SAⅠ~Ⅱ级下腹部及盆腔、肛门会(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24期)
郑心芳,徐广娜[9](1986)在《硬膜外麻醉垫枕平卧的护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十年代,开展硬膜外阻滞麻醉多以去枕平卧6小时,患者深感不适,为此,我们作了191例垫枕平卧的护理观察,分析如下。一、椎管内麻醉:一般分为两大类:(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2)硬膜外麻醉。前者简称为“脊麻”或“腰麻”,是将麻醉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内,以阻滞部分脊神经发生麻痹作用,凡进行此项麻醉的患者,术后常规平卧6小时,目的是为了防止脑脊液自穿刺处漏出,以致脑脊液压减低,引起疼痛,这是原因之一。另外,是防止麻醉作用尚未消失,小动脉扩张,周围血管系阻力降低,静脉回流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而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期刊1986年03期)
平卧垫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患者术后垫枕自由卧位的可行性。方法:将200例行腰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采取垫枕自由卧位,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去枕平卧位6h。结果:两组术后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异常及腰背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术后患者若无特殊医嘱或麻醉师交班时有明确要求,可予垫枕自由卧位,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卧垫枕论文参考文献
[1].徐敏,闻思嘉.腰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和垫枕自由卧位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护理.2018
[2].徐敏,闻思嘉.腰麻术后去枕平卧和垫枕自由卧位头痛发生率的比较[C].第叁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7
[3].陈建英,贤少忠,白洋,李启莲,李秋梅.腰硬联合麻醉泌尿系内镜碎石术后患者颈部或腰部垫枕平卧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
[4].谭蕾,陈艳芳,葛梅秀,方艳君,张宏.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术后患者垫枕平卧位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4
[5].关新,邱爽.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患者垫枕平卧的可行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
[6].刘利君,杨雪梅,修晓光.伴颈椎病患者腰麻术后垫枕平卧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
[7].江平,马志敏.垫枕平卧位在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8
[8].冯友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后垫枕和免枕平卧对头痛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5
[9].郑心芳,徐广娜.硬膜外麻醉垫枕平卧的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