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少勤河北省蔚县西合营中学075721

我国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稳定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人们善度余暇和健康生活的需要,学校时期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

那么如何进行中学体育教育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呢?我认为,中学必须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重组教材,改变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等问题进行教学。

一、分析当前体育现状

1、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按竞技体育的编排体系进行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上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科目繁多而课时少,受考核项目结构和数量的制约,教学实践只有借用选用教材的教学时数,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导致非考核项目和选用教材无课时授课,甚至有的学生把体育课上成了达标课或应试课;而且教材内容陈旧,简单重复,对于如何健身、如何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安排不够。

2、教学上把重点放在达标上,放在运动技术的掌握上,而把如何健身的方法放在从属地位,仍然保留着运动技术传授教学,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外部行为表现,教师讲解运动技术、示范,讲解动作要点、难点,然后为掌握动作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来指导和纠正动作,学生动作掌握了,教学任务也似乎完成了。这种把教学重点放在只是学习动作技术、着重技术、技能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教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了,只会导致学生盲目跟从练习,离开教师辅导就束手无策了,学生的体育认识水平大大落后于运动能力,使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脱钩。

3、考核成绩的评价未能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根本特征,体育课成绩、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评分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但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模糊了学生的锻炼目标,同时缺少对学生掌握健身方法的评价,缺少对学生独立锻炼的评价,这些都不利于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4、受升学率至上的影响,一味加强文化课即主科的教学,每天给学生留下超量的课外作业,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休息、娱乐、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身心受到摧残,不少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拒绝体力劳动,拒绝体育运动。这些现象说明学校与社会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热情,缺少兴趣,加大了中学体育教学与终生体育接轨的难度。

二、试谈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1、更新观念,明确指导思想。

以终生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因为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组织的指导下,独立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根据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校的定额招生,部分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后将步入社会,所以中学体育教学应该把以运动技术教学、体质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转向掌握健身知识、锻炼方法上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独立锻炼能力、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钻研大纲,把握实质,大胆创新。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制定的中学生体育教学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但在许多方面留有很大的灵活性。中学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在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基点,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对大纲规定的教材进行进行取舍、加工组合,也可引用一些实用性强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材,大胆地创新,改变以往僵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兴趣爱好。

3、体育教学过程要改革。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知识的同时,突出启发学生怎样学、如何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运动健身挂钩,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模式上,应提倡“自学互教教学模式”、“自主单元教学模式”等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从追求短期的生理适应转向学生体育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

4、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检查评价外,应加强对学生的纵向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更突出对学生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要调整体育课体育考核办法的结构比重,使体育课成绩及格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等水平,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

标签:;  ;  ;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